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辛亥大军阀 > 辛亥大军阀_分卷阅读_310
  至于打到兵力损失百分之五十以上,基本就可以说这支部队已经是被打残了。
  “现在二十二团那边已经牵制住了俄军另外一个师,现在我们正好有着这个时间间隔把这个三十三师给打掉”钟台庆如此道。
  李玉挺道:“如此就准备发动进攻吧,不要拖太久了!”
  第八百零五章 主动出击(二)
  由坦克为主力的装甲部队之所以能够在二战时期成为各[***]队的主力部队,并起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影响,其最重要的就是坦克把火力、防护、机动这三者都结合了起来,而坦克的发展也使得骑兵彻底退出了战争的舞台。
  一战时期各国都还保持了大量的骑兵部队,甚至在欧战东线以及亚洲战争上,骑兵依旧是能够决定战争胜负的力量,这种情况在坦克出现都的最初阶段也依旧如此,二十年代期间的数战争中,包括俄国内战,中曰战争,波兰以及苏俄的战争等局部战争中,尽管骑兵的作用已经不能说和以前相提并论,但是骑兵还是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然而这种情况在三十年代后,尤其是第二次中曰战争后,骑兵可谓是彻底退出了战争的舞台。
  这一次战争后,作为各国陆军中依旧抱有大量骑兵力量的曰`本陆军以及中国陆军都相继裁撤骑兵部队,以中国为例子,之前每个步兵师可都是有着一个约六百余骑的骑兵营,然后三十年代后这个骑兵营就是被由半履带装甲车、吉普车等装甲车辆所组成的侦查营所取代。仅剩余少数特定地区的部队还保持了师属骑兵编制。
  而中国陆军所拥有的四大骑兵师,也是被相继改编为摩托化骑兵师,而进入1941年后,陆军更是直接把第一骑兵师改装为机械化师,所以这几个骑兵师虽然挂着骑兵的名头,但是早就已经变成了摩托化部队了。
  骑兵的改革也让中国陆军拥有的数十万骑兵缩水到了仅剩下数万骑。
  到了现在除了少数特定区域外,基本是不可能看见成规模的中国骑兵对敌军发起冲锋了骑兵的消失,代表的就是装甲部队的崛起。
  某种程度上来说,坦克就是战马的代替者,由坦克形成的装甲部队也就取代了骑兵部队的战略定位。
  如果说以往看见成千上万的骑兵发起冲锋的场面是让人惊叹的话,那么到了现在数以百计的坦克以及装甲车辆朝着敌军发起冲击的时候,场面更加状况和血腥。
  无数的炮弹落在坦克群中,如果是换成骑兵的话,那么一发炮弹下去就会掀翻好几个骑兵,然而这些炮弹除非直接击中坦克,不然的话根本无法对这些冲锋中的坦克造成什么威胁,远处的俄军重机枪在临时构筑的阵地上向外头扫射着,密集的子弹对于以往的骑兵来说几乎是不可逾越的屏障,但是对于坦克来说,这些子弹打在坦克的装甲上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顶多也就是听几声清脆的叮叮声。
  李玉挺站在吉普车上,直接站在车盖上的他用着望远镜观察着前方的冲锋,第三师所辖的一个坦克营高达六十多辆坦克,加上第三师的全履带步兵战车,半履带战车,甚至还有部分轮式带有装甲的车辆,数以百计的各式作战车辆形成了一到洪流冲向了远处的俄军。
  眼前的这个俄军很明显是处于行军状态的时候被突袭的,前后长达数公里的队列几乎是被拦腰而段。
  一个坦克营在一个机步营的配合下发起的冲锋,可不是随便什么不对都能够抵挡的,尤其还是在平整地形上的冲锋,声势可比数千骑兵还要庞大,坦克带着后方的步兵战车几乎是一碾压的状态冲过俄军的阵地,坦克上的主炮和机枪,装甲车辆上的重机枪连接不断的喷出道道火舌,打的别说俄军反击了,甚至连抬头都抬不起来。
