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鱼反对人牲,见《左传·僖公十九年》。
[2]陈子亢反对人殉,见《礼记·檀弓下》。
[3]孔子说“为俑者不仁”,见《礼记·檀弓下》;“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见《孟子·梁惠王上》。
[4]周在克商之前“大国畏其力,小国怀其德”,见《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5]张荫麟先生甚至认为,武王伐纣取得成功,另有两个原因。一是“纣克东夷而陨其身”,二是“昔周饥,克殷而年丰”,也就是武王利用了饥饿的力量,因掠夺粮食而发动战争。见《中国史纲》。
[6]周公说“我道惟宁王德延”,见《尚书·君奭》。
[7]卫和宋是殷和商的音变,见杨宽《西周史》。
[8]《周书·康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惟时怙冒,闻于上帝,帝休,天乃大命文王。殪戎殷,诞受厥命越厥邦民,惟时叙,乃寡兄勖。肆汝小子封在兹东土。”
[9]“德”在卜辞中被借用来表示“失”,见《古文字诂林》第二册第470页。
[10]何尊,1963年陕西宝鸡贾村塬出土,现藏宝鸡市博物馆。
[11]《诗·商颂·那》:“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於赫汤孙,穆穆厥声。庸鼓有斁,万舞有奕。我有嘉客,亦不夷怿。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第三章
[1]东征将士的回忆,见《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錡。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吪。哀我人斯,亦孔之嘉。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2]《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成,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3]比如姜太公的齐国,就长期有两个姬姓的“上卿”,一个叫“国子”,一个叫“高子”,号称“二守”。
[4]实际上,国原本叫邦,比如“邦交”,比如“邦有道”或“邦无道”。后来,由于避汉高祖的讳,许多文献中的“邦”都改成了“国”。因此,叫“邦”,叫“国”,叫“邦国”,都没错。
[5]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度,可能要到西周中后期才成熟。
[6]王社、国社、侯社,见《礼记·祭法》。
第四章
[1]妾为女奴,见《古文字诂林》第三册第152页;女奴通称为妾,见《左传·僖公十七年》。
[2]季孙氏的这个家臣叫南蒯,事见《左传·昭公十二年》。
[3]“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何非君臣”,见《左传·昭公七年》。
[4]周天下破产的过程和结果,是中华史第五卷要讲的事。
第五章
[1]事见《左传·昭公十四年》。
[2]详见拙著《闲话中国人》。
[3]关于这一点,李泽厚先生《美的历程》有非常精彩的论述。
[4]父母的年纪,必须挂在心上,还得“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见《论语·里仁》。
[5]君臣“和敬”,宗族“和顺”,父子“和亲”,见《礼记·乐记》。
[6]乡饮酒礼在清道光二十三年因经费原因被废。
[7]溱,读如真。溱水源出河南密县。洧,读如委。洧水即河南双洎河。洎读如既。《诗·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第六章
[1]自称“天下之王”的古亚述国王叫沙姆希·阿达德。
[2]请参看张建、袁园《巴比伦文明》,北京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