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十国千娇 > 十国千娇_分卷阅读_283
  林仁肇却道:“林某敬重刘公,非因刘公之职位。”
  “父亲。”刘崇也上来见礼。
  刘仁瞻看了一眼儿子,问道:“你有什么事?”
  刘崇脸上露出急躁和恼怒之色:“刚刚还和林兄谈这事儿,咱们在东京这么虚度光阴,反正也没人看管了,不如回乡去谋事。”
  “你一个武将,能谋什么事?”刘仁瞻问道。
  儿子一言顿塞,南唐国都不复存在了,眼下这形势也不能投吴越国或南汉国。
  刘仁瞻又转头看旁边一脸胡须的大汉林仁肇:“林将军可愿投周军为将?”
  林仁肇稍微有点犹豫,很快就说道:“刘公若投之,林某愿追随麾下。”
  刘仁瞻点点头,料想林仁肇会这么说,才会干脆地问出来。这林仁肇在南唐国时的遭遇并不好,被当时的东面都部署刘澄、禁军大将皇甫继勋多次攻讦,后来要被处死,被人放走;他要是死忠于南唐国,估计不愿意跑了。
  刘仁瞻当下叹了口气:“老夫本欲效命南唐国,以报知遇之恩,奈何今国已覆灭;大周皇帝也有不杀之恩,还赦免了小女大罪。老夫不能不知恩图报。”
  林仁肇听罢一本正经地点头,还若有所思的样子,表情十分认真。
  刘仁瞻又道:“咱们为将,亦心存大义。今天下正当一统之时,我等若能效命于大周,也非坏事。”
  “可咱们毕竟是南唐国的人,总不能自个凑上去要官吧?”刘崇道。
  刘仁瞻哼了一声,“你还得多练练心性,完全沉不住气,用兵也会急躁!老夫断言,大周皇帝迟早要召老夫进宫面圣。”
  不料话音刚落,一个奴仆便急匆匆地跑过来道:“皇……皇帝来了!”
  三个人在堂屋都是一愣,刘崇又是急不可耐地问:“你看清楚了?”
  奴仆忙道:“黄伞顶盖,啥都有。还有官儿上来说了,叫俺进来通报!”
  “老夫还是料错了……”刘仁瞻脸上泛出红光,挥手道,“走,咱们出去瞧瞧。”
  三人急忙走出院子大门,一看,果然见衣甲崭新的禁卫在大街上,一辆驷车周围尽是仪仗,虽然并非皇帝出行的大规模礼仪,但那些用物确实是皇帝所用。
  这时,便见一个身穿紫色圆领袍服,头戴乌纱的年轻汉子走了下来,不是郭绍是谁?刘仁瞻一脸急忙,率身边的几个人一起跪伏在门口,高呼道:“陛下万寿无疆!”
  郭绍大步走了上来,亲手搀扶起刘仁瞻:“刘公快请起,我早就想来拜访了。”
  第五百三十六章 躬亲
  郭绍没有带官员前来,进得客厅时身边就带着一个京娘,她穿了一件翻领袍服戴着幞头,当然一看就知道是个女人。
  “请陛下上坐。”三个汉子一起鞠躬做拜。
  郭绍自然不应辞,便在坐北朝南的椅子上坐下,招呼刘仁瞻等人在下方入座。刘仁瞻道:“谢陛下赐坐。”
  郭绍一坐下来,觉得刘仁瞻这里摆设实在很一般,甚至旁边的茶几边缘还有掉漆。刘仁瞻在世上也算一个人物了,当然他的这座院子是官府给安排的;但郭绍也去过大员如枢密使王朴家,同样是这样的感觉……郭绍以前以为官僚们家应该是十分考究的,但见识后才知道,事实上大部分官邸府还远如陈佳丽这等商贾讲究。陈佳丽家看起来是古朴,却是精心布置的,刻意为了一种气质。
  这时京娘走到外面去了,然后没见奴仆马上献茶进来。郭绍想起起先出宫时京娘的话,在外不能乱吃东西。
  他便不管京娘了,看着刘仁瞻回忆了一番寿州之战的情形,言语中多有一番惺惺相惜之意。
  接着他又立刻注视着林仁肇,带着颇有欣赏的表情道:“采石之战,若是南唐国主用林将军为将,大周军能不能保住渡口尚且难说,可能会被迫向上游暂退,陷入长期的消耗战。可叹啊!”
