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穿成知青女配 > 穿成知青女配_分卷阅读_115
  只有他们俩天天待在知青院无所事事,正处于农闲时,没有农活任务干,他们就不想动了。
  其实陈中华本想给两人争取一下养猪的活计,毕竟刘爱英已经把当初的小猪崽养成活了,等再养大点,村里的养殖场就能办起来,此时能占个位置苦点累点,将来也算个工作,不用下地掏笨劲不是。
  但是一给他们说让养猪,孙红日立马嫌脏嫌丢人,不愿意干,而王莲实在没那个本事,试用两天把猪崽子饿的嗷嗷叫,猪圈都关不牢,差点把猪给弄丢了,还想把错误推给暂住养殖处的江秋月。
  这种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德行,养猪的活肯定不能交给她了。
  柳建国还指望把猪养起来,将来干一票大的,不找个可靠的人怎么行。
  剩下的两个知青扶不起来,陈中华就不再多管了,又不是没给过上进的机会,自己不努力,难道还指望别人把好处送到眼前吗。
  临行前,陈中华借来驴车,带着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六个人去县里换粮票、开证明。
  如今他们手上还有点粮食,带去学校吃是不可能的,需要换成全国通用的粮票来使。
  知青们还好,早前手里多少攒了点,再把预留的口粮全换掉就好。
  村里那两个人家里基本拿不出什么票的,只有少少的一点钱,剩下的都是粮食。
  他们父母为了孩子去学校后不受委屈,把家里大半的口粮都拿出来换粮票了,想着多拿上点不让孩子饿肚子,万一有个什么难事,也能拿粮票换成钱应急。
  柳建国开仓,代表队上给他们送了两袋玉米,一起拉到县里粮站去。
  初春的天还很冷,粮站门前却已经热火朝天地排满了换粮的队伍。
  不同于交公粮时的忐忑不舍,这次拉来粮食的众人喜笑颜开,掩不住的春风满面。
  大家笑声和讨论不停,说的都是上大学以后的生活期许,还有对未来的畅想。
  粮站的工作人员没有丝毫为难,态度上很不错地为众人称粮换票。
  陈中华和林文清赶着车排队等候,轮到他们时,一驴车的玉米红薯换来一沓粮票,六个人每人分到自己对应的份量。
  除了拿粮食换成粮票,手里有本地粮票的也要换成全国通用的,不然到了异地,其他地方的粮票人家不认,根本没有购买力。
  江秋月和林文清他们又挤到粮站窗口,把手上积攒的本地粮票处理了。
  弄好出来时,外面门口有徘徊着想拿钱买粮票的人,像这种,一般是手头上的粮食换来的粮票太少,不得不挪腾东西卖掉,得了钱后再拿钱换票。
  粮票目前还是硬通货,到了手里哪有再卖出去的道理,几人拒绝了对方的买卖请求,转而拿着录取通知书去知青办,开户口迁移的证明。
  有了证明,到了大学就能把户口挂在学校,就能拿到粮本,可以每月领大学生补贴和口粮。
  待到毕业分配了工作,户口就能在城市里真正落下了,以后就是吃商品粮的城镇居民。
  畅想着美好的未来,几个人开开心心地办了证明,又拿着证明去买火车票,即使跑来跑去,手续繁琐杂乱,他们也不觉得累。
  人生有希望,生活就有无限动力。
  等到忙碌了一天回到村里时,知青院迎来一个大惊喜。
  赵向东同志被平反了!他回来了!