  一个坦克营加上一个机步营,他们的总兵力虽然说只有那么千把人,但是装甲机械化部队的战斗力实际上已经和人员的数量并没有直接联系,一个中国传统步兵师高达一万八千人,但是他们是绝对打不过只有一万五千人的一个机械化步兵师的,现在考量一支机械化部队的战斗力如此,最简单的就是看他们的重型装备了,人员的多寡实际已经没有决定姓的影响。
  现今第三师的一个坦克营加上一个机步营,其实可以说已经占据第三机步师的大半力量,要知道第三师一共也就一个坦克营而已,而坦克比机步师多的装甲师也不过三个坦克营而已。
  不过别看坦克营的数量非常少,但是中国机械化部队,不管是装甲师还是机步师实际上都已经摆脱了以往的师、团、营等传统作战模式,作战过程中不会说是一个团一个团为基本战术单位,目前中国的机械化部队在行动的时候,基本都是以营为单位为核心,辅以其他部队组成,尤其是坦克部队更是如此,具体战役中,能够出动一个坦克营进行密集冲锋就已经是非常少见的,更多的时候是几辆,十几辆坦克在步兵的协同下作战。
  毕竟中国的坦克营编制非常大,和苏军的三四十辆坦克一个坦克营的模式不同,中国陆军由于早期受限于番号不足,就导致了各级的编制非常大,比起世界各国陆军来,各级编制都普遍偏大,师级部队如此,团也是差不多,而具体到营也是如此。
  而到了三十年代后期中国进行扩军,并放松了师级番号的限制后,虽然增加了很多师级番号,步兵师就一下子从六十六个增加到了九十多个,装甲师也从以往的六个增加到了如今的十三个,师级番号可以说是不缺了,想加就加,完全不同于以往。
  但是师级番号增加后,虽然陆军的大佬们也在着手缩小步兵师的编制,但是多年的传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中国陆军的众多现有战术都是建立在大编制之上的,编制上的改变就代表着以往的很多战术都需要改变,而在短时间内也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所以陆军对于编制的改变还是相当谨慎的,至少目前来说并没有大规模改动编制的行动。
  除了众多现有战术的影响外,继续让陆军保持大编制的还有另外一个陆军作战理念的影响,那就是合成营模式。
  从以往的作战经验中,中国陆军发现在机械化部队作战中,具体战役规模是越来越小,别说一整个师一次姓投入了,甚至都用不上团级部队的投入,一个战役的发动往往只有一个营左右的兵力而已,也就是说,师级部队在具体作战的时候,并不是和一战以及间战期间那样,用团级部队核心,加强辅助部队后充当主攻任务。而是缩小为以营级部队为核心,服役其他辅助部队充当战役任务。
  一个机步师在一条战线中,除开了必要的预备队外,实际上也就只能形成三四个营级战斗群。
  这种情况是随着机械化进程的加速而出现的,中国陆军也是适当的根据这种情况而做出的师级战斗理论的变化,以一个装甲师为例子,他并不是和以往一样只有一个师级指挥部,也不是用装甲团、机步团这样的机构来直接指挥,而是师部下成立两个到三个临时战斗群,一般由上校级别的军官担任指挥官,而这些战斗群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情况的不同配属若干营级部队。
  最为标准的一个装甲师战斗群有一个坦克营,一个机步营,一个自行炮兵营加上一个辎重营以及工程、通讯等部队所组成,这样的一支合成部队具备了读力作战的能力。
  这种战斗群在规模上和以往的团差不多,但它却不是单一兵种的团,而是一个多兵种的合成部队。
  而这种合成部队的理念就迫使中国陆军加强营级部队的战斗力了,最后形成的就是大营编制,并直接导致中国陆军中的坦克营所辖有的坦克数量逐渐增加,从最初的四十多辆变成五十多辆,再到现今的七十辆。
  二十年代中国一个装甲师的坦克数量不过一百五十多辆,然而到了如今,一个满编制的中型装甲师拥有中型坦克一百六十八辆,轻型坦克六十八辆,坦克总数为两百三十六辆。除了坦克外,还有全履带或者半履带式步兵战车八十七辆;一百零五毫米的自行榴弹炮六十辆,一百五十五毫米的自行榴弹炮十八辆。
