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重生之种田有空间 > 重生之种田有空间_分卷阅读_151
  尚老板听了拍了拍宋慕辉的肩膀,调头进了屋子。
  每一次权力的交接都是对一个企业的考验,在许多人眼中,尚家的产业已然是庞然大物,几乎上万的员工,每年几亿的产出,在这个时代真的称得上是奇迹一般的存在,只是这个巨人要面对的挑战比其他的企业要多得多,尚老板不想让自己的一腔心血都毁了,可是不交给尚家人,他又能够交给谁了?
  这样的问题尚老板也问了宋慕雯,宋慕雯看着尚老板已经长了不少皱纹的脸,道:“孩子总归要长大,父母最后都会放手,这是大哥必经的考验,干爸就不要担心那么多了,个人有个人的缘法。”
  尚老板道:“我希望你们都还会跟在他的身边,像提醒我辅佐我那样辅佐他,阿嘉年纪虽然大,但是在我看来还是那个年轻气盛的年轻人,我还是不那么放心啊。”
  此时中国还没有什么职业经理人或者董事会之类的东西,几千年的子承父业的思想决定着尚家的产业会继续传给尚家的人。以后的命运将会如何展开,这确实是一件很考验运气的事情。
  不过看外面依旧是云淡风轻的模样,想来这件事别人都还不知道。
  第264章章
  “千万条道路赶筑起来了,条条通向矿山和熔炉。火车加快了运行的速度,船只乘风破浪地急驶,都在为钢铁奔忙。”
  这是当年《人民日报》记者写下的《沸腾的日日夜夜》,真实地记录了全民炼钢的狂热场面。
  一切为“钢铁元帅升帐”让路。一时间大江南北,高炉林立,人山人海,热火朝天。
  全国遍地都是炼钢铁的土高炉。工厂、部队、公社、机关、学校,连外交部都办起了炼钢炉、炼铁厂。不管男、女、老、少,不分外行、内行,凡是人都成了钢铁工人。没有煤的地方,就砍树烧炭;城里没有树木,就烧家具、床板。没有铁矿石,就砸锅子、鼎锅。建土高炉没有砖石,就拆祠堂、庙宇,毁围墙、宝塔。北京王府井大街两边人行道上的砖头,一夜之间,不翼而飞,都到土高炉上去了。
  往常宁静的学校也沸腾起来了,学生放下了手中的书本走近高炉。长年操持家务的妇女也出来了,把铁锅铁锄送作炼钢的原料。
  由于采取了许多非常措施,至1958年底,全国用在钢铁战线的劳动力超过了一亿,参加大炼钢铁的人力超过了全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一。经过几个月的蛮干,加上相当程度的浮夸,到年底,宣布钢产量达到1108万吨,生铁产量达到1369万吨。但合格的钢只有800万吨,合格的铁也只有900万吨,有些则完全是废品。
  大炼钢铁对生态环境和物质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浪费,进一步造成了群众生活的严重困难。轻工业产品的生产品种和产量也大幅度减少,直接导致人民生活日用品供应极其紧张。
  50年代的中国,几亿人在围剿麻雀。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是这只小小鸟做梦都想不到,有一天它会被人类列为“害人鸟”而遭到几亿人的围剿。
  1955年,有农民向毛*泽*东反映,说麻雀祸害庄稼。不久便有了决定:从1956年开始,分别在5年、7年或者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麻雀、老鼠、苍蝇、蚊子。
  于是麻雀就陷入了“与民为敌”的惨境,四处被围剿。
  1958年4月19日,从清晨5时开始,北京布下天罗地网,“围剿”害鸟——麻雀。全市300万人民经过整日战斗,战果极为辉煌。到19日下午10时止,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累死、毒死、打死麻雀83249只。
  4月19日清晨5时整,北京市围剿麻雀总指挥王昆仑副市长一声令下,全市8700多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里,立刻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枪声轰响,彩旗摇动,房上、树上、院里到处是人,千千万万双眼睛监视着天空。假人、草人随风摇,也来助威。不论白发老人或几岁小孩,不论是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战士,人人手持武器,各尽所能。