  林仁肇还比较稳得住,当下便说:“陛下过誉了。就算末将能左右采石之役,或许过程不一样,战事结果还是一样的。”
  郭绍又道:“早在先帝第一次伐淮南时,在正谷遇林将军,便赞曰南唐国有这等武将,淮南不可速图也。林将军之才,我早有耳闻。”
  旁边还有一个较为年轻的汉子是刘仁瞻的儿子刘崇,郭绍并未忽略他,当下便一脸恍然道:“当年我带兵围寿州,却被城中人马出城反攻,毁了许多攻城器械。带兵突袭的武将是刘将军?”
  刘崇就没有刘仁瞻那么淡定了,甚至不如林仁肇,刘崇顿时一脸受宠若惊的激动模样,答道:“正是、正是末将!”
  “我当年还是大周武将,就是因为那件事,被逼立了军令状才收场。”郭绍笑道,“刘将军能出其不意,又有勇气,勇猛可嘉。”
  刘崇故作谦虚道:“下军令的是家父,末将只是带兵出城而已……”
  郭绍很认真地点头,兴致勃勃的样子。这么一番寒暄,是为这次会面奠定好的气氛……他不会冷落每一个有资格见他的人,并且言行能让下面的人都有种被赏识的错觉;为官都希望多少被集权上位者赏识,郭绍这样做也不违背与人相处时的原则技巧,便是让大家都感觉舒服一点。
  他起初并不是这样的人,也不太懂官场规矩。但郭绍是个善于融会学习的人,这些都是他这几年在古代见识后学到的;而且他不学表面的做派,只去领悟文武官僚们的道,将其融入自己的感悟里,以此来处事……于是现在郭绍常给臣子们的感觉,礼数很简洁随意,却又似乎很明白世故。
  王朴曾拿古言来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郭绍本心里的梦想并未改变,但他逐渐意识到,现在他不再是个武夫、无法再只凭一腔热血来治国,在这个人治的国度,如果完全不去理解融合旧的东西,是很难有所作为的……比如首先就拉拢不住人,也难以控制。
  等到在场的三个武夫都真正感受到皇帝的诚意了。郭绍便不做痕迹把话题引向第二个事先准备的步骤。他转头看向刘仁瞻,没什么废话,径直问道:“朕欲得北汉,今日前来,实为专程请教刘公有何高见。”
  刘仁瞻顿时欠身拜道:“老朽一个败军之将,不敢对朝廷大事指手画脚。”
  郭绍道:“刘公不必谦虚客套了。”
  刘仁瞻的表情很严肃。专制之下,中枢的权力是非常大的,参与大事决策的话语权也不是一般人具有;史彦超那厮可能对此没有真正懂,但刘仁瞻能在南唐国那种复杂的朝局下混得风生水起,肯定懂这东西。
  现在刘仁瞻不知道东京朝廷究竟在做些什么,所以建议恐怕不好提。郭绍看重的也主要不是他说什么,而是让他明白:能在皇帝面前说,皇帝也愿意认真听。
  但是很快的一番话让郭绍觉得很意外!刘仁瞻能在知情甚少的情况,居然说了很有用的话……
  刘仁瞻沉吟片刻便道:“老朽不才,却是有两个拙见。先斗胆问陛下,北汉与南唐国孰强孰弱?”
  “南唐国强。”郭绍毫不犹豫道。南唐国再怎么也具有江南大片地盘,拥兵数十万,北汉哪来的数十万兵马?如果有也没有粮食养活。
  刘仁瞻又问:“那么,陛下觉得攻伐北汉与南唐国,孰难孰易?”
