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耽美同人 > 清和(晋江5.5万收藏) > 清和(晋江5.5万收藏)_分卷阅读_138
  捧不住碗,总不能趴着吃吧?
  无奈之时,大碗被沈瑄接过,筷子被抽走,一筷子面直接送到嘴边。
  孟清和突然有些不好意思,没出息!真没出息!
  想说点什么,嘴刚张开,浓郁的面香瞬间在唇齿间蔓延。
  鼓起一边腮帮子,看向不再黑脸的侯二代,这是雨过天晴了?
  “十二郎面皮薄,是我急了些。”沈瑄笑得温和,手指揩去孟清和嘴角的面汤,送到自己唇边,一举一动都格外的迷人。
  感动没了,羞涩也没了。
  孟十二郎背后升起一团凉气,情况不对!
  帐外突然响起一声闷雷,孟清和打了个哆嗦,忙道;“没急,一点没有!”
  “十二郎不必勉强。”
  “没有,绝对没有!”
  “哦?”
  “我真没其他想法,就是第一次听人对我说这样的话,没经验,有点……”
  “经验?”沈瑄眯起了眼睛,笑意更深,“十二郎还想听谁说?”
  孟清和被堵住的脑袋总算理顺,聪明了一回,“沈子玉。”
  沈瑄一挑眉,“当真?”
  “自然。”
  “很好。”
  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复,孟十二郎安全了,侯二代继续投喂。
  当夜,孟清和被沈瑄拢在怀里,睡了个好觉。
  清晨醒来,沈瑄已不在帐中,小心摸了摸伤到的腰侧,似乎好了不少。
  夜里,沈瑄一直抱着他,小心避开了伤口,不许他轻易翻身。
  摸摸耳朵,自己睡好了,沈瑄可就未必了。
  帐外亲兵听到声音,出声问道:“同知可醒了?”
  “醒了,进来吧。”
  帐帘掀开,阳光随之洒入,雨水连绵,人都要发霉了,难得见一个晴天。
  “标下瞧着,同知的精神好了许多。”
  亲兵先送上热水,又端来两只大碗,一碗切成片的炖肉,一碗军队不常见的疙瘩汤。
  “这是?”
  “回同知,是火头们的一点心意。”亲兵放下碗,扶孟清和起身,先拧了布巾递给他,才继续说道,“同知领着大家护卫大营,保住了粮草,燕王殿下高兴,火头们也得了不少恩赏,都感激同知。若不是晓得同知伤重,不能轻易打扰,都想当面感谢同知。”
  得了燕王的恩赏却感激他?
  孟清和皱了皱眉,将布巾捂在脸上,半晌,开口说道:“你帮我带个话,告诉大家,守卫大营是咱们的本分。孟某也是职责所在,不需要感谢。大家忠于王爷,为王爷效死才是根本。”
  “同知?”
  “再有人和你提要来谢我,就这么回答,别的不用多说。”
  “同知,这样恐会得罪人。”
  “没事,照我说的办。”
  “遵令!”
  放下布巾,孟清和夹起一块肉送进嘴里,一边嚼一边在心中思量,单让亲兵传话还不够,必须和沈指挥提两句。
  猛然想起沈瑄昨夜的话,护着他?和这事有关?
  摇摇头,八成是他想多了。
  被大佬赏识是好事,小范围的收拢几个心腹也没错,大范围的得人心,那就不妙了。
  前车之鉴不远,在燕王手下干活,低调谨慎的做人才是生存之道。
  低调不了就只能谨慎。
  总之,小心无大错。
  该感谢唐某人捅他这一刀吗?
  孟清和呲牙,果然傻了!
  燕王帐中,从沈瑄口中得知孟清和醒来的消息,朱棣十分高兴。
  “孟同知立下大功,孤定当厚赏。”
  沈瑄代孟清和谢过燕王,言守卫大营是将士的本分,愧当王爷赏赐。
  “瑄儿太小心了些。”燕王笑道,“有功当赏,有过必罚,孤既说厚赏,怎能食言?”
  “如此,卑职代麾下谢王爷。”
  “这才对!”
  沈瑄离开后,奉命探望孟清和的郑和回到了王帐。
  “王爷,孟同知让亲兵给火头们带话,说他做的都是本分,得了赏,更该为王爷效死。”
  “当面说的?”