  为了摸清“敌情”,围剿麻雀总指挥部还派出30辆摩托车四处侦察。解放军神枪手也驰赴八宝山等处支援歼灭麻雀。市、区总指挥、副指挥等乘车分别指挥作战。
  在天坛“战区”到处是鞭炮和锣鼓声,30多个神射手埋伏在歼灭区里。他们一天之中歼灭麻雀966只,其中累死的占40%。在南苑东铁匠营乡生产站的毒饵诱捕区,在两小时内就毒死麻雀400只。宣武区陶然亭一带共出动了2000居民围剿麻雀,他们把麻雀轰赶到陶然亭公园的歼灭区和陶然亭游泳池的毒饵区里,在大半天时间里,共消灭麻雀512只。在海淀区玉渊潭四周5公里的范围内,3000多人从水、旱两路夹攻麻雀。人们从四面八方把麻雀赶到湖心树上,神枪手驾着小船瞄准射击,只见被打死和疲惫不堪的麻雀纷纷坠落水中。(1958年4月20日《人民日报》)
  中国生活记忆之1949年(12)
  据各地不完全统计,1958年全国共捕杀麻雀2.1亿余只,可怜的麻雀所剩无几。那个时代过来的许多人,都有捉麻雀的经历:
  小时候在农村,每到收割时节,麻雀就飞来蚕食庄稼,农人们在麦田中央插上稻草人,吓跑麻雀。对晒在门外的谷粒怎么应对?父亲在晒场的内圈和外圈用旧塑料布套加工为拟人化的木墩子,麻雀光顾几率大大减少。我哥用一只淘箩和一根筷子,系上三四米长的线,隐蔽在某一处,没多大工夫,一只不谙世事的小麻雀钻入了哥哥设下的陷阱,还未尝到几粒米粒,便遭到了灭顶之灾——筷子随着套线的拉伸,“轰然”倒下,小麻雀被哥哥伸进的手给逮住了。我在旁看着,也十分开心。(陈丽珍:《捉麻雀》,2009年4月19日《新民晚报》)
  1960年3月,毛*泽*东批示:“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口号是‘除掉老鼠、臭虫、苍蝇、蚊虫’。”
  “除四害”,什么手段都用上了,比如灭老鼠,什么“掏窝”、“水缸捕鼠”、“调墨油粘鼠”、“双簧钢丝夹鼠”、“碗、桶、面盆扣鼠”,等等。当时以老鼠尾巴统计战果,孩子们把打死的老鼠割掉尾巴,用石灰消毒后串成一串,交到学校或居委会。灭鼠是有奖励的,有的地方灭一只老鼠换一盒火柴,或者几根尾巴换一张书签。有的小学生会把一根尾巴切成两截,再把一头削尖,冒充两根。
  小说的第九章,叫做《半夜鸡叫》。在这个故事里,绰号“周扒皮”的地主,为了让长工们早起干活,半夜钻进鸡笼学鸡叫,最后反被长工们戏弄。《高玉宝》在国内外有二十几种版本,仅汉文版印数就高达450多万册,并被改编为24种连环画和12种文艺演唱形式及其戏曲书籍,其中尤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4年拍摄的同名木偶片影响深远。
  “周扒皮”的绰号,以及“半夜鸡叫”的刻薄举动,最终成为中国千千万万地主的形象。
  全国土改有先有后,但基本在1952年完成。这次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土地改革,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使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大约7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免除每年交给地主的700多亿斤粮食的地租。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据统计,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2.8%。
  50年代的中国人,经历了“一化三改造”。“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造”就是对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1954年至1956年底全面进行。
  央视法治频道主持人劳春燕曾回忆,她的外公世代从医,在绍兴上大路开了一家药房,叫“致大药栈”。新中国成立前,致大药栈在绍兴城里也算数一数二的大药房了。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外公从药店老板变成了一名普通的药店倌,也被命令去改造,和其他改造对象一起住在绍兴城里唯一的一座教堂里,每天挑河泥。年幼的妈妈去给他送饭,发现他的腿都肿了,一掐一个小坑,原来是得了浮肿病。