  这下郭绍沉吟了好一会儿,才道:“还没打北汉,现在我也不敢确定难易。”
  刘仁瞻道:“北汉国国力远逊南唐,可陛下取国之难,北汉却不输南唐,何故?昔日南唐国诸臣内斗激烈,很多拖后腿的人;但北汉国虽小而坚,内部较为牢固一心。且北汉国本有久经沙场的精兵,自当年高平之战后,再没有大战,如今有重镇为屏障、养精蓄锐以逸待劳。故这个国家是虽小而坚,是块硬骨头。”
  郭绍听得频频点头。
  刘仁瞻看了他一眼,抱拳道:“老朽以为,用兵之前可因势导利,尽量让自家处于有利、让敌方处于不利。北汉国内部牢固,就应想办法离间之;他们以逸待劳,可以先让其疲劳之。”
  “刘公言之有理。”郭绍一句发自内心的赞同。
  其实郭绍的想法和刘仁瞻不谋而合,他也是在这么干。只不过刘仁瞻毕竟是经验丰富饱读兵书的老将,他能很清楚地阐述该怎么做;而郭绍只是靠分析和筛选策略。
  郭绍又道:“刘公一席话,受益匪浅。”
  刘仁瞻忙道:“不敢不敢。”
  郭绍趁此时机,抓紧时间又推进话题,真诚地看着刘仁瞻:“感德军缺个有大才的大将,刘公是否愿意重新披挂,屈尊感德军主将?”
  刘仁瞻微微一愣,脱口道:“据我所知,感德军是淮南降兵选编而成……”
  “刘公可知剑南军主将高彦俦?他是蜀将,同样可以带蜀兵的。”郭绍微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也一向看不走眼,高彦俦并未辜负朕之信任。”
  刘仁瞻听罢径直从椅子上起身,跪伏在地,另外两个人也跟着行规礼。刘仁瞻道:“陛下躬亲至寒舍,以礼相待,又对老臣不计前嫌、信任有加,老臣感陛下知遇之恩,愿舍此老骨,为陛下效死沙场。”
  “刘公快快请起。”郭绍大笑道,“今日得刘公,此行足也!二位也平身罢,你们皆可归刘公麾下,为刘公效命,也为朝廷尽忠。”
  “谢陛下恩。”
  郭绍笑道:“改日刘公再到宫中见面详谈军机。”
  他的心情非常好,得刘仁瞻不仅是得一个将才,还至少得了三万感德军将士的实力增强……感德军存在几年了,但这支军队的战斗力极差,周朝廷并没有真正得军心;一旦刘仁瞻出任感德军主将,郭绍预见得到这支人马会真正变得有用。
  这时代的将士就是这个样子……淮南军在寿州孤城能抗住几十万周军围攻,同样那些人,收编为淮南军之后就成了一触即溃的杂军;因为人们很难对周朝廷派遣的武将建立信任。还有蜀国禁军,当初战斗力更差,但郭绍用了高彦俦后,就能在淮南抗住猛将林仁肇的冲击。
  郭绍觉得,把有用的人、用到正确的地方,几个人就能影响几万人的表现。
  他当即就看着刘仁瞻暗示道:“刘公不必着急,先好好带兵,我亲征之时定会重用。”
  刘仁瞻道:“老臣唯遵陛下圣旨。”
  郭绍看向林仁肇道:“林将军这回在刘公麾下,不会被穿小鞋的,哈哈!”几个人听罢有些尴尬地陪笑了几声。郭绍又对刘崇说:“上阵父子兵,刘将军追随令尊,期待如同往昔一般勇猛。”
  刘崇一脸感激道:“末将愿效忠陛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郭绍满意地点头,心里琢磨:如此一来,感德军主将刘仁瞻、龙捷军主帅张光翰都是战阵经验丰富的沙场老将,作为符昭序副将,至少不会在具体战役上出现什么低级失误。而符昭序虽然行军作战没看出有什么才能,却是一个比较谦逊沉稳的人;加上郭绍当面授过机宜,他只要心里有数,把握住战役的目标,控制进退就不会有啥问题。
  郭绍清理了一下心里的人事部署,符昭序是个比较好相处、听得进别人话的人;刘仁瞻是个识大局的人;林仁肇在作战时比较执拗、刚愎自用,但恰恰刘仁瞻制得住他。
  想了一通,郭绍渐渐安心了不少。
  他当下又不动声色地说了一句:“尔等要尽量以大局为重。”
  第五百三十六章 十万精兵
  郭绍回到皇宫,等到黄昏时分就去滋德殿用晚膳。但是今天符金盏没来,郭绍问了二妹一句你大姐呢?二妹只说大姐今天不想来了……郭绍也没多问,毕竟还得稍微顾及二妹的感受。
  一顿饭下来,郭绍没记得究竟有些什么菜,更不知道自己吃了什么。
  其实一直以来,郭绍和金盏相处得非常默契,俩人都是心思较细的人,很能理解和顾及对方的感受。忽然之间的冷淡,让郭绍有点不适应,心里很失落,甚至有些恼怒。
  他有些不在状态地在滋德殿呆了一阵,回到万岁殿休息。当晚也没叫人侍寝,闷闷不乐地做了些琐碎的事,然后上床睡觉。或许是睡得太早,又或是心里的不甘和失落等负面情绪影响,他辗转反侧好久都没睡着。
  就在这时,郭绍恍然大悟……他一直认为自己和金盏的事没外人知道,但还有另一件事一时间差点被他忽略,那便是赵匡胤曾经刻石“造谣”,绯闻几乎是天下皆知;符彦卿能没听说?