  而机步师的装备和装甲师是同类型的,只是具体数量上有所差别,一个1941年编制的机步师辖有的坦克为五十三辆中型坦克,十七辆轻型坦克,全履带或者半履带式步兵战车高达一百三十多辆,而自行榴弹炮也是和装甲师一样。
  这里值得说明的是,中国陆军中的装甲师以及机步师中的编制也并非一层不变,而是根据各个战区的不同具体配属也不同,比如在南方地区部署的机械化部队就会多一些,而坦克营以及机步营所辖的自行榴弹炮口径也并不是105毫米,而是75毫米的自榴炮。同时一部分部队里也配属了一些105毫米的自行反坦克炮。
  不过总量并不多,中国的坦克以及自行榴弹炮发展澎湃的同时,自行反坦克炮的发展却是有些滞后,这里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陆军对自行反坦克炮没有急迫的需求,在三十年代期间中国陆军所面对的是苏俄装甲部队,为了对付苏俄的重型坦克才开发了t13自行反坦克炮,但是后来作为陆军主力使用的t15坦克都配属了105毫米坦克炮后,t13自行反坦克炮很自然的也就失去了它本该有的效能,实际上不但自行反坦克炮的作用在中国陆军中退化,甚至重型坦克的作用都开始从中国陆军中退化,之前中国陆军中最为主要的t11重型坦克,所凭借的就是一门105毫米的坦克炮所形成的火力优势,但是当t15中型坦克大规模服役后,t11重型坦克的火力是对不起它的吨位和造价的,而中国陆军如果还想继续发展重型坦克,那么就得使用更大口径的坦克炮了。
  然而从事实上来说,不管是现今甚至十几年后,105毫米的口径的反装甲效能已经非常足够了,尤其是中国陆军开始大规模使用钨合金穿甲弹的时候,一发105毫米的钨合金穿甲弹打过去,基本上没有什么坦克能够挡得住,包括中国自家的t15坦克、
  也就是说105毫米坦克炮以及反坦克穿甲弹的技术进步使得坦克的装甲跟不上火力的发展,造成了火力过剩。
  第八百零六章 李玉挺的运气
  既然105毫米坦克炮都已经够用了,中国陆军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去造死贵死贵的重型坦克了,而这也就是中国陆军迟迟没有大规模服役b11重型坦克的代替型号的因素。
  同时,不管是自行反坦克炮还是自行榴弹炮,他们都是沿用旧款坦克的底盘,都是用中国陆军以前的大量b6、b9坦克的底盘改装的,不然成本也不好控制,因此也就造成了中国陆军中的自榴榴弹炮,自行反坦克炮的种类有些复杂,七十五毫米口径的有,一百零五毫米口径的也有,除了口径的不同外,各种底盘也有些极大的差别,比如中国陆军中最多的105毫米口径自行榴弹炮,前后足足有四五种底盘,包括t8坦克的底盘,t6坦克的底盘,t912系列坦克的底盘,同时还有专门研发的两款底盘。75毫米以及155毫米口径的自行榴弹炮底盘也是多种多样,甚至都还有轮式底盘的七十五毫米自行榴弹炮。
  其中又分了远程自行榴弹炮,步兵支援火炮,比如坦克营以及机步营中的武器排所配属的自行榴弹炮,它们并不是师属自行榴弹炮的那种长身管远程榴弹炮,而是短身管的步兵支援火炮,也就是别人口中的突击炮了,这玩意在巷战里非常好用。
  尽管机械化部队里的各种装备型号有些复杂,但是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知道这些机械化部队在火力上要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步兵师就已经足够了。
  第三师身为一线机械化步兵师,火力自然是强悍无比的,一个坦克营加上一个机步营,就足以对当面的俄军发起冲锋,数十辆的坦克以及装甲车辆直接切断了俄军的中部联系。
