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抗日之我为战神_分卷阅读_706
  就在中途岛惨败不久,就在抗联全面停止攻势,转入防御态势的半个月之后。也许是日军大本营认为眼下中国战场上已经趋于平静,同样损失不轻的,并且已经丧失了持续攻击能力抗联暂时不会有什么大的动作,短时间之内基本上无太多的后顾之忧。
  完全可以先彻底解决太平洋战场问题,在集中兵力调过头解决满洲的问题的结论之下。就在杨震抵达延安开会的当天,日军南方军挟中途岛海战取胜之威,在强大的海空军的掩护之下,绕过尚未完全占领的新喀里多尼亚岛,突然澳大利亚本土登陆。
  没有想到日军会在新喀里多尼亚岛战役尚未结束,便突然进攻自己的澳大利亚军队,被日军的突然袭击打了一个搓手不及。仓促应战的澳军两个旅,在日军迅猛的攻势之下,被打的连连败退。当天日军登陆部队,就彻底的站稳了脚跟。
  登陆日军在站稳脚跟之后,不顾兵力尚未完全到位,补给物资正在卸船的态势,立即转入快速的进攻。短短两天之内,接连突破澳大利亚陆军三道防线,深入澳大利亚内陆达三十余公里。
  如果不是日军机械化程度低,第一批投入登陆的坦克只有二十余辆,导致进攻速度并不是很快。以及后续兵力因为美澳飞机的干扰登陆速度不快,导致投入进攻的兵力不足。恐怕以日军一贯的进攻速度和方式来说,深入内陆的日军不会停止在三十公里的距离之内。
  日军在新喀里多尼亚岛争夺战尚未有结果之际,突然出兵进攻澳大利亚,不仅打了澳军一个措手不及。更为严重的是此刻正在新喀里多尼亚岛与日军激战的澳军,被切断了整个补给线与后路。
  如果不尽快解决这股日军,让其在澳大利亚横冲直撞。不仅影响到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整个作战计划,失去反攻太平洋战场最好,也是最大的基地。这无疑会对整个太平洋战局,带来致命的影响。
  在新喀里多尼亚岛上的澳军一部,也将处在腹背受敌的态势。尽管该部只有五千人,但在澳军仅有的四个最精锐的师,此刻都在北非战场的情况之下,这五千人已经是澳军最后的精锐部队的三分之一了。
  澳大利亚本土受到入侵,在北非战场作战的澳军两个最精锐的师急速回援。但在澳军主力返回增援还需要时间,短时间之内无法赶回参战。澳军本土防守兵力,又实在无法应对日军进攻的情况之下。
  原本已经进至澳大利亚南部,准备在瓜达尔卡纳尔岛,拉起整个太平洋战场反击战序幕的美军。只能改变配合澳大利亚留守本土的部队,应对日军的大举进攻。接过澳大利亚战场的担子,让澳军其余部队可以继续在中东作战,以减轻中东战场英军的压力。
  在日军突破滩头登陆的第三天,美军的一个七拼八凑的海军陆战队师,就与新西兰军队两个旅即投入了战场。试图在日军控制区外建立一条防线,阻止日军的攻势,为澳军主力与新的美军增援抵达争取时间。
  在海军陆战队反应迅速的同时,美国海军南太平洋舰队,将原有准备用于瓜岛的所有海空力量,全部调往澳大利亚周边海域。与日本海军的护航舰队,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爆发了一场规模不算大的海空战。
  美国海军利用作战海域,在澳大利亚航空兵基地作战半径之内,以及自己飞机航程远和数量上的优势。集中大量陆海军航空兵,在皇家澳大利亚海空军的配合之下,在这场海战之中打了一场规模不算大的胜仗。
  此战美澳联军以一艘美军轻巡洋舰,美军一艘驱逐舰,澳军两艘驱逐舰被击沉,美澳两国共三百七十七架飞机被击落。战前从大西洋舰队紧急调过来的一艘航母,被日军轰炸机偷袭得手,炸成重伤为代价。
  击沉日军瑞鹤号舰队航空母舰,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各一艘、驱逐舰五艘,重创轻型航空母舰龙骧号、战列舰比睿号,以及两艘重巡洋舰。使得日本海军护航舰队,只能撤离澳大利亚东北海岸战场。
  此战之中美国海军,不仅重创了日本海军掩护舰队,还拦住打散了完成卸载,正准备返航的日军登陆舰队。并一举击沉了其中的五艘运输船,为运输船队的护航两艘老式巡洋舰吾妻号、出云号。
