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银秀一看这场景,完全傻掉了……
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救人一命
叶秋桐见目的达到了,众人只顾围着春花和郑银秀,还有群众热心地向春花打探郑西宁的情况,叶秋桐便拉了拉吴月桂的手,偷偷溜走了。
机会她给春花创造了,就看春花懂不懂得把握了。
如今这个年代,群众对见义勇为、舍已为人的“英雄”还是很有感情的,如果春花能把握得住这个机会,再加上报社的记者一报道,郑银秀就不敢提拔管不治的事情了。
这也是郑银秀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吧,若不是她一直辱骂自已和婆婆,她还没有想到这一招呢!
而且春花这个人看上去和郑银秀也不一样,至少还懂得帮她们解围,这件事,就当回报春花这个人的大礼吧。
“秋桐,刚才你说的事是真的吗?银秀真的打算拔了管子不给她弟弟治病?”
“是,我在卫生间时正好听到郑银秀和别人私下商量。要不然,我也不能乱说啊!”
面对婆婆,叶秋桐自然不会说假话,也没必要遮掩,郑银秀就是这种人。
“唉,哥哥以前不是这种人,怎么现在越有钱就越变味了呢?”
吴月桂摇摇头,对吴宝福一家,真的彻底死了心。
叶秋桐觉得让婆婆看清了这一家人的真面目也好,以后他们家也会有钱,郑银秀一看就不是省油的灯,万一她不在家,郑银秀杀上门来,叶秋桐怕婆婆会因为亲情而心软。
现在早早扎好篱笆,就比较不怕野狗跑进来了。
回家后第二天,叶秋桐还在傍晚时特意跑到村部去看报纸。
“胡叔,《申州日报》到了吗?”
每个市都有自已的市报,叶秋桐记得昨天有人说要让记者到医院采访郑西宁,她想看看有没有相关的报道。
“到了,我还没夹上去呢,在那报纸堆里,你自已翻翻看。”
胡叔指了指边上的报纸堆道。
“哦,好。我看完了帮你夹上。”
叶秋桐乖巧地道。
翻开《申州日报》,第一版是时政版,主要报道本市领导的相关动向,再翻到第二版,叶秋桐眼前一亮,找到了,在《社会版》里。
记者果然去采访了郑西宁。当然,郑西宁昏迷不醒,不会说话,整个事件过程,全由吴宝福和春花分别叙说。
吴宝福介绍了抢劫案件发生的地程,这方面他倒不敢掺假,乱说一通,因为公安局来做笔录时,他已经说过一次,绝不敢推翻之前的笔录,所以,从吴宝福的叙说来看,郑西宁当天阻止抢劫的行为的确是见义勇为。
而春花则讲述了案件发生后丈夫的病情,治疗情况,主治大夫介绍了治疗进展。
最后,记者还配上了郑西宁躺在病床上的大幅照片,大赞其英雄行为是社会主义的道德楷模,时代需要他这样的热血青年云云。
文章后面,还有吴宝福苦着脸的照片,被捅一刀,丢了钱,还要替小舅子出医药费,对爱财如命的吴宝福来说,能不苦着脸吗?
不过,现在事情都见报了,郑银秀决不敢再公然要求医生放弃治疗,拔管不治。
而医院方面在报纸上也表态,郑西宁同志的英勇行为感染了广大医护人员,大家要以他为学习的楷模,医院要抽调最精华的力量,妥善对郑西宁同志进行全力治疗。
有了这一篇报道,叶秋桐相信,不管是医院还是郑银秀,现在都不能轻易放弃郑西宁了。
次日,叶秋桐无意中又看到《申州日报》,发现关于这件事的报道还没完,还有后续。
原来,第一天的报道在社会上反响很大,很多读者打电话到报社,向报社要郑西宁的住院地址,还有人主动送花、送吃的、送钱到医院给春花,表达他们对英雄的赞赏和敬佩。
呃,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就不是叶秋桐能想象得到的了。
但是,这样总是对郑西宁有益无害,她也就时不时关注一下报纸这方面的报道。
由于媒体的介入,公安方面也迅速做出了反应,一方面在组织申报郑西宁见义勇为的事迹上报给上级,给他申请见义勇为的先进个人;一方面调集警力,加快办案进度。
十天后,两名抢劫犯落网了。
这两名抢劫犯原来是吴宝福矿上雇的外地矿工,因为吴宝福为人小气吝啬,曾经惹恼过他们,他们对吴宝福怀恨在心,又知道他有钱,所以起了抢劫之心。他们交待了抢劫的整个过程,再次印证了郑西宁果然是主动迎战。于是,郑西宁申请见义勇为个人的事就板上钉钉了。
而抢去的一万多块,抢劫犯已经挥霍了大部份。
据他们说,由于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钱,又是抢来的,所以他们花起钱来毫不心疼,每一顿都吃烤鸭、红烧肉,买十几套样式不同的的确良衣服来穿,每个人还花高价各买了一块梅花牌进口手表戴。
如果公安没抓到他们,他们还准备到大上海逛逛,长长见识。
钱,花的就花了,再也追不回来了,这两个人都穷得叮当响,连眼力也没有,高价买的梅花表竟然是假的,这让郑银秀回收一点钱的想法也成了泡影。
叶秋桐听说这件事后,不由地失笑,这一对夫妻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这下可好,竟然让两名抢劫犯帮他们吃了,帮他们穿了。
希望经过这件事的教训后,他们会有所改变吧。
还有一个好消息是,经过全力救治,郑西宁开始恢复了一些意识,他的手指能有意识地动弹,春花叫他,也能做出相应的反映。
虽然一时半会还好不起来,但是经过长期不懈的治疗,至少能恢复一定的神智。
听到这个消息,叶秋桐觉得自已的做法真是对的,如若没有做出一点反应,任郑银秀在半个月后放弃治疗,郑西宁一条人命也就没了。
每天去村部看报纸,成了叶秋桐的新爱好。通过报纸,叶秋桐掌握了不少时事和新闻,当然,也知道了郑西宁事情的最新进展。
这天,从村部看完报纸回来,叶秋桐在村道上遇到了匆匆忙忙的向前嫂,她身边还有一位背着医药箱的赤脚医生,似乎家里有人生病了,叶秋桐不禁问道:
“向前嫂,怎么了?你家有人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