  人还是那个人,依旧执拗憨厚认死理,却比之前老了很多。
  对于他的归来,大家十分欣喜,当晚在知青院开了一桌宴席,作为他的接风宴,顺便还是大家的散伙告别宴。
  宴席间,谈起当初一院子的知青,如今各有各的归处,难免唏嘘感叹,道一声命运无常。
  赵向东回来后没有问起赵美丽的去向,其他人为了不触及他的伤心处,都没再提到过那个人如何。
  同时,他们也为他惋惜,若是早出来半年,说不定就能参加高考,多一条出路了。
  然而赵向东憨厚地笑笑不在意,人出来就行,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有手有脚总不会让自己个儿饿死穷死。
  再说,即使他当时提前出来了,怕是除了继续留在农村外没有其他的好路走。
  平反是平反了,案底还在,参加高考是不可能让他参加的。
  像他这种因为杀了人被平反的,刚出来没有学校和单位会愿意接收,毕竟杀人是事实,虽然杀的是坏蛋。
  即使大家都知道当时的凶手不是赵向东,也不能说出口了,那一篇早已掀过,他更是为此耗费了几年光阴和劳苦,如果再翻出来,不说他的一番苦心白费,光是顶罪的过错都轻饶不了。
  好在经过几年的磨炼,赵向东稳重许多,干活的把式没落下,手脚利落。
  柳建国看在众位知青大学生的面上,准备给他留一个饲养员的活计。
  猪崽子都快长大了,养殖处的两个猪圈空间已经不够用,柳建国准备再扩建一下。
  到时候需要的人手肯定多,有个干活利落还有文化知识的男知青看顾着也不错。
  刘爱英知道后特意把她总结的养猪笔记送给赵向东,还把王晓红拉来给他上了两天课,提升一下他的专业养殖水平。
  收拾行李时,他们把带不走能留的东西都转给了方卫东几个人,两辆自行车被上班的三个男知青掏钱买下,比再去买新的省钱又省票。
  江秋月打包行李时只把必要的被褥衣裳装进军用大包,看着大其实提着一点都不重。
  重要的东西收进了空间里,地柜和一些小家具被她留在养殖处,留给后来人用吧。
  菜园子的菜,她托付给了柳二媳妇,以后就给他们家吃用了,后续还种不种看他们的打算。
  分别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临河村考上大学的六个人就要离开,去大学报道。
  队上欢送的场面比当初送工农兵大学生还要热闹,柳建国从县里借来崭新的拖拉机,绑上大红绸,拉着未来的大学生和行李,在乡亲们的欢笑声中,伴着鞭炮噼里啪啦的阵响,嘟嘟嘟地开在希望的田野上,驶向兰县火车站。
  中途接上了王晓红村里的三个,还有另外别的村里的一个,凑成十个人去赶火车。
  火车站里等车的人不少,基本都是去大学报道的,大部分是一片地方的人一起坐车,家里条件好的会跟着一个家长或者亲戚,帮忙照顾着拿行李,报道时也能有个人帮衬。
  江秋月身旁跟着卫龙小战士,他和她一起回京都,部队调令方面,彭敬业早已安排好了。
  大家在车站正式告别,彼此都知道学校是哪个,有事可以写信联系。
  下站的地方不同,如此到时就不用特意再告别了。
  上车后,江秋月带上卫龙直接去的软卧车厢,来回几次乘车,他们跟那里的乘务长都混了个脸熟。
  当江秋月坐在北上的列车,离开柳家湾,脱离知青身份,回归京都之时,家里关于她考上京都大学的喜事早已传开。
  这天江母提着一大块猪肉,从副食店回来,刚进家属院门,被收发室大姐看到。
  “呦呵,买了这么大一块肉啊,志国家的,你们家有啥喜事啊,难道是发退休工资了?”
  收发室大姐伸头瞧着江母手上那块猪腿肉,感觉嘴里的口水止不住,这可是猪身上的好肉啊,不光费肉票还贵的很。
  江母闻言笑了,脸上的喜意掩不住,好似不以为然地说道,“退休证明还没办下来呢,哪里领得到退休工资啊。”
  “这不是我家三闺女要回来了吗,前两天她打电话说考上了京都大学,马上就到家去大学报道了。”
  江母这么一说,收发室大姐震惊了,江家三闺女竟然考上了京都大学?
  那可是京都城里甚至全国数一数二的好学校,以后出来随便分配个工作都是油水丰厚的,铁饭碗有保障啊。
  江家三闺女这回是真有能耐,有大本事了!