  初步遏制住了拉包尔的日军二十三军主力,继续向澳大利亚战场增援的势头,并暂时切断了澳大利亚战场上日军的补给通道。此次海战的胜利,也改变了新喀里多尼亚岛上正在激战中澳军,腹背受敌的窘迫境地,重新打通了其与本土的联系。
  此次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的海空战之中,美军获得了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第一场海战胜利。给自开战以来连战连败,丢失大片土地的美国军队,以相当大的鼓舞。重新让中途岛海战之后,几乎是跌落到谷底的士气恢复起来。
  但这场海空大战之中,美澳两军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尽管舰艇损失微不足道,但出击的一艘航母近百架舰载机,在日军性能占据绝对优势的舰载机,以及从新喀里多尼亚岛起飞陆基航空兵零式战斗机的血腥屠杀之下,全部舰载机只剩下五架。
  从岸基起飞的美军陆军航空兵,以及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性能更加落后的作战飞机,更是几乎全部被击落。这一战空战的结局,与之前的东南亚和中途岛、珊瑚海几战类似。整个空战过程,全部成一边倒之势。
  无论是美国海军的f四海盗式舰载机,陆军的p三九、p四零战斗机,还是澳大利亚的飓风战斗机。在日军零战的绝对优势面前,根本就无还手之力。整个澳大利亚东北海域,几乎成了美澳飞机的坟场。
  此次海空作战之中美澳两军损失了三百余架作战飞机,甚至是全部战斗机的一半,而日军则只损失了不到三十架零战。美澳两军每次起飞作战,他们的长官都将他们的名字从花名册之中勾去。因为他们知道,那些飞行员恐怕再也回不来了。
  如果不是美军舰载航空兵的tbd俯冲轰炸机,与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布伦海姆轻型轰炸机,利用零战被自己战斗机飞行员不惜一切代价的缠住,在没有掌握了制空权的情况之下冒死出动,击沉了日军瑞鹤号航母,重创了龙骧号轻型航母。
  让整个日本舰队失去了绝大部分的空中掩护,无法承受持续的损失,不得不迅速的撤往拉包尔。再加上日本陆海军航空兵不和,从来都没有共同行动过,让美澳两军的空勤人员能够得到一丝的喘息机会。
  此次海就发生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可以目击到地方的海战,恐怕美澳联军依旧无法取得任何的胜利。不过虽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日军损失还要大。尤其是航空兵,损失的代价相当惊人。
  只是海战的胜利,虽说在一定程度上支援了陆战,并使得登陆日军腹背受敌,切断了其得到增援和补给的通道。但在地面参战的海军陆战队,却并不是很争气,表现还不如装备和数量都不如他们的澳军。
  很显然初出茅庐,只有一个团是完成全部训练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明显不在状态外加训练还不足。该师刚进入战场,还未来得及展开就日军两个联队打垮。第一批投入战场的三个团,连同配属部队一万八千人,只逃回了不到三分之一。
  其余的不是战死,就是步他们在菲律宾同袍的后尘,进了日本人的战俘营。投入战场的所有装备,几乎全部被毁或是丢弃。在十余架b十七大型轰炸机不计代价的地毯式轰炸掩护之下,撤出战场三十多公里之后才勉强站稳了脚。
  而且如果不是靠着美国军舰不惜一切代价,冒着日本海军航空兵空袭,以及日本陆军设置在海岸线上的,从菲律宾拆卸下来的二百四十毫米岸炮的轰击。集中十多艘舰艇拼命向日军沿岸阵地纵深开火,造成美军要从日军背后登陆的假象,分散了日军的注意力。