  一些公私合营的资本家,意识到工商业改造已是大势所趋。也有一些人开始对前途感到茫然,终日惶惶不安,顾虑重重,心甘情愿把家产献出来的毕竟是少数。有的资本家是“白天敲锣打鼓,晚上痛哭流涕”;也有的说“多年心血,一朝付之东流;几声锣鼓,断送家财万贯”。
  正当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搞得如火如荼时,北京市也在加紧推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公私合营。1954年,北京选择大有粮店、稻香村食品店、同仁堂国药店、六必居酱园等10家较大的、具有传统特色的资本主义零售商店进行公私合营试点。8月27日,同仁堂公私合营大会召开,公私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实行定息之后,原先拥有100万元资产的资本家名义上还拥有100万元的资产,实际上只拥有100万元产生的利息。除个别情况外,统一定为年息5%,这个比率略高于当时的银行利息。从1956年1月1日起计息。这个办法保持七年不变。到了1963年,又决定延长三年,一直到“文化大革命”,1966年9月才停发定息。国家先后以“四马分肥”和定息的方式,作为和平赎买的代价,向资本家支付了30多亿元,超过了他们原有的资产总额。
  对资本家进行“和平赎买”,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是共和国一大创举。
  1955年4月20日,中国青年出版社首次出版了单行本的自传体小说《高玉宝》。高玉宝讲述了一个小孩子在一家周姓地主家备受剥削,最后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
  中
  第265章长谈话
  尚老板是一家之主,在家里说话永远都是最管用的,这个时候他坐在上首,儿子和儿媳妇都坐在下面,只能听尚老板的安排。
  或许当初尚老板就一直打算着要干出一番事业来,所以连尚嘉的媳妇都是出身最好的,成分很好,家里情况也很好,为的就是以后尚嘉继承了家里的产业之后,媳妇的娘家也能够帮着镇着一些,免得其他的儿媳妇心里不高兴。而且这样的人家培养的女儿也识大体,会交际,对于尚嘉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助力。
  到现在为止,尚老板的孙儿都已经快要结婚了,尚老板也是想着自己磕磕绊绊一辈子,是应该享一下儿孙福了。
  大家对于尚老板的决定不敢有什么异议。
  尚老板又继续对尚嘉道:“阿嘉,以后你就是家里挑大梁的人了,你的弟弟和弟媳妇们虽然没有你的位置高,但是他们对这个家都是有贡献的,都是为了这个家在辛苦干活的,你不可以亏待了他们,知道吗?”
  尚嘉急忙站起身来道:“爸爸,我知道的。”
  “其他的人也是,一家人是一家人,可是在工作场上,就要有上下级之分,不可以乱了分寸。咱们家的产业要长长久久做下去,就要拧成一股绳,大家朝一个方向使力气,要是让我知道了你们谁把力气使在了自己家人身上,那就给我出去自己讨生活去。”
  尚老板在宋慕雯面前绝对是和蔼可亲的干爸,但是在他的儿子面前,那就是凶神恶煞的,让几个儿子很敬畏他的威严。
  尚老板又是如此教育了儿子和儿媳妇们一通,又道:“如果你们谁想单独干,我也不拦着。”
  在座的顿时有人露出了喜色,尚老板继续道:“单独干,就是从零开始,家里不会给钱,当然,可以朝家里借钱,借钱比在银行贷款轻松一些,不需要那么多手续和审核程序,利息也要稍微低一些。这是我唯一能够帮你们得了。”
  那些露出喜色的人脸上的喜色很快就褪了,他们才知道,要从家里捞点钱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富不过三代,都是因为后辈只想享乐,不思进取造成的。我这么做,也是为了保证咱们家的能够长长久久地繁荣下去,子孙后代都能够享受到家里的前辈祖先的余荫。”
  宋慕雯这个时候才发现,其实尚老板的家族观念还是很重的,他这样说,意思就是以后尚家的子弟,必须要做事,不在自家企业内做事,就自己去创业,不然家族也只能保证你的吃穿,根本不会拿到什么大钱。
  这样的方法似乎很值得借鉴。
  在座的不少人对尚老板的决定都是有些不满的,有些儿媳妇嫁进来,不就是看上了尚家的关系和产业么,现在家里的产业她们摸不到什么,她们哪里还能够高兴的起来?