  “很好,现在他们打断为两半了,接下来就是分头收拾他们了,让师属炮兵加强炮击,对前线部队进行支援!”李玉挺从望远镜中看到师属坦克营在一个机步营的配合下已经切断了俄军,立即就是下令发起全线进攻。
  当他命令下达后,第21团就是朝着俄军右翼发起了全面的进攻,第三师为了让他们快速取得突破,师属炮兵的数十门火炮齐齐开火,进行了密集的火力压制。
  如果这是在巷战中,第三师想要快速击溃这一股俄军还是有着非常大难度的,但是现在并不是在打巷战啊,而是一场有着实现谋划的野战埋伏,而且地形平缓,对机械化部队的作战极为有利。
  “21团打的还是不错的,以两个营的兵力就能够冲击敌军阵线,尤其是211营更是不错,竟然一股作气就是拿下了敌军阵地,不愧是我师的尖刀部队啊!”钟台庆看着场上的局势,当他看到坦克营切断了俄军后,他就已经知道今天这仗已经是胜了,当他看到221营发起的主攻一句击溃俄军防线的时候,就知道,今天的这场胜利会是一场大胜!
  当第三师发起全线进攻的时候,俄军三十三师这个刚从西线返回增援突厥斯坦的部队就是遭到了全线溃败,他们甚至连有力的抵抗都没有进行,几乎是刚一接触就是发生了溃败,这不怪他们,主要是第三师来的太快,根本没有让他们有所准备的时间,刚一碰面呢,人家第三师就是发动全线进攻了,而当第三师的师属坦克营发起冲锋并切断俄军第三十三师的时候,俄军根本就挡不住,而这个没挡住,后面就更支撑不住了。
  傍晚时分,第四集团军司令部内,李连阳就已经是接到了来自第三师的战报,看着手中的战报,李连阳道:“第三师打的不错,看来突厥斯坦那边是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不错,第三师现在主动出击,而且还一举击溃俄军一个师,取得了杀伤敌军两千余人的战绩,摧毁大小火炮二十余门,而且还缴获了不少。仅此一役,俄军的这个三十三师基本是被打掉了锐气,而且也会让俄军的另外两个师有所顾忌,一旦他们没有会和并形成对突厥斯坦的包围,那么第三师和突厥斯坦就没有危险!”旁边的曹阳清也是符合道。
  “现在李玉挺已经是在突厥斯坦给挡住了,现在就是看程子贤在阿雷斯的行动了!”李连阳看继续看手中的战报,然后道:“把这份战报传回南京!”
  李连阳之所以催着要把这份战报发回南京,自然是有着他自己的想法,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他需要给南京的国家军事委员会一份交代,给陈敬云一个交代。
  自从中国对俄罗斯共和国发动大规模进攻后,实际上算不上很顺利,第八集团军和第七集团军还好,在行动中都能够完成预定的作战目标,然而这是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敌人并不强,只是一些俄罗斯共和国留在国内的二线部队以及地方守备部队而已,基本上就是胜利行军的模式。然而在中亚以及西伯利亚地区,也就是第四集团军以及第五集团军所负责的区域里,他们所需要面对的可是俄军一线作战兵力,人家俄罗斯国防军虽然兵力不算多,全部加起来也才两百万不到,但是不代表说人家战斗力不行啊,实事求是的说,在单兵素质上,已经和苏俄打了小半年的俄军已经是超过了中国陆军。这主要是经验问题,和什么训练,战术理论无关,为了补充经验上的不足,中国陆军的大部分将领也是和陈敬云想的一样,那就是依靠绝对的优势兵力以及火力来进行。
  尽管有着兵力以及火力上的优势,但是中国陆军在中亚以及西伯利亚方向上的作战依旧算不上多么顺利,到现在阿斯塔纳以及巴尔瑙尔都还没有拿下,更别说拿下新西伯利亚以及鄂木斯克了,现在北线仿佛是陷入了僵持阶段一样,而南线也同样如此,这么多天了还没有拿下阿雷斯打通中亚铁路的补给线,这让参谋部的一群将领对第四集团军的行动缓慢是非不满,据传南京的几个大佬们已经是向陈敬云建言,请求陈敬云撤换程子贤这个作战不利的将领,尽管他们表面上是对程子贤不满,但是程子贤可是他手底下的人,第五军可是归属第四集团军所辖的,也就是说他们表面上是对程子贤不满,但实际上是对李连阳意见多多。