  再加上进入澳大利亚的陆海军航空兵,在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全部兵力配合之下,集中了所有可以飞行的残存飞机全部出动,拼命的阻止日军攻势。搞不好日军投入澳大利亚战场的两个半师团,将会席卷整个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战局之所以没有恶化到底,美英两国还真的感谢抗联在之前的会战中,将日军原计划用于南太平洋的兵力吸引回来两个。导致了日军投入兵力由原计划的四个师团,削减到了两个师团外加两个联队级的支队。投入坦克的数量,也削减到了一半。
  兵力下降了一半,让登陆后的日军在兵力部署上捉襟见肘。在每次战斗之中,都只能尽可能对兵力的使用细化。而坦克部队的不足,在地形更加有利防御的情况之下,也减少了日军登陆部队的突击能力。
  同时澳大利亚在本土的留守兵力,虽说因为主力都在北非战场上,而在数量上显得有些不足。但是这些参战部队,可都是实打实的澳大利亚陆军最精锐的部队。不仅清一色的英制装备,而且战斗力也相当强。
  与日军作战的时候,爆发的战斗力,都远远超过了在东南亚战场上,他们那些三流杂牌部队一样的同僚。尤其是在日军已经打到自己家里的情况之下,澳军爆发出来的战斗力更加惊人。
  在从最初的突然打击之中,缓过劲来的澳军。在仅有的两个团马尔蒂达二型步兵坦克,以及英国新式二十四磅野炮的掩护之下,抵抗的势头和力度极其猛烈。只是兵力太少,无法全面抵挡住日军的攻势。
  但在美军增援部队抵达战场之前,在某些地点上这些澳大利亚牛仔,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遏制住了日军的攻势。只不过美军的溃败,再加上自身在之前的战斗中,伤亡过大缺少补充,也连累了澳军只能不断的收缩防线。
  第1803章 大本营的算计
  还在以马来亚半岛作战时期的老眼光,看待澳大利亚的日本军队,在对敌军的作战能力判断上出现了相当大的失误。殊不知新加坡战役时期参战的澳军,只是一个三流杂牌部队拼凑出来的。当时澳军的真正精锐,都在北非战场厮杀呢。
  对敌军作战能力的判断,引起的后果就是日军自身在兵力部署上,也出现了相当大的失误。他们投入的兵力不仅只有两个师团,而且参战的这两个师团,都是不满编的师团。两个师团,没有一个是全建制抵达澳大利亚的。
  按照日军新式三单位编制以及与抗联作战的习惯,这两个师团出动的时候,合计应该有六个步兵联队,十六到十八个步兵大队。两个炮兵联队中的主力,以及搜索、辎重、工兵联队也应该是双份的。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要视战况再加上配属的加强炮兵、工兵等部队组成。但在澳大利亚之战中,日军抽调的这两个步兵师团,全部的步兵大队相加却是只有十四个,相当于缺少一个半联队还多。
  而每个步兵大队四个步兵中队,普遍只来了三个中队。甚至有两个步兵大队,只来了两个中队。虽说每个步兵大队配属了一个机关枪中队,或是独立迫击炮中队一类的加强兵力。但是每个师团的总体兵力,直线下降到一万两千人。
  即便加上两个独立混编联队,但攻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下降。这两个独立混编联队,不过是以一个满编步兵大队为基干,加强了其他大队的两个步兵中队,以及一个机关枪中队,在配属了炮兵、工兵组成的简编联队而已。
  而加强的炮兵,不过两到四门山炮。其实际的作战力量,尽管炮兵火力得到了增加,但是作战步兵的数量,与中国关内战场上的日军联队相比普遍只到一半左右,与关东军普遍超编的情况更是无法相比。
  不仅步兵数量没有到齐,只到了一多半。就连两个师团的炮兵联队,也只来了一个炮兵大队外加四个独立炮兵中队。师团整体炮兵支援火力与当初在中国战场相比,几乎是下降了三分之二。
  两个工兵联队都没有来,只来了三个独立工兵中队,最多在加上一个由朝鲜人组成的野战独立工兵大队。两个辎重联队,加一起只来了四个辎重中队。这两个师团按照抗战前期,以及关东军现在的标准来看,每个只相当于一个加强版的独立混成旅团。
