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仙侠修真 > 玉佩里的太子爷 > 玉佩里的太子爷_分卷阅读_103
  “我记得太医说过,出了前三个月,便可以同房了。”
  楚锦瑶简直崩溃:“太医什么时候说的?我怎么不知道。”
  “我单独问的,你当然不知道。”
  “你怎么会问这种东西,不对,你问了哪位太医……”
  .
  坤宁宫里,灯火洞明,小齐后盯着眼前这一盏宫灯,不知为何有些出神。
  “娘娘。”一个嬷嬷上前给小齐后披了暖裘,低声劝,“天气越来越冷,娘娘,您凤体金贵,要保重身体啊。”
  “他今日又没有来。”
  “娘娘……”
  “罢了。”小齐后不想再提,她站起身,任由嬷嬷扶着她往寝殿走,皇帝不会来了,她也没必要等着了。
  小齐后在宫人体贴的服侍下躺到床上,由宫女给她拉上被子。外面的灯火暗了,小齐后盯着眼前飞龙舞凤的帐顶,突然生出浓浓的不甘心。
  小齐后不由想到了白日宫人劝她说的话。慢慢地,小齐后的眼神坚定起来,她是皇后,她不能任由这种颓势继续下去,她要主动出击才是。
  第116章 帝驾亲征
  秦沂大清早从畅和园赶回紫禁城,早朝对礼仪要求严苛,诸大臣肃容站在承天门外,眼睛却偷偷朝秦沂这个方向溜来。
  秦沂权当不知,他以前住在宫里,能多睡一会不说,四更天时也不必站在宫墙外等。但是现在他却出现在宫门外,昨天晚上去了哪,无异于公开写在脸上。
  太子身为国本,私自出宫的事可大可小,权看御史要不要揪住发作。但是今日,御史却没时间管太子失仪这桩事了。
  早朝上又说起北方边患,正巧这段时间,隐隐有皇帝想要亲征的传言,朝堂上不免又说起这件事。大臣们各执一词,有人觉得自入秋以来各地闹灾,税收极差,这样一来军备难免跟不上,这种时候若再和瓦剌开战,消耗太大,若是圣上亲征,一来振奋军心,二来威慑瓦剌,足以让这些边蛮胆颤退军。这个提议有几分道理,但是更多的臣子却是极力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非常简单,圣上乃是真龙天子,身体安康关系到江山社稷,怎么能冒这等风险。
  两方各执一词,就这样吵了一个早上,但总体来说还是反对派更多一点。皇帝就这样端坐在汉白玉石阶上,也不知道他到底听清楚多少,临近散朝时,反对亲征的声音已成压倒之势,皇帝并没有表态,直接宣了散朝。
  秦沂也没有在早朝上说话,他地位特殊,无论赞同哪一方,都容易被有心人扣上帽子,不如什么都不说,哪一队也不站,将结果全权交给皇帝决断。
  散朝后,皇帝最先走,然后就轮到秦沂。秦沂走在干净空旷的甬道上,不一会就有臣子从后面追上:“太子殿下。”
  “请起,大人不必多礼。”
  彼此寒暄之后,臣子拐弯抹角地打探起秦沂的想法:“殿下,关于亲征一事,您有何高见?”
  秦沂对此只是疏离地笑了笑:“孤身为儿臣,岂敢揣测圣意。”
  这个臣子碰了一鼻子灰,讪讪笑道:“殿下说的是,是臣无状了。”
  秦沂是真的没打算管,但是他内心里却倾向反对亲征的那一派。不过倒不是因为担心忠诚之类,秦沂觉得皇帝不会走的原因非常简单,随军出征那么累,皇帝会去吗?
  秦沂才不觉得皇帝有这份毅力,更不觉得他会有多少家国责任。亲征这种话多半都是皇帝身边那些太监提出来的,本朝监军都是太监,监军的权力甚至比将军都大,这群大太监想揽权想疯了,这才极力煽动皇帝,替自己铺路罢了,秦沂不觉得皇帝会答应这种明摆着吃苦的事。
  秦沂想了一会便将这回事抛过,专心去文华殿理政。今天秦沂又不想回东宫了,慈庆宫死气沉沉的,秦沂几乎觉得自己在守陵,不如早点处理完这些事情,他直接出宫去畅和园。
  但是今日日暮时分,一个太监步履匆匆地走到秦沂身边,弯腰在秦沂耳边说了一件事情。
  秦沂的脸色肉眼可见地严肃起来:“此消息当真?”