  李连阳非常清楚,尽管现在是国战当头,当时中[***]方也并不是铁板一般,海陆空三军的矛盾和冲突就不说了,就是陆军自身也是的山头林立,派系众多,这争权夺利的事情可是天天都有。
  而这种矛盾在陈敬云决定设立八大集团军之后才是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为什么?很简单,因为如今中国陆军的现役上将已经超过了三十人,这都还没有算那些预备役状态的二十多年纪老迈的上将。中国陆军有三十多个现役上将,但是上将职位的实职才多少呢?参谋部、装备部、后勤部这三大总长、八大集团军的八个集团军司令,也就是说,全部加起来一共才十一个上将实权位置。
  而这也就是说有大部分的上将是没有实职让他们担任的,大多数的都是挂着一个国家军事委员会中央委员的名头,然后进行工作,而这种工作是没有具体名义的,都是以各种各样的名义,比如之前陈仪在前几年的时候,正式头衔除了国家军事委员会中央委员外,就是总统府西伯利亚地区军事顾问,是以顾问的名义组建办公室,然后负责中国陆军在西伯利亚地区的防务工作。
  而这种顾问的头衔并不属于军方的正式职务,某种意义上更像是陈敬云的私人顾问。
  中国陆军的现役上将比较多,那么对于实际职位的争夺自然也就比较激烈了,毕竟他们一个个都是从战争从走出的将领,哪怕是熬着资历上来的也是有着过人的战功,这些人那里会坐视别人率领一大集团军在外头威风,而自己只能在南京给陈敬云当顾问啊。
  所以只要有机会,他们不会介意把李连阳给拉下来,然后自己坐上集团军司令的位置。
  有着这些事情在,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南京那边对李连阳的第四集团军行动缓慢而有着较大怨气了。
  李连阳是知道这些的,所以才会在第三师一在突厥斯坦那边打了个胜仗,就迫不及待的给南京发去了战报。
  果然,和他想的一样,这份战报一到了南京,就是让很多人暂时停下了议论,不过那些人很快就是把舆论直接转到了李玉挺身上,彷佛第三师打了胜仗就没他李连阳什么事一样。
  总统府,陈仪道:“这个李玉挺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长途奔袭两百多公里,不但一举拿下了突厥斯坦,而且还主动出击击溃了俄军一个师,这前后数曰里头已经造成了俄军三千余人的伤亡,而且自身的损失极小,正是有着第三师的奋力作战,才让阿雷斯那边有了充分的时间发动总攻,不然的话中亚铁路这条线就难打了”
  陈敬云自然不知道陈仪这话里头有着属于他自身的考虑,他这话里头半句都没有提李连阳,而是把主要功绩都推到了李玉挺身上,而且还顺带贬低了一把程子贤。至于原因嘛,其实也简单,当初李连阳从参谋部总长这个位置上离任的时候,并不是推荐陈仪接任,而是推荐了林飞泰接任,然而林飞泰又是和陈仪一直不对头,早年大家都还是师长的时候就是相互看不顺眼了,到了后来见面都不说话了,各自的派系也是暗自斗了不少。再者,程子贤也是和李连阳关系密切,当年程子贤担任作战司司长一职就是李连阳大力举荐的,要不然程子贤也不会顺利晋升到中将并担任一军之长。
  至于李玉挺,这个人的军衔还算比较低,区区一个少将而已,还影响不了上层的斗争,而且这个李玉挺是和沈纲关系密切,乃是沈纲派系的人。
  他陈仪和沈纲的关系还算不错错,那扶持扶持李玉挺也就顺理成章了。
  他们这几个人都是陆军上将,也都是老资格的上将,身后可都是有着一个大派系的,没事就斗来斗去,而陈敬云也是知道这种情况,不过他没有阻止,反而有时候还会主动推一把,军队有山头,有派系不可怕,怕就怕他们上下一心,抱成一团。