  也就是说这两个简编版的步兵师团,七算八算实际兵力加在一起只有两万余人。与抗联在东北战场上的对手比较,两个师团只相当于关东军一个师团。除了联队一级火力强于中国关内战场,略差于东北战场之外。实际上的兵力配置,甚至不如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治安师团。
  即便是再加上两个独立混编联队,加上配属的独立工兵、重炮兵、装甲兵,以及地面防空兵,日军投入在澳大利亚战场上的兵力也四万多人。兵力上的一次性投入,可谓是相当的不足。
  而在火力上除了从菲律宾拆卸下来的四门美制二百四十毫米岸炮之外,口径最大的火炮就是四门一百五十毫米加农炮,五门四年制一百五十毫米榴弹炮。即便连配属的独立炮兵都算在内,山野炮加在一起也不过七十多门。
  日军在澳大利亚战场投入的兵力不足,除了东南亚战场整体数量处于劣势的日本陆军军,面对着英美澳三国其实也是三流的守军。风卷残云一般的战果,让日本陆军上下对曾经有相当兵力参加东南亚作战的澳大利亚陆军,都相当的轻视之外。
  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日军无奈的选择。日军战线拉的太长了,运输能力又有限。兵力扩充的速度,跟不上占领区的扩大。占领区需要兵力保护,清剿被打散的同盟国军队,控制和巩固新占领区。后方的战略重点部位,就像台湾也需要重兵防守的。
  还要保证在中国战场上已经不能在稀释的兵力总数,外加保持南满还要保护南满工业区关东军的实力,这都是需要大量的兵力和装备的。在又不能影响国内正常工农业生产的情况之下,日军眼下在太平洋战场上多少有些捉襟见肘。
  而且南太平洋战场上,主要是以岛屿争夺战为主。这些热带岛屿风景都很是不错,但是有一个特点,就是绝大部分岛屿都没有自持能力。甚至有一些小一些岛屿,连农业生产都没有,当地的土著还是过着渔猎生活。
  即便日本人按照精兵的标准训练部队,但是在精锐的兵也要吃饭,打仗也要用武器弹药。在这些岛屿上作战,所有的物资都要千里迢迢的从大后方转运。这些即便有些土著居住的岛屿,也没有粮食可供日本人使用。
  日本人就算在有忍耐力,在战场上在习惯就地征发。可在没有地方去征发,也没有人种地的情况之下也只能通过海运,向作战地域补充粮食、弹药,工程人员外加机械设备,有时候甚至还有淡水。
  手伸得太长的日本人,只能在除了东南亚之外的太平洋岛屿上,尽可能的部署缩编的师团。这样可以在基本保证各个师团基本战斗力的情况之下,尽可能减少后勤方面的压力,保证部队的供应稳定。并腾出吨位来,一次性尽可能多的将物资同时运上岸。
  因为在到处都需要补给,到处都在与美英澳军作战,距离本土又几千公里的情况之下。谁也不知道下一波的补给,会在猴年马月抵达。不一波尽可能的带齐,万一运输船队被击沉怎么办?难道让士兵啃着野草,去与那些可恶米英鬼畜拼刺刀?
  没办法,一个整编师团的确战斗力强劲。但是这后勤补给所需的物资,也远远的超过那些缩编师团。在南太平洋战区面积广大,又是以岛屿争夺战为主,所有的作战物资只能依靠海运。
  再加上在中国战场上连续的巨大损失,日军兵力扩充的速度暂时还满足不了需要,需要不断的组建新的师团。而日军扩编的时候,一向都是采取的以老带新的手段。这两个师团在此战之中,每个师团直接被扣下了一个联队,调回国组建新的师团。
  新补充进两个师团的联队,则还在本土和中国内地组建之中。日军派出这俩缩编师团,也是一个无奈的举动。不过虽说是缩编师团,但这两个师团都还是以精锐为主。比一年后部署在太平洋战场上的那些拼凑师团,作战能力要好的多。
  至于这两个不满编的师团,之所以出现在这么重要的战场上。除了一部分是因为日军大本营被太平洋战线辉煌胜利冲昏了脑子,急于趁着美国人还没有完成总动员。澳大利亚军队还有相当一部分兵力,还在北非战场与德军苦战。
  本土的兵力并不算多,整体防御体系很空虚的态势。想要趁机拿下澳大利亚,彻底的解决盟军在南太平洋反攻击基地的日军大本营。不顾眼下整个南方军兵力,已经分散到极点的现状。
  仅有的两个机动师团都不满编的实际情况,加强了从南方军其他师团,抽调的两个独立混编联队组成一个军建制之后,将其派到澳大利亚攻击作战之中。之所以这么做,不单单是因为大本营没得选择,短时间之内只有这两个师团可用。