  “我们的人亲眼看见的,出不了错。”
  秦沂不知不觉皱起眉,敛袖走到窗边,举目看向天边壮丽的晚霞。
  线人刚才来报,皇后去乾清宫劝皇上,竟然说服皇帝同意亲征了。
  后宫中所有能被说服的事情,都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如果皇帝真的没有这个心思,别说小齐后,便是内阁、司礼太监、后宫妃嫔轮番上阵,皇帝不想去,就是不想去。
  皇帝竟然同意亲征,这背后的意味就麻烦了。
  秦沂当然知道,他能走到今天,最关键的转折点便是宣德那一战。
  他因为小齐后被发配到边关,刚开始时确实艰难,他在边关的地位非常尴尬,身为太子没有领军权,而参与指挥军务那些兵油子也不服他,手下唯独分到几百个老弱病残,不过是装装样子哄着他玩而已。
  秦沂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怠慢,在宫里时人人捧着他,说是呼风唤雨也不为过,可是一眨眼他这个皇太子就因为惹恼皇帝而被发落边关,别说别人,便是他自己也受不了这个落差。也是因为当时年轻气盛,秦沂受不了这种无声的轻视,便瞒着众人带兵出去追击鞑靼人,然后他就受伤了,再醒来时他看到一个小姑娘被领入侯府,惊讶又胆怯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那可以说是秦沂人生中最艰难也最奇幻的一段时光,不止是外部条件,更是在情感和内心上。可是他撑过来了,所以最折辱人的惩罚成了他踏向权力高峰的第一步路。那时候秦沂十七岁,虽然已经当了七年太子,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困于宫廷,能发展的势力不过是太监阉人罢了,他甚至连母族镇北侯府都指望不上。秦沂射那一箭的时候是真的想弄死那对狗男女,所以他被发配边疆也是活该。表面上看这是小齐后的大获全胜,但是同时,秦沂也有机会离开宫廷,接触到战争和军队,那才是真正的实权啊。
  秦沂身边的许多能人就在那段时间来到他身边,后来两国开战,战争时权力高度集中,是集权的最好时机,秦沂的势力趁着这个时机飞速膨胀。最高的峰顶永远只留给最丧心病狂的赌徒,秦沂孤注一掷,带着三千人出关突袭,后来他赌赢了,宣德一战成为燕军反攻雪耻的转折点,秦沂也因此名声大盛。在军中他获得数不尽的实权和好处,在民间他声望远远超过前几位帝王长辈,这才叫名利双收。
  随便还找到了他的太子妃。
  后来,秦沂借着大婚的时机光明正大回朝,这次他羽翼丰满,在朝中也全是一面倒的赞誉,皇帝又是个不爱管事的,这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俱全,东宫乘着这股劲壮大,直到发展成现在的庞然大物。事到如今,东宫势大,已经不是说说而已。
  而现在,皇帝也有意亲自上阵监战,这是皇帝有意从军中集权,还是在试探秦沂?秦沂站在窗前想了许久,直到西方的霞光渐渐暗淡,最后化作一片灰烬,秦沂才转过身,语气淡淡地吩咐:“备马。”
  随侍的小林子惊讶了一下:“殿下,您还要出去?”
  秦沂目光冰冷地扫了小林子一眼,小林子赶紧低头,同时在心里暗暗骂自己,你是被下了降头不成,竟然敢质疑太子爷的吩咐?
  小林子低眉顺眼地跑出去安排出行,等走远之后,他才敢长长叹了口气。太子妃,您什么时候才回来啊,这日子简直不是人过的。
  坤宁宫里,小齐后也刚从乾清宫回来,现在正由人服侍着更衣。
  等安置妥当后,小齐后坐在软塌边,怡然地掀开茶盏,轻轻吹动腾出来的热气。
  “娘娘。”蓝玉侍奉在小齐后身边,此时终于有机会发问,“您为什么要帮刘公公?”
  刘公公便是皇帝身边最得宠的御前大太监,不知为何刘公公突然想带兵打仗,过一过大将军的瘾,这才极力鼓吹皇帝亲征。刘公公这种天子近侍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但即便是他亲自出马,竟然都没让皇帝下定主意,刘公公有些慌,这便求到小齐后头上。
  小齐后将茶吹冷了,轻轻呷了口茶,鄙夷地笑了一声:“本宫哪里是为了帮他,他再受宠也不过一个阉人杂碎罢了,哪里值得本宫和他结盟。不自量力。”
  “那您……”
  “蓝玉,你说宫里,真的有什么事是求情求来的吗?”
