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吃年夜饭的游客到来,为了满足游客需求,村里的渔家乐想方设法做好吃的好喝的,还有人酿起了米酒,随后敖沐阳早上就喝上了醪糟粥。
米酒不是红洋特色,或者说他们渔家并没有酿造米酒的传统,一般都是高粱酒和苞谷酒。
能种稻子的水田太少,渔家种点稻子都是做食物的,偶尔攒一些到了过年才会做米糕。
不过这没什么,游客哪知道渔村都有什么传统?反正渔家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只要有特色就行。
正是如此,各个渔家乐就纷纷自制一些特色饮食,酿米酒还没什么,有人家里自己炸臭豆腐,还有人家做杀猪菜……
除了独门独户的渔家乐做各种食物,村委也组织有活动,半山腰的小学旁边有一座祠堂,今年又给启用了。
红洋多数渔村都有祠堂,不过跟年糕习俗一样,随着人们宗族观念的减弱,祠堂早就被弃用了,族谱也做了细分,该是谁家给了谁家。
这习俗的改变是从六七十年代那个特殊年代开始的,那会人们热切的要求破四旧,族谱要是不进行细分交给所属人家去保存,早就被一起烧掉了。
祠堂那会也被砸过,其实以前龙头村和周围一些村子可重视祠堂了,就像一个地方最雄伟辉煌的建筑是政府大楼一样,村里最好的建筑就是祠堂。
龙头村小学就是用祠堂做主体建起来的,不过经过几代拆建,如今已经彻底没有了祠堂的痕迹。
很多城市里来的游客不明所以,他们认为渔村该有祠堂,到了过年村里人会聚在一起供奉先祖,于是敖沐阳就顺应游客的心思,把祠堂重新给启用了。
还好当初建小学占用的是祠堂主体,还有个偏殿保留着。
相比几十年前,此时的偏殿不像样子了,风吹日晒、猫狗撒尿,小学之所以一直没用这屋子,就是因为它太烂了。
修码头那会,敖沐阳就让柳三阳安排人去重新收拾了一下,简单的修修补补就行,然后他找人打扫干净,这就是祠堂了。
腊月二十七,渔家还有个谢年大典,这个也是祭祖大典。
这谢年是渔家民间最隆重的庆典之一,年后还有个开海庆典,谢年是渔民们谢天地神明、谢龙王海神保佑一年来的收获,开海庆典则是祈求未来一年风调雨顺。
随着祠堂文化的没落,谢年大典也没了,因为这得要全村来组织来开展。开海庆典之所以能保持,是因为过完年各渔家开船出海的时间能凑起来,正好一起放个鞭炮举行个典礼,算是一项连带活动。
敖沐阳今年就把这庆典给组织起来了,倒是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全村百姓按照辈分来排队磕头,他只是重新把祠堂给收拾出来,把贡品摆上。
二十七早上,他跟敖大国、敖志明、敖志盛还有敖志义等人就聚集在祠堂偏殿,指挥村里的妇女和汉子摆放贡品。
敖志义叼着一根烟在旁边嘀咕:“在偏殿谢神敬祖宗?还不如不搞呢,这不是侮辱祖宗吗?”
敖沐阳道:“二爷爷,你看这哪里还像是偏殿吗?”
房子毕竟荒废已久,不是那么回事了,屋顶可以用红瓦蓝瓦给补上,可摇摇欲坠的墙壁却是没法修补。
敖沐阳想了个法子,他没管外面,只是给墙壁里面贴上了纸画,画上绘制的都是神灵鬼怪、灵兽仙禽之类,把墙壁贴满后,倒也有几分神神秘秘的味道。
敖志义扫了两眼,不满的说道:“这是瞎折腾,哪有偏殿的样子?”
敖沐阳一摊手道:“这不就得了?这不是偏殿,这就是祠堂,所以咱们在这里上供谢神、谢祖宗就没问题。”
“瞎说。”敖志义气的胡子哆嗦。
但没人管他,也就敖沐阳还把他当回事,其他人早就不把这位前任村长、村支书放在眼里了。
敖志盛打量着房子,道:“村长,这都成危房了,在这里搞庆典真没事?”