  “不过我这里没收到你家三闺女那里的电话啊,都不知道这个喜信儿。”收发室大姐羡慕过后,奇怪地问道。
  收发室装了电话,只是平时一般很少用到,信件往来倒是多的很。
  她倒没想过对方说考上大学的事是假的,毕竟都是住同一个家属院的,上没上大学以后看得见,这个做不了假。
  “唉,当初忘了给她记咱这个号,秋月她给打到彭家那里去了,昨儿个敬业开车过来拜访,就是说的这个事儿。”
  江母说到三女婿,嘴上笑的合不拢,解释过后摆摆手上楼回家去,准备晚上做红烧肉吃,家里先庆贺一下。
  收发室大姐看她走远了,方才缩回头感叹江家两口子的好运势,以后家里出了个京都大学的大学生,面子里子都光鲜,谁家不羡慕来着。
  晚饭时,江母果真在门口煤炉子上做上了红烧肉,香甜的肉味儿飘满了整个楼道。
  第134章
  经过收发室大姐和一众邻居的宣传八卦,一时之间,江家三闺女考上好大学的事传遍整个家属楼上下,让江家在家属院的地位又提上一个档次。
  就连江夏日正在处着的对象口头都松了不少,紧紧抓住江夏日这个江家大儿子,开始谈婚论嫁了。
  彭家那边早早收到江秋月就要回来的消息,老爷子早已提前定好了机关食堂的位置,帖子都写好了,准备等她一回来就开场宴席,邀请老伙计们一块乐呵乐呵。
  到底是显摆还是乐呵,彭敬业表示随老爷子折腾,只要别忘了把他安排的事办成就行。
  老爷子拍胸脯保证,有他出马哪有办不成的事。到时候江家人肯定也要请过去的,等到酒足饭饱,两家人正好谈一谈两个小儿女的结婚事宜。
  于是江秋月回来刚歇了歇,就被彭敬业拉去百货大楼置办了一身新装,第二天参加老爷子举办的庆祝宴席。
  当天,江家一家子都去了,另外还有江家老族长和那位在军中任职的族叔。
  江父江母心里大概有了数,去之前都换上了过年的新衣。
  老爷子的圈子非同凡人,被他邀请过来的基本都是重量级的革命老一辈,他们都带着家里得意的子孙过来捧场。
  其实,捧场抬轿子是一回事,另外嘛,彭老头不是想显摆显摆他的孙子孙媳妇吗,他们也带上称心的小一辈拉出来遛遛,看看谁家的好。
  江秋月跟着江父江母到场后,被安排到彭敬业身边就坐,两人一起坐在老爷子旁边的位置。
  主桌上基本都是熟面孔,在彭家四合院里见过面,吃过饭的,江秋月还收过他们的红包。
  于是宴席开始后,江秋月先和彭敬业敬了老爷子,再一个一个地爷爷喊过去,一人敬一杯酒,礼多人不怪,一圈下来喝得她脸红扑扑的。
  与此同时,红包又收到一波,祝贺她考上京都大学,江秋月喜滋滋地收起来,以后当零花。
  江家老族长老当益壮,已经和大佬们喝起来了,就连那位一向严肃的族叔都和一位军中老司令酒逢知己千杯少,侃侃而谈起来。
  江父江母很少遇到这种全桌上都是大领导的饭局,一时有些局促,但为了给闺女撑起面子,夫妻俩心里再如何紧张,面上依旧保持着从容冷静的态度。
  期间,他们安静地坐在族长下位,偶尔跟人说上几句话,老领导们问什么他们答什么,虽说没有出彩的地方,但是人看上去安分老实不惹事。
  这种亲家在一众经历过风雨的大佬们看来,安心省事。
  至于说姻亲之间的互帮互助什么的,不是还有江家族里吗,那么大一个宗族,选拔几个顶用的人才出来不是难事。
  老爷子没考虑过这些弯弯绕绕的是是非非,他的那些老朋友司令委员什么的都已经帮他点拨好了。
  酒过三巡,彭敬业和江秋月被老爷子赶去年轻人的桌子敬酒,认识新朋友,他和众位老伙计则开始同江家长辈们谈起两个小辈结婚过礼的事情。
  江秋月跟着彭敬业到另外次桌上,跟同辈们喝杯酒,见一面认识认识。
  这些都是大院里长大的子弟,将来的军二代官二代,身份上不一般。
  然而他们态度上很好,没有所谓的骄矜和架子,或许是因为刚刚经历过那个动荡困难的时期,大家都一样,谁不比谁来的高贵。
  或许也是因为彭敬业镇住了他们,这位在爸妈爷奶眼里的别人家的孩子,还有他那位传遍大院的才女小嫂子,总能让这群小年轻们敬佩上几分,故意刁难的事是根本不存在的。
  江夏日带着两个弟弟坐在这群天之骄子里面,气势上倒是弱了不少,比不上人家举手投足间的风度和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