  “奴婢愚钝,不懂娘娘的意思。”
  小齐后放下茶盏,轻嗤了一声:“皇上能被本宫劝动,并不是本宫说得好,而是因为他本来就有这个意思。皇帝拖了这么久,不过是等着别人三劝六请,给他递台阶罢了。本宫能站在这个位置上,若是看不懂皇上的心,如何能进宫,又如何能盛宠这么多年?”
  蓝玉这才明白了小齐后这样做的原因:“所以,娘娘您并不是因为刘公公,而是为了复宠?”
  小齐后不太喜欢“复宠”这个词,不过蓝玉是自己身边的老人,她只是冷哼了一声,并没有发作:“这宫里顺者昌逆者亡,兴衰全看皇上的心意。只有摸准了上意,才能活得好,活得久。皇上他也慌了啊,本宫这次精准地挠到他的痒处,他现在不说,等回来后,必然会大肆封赏,到时候本宫再努力一把,消弭误会,恢复荣光不过是弹指而已。”
  这段话里的信息非常恐怖,便是蓝玉这种掌事姑姑也不敢听。皇上是真龙天子,九五之尊,他慌什么呢?
  这就是禁忌了,如今整个宫廷朝野无人敢提。能让一国之君产生危机感的,唯有储君啊。
  朝堂上反对亲征呈一面倒,可是这都建立在皇帝不曾表态的基础上。皇后亲自劝告仿佛在皇帝心里的秤杆上加了最后一个砝码,皇上终于下定决心,亲自随军,出征北蛮。
  朝臣们第二日知道这件事后,几个有分量的老臣轮番上前劝告,但都收效甚微,这下朝堂上的老狐狸小狐狸们都摸清楚了,皇上自个儿愿意,皇后也向着皇帝。天底下最尊贵的两个人都同意了,谁还这样没脑子没眼力,跟帝后作对呢。
  皇帝一言九鼎,他金口一开,这件事便化成铁水铸成铁钉,再没有回圜的道理。很快,皇帝亲征的消息便从朝堂传到市井,民间听说圣上亲征都兴奋不已,皇帝那差得可怜的风评也飞速转成正面。
  畅和园里,楚锦瑶和楚锦娴也在谈这件事。楚锦娴问:“听说皇上亲征已成定局,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你还能在这里住着吗?”
  楚锦瑶也摇头:“亲征不是小事,礼部兵部还有许多事情要安排呢,但估计少不了各种典礼。唉,估计我也就清静这几天了,等宫里典礼一开始,我便得回去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楚锦瑶也没料到自己竟然自作多情了。没过两天,秦沂早早便来了畅和园,楚锦瑶习以为常地上前帮他暖手:“天气越来越冷了,你明日还要去上朝,就这么一晚上的时间,何必冒着冷风跑这么远?”
  秦沂笑容里带着些莫名的味道:“明日不需要上朝了。”
  楚锦瑶脑子慢了半拍:“你说什么?又不到正月,怎么就不需要上朝了?”
  “真的不用了。”秦沂笑的颇有些真情实感,他难得露出这样赞同的神色,“皇上已经带领着五军营和神机营出征,朝中无主,自然就不需要上朝了。”
  楚锦瑶足足愣了好久:“就这样走了?”
  皇帝亲征不应该是很大的事情吗,竟然这就走了?她这个太子妃甚至什么都不知道。
  第117章 边关惊变
  皇上亲征竟然已经走了,而楚锦瑶这个做太子妃的甚至都不知道。楚锦瑶又惊又吓,要不是秦沂今晚过来,楚锦瑶几乎以为自己被废了,现在是幽禁在畅和园。
  秦沂的神态却非常怡然,可以看出,不用上早朝,他是真的开心。秦沂突然发现楚锦瑶的眼神不对劲,挑眉问:“怎么了,你这是什么眼神?”
  楚锦瑶心里百味陈杂,她摇摇头,说:“没什么,就是觉得很惊讶。我本以为,亲征这么大的事,至少会有一个出征仪式,没想到我这个太子妃就和外人一样,什么都不知道。”
  “什么外人。”秦沂皱眉,轻轻敲了敲楚锦瑶的额头,“又一个人乱想。”
  怀孕的女子多愁善感,心情说变就变,楚锦瑶也知道是自己想太多,可是她控制不住。一个人住在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隔好几天才能看到秦沂一面,楚锦瑶本能地感到不安和慌张。
  “殿下。”楚锦瑶说,“我想回宫了。”
  秦沂的脸色微微一凝:“为什么突然想起回来?是不是这里有人惹你不开心了?”
