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耽美同人 > 彼岸繁花[综红楼] > 彼岸繁花[综红楼]_分卷阅读_531
  一朝天子一朝臣。点选了新的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标志着内廷换了主人。
  傍晚的时候,礼部打发人过来请新君去灵前祭拜先帝。
  万历帝还在寿皇殿的观德殿没有送去城外的殡宫,要按着钦天监和礼部所选的日子落葬。昨日薨逝的皇帝仍在乾清宫寝殿的床上躺着,还没有抬入棺中。正在赶制的棺椁还没得,礼部、尚衣监和司设监忙乱成一团,偏乾清宫昔日里跟随郑贵妃的人、跟着李选侍的人都被打发去暴室,进来做事的都是尚衣监和司设监的宦官。
  朱由校按着礼部官员的指点,磕头敬香,再磕头,再敬香……在灵前跪了半个时辰,袅袅烟雾笼罩下,前面躺着的帝王面容忽隐忽现。黝黑的脸色、脱水的脸颊,干瘪地呈现了他死前经历的事情。
  朱由校对此位真的没什么敬意,这就是一个宁愿花下死的好色皇帝。战战兢兢地等了半辈子的皇位到手了,却败在了郑贵妃送来的糖衣炮弹下。
  这得是多么智障的人才会相信从生了儿子就巴不得摁死他的郑贵妃,才会相信将他生母囚禁至死的仇敌啊!
  该死!
  朱由校跪在灵前低着头,捋着原身对死者的不多记忆,暗暗地撇嘴,他自己在宠妃的压迫下生活的不如意,还纵容自己的宠妃虐待自己的儿子,什么宽厚仁慈都是假的。善待王安等人,不过是他要倚靠着这些人才能够存活。
  这就是一个自私、多疑、胆小懦弱还没有自律的心理不健全的平庸者。这样的人做大明皇帝,还真的是早死早好。不然只看他登基短短几日内的放纵声色作为,就不是能把大明这架破马车拉回正道的。
  得自己跪他,不知道要消减他多少的福气。
  在朱由校的身后还跪着皇子和宗室,是因神宗薨逝进京奔丧的近支宗室。这些人人挤挤擦擦的跪在灵前,把寝殿挤的转不开身子,按着礼部官员的指令开始磕头、哭丧。更多的宗室则密密麻麻地跪在乾清宫的院子里。
  礼毕起来的时候,王安引着朱由校往外走,宗室子弟都跪在那里不敢抬头。宫里这一日的变化,尤其是福王被送去定陵,给尚在寿皇殿停灵、还没有落葬的万历老皇爷守孝,郑贵妃被褫夺封号打发去了冷宫,李选侍被他一刀捅死,连他的奶妈妈都被他捅死了,怎么看怎么让人感觉毛骨悚然,觉得这是不能触犯的人。
  朱由校可不管这些宗室都怎么想,等两位先皇落葬之后,就该收拾这些藩王了。王安悄悄与他说礼部尚书孙如游在内书房等着他,要先与他先议议给才薨逝的皇帝上尊号。
  朱由校觉得十分地牙疼,孙如游此举面对的要是换一个饱学的新君还有情可原,面对一个文盲皇帝说用什么字号来彰表他的一生,他觉得这礼部尚书要不要真的要多考虑。
  “陛下,臣私下里先拟了几个谥号和庙号。陛下看看是否可行?虽然还要内阁和六部七卿一起商议才能够确定,陛下心里现有底到底也是好一些。”
  朱由校明白了,原来孙有效就是文臣集团里、想先与新君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人。
  这个橄榄枝可得接下来。
  “王安,你念来给朕听听。孙卿,朕没正经读过书,字也没认全,一会儿还要劳烦你给朕解释解释。”
  孙如游好悬没一口血呕出来,新君不为他自己做半点儿的掩饰,自己这事情传出去可就不够看了。
  朱由校看着孙如游巨变的脸色,笑眯眯说:“孙卿是礼部尚书,为朝廷挑选天下才子。朕还如今还没有大学士教导,孙卿是否愿意以东阁大学士出任帝师呢?”