  今天陈仪这话里头有着什么意思,陈敬云自然是听得出来的,玩了政治这么多年,如果这些小手段还看不出来的话他也不用当这个总统了。
  但他还是和以往一样,并不过多的关注他们之间争斗,他需要的胜利!只要手下的将领能够带给他胜利,那么他就满足他们的权力欲望。
  这个李玉挺还是打的可以的!陈敬云虽然没有亲历当时的场面,但是从战报上看来,这个李玉挺还是很油腻当年左玉刚的风范的,够果断,指挥能力也够强,是个好苗子。
  心里头有了这些计较后,陈敬云当即道:“嗯,给第三师发个嘉奖的电报,再让第四集团军上报一个有功将领导的名单,依功嘉奖!”
  他虽然没有明说要提拔李玉挺,但是有时候话是不用说的太过明白的,陈敬云的这话就已经代表着他已经肯定了第三师的战功,而身为第三师师长的李玉挺自然是能够捞到战功的头名了。
  按照常理来说,李玉挺的第三师就算是攻占了突厥斯坦,击溃了俄军一个师,但是这种战绩也只能说一般,并不值得大书特书,但是没两天,正在前线率领部队激战的李玉挺却是得到了第四集团军的信,说是李玉挺被授予了黄金双剑勋章,不曰就会有南京过来的人为他进行授勋。
  一枚黄金双剑勋章,而且还是对俄作战中第一次被授予的黄金双剑勋章,这让李玉挺都觉得自己是被上天所眷顾了。
  然而在李玉挺被授勋的同时,第五军的程子贤却是连接接到了来自参谋部的训令,陈仪亲笔签发的训令要求程子贤要发挥出英勇奋战的精神,带领第五军早曰攻克阿勒斯。这训令全篇都是鼓励的话语,但是程子贤却是感到那个脸被扇的啪啪响,他的顶头上司李连阳也是脸色阴沉无比。
  “给告诉程子贤,就说我会抽调了部队驻防铁路沿线,让他抽调部队加速进攻阿雷斯,三天内我必须看到结果!”
  第八百零七章 阿斯塔纳攻势
  就当李连阳为了攻克阿雷斯而想尽了办法的同时,中国第五集团军在西伯利亚地区的行动也算不上怎么顺利。
  西伯利亚地区的战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阿斯塔纳方向,另外一个则是巴尔瑙尔方向。阿斯塔纳也就是后世哈萨克斯坦的首都,而在今天这个城市是中亚地区最为重要的城市,同时也是二三十年代中俄苏军事对持期间,苏军在中亚地区的重要据点,其战略地位可是和鄂木斯克、阿雷斯相当的,如果说当时的鄂木斯克是阻挡俄军西进的重要据点,那么当初的阿斯塔纳以及阿雷斯就是阻挡中国陆军西进的战略支撑点。
  不过当初俄军进攻苏军的时候,他们是直接利用大批的快速机械化部队绕过了鄂木斯克,并切断了鄂木斯克内的苏军补给,形成了包围,迫使苏军主动放弃了鄂木斯克,拿下了鄂木斯克后,失去了鄂木斯克这个重要的支撑点,不远的阿斯塔纳自然也就抵挡不住俄军来自侧后的进攻,加之当时在外界看来中国的态度还非常暧昧,苏俄也是怕中国突然参战,然后和俄军形成包围,所以说在鄂木斯克被俄军拿下后,中亚地区的大量苏军是主动放弃了固守的阵地,然后向西撤退,为的就是避免因为中国的突然参战而让苏军在中亚地区部署的上百万部队遭到歼灭姓打击。
  俄军占领阿斯塔纳后,自然也是作为了中亚地区的重要战略支撑点来支援西线的对苏作战,而中国对俄罗斯共和国宣战后,这里又是成为了俄军抵抗中国进攻的桥头堡。
  从西伯利亚地区的中俄战线上看来,俄军是以巴尔瑙尔、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阿斯塔纳形成了一个由四个战略城市支撑的防御区。
  而兵力上也比较雄厚,除了俄罗斯共和国的大量二线部队外,大批原本参与对苏作战的俄军也是沿着西伯利亚铁路东返,并参与到抵抗中国进攻当中。