  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在经过周密计算之后,认为以这两个兵力不足的师团,虽说无力完成整个澳大利亚攻击作战。但是击溃敌军守军一部,夺取并扩大登陆阵地,为后续兵力抵达创造条件,还是没有问题的。
  按照日军大本营通过对马来半岛作战,以及新加坡战役的估算。一个日军精锐作战中队,在战斗之中可以打垮英式编制的澳军一个团。一个步兵大队,可以击溃澳军的一个旅。一个不满编的缩编师团,就可以击溃澳军留守本土的两个师。
  派出两个缩编师团外加两个独立混成联队,作为第一波攻击部队。已经是很给澳大利亚军队面子,同时也足够登陆作战使用。所以在再三评估了澳军可能投入的兵力数量,以及双方的战斗力之后,日军派出了两个还在整编与补充中的师团。
  不过虽说狂妄自大了一点,但毕竟日军大本营还没有狂到发疯的地步。面积广大的澳大利亚,不是那些屁大的岛屿。两个不满编的师团,外加两个独立混成联队这么一点兵力,撒到整个澳大利亚,连影子都看不到。
  考虑到两个这样的师团兵力不足,实在无力攻占整个澳大利亚,以及应对接下来的美军反击。日军大本营已经从本土,抽调两个完整建制的师团,作为登陆战成功的第二梯队使用,以便扩大战果,完全彻底的占领这个面积广大的英属自治领。
  但是可抽调的运输船只有限,无法在第一时间将两个师团从本土运来。而怕错失战机的大本营,又不愿意等这两个师团赶到之后在发起进攻。同时海军又不愿意拿出更多的驱逐舰,来运输这两个师团。所以就造成了日军第一波的登陆兵力,只有这么两个缩编师团。
  第一波投入的兵力不足影响到了战局的发展,日军在陆战已经占便宜的情况之下,却并未能在第一时间彻底击溃澳军留守部队,以及美军增援部队的主要原因,未能及时的扩大战果。
  而等到两个后续师团赶到的时候,美军增援的两个步兵师、一个国民警卫队师,以及大批的坦克、重炮部队,会同新西兰两个旅,加拿大一个步兵师,也赶到了澳大利亚战场。攻占澳大利亚的战机,最终还是全部失去。
  当然未能及时扩大战果,一举彻底的围歼战场上的美澳联军。这其中也有日军南方军,在选择指挥官上出现失误的原因。如果换了那位横扫东南亚,进攻欲望极强,而且在战术运用上相当狡诈的山下奉文。
  即便只有两个不满编的师团,但在对手防御兵力也不多的情况之下。就算无法完成对整个澳大利亚的占领,但恐怕整个澳大利亚东半部都保不住了。至少美军残存部队,是根本就没有机会逃出去。
  第1804章 必然的结果
  按道理说像眼下澳大利亚这么重要的战场上,日军应该选择一个虎将或是一员猛将,来承担重任。而这样的将领,在现在的日军之中并不缺乏。比如在东南亚战场,以劣势兵力更扫马来亚半岛十几万英军,而被称之为马来之虎的山下奉文。
  但南方军在选将的时候,没有选择被称之为马来之虎的悍将。却偏偏选择了忧犹寡断不说,还坚决反对与美英开战。作诗比打仗更在行,在兵力火力都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之下,一个菲律宾战役打的拖拖拉拉,甚至用损兵折将来形容都不为过的本间雅晴中将。
  这位颇有些草木皆兵的老兄,在美澳两国海军舰队对其滩头防御阵地,几乎是不计损失的疯狂炮击之中。惊恐的认为美国海军此举,是有准备从自己背后登陆,彻底将登陆部队合围的意图。
  生怕自己被包了饺子的他,立即将正在势如破竹进攻的第十六师团,从正在追击美军的行动之中,火速调回登陆地点准备进行抗登陆作战。前方只留下了一个第五师团,外加由独立混成第四联队为基干编成的一个支队。
  而这个独立混成第四联队,在美澳航空兵不惜一切代价的轰炸之中损失惨重,已经无力进行超越追击。只能停止下追击美澳溃军行动,就地转入休整。剩下一个孤木难撑的第五师团,面对着广袤无垠的澳大利亚内陆也只能停下脚步。
  结果等到发现是虚惊一场之后,将十六师团重新调过头,试图追歼美澳军队的时候。美澳军新增援部队已经赶到,战机已经错过难以找回。在美澳军队铺天盖地的炮火,外加大量坦克的冲击之下,第一波日军登陆的两个师团,只能彻底的放弃进攻的打算。