敖沐阳摆手道:“搞什么庆典?今年就是做做样子,明年把这房子扒拉了,正儿八经盖个祠堂,到时候敖老师你再把村里散掉的族谱收集起来做个归整,明年过年再搞庆典,今年弄出点氛围就行。”
说白了,这是打发游客的,是给游客拍照发朋友圈用的。
虽然今年不会组织村里人搞庆典,可该用来上供的东西却一样不能少。
一大早开门迎神,然后屋子里挂上菩萨像,下面摆放有两张八仙桌,两边放有蜡烛台,烛台上的蜡烛有一米长、儿童手臂粗细,那叫个带劲!
菩萨像旁边是一张寿星图,本来要挂全族谱图,但现在没有这东西,就请寿星做了祖先的代表,这也是常见的事。
桌上供的东西就多了,敖沐阳几个人在这里指挥的就是上贡品。
他提前订好了贡品,这会开始摆放的时候敖大国就问道:“咦,猪头呢?卧槽猪头怎么没了?”
“妈咧,可别让谁家孩子给吃了。”敖志义在旁边笑。
听到叫喊声,有人急急匆匆跑来:“猪头昨儿个让我拿回家了,我给处理了一下,在这里。”
敖沐康跟敖小俊抬着个大猪头快步走来。
见此,敖志义就呵呵笑道:“小康,是不是你儿子用嘴巴给处理了这猪头啊?”
敖小俊翻白眼道:“睿智!”
一听这话,敖志义生气了,他指着少年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有礼貌?你刚才说什么?”
敖小俊道:“我说睿智,就是聪明明智的意思。”
敖志义本能的觉得哪里不对劲,但他也听到了,敖小俊确实说的是睿智这个词,他知道这是夸奖人的词。
可是,他就是觉得不对劲!
没人管他,敖沐康掀开红包袱,露出里面一个大猪头,这猪头的嘴角上挑,看起来跟笑一样,不像一般猪头那样生冷,而是带着喜气。
一行人顿时大为惊奇,敖沐阳问道:“哟呵,康哥,你这怎么弄的?”
敖沐康得意的笑道:“耍了个小花招而已,我给猪嘴做了个烟熏腮,里面熏过后这肉就紧巴了,然后往后一收,就有了笑意。”
敖大国伸出大拇指道:“康子你可以啊,这猪头让你给玩出花来了。”
第1155章 祭祖
咧着嘴笑的大猪头被放在了供桌正中,以前都是用生猪头来上供,白乎乎的有点吓人,敖沐康做了烟熏之后,生猪头带上点烟火气,看起来倒是顺眼许多。
但一个整猪头搁置在那里瞪眼看着人,还是让人心里发毛,敖沐东凝视了一会不舒服的转了转头,然后把前来凑热闹的鹿无遗拉过来道:“看着他,别看我。”
鹿无遗满头雾水:“怎么了?”
敖沐东指了指猪头低声道:“你看那玩意儿,有没有什么想法?”
鹿无遗吞了口口水讪笑道:“这可是给神仙菩萨和祖宗上的贡品,你也敢有想法?不过猪头这东西我确实知道几个非同凡响的吃法,我跟你说,猪头肉……”
“你他么是属饕餮的吗?这都能联想到吃,你不怕吗?”敖沐东一脸的不可思议。
鹿无遗一脸的莫名其妙:“怕什么?怕它不好吃?”
敖沐东没话可说,最后只能竖起大拇指道:“是条好汉子。”
“那绝对的。”鹿无遗不知道他为什么夸自己,不过只要是好听的就行。
敖沐阳招手道:“别在那里叨叨,过来一起布置供桌,东子你把那鹅给我端过来,小小你别碰啊。”
鹿无遗说道:“咋滴了,祖宗还挑食啊?外人碰过的东西就不能吃啦?”
“滚。”
敖沐东端上来一只整鹅,还带着内脏,并且脖子上系着个红丝带。
敖志盛看到后大摇其头:“乱搞,这谁给系了绳子?”