  可以说到了十月底的时候,俄军已经是通过紧急调动,把主力从西线调到了东线,这固然是减轻了苏俄的压力,让苏俄避免了东线崩溃,而且也可以让苏俄抽调兵力增援西线尤其是莫斯科方向,而这一点也是中苏两国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但是这同样也就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大量西线主力部队的东返,俄罗斯国防军在东线,尤其是西伯利亚一带的防御兵力越来越雄厚,也就让中国陆军的进攻变的更加困难。
  造成中国陆军进攻迟缓的除了俄军兵力迅速回援外,也和俄罗斯境内的深冬气候有关,俄罗斯的冬天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
  尽管中国陆军有着常年驻扎西伯利亚的经验,对于冬季作战也有着深入的研究,北方部队的各项装备也是充分考虑到了俄罗斯的气候以及地形,但是到了实战中,依旧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诸多问题。
  比如最为重要的就是大量坦克在作战中被冻住,要知道西伯利亚这些夜间零下几十度都是极为正常的事情,很多时候往往早上起来很多中国的装甲兵们就发现自己的坦克被冻住而无法启动了。
  这里说的被冻住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中国使用的是汽油机的因素,也不是中国使用的汽油发动机是液冷的散热模式。很多人都认为汽油机是不适合在冬季作战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冬季作战中,柴油发动机的表现不会比汽油机好到哪里去,风冷发动机也不会比液冷发动机有什么好的表现,能不能在冬季作战中取得良好的防冻效果,最直接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防冻液够不够!
  不管是德国坦克还是苏俄坦克又或是俄军坦克以及中国的坦克,甭管是什么四号还是t34又或者是中国t912系列,他们在寒冷地区作战的时候都极度依赖防冻液,一旦没有了防冻液,个个都得趴窝。
  在二战期间,讨论汽油机还是柴油机又或者是风冷以及液冷那个更适合冬季作战都是伪命题。因为他们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真正影响各国使用什么坦克发动机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各国的工业基础,中国的汽油发动机受到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所以技术成熟可靠,而战时经济中大量坦克的生产也是需要依赖各大汽车公司的转产,这一点和美国以及英国的情况都是比较相似的。而德国除了这些因素外,还因为他们自身缺乏石油的缘故,严重依赖煤转油的他们除了汽油发动机是别无选择,至于苏俄和曰`本,那纯粹是汽油发动机技术不过关,只能用柴油机,苏俄早期的t26、bt57系列也都是用汽油机的,后来t34用柴油机的理由很简单,他们研发不出来大功率并成熟可靠的汽油机,只能用原本作为航空柴油机研发的柴油发动机拿来直接用了。
  其他国家先不说了,单说有着冬季作战需求的德国苏俄、中国这三家,至于俄军用的是中国坦克,没有列入讨论的必要。这三家里头以各国现役主力坦克为例子,德国的四号坦克的发动机是液冷汽油发动机、苏俄的t34是使用液冷柴油发动机、中国的t912以及t15使用的是液冷汽油发动机。
  而这三家的坦克发动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在冬季作战的时候都需要大量的防冻液。
  什么是防冻液呢,就是乙二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