  本来还有人想劝劝尚老板的,可是想起尚老板那横眉直竖的样子,顿时就鼓不起勇气来了。
  尚老板继续道:“阿嘉,还有一个事情,就是以后我没有那么多精力管生意上的事情了,如果你有什么拿不定主意的,可以找囡囡商量,囡囡的本事,你也是清楚的。”
  对于这个比自己大了十多岁的大哥,宋慕雯当然是比不得尚老板那么亲密的,尚嘉的能力没有尚老板那么强,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为人宽宏大量,可能因为是做大哥的,对很多事情都比较具有包容心。
  尚家的其他人都看着宋慕雯,宋慕雯冲着尚嘉轻轻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以后要怎么办,以后再说吧,尚家的产业毕竟不是自己的,自己过多地指手画脚,反而会让人家不舒服。
  尚嘉温言道:“爸爸你常希望我们有小妹的眼光和手腕,这个却是强求不来的,不过我以后一定会多多和小妹交流,向小妹学习。”
  尚嘉说得很诚恳,没有一点造作的感觉,听着让人不觉得心里不舒服。
  尚老板听了这话显然很满意,道:“你说得对,那些东西都是强求不来的,关键还是一个稳字,富贵有时候确实是险中求,但是有时候也得慢慢来。”
  尚家这次历史性的家庭会议在一片看似祥和的氛围中结束了,似乎所有人都满意尚老板的决定和做法,但是心里是如何想的,就不知道了。
  参加完会,尚老板留宋慕雯一起吃饭,尚嘉也留了下来。
  尚老板吃饭也挺简单的,留了两孩子吃饭才加了三个菜,和佟素珍一起四个人吃,其他的人都被尚老板赶走了。
  此时佟素珍依旧是温婉可亲的,只是头上已经是生出白发了。
  吃饭的时候尚老板还给宋慕雯和尚嘉夹菜,跟普通人家的父母和儿女在一起吃饭一样,会议上的严肃的氛围一扫而空。
  “囡囡多吃一些,这是你干妈特地给你做的,你干妈天天念叨,说你太忙了,需要好好补补身子,今天你来了,她可算是找着机会了。”
  佟素珍白了他一眼道:“你这老家伙胡说什么呀,囡囡你多吃点,别理他。”
  饭桌上没有谈工作,吃完饭两个人就被尚老板带到了书房。
  尽管尚老板也吃了不少宋慕雯送的瓜果营养品一类的,可是毕竟上了年纪,头上的黑发中也夹着白发,脸上也有了皱纹了。
  “你们都坐,想喝什么自己拿。”
  待三个人都坐好了,尚老板直接对宋慕雯道:“囡囡啊,你觉得干爸今天的做法对吗?”
  宋慕雯一愣,道:“干爸的想法我猜不着,不过干爸肯定有自己的道理,比我们想得远。”
  尚老板笑起来,道:“你这丫头,还顾及着你尚嘉哥哥在这里啊?没关系,我要听实话。”
  宋慕雯看了一眼尚嘉,见他很镇定,想来早就知道尚老板会有这样的问法的。
  “干爸的做法,在外人看来,会显得不公平,偏心了大哥这边,不过仔细想想,其中还是很有深意的。就像当初西汉推行分封制,却将天下越分越散,这家族企业也是这样,山头多了,力量就分散了,摊子也大了,不好管,所以还不如集中在一个人的手里,不仅可以齐头并进,在市场上也能够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发展。”
  法律是说父母的产业要平分给儿子女儿,可是有些事情不是那种一刀切的。
  尚老板笑的面容慈祥的,道:“果然还是囡囡懂我。做生意确实是如此啊,咱们做生意,就是离不开资金链,如果手里的产业多一些,这里赚了钱,我就可以挪一点过去,等那边发展好了,也可以挪一点过来,如果要开拓新的领域,也可以集中力量和资金去开发,集中力量,才是最后的目的啊。”
  宋慕雯点头,虽说尚家的家族企业还未成型,但是已然朝着那个方向发展了,如果不出意外,将来的规模说要成为全国第一也不是不可能。
  这样的人才有这样的魄力和手笔啊,跟他比起来,自己就跟是小打小闹一样的。
  尚老板又转过头跟尚嘉道:“这回你可清楚了?”