“这是打了个红领带,好久没供奉祖先了,得有点礼貌嘛。”敖沐东嬉笑。
这种祖祠上供已经多年未办理,此次重开祠堂,要供奉的东西很多,确实得表现的有礼有节。不过给白鹅打领带就算了,老爷子觉得这是歪门邪道。
大猪头和大白鹅是硬货,另外还有带鳞完整的鱼八种六十四条,沿着供桌能摆上一圈。
敖沐阳让敖千莱去摆,结果他摆成了个心型,看的敖志盛、敖志满和敖志义几个老人大为心塞……
摆上了鱼,还有鸭蛋、豆腐、年糕条,其中年糕尤其多,因为在渔家这叫金条,它们颜色金灿灿,切成条状后极为好看。
今年的金条年糕更讲究,几个孩子往上贴了金箔纸,阳光出来后晒在年糕上,金灿灿的发亮。
看到这一幕,敖志盛笑了:“小俊啊,你总算成熟了,好歹干了件正事。”
几个孩子也咧嘴笑,看到儿子敖小俊在笑,敖沐康那黑脸膛顿时变成了灰白色。
有人要摆放年糕了,他拿起来就嘀咕:“这年糕怎么轻飘飘的?”
敖志义斥道:“什么年糕,这是金条,金条沉甸甸的,怎么会轻飘飘?大崽你可别乱说。”
汉子把年糕递给他道:“喏,给你金条你自己试试。”
敖志义往手里一拿觉得确实不对劲,他琢磨了一下把金箔纸揭开,然后便气的胡子乱哆嗦:“谁他酿挖年糕吃了?谁家孩子馋成这样?”
那汉子揶揄的笑道:“什么年糕,这是金条!金条硬邦邦的,谁能挖着吃?”
敖沐阳赶过来一看,立马看向敖沐康,敖沐康推了一把儿子急忙道:“已经在揍了!”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是我出主意贴金箔纸的。”敖小俊大叫道。
“肯定也是你出主意抠年糕吃的。”敖沐康气的要便秘了,“你他么怎么就那么能作呢?怎么什么都敢作呢?我叫你爹好不好?你给我消停点好不好?”
敖小俊又叫道:“你不能打我,你打我就说明菩萨不好使。”
敖志义怒道:“你胡说什么?”
敖小俊说道:“我没有胡说,我刚才包金条的时候给菩萨和祖宗磕个头,让他们保佑我今年别再挨揍了。爸你要是揍我,就说明菩萨和祖宗不灵!”
敖沐康倒吸一口凉气,他不敢下手了。
敖沐志恶狠狠的说道:“是菩萨和祖宗不保佑你而已!没事,大康,继续揍他,来,我给你摁着他!”
敖小俊急忙道:“儿童是家族的花朵啊,我还是个花骨朵,如果菩萨和祖先都不保佑我这样的花骨朵,那他凭什么保佑你们……”
“别吵吵,这多严肃的场合。”敖沐阳皱眉说道,“算了康哥,今天别揍他了。”
敖小俊顿时松了口气,感激的说道:“小阳叔,你是个爷们,纯的。”
敖沐阳继续对敖沐康说道:“反正今年没两天了,等过完年你再揍他,到时候记得加上利息多揍他一会。”
敖小俊傻眼了。
剩下的活用不着敖沐康了,敖沐阳让他专门盯着几个孩子别去捣乱。
按照祭祀的规矩,猪头、鹅头都要朝外,这是迎拜菩萨进门的意思,而鱼头朝内,因为年年有余,余要余在屋里头,不能落到外头。
猪头、白鹅、鱼和年糕等等叫做七牲福礼,这些供品放在五牲盘里,为了凑齐这么些五牲盘,老敖也是发动全村了。
除了七牲福礼,上供还有很多东西,带根带须的大蒜,五色干果:黑枣、桂圆、荔枝、花生、红枣;五色蔬菜:黑木耳、金针菇、香干、油豆腐、粉丝;五色糕饼水果:橘子、香蕉、苹果、糕饼等等……
敖沐阳庆幸自己把敖志盛和敖志满几位老人请来主持,他根本不知道这些规矩。
贡品摆放齐全,一帮人蹲在门外半山腰上歇息,有人发烟,敖沐阳摆手道:“先别抽烟了,马上放炮了,别不小心把炮仗给引燃。”
看着拿出来那一串串鞭炮,无精打采的敖小俊来了精神,他陪笑道:“小阳叔让我来个将功赎罪,我帮忙点炮仗怎么样?”
敖沐阳微笑摇头:“做梦去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