  原本这位向来忧犹寡断的老兄,因为在菲律宾战场上的延迟,已经被大本营内定转为预备役。但南方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元帅,在其同期好友在荷属东印度群岛作战之中,大放异彩的十六军司令官今村均中将的劝说之下,还是决定给他一个机会,让其出任十四军司令官。
  可这位老兄在菲律宾战场上犹豫不决的老毛病再次复发,关键时刻抽出了合围圈的部队回防。不仅让美军逃出去一部分,更让美澳联军获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可以快速的调集新的增援兵力。
  虽说他在澳大利亚战场上,依靠逃过美国海军截杀,陆陆续续登陆的两个后续师团、四个旅团,外加七个独立混成联队,以及海军被击沉军舰上逃生的水兵,最终坚持到了终战,拖住了大批美澳军队无法增援其他战场。
  但他的此次举动,也彻底葬送了日军夺取澳大利亚的希望。让日军大本营,彻底消除南太平洋上最大隐患的想法彻底落空。但后来的事情,谁也不就可能判断的那么准确。眼下的美英两国,被日军攻入澳大利亚的举动搞的是焦头烂额。
  面对着整个不利的战局,已经快要火上房的美英两国。不断要求眼下所有对日作战国家和军队之中,距离日本本土最近的抗联,加大对日军的空袭力度,以尽可能的削弱日本本土,支援太平洋战场的实力。
  皮尔逊与罗斯的催促,让杨震很反感的同时也异常的头疼。现在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损失也一样不轻的抗联航空兵,眼下无论是飞机、空地勤人员,还是航空燃油,甚至是航空炸弹几乎是无所不缺。
  别说满足不了美英的需要,就是自身的防空需要,也只能暂时转交给地面防空兵。之前担任防空任务的米格三战斗机,除了战损无法补充之外。相当一部分飞机,因为苏德战争爆发之后零部件已经无来源,在损耗过大且无补充的情况之下,已经无法撑起北满的天空。
  苏制飞机发动机本身就使用寿命短,再加上高强度的使用,原有随机进口的备用发动机早就消耗余烬。现在自顾不暇的苏联人,在自己是都尚且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之下,根本就没有精力向抗联继续出口飞机发动机。
  而自行的仿制工作,却因为缺乏技术人员和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样一款并不先进的飞机发动机,仿制工作进展相当的缓慢,迟迟拿不出合格的产品来。仿制出来的发动机,功率不足原来的三分之二,重量则增加了百分之十。
  最关键的是使用寿命,还不如原型机的三分之一。甚至有的发动机只飞一个起落下来,发动机就报废。虽说仿制出十多台,但是航空兵根本就不敢接收。这样的发动机装上飞机,那是对飞行员的犯罪。
  缺乏的不仅仅是备用发动机,刹车片、机轮、螺旋桨、机体内的管线等等关键备件,几乎是没有不缺的。一个工业基础薄弱,无系统工业体系支持的国家,想要维持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就是这么艰难。
  那批米格三战斗机,现在只有三十多架还能飞行。剩下没有战损的飞机,不是因为零部件缺乏,就是因为发动机使用寿命已经到了,无备用发动机可更换,而只能停留在地面上,成为还能飞战友的零部件捐献者。
  按照抗联航空兵的战术,高空性能优秀的米格三战斗机,主要是承担大后方空中防御。前线制空权争夺,由装备的美制战斗机承担。米格三战斗机部队无法升空作战,大后方的防空任务只能由地面高炮部队承担。
  在此次作战之前,抗联就从前线抽调回五个五七高炮连,十六个三七高炮连,以及二十一个高射机枪连,四个探照灯连,调回大后方加强后方防空力量。以弥补空中力量瘫痪,造成的防空缺口。
  相对于米格三战斗机已经无法升空作战的窘迫境地,美制p四零和p三九战斗机,因为美国人在此次会战之前,提供了一批飞机必要零部件,情况相对来说要好一些。但是在去年和今年两场连续大战之中,损失也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