  “没有。”楚锦瑶停了一会,才极低极低地说,“这里什么都好,可是没有你。我不想再在这里住着了。”
  秦沂惊讶,瞳孔也不受控地缩了缩,他以为是外面这些人打扰到楚锦瑶养胎,他着实没想到,竟然是这个理由。
  如果说从前秦沂还对天生一对这类话嗤之以鼻,但是现在秦沂信了,天底下真的有一个人,仿佛天生就是来克制他的。
  三年前秦沂没忍住楚锦瑶的眼泪,破天荒地违背自己的原则,硬邦邦地让她别哭了,这一开口就再也回不了头,现在秦沂听到楚锦瑶又低又软地说“这里什么都好,可是没有你”,表面镇定自若,可是心里已经兵退千里,溃不成军。
  “好。”秦沂环住楚锦瑶,将她拥在胸口,那是离他心脏最近的地方,最安全,但也最致命,“你想回来就回来吧,我将宫里收拾好,很快就来接你。”
  楚锦瑶知道秦沂的这个“收拾好”并不只是收拾好慈庆宫,更多的,是收拾宫里那些不安分的人。
  皇帝刚刚离京,秦沂被留下监国,楚锦瑶也不知道在这个关头大动干戈是不是好事,可是秦沂这样说,楚锦瑶就放下心,全心全意地等着他。
  可能是因为怀孕,也可能是成婚这一年来她越来越得寸进尺,楚锦瑶深深觉得自己脑子都要废了。大凡遇到问题,楚锦瑶第一反应便是,去找秦沂。
  自从和秦沂约定好回宫后,楚锦瑶的心情突然变好,不光笑容多了,就连每日吃饭都能多吃半碗。
  楚锦娴还很奇怪:“你这是怎么了,突然变得精神起来。”
  “没什么,就是觉得像前段时间那样整日自己闷着不好,我现在不是一个人,要开朗些才好。”
  楚锦娴想到这段时间外面的变化,以为是皇帝离京,太子名正言顺监国,楚锦瑶为太子高兴,这才兴致这样好。楚锦娴对于朝政都是一带而过,她只是随口感叹了一句:“皇上这次亲征走的真快,我都没反应过来,他便带着人走了。”
  “可不是么。”楚锦瑶也深以为然,皇帝出行该是多么大的事情,这样迅速的让人没有真实感,但是随行之人藏龙卧虎,这些大人总不会干没谱的事,楚锦瑶想了想,说,“出征不同于祭天,兵贵神速,或许这便是军旅中的常例吧。再说随行之中能人甚众,随军的大人们比我们懂多了。”
  “也是。”楚锦娴点头,“听说许多王孙公侯伴架,这种露脸的事,难怪京城里各家都争着去。恐怕回来后,又要有新的权贵崛起了。”
  这是确实。皇帝带了三十万精锐大军,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就是一场镀金的战役,自古战场就是拼功勋搏前程的地方,更何况这次军中还有皇帝,若是立了战功,得到皇帝的注意,这就是一鸣惊人的大好时机。所以这次出征时,京城许多勋贵人家拼命往队伍中塞自家子弟,一反曾经推诿之态。这种情形对东宫其实不太有利,在已经平衡的棋局上再出现几个新崛起的、由皇帝提拔起来的新秀,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对太子一系都不是好事。
  楚锦瑶看得分明,避而不言。反正长兴侯没有随军一起去,既然和自家人无关,楚锦瑶就只当看热闹了。
  说来惭愧,楚锦瑶身为勋贵之女,曾祖以军功起家,父亲亦在军营中领事,甚至她自己的身世都和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她对于行军打仗依然还是一知半解。楚锦瑶对军队唯一的理解,大概就是秦沂两年前逼退鞑靼,反败为胜的战功了。而楚锦娴也不太关心这些,两人谈了会京中那些夫人的兄弟夫婿去了战场,说了些京城中各家的动态,然后就掀过了这个话题。
  楚锦瑶那天的话可以说戳到了秦沂心坎了,并且正中最软的地方。楚锦瑶的话仿佛打开了什么开关,秦沂突然不可自抑地想接楚锦瑶回来。如果不是这件事,秦沂都不知道,他压抑着这个念头都已经这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