  几天前符彦卿才到东京,见了符金盏,会不会说了她一顿?郭绍觉得这个可能很大。
  郭绍忽然理解符金盏了,她其实也很难过。可是郭绍之前竟然为此迁怒她冷漠,一时间感到很羞愧……不过还好,幸好没发作出来!
  他慢慢回忆,觉得符金盏虽然身在尊贵的位置,其实过得很不容易;一个被迫嫁了两次人的女人,在乱兵之中求生,在东京常年也是担惊受怕。她额头上的淡淡疤痕,就是为了自己忤逆了先帝留下的;而且郭绍能有今天,她也付出了很多。
  她为郭绍做了那么多,但自己给了她什么?如今郭绍君临天下、唯我独尊,成功了,却无法和她分享……给她的,只是礼教世人的谴责、默默的忍受。
  郭绍越想越难受,甚至想到了义姐高氏,生了孩子就被抱走,然后默默地守着寂寞,看着郭绍光鲜地位及人间。妇人,确实活得也不容易。一旦发生了什么男女秘事,男子问题不大,最多被人觉得风流好色;但对于妇人就严重了!
  郭绍左思右想,觉得这一切的原因是,他成功了、但还不够成功。假使自己有可以比肩秦皇汉武唐宗的成就,堪称大帝,世人还能诋毁他宠爱的女人?
  ……
  次日郭绍很效率地任命了刘仁瞻、林仁肇等人的职务,让他们拿着圣旨、带着枢密院的人前去河阳三镇接手感德军兵权,加紧部署对北汉的前期军事行动。
  送走了刘仁瞻,郭绍在书房里拿起笔,在册子上将“疲劳敌方”的一行划上记号;留下了一行“敌若齐心,则离间之”的话。
  就在这时,京娘从后门走了进来,见郭绍在那笔书写,她便站在旁边没吭声。郭绍当下便问道:“京娘有什么事便说罢。”
  京娘这才把一个卷宗呈上来,说道:“我挑选了一些可为细作的名单,官家是否要看看?”
  郭绍径直接了过来,见上面有名单的出身、职务等档案,便潜心细看。之前派奸细失败的前车之鉴就在不远,郭绍也意识到这种事是细活,这个时代最对间谍有见识的人就是他自己;而且他也认识到了间谍的重要性。这回不敢太马虎了!
  敌若齐心,则离间之……怎么离间?
  离间计里有个最耳熟能详的例子,就是三国演义里,蒋干劝降周瑜、反让曹操中离间计杀了两个水师大将的故事。但是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郭绍没法仿造类似的做法,具体找不到下手的地方……所以,最终还得靠间谍。
  “这些名单,要做成机密卷宗,完全能掌握名单的人只能有王朴、兵曹司使和你。”郭绍沉吟道,“也不能把他们集中起来,他们相互之间都不能知情。”
  京娘听罢说道:“这种事我倒没想到,是为了避免一人被逮,将别的人也招供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