  尚嘉点头道:“我清楚了,爸爸,只是辛苦您背了那样的名声。”
  原来尚嘉还劝过尚老板让下面的弟弟也做点事情,拥有两个厂子之类的,不管人家是真心还是假意,尚老板都要把这个事情解释清楚了。
  尚老板无所谓地挥挥手,道:“你只要牢记我交给你的那些话,小心一点,就不会有错的,其他的我是帮不上你很多了。囡囡的能耐你也比你几个弟弟都清楚,我选你,不仅仅是因为你是家里的老大,也因为你这份胸襟。现在你们两个都在这里,我就把话说开了,咱们后辈的关系如何,我不去管,也管不着,我只希望你们这一辈继续保持亲密的关系,囡囡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也不要小气,你有什么问题的时候,也不要害臊,囡囡也不要藏拙。囡囡虽不是我尚家的女儿,可是她的人品我是很信任的,她为咱们家出过多少力,可是她在咱们家得的东西又有多少呢?阿嘉,你要记住,有时候可靠的人,不一定是有血缘关系的。”
  宋慕雯脸上一阵热,尚老板把她说得跟圣人一样,她自问是没有那么高尚的,或许别人会觊觎尚家的产业,但是她不会,上天对她已经是十分优待,有些东西不属于,就不能去拿,否则手里的东西也会丢了。换句话说,其实她是一个小心谨慎又有些小气的人吧。
  尚嘉点头道:“爸爸说得对。”
  说起来,宋慕雯跟自己的干爸干妈挺亲的,其他的哥哥什么的就没有那么亲近了,可能是因为她家里不缺哥哥,所以也没想过还多要几个哥哥。至于以后如何对尚嘉,宋慕雯心里还在细细琢磨,尚嘉跟尚老板不同,所以采用的方法也不一样。如果尚嘉能听,自己劝几句也无妨,听不进去,也就算了,毕竟尚家的事情自己也是插不了手的。
  最后尚老板还让尚嘉把宋慕雯送出来。
  宋慕雯笑了笑,道:“干爸似乎没有意识到,他让咱们两个亲近亲近好像时间有点晚了。”
  尚嘉也忍不住笑了,道:“晚倒是不晚,只在于心里如何想的罢了。”
  第266章干劲足
  宋慕雯眼睛转了转,还在琢磨这句话,却见尚嘉眨了眨眼睛,宋慕雯也露出一抹笑容,突然发现,其实尚嘉比自己想象中的聪明多了,或许这个人的聪明跟尚老板的聪明不太一样,人家的聪明是不外露的,这样也好,和聪明人打交道的话会轻松许多。
  宋慕雯回到家里的时候,宋慕斓已经在等着她了,平时嫌小孩子麻烦的她竟然在陪着龙凤胎玩玩具。
  看到宋慕雯,宋慕斓站起身道:“你终于回来了。”
  宋慕雯换了鞋子,道:“有什么急事吗?”
  宋慕斓道:“是有点事儿,所以来找你了。”
  宋慕雯故意道:“你就是有事才来找我,要找我帮忙办事啊?可以啊,要送礼,没有礼就不给你办事。”
  宋慕斓本以为自己现在不错了,可是每次都被宋慕雯压得抬不起头来,不免有些泄气,过一会儿,又振作起来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