  “回王爷,是奴婢在帐外听了几耳朵。”
  燕王点头,“孤早知他是个忠心的,不然瑄儿也不会明里暗里的护着他。吩咐赵大夫一定要尽快把人治好。知道徒弟受了重伤,道衍那和尚又要对着孤念经了。”
  “奴婢遵命。”
  燕王抚过短髭,哼了一声,“孤是那么小心眼的?以为暗地里搞些动作,孤就会疏远猜忌瑄儿?未免太小看了孤。谁没有私心,不过分,孤也不计较。可有些人……孤现在没空搭理他们,等孤腾出手来,一个也别想跑了,一起收拾!”
  郑和低头,努力在地上找金子,全当自己什么都没听见。
  经过这回,王爷对沈指挥与孟同知更加看重,有人再想寻机对两人发难,定是难上加难。
  想到这里,郑和撇嘴,咱家都能看穿的伎俩,王爷会看不明白?只要王爷不放在眼里,用再多力气都是白费。
  孟同知借机收拢人心,沈指挥功高骄纵,心怀不轨?亏他们想得出来!
  再者说,高阳郡王和三公子都在军中,说沈指挥这个义子骄纵,这二位又会如何想?
  还是说,表面冲着沈指挥,实际却是朝着这两位去的?
  郑和心中一动,再次撇嘴,若真是这样,根本是在找死。
  自以为聪明,实际却蠢到家了。
  建文四年,四月甲戌,魏国公徐辉祖与都督平安合兵,同燕军大战于眉山。
  燕军初战告捷,却因房宽邱福等人的冒进中了南军圈套,后军险些全赔进去。
  后军三员大将接连被徐辉祖和平安斩杀,连副将都未能幸免。房宽受了重伤,邱福被箭矢射中左臂,好歹是冲出了包围圈,留下一条性命。
  燕王的脸色很难看,暗地里后悔,自己抽了哪门子风,竟然脑袋发热把邱福给放了出去!
  日暮时分,双方收兵,各自回营,计划明日再战。
  燕王知道徐辉祖的厉害,没敢再玩偷袭的把戏,而是摆出阵势,打算锣对锣鼓对鼓,以实力较量一场。
  连续三日,眉山脚下杀声震天,血流成河。
  燕军战斗力强悍,徐辉祖和平安的军队也不弱,两军你来我往,战况很快陷入了胶着。
  这样的消耗战是朱棣最不愿意见到的。
  第四日的大战结束,燕军连损数员大将,若非沈瑄和朱能的非人表现震慑住了南军,并率兵殿后,燕军根本撤不回大营。
  回营之后,燕王召集众将商议对策。有将领提出,大军接连苦战,已是疲惫不堪。又逢暑雨连绵,燕军不适应,很多已经患病。且连战不利,留在此处继续同徐辉祖硬磕下去,绝对没好处。
  “小河之东,平野多牛羊,二麦将熟,不若暂且渡河,令将士休整,再寻机在动。”
  撤退?
  燕王环视众将,沉声道:“兵事有进无退!兵出北平之时,孤已言,此乃最后之战!此时撤兵,士气必堕!公等何出此言!”
  见众人不说话,燕王干脆下令,“欲渡河者左,不欲者右!”
  公开投票,谁敢不给他面子?
  结果却出乎朱棣的预料,话音刚落,大半的将领都站在了左边。
  将领们小心的瞅着燕王,您老亲口下令,大家民主投票,结果出来,您老可不能说话不算话。
  朱棣瞬间石化。
  一个两个还能处理了,一大帮,他总不能都杀了以振军心吧?
  狠狠磨牙,燕王也不宣布投票结果,气哼哼的说了一句:“公等自为之!”
  老子偏不下令,看你们怎么办!敢自己跑?老天给你的胆子!
  主将耍赖,众人傻眼。
  站在朱棣身边的朱高煦朱高燧互相挤挤眼,打滚耍赖什么的,比起老爹,他们显然还差得远。
  朱棣不说话,站在左边的将领们也不说话。同样沉默的沈瑄却突然动了。
  一步,两步,三步。
  走到右侧,脚步停住,双手抱拳,坚定道:“卑职誓追随王爷,绝不轻言撤退!”
  始终没表态的朱能也站到了沈瑄身边,“诸君免矣!南京近在咫尺,岂可有退心!”
  两位凶神横眉立目,刷刷对着左边的将领放冷光。
  煞气凝聚,气势压倒了左边一群。
  何为霸气侧漏?这就是!
  朱能沈瑄一表态,朱高煦和朱高燧也颠颠跑过去,同声道:“儿子愿追随父王,必下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