  孙如游的心情立即又调转过来,一代帝师福及三代儿孙啊。
  他立即跪下去,“老臣愿意以毕生所学助力陛下。”
  第753章 木匠皇帝8
  王安见新君就这么给自己定了一位老师, 在心里告诫自己要绷住,这样草率地择了帝室, 也真是开了眼界的事情。但皇帝示意他去搀起礼部尚书,也只好乖乖地立即执行。心里再怎么腹诽新君的不靠谱,当着礼部尚书的面,他也不敢出来折朱由校的面子。
  这大郎可比自己伺奉了二十多年的小爷狠,只看他从灵堂出来扫那些跪拜的王爷, 继福王之后倒霉的绝对是这些王爷。
  孙如游在王安念完自己给先帝拟的庙号和谥号, 就想进一步为新君讲解。
  朱由校摆手, “孙先生选的哪一个朕都支持。只是想不到父皇继位不到一个月,还可以与皇祖父一样得到谥号。”
  孙如游只好解释,“这与登基时间长短无关。”
  朱由校耸肩,“那庙号等就按你拟的来。你开个书单给我认字用。司礼监的都识字,朕要趁着守灵这些日子多认几个字。”
  新君有上进心,孙如游立即提笔开了一串的书单, 全是蒙学的内容。
  王安接过书单念给新君听。
  “《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增广贤文》、《三字经》。”
  朱由校点点头,看来孙如游是很务实的人。
  孙如游接着解释, “这几本背会了,大部分的字就认得差不多了。以后再学圣人言, 也就有了基础。臣几日回府为陛下再准备一些字帖。”
  朱由校看孙尚书很认真要去做给自己启蒙的事情,不忍他在这方面多费精力,就拦住他说:“孙卿你还要忙着皇祖父和父皇的丧事,这字帖的事情就交给内臣王安去挑选。他是先皇伴读,以后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和掌管东厂的人, 也是朕信得着的人。”
  孙如游赶紧对王安施礼,口称以后要多麻烦内相了。
  朱由校看着堂堂礼部尚书先与太监施礼,心里微叹这大明的宦官也该收拾收拾了。
  夜里又起来折腾了三次的跪灵、上香,到了天亮的时候,宗室里轮派的守灵的人,各个都挂着黑眼圈,朱由校也未能避免。
  可是别人能回去休息 ,他还得撑着在内书房见大臣。
  英国公张惟贤在世子带着京城勋贵子弟出京后,到皇宫与新君复命。
  “陛下,勋贵子弟多有不想去洛阳的,但听说不去就要捆去军营,今晨如数都离京了。”
  朱由校嗤笑,“有得怕就好。麻烦英国公派几个亲卫去洛阳城门等着,凡是没跟上世子、及时赶到洛阳的,都去军营里当军卒练半年。”
  “遵旨。”
  “京中勋贵还能骑马领兵,也拜托国公将他们操练起来。萨尔浒战败,建奴得了大明的军资,明年不会太平的。军中得用的将领所余也不多了,要是启用新一代补充,也要早早准备,不知道建奴会不会容我们过个太平年。”
  张惟贤知道朱由校的不是危言耸听,建奴今冬肯定会对广宁用兵的,若是京营能交托出去,他准备自己上阵。
  “陛下,臣请旨领军去驰援广宁。”
  朱由校摇头,示意王安去把守书房的门口。
  “英国公,朕不瞒你,朕心里有准备丢了广宁的。失去广宁不要紧,还有山海关做京师屏障。但是国公要是有什么闪失,京师就会立即乱起来了。”
  张惟贤一愣,起身施礼,“臣何德何能得陛下如此重视。依臣看边关将士的军饷充足、军备跟的上,还是可以与建奴再战。”
  朱由校再度摇头,“丢了广宁不要紧,以后还会再夺回来。但是广宁能不能守住,朕最担心的是怕有畏惧建奴势大的汉奸做内应,这样就会令守城的将士腹背受敌。朕昨日令兵部崔尚书和给事中杨涟整理辽东镇的军情。三日内报上结果,到时你过来一起参详,看派什么人增补辽东适合,再一个就是避免出现汉奸混到城里作乱了。”
  张惟贤偏偏点头。他看着眼前新君,真不像从来没接触外事和朝政的。
  朱由校继续说道:“至于军饷的事情你放心,只有多没有少的。皇家宗室那么多的郡王,御史弹劾也不是一次两次,‘以罚代杀’,朕会让他们为以前的行为付出足够的代价。”
  张惟贤看着眼前胸有成竹的新君提醒道:“只怕到时候宗室会有意见的。”
  “大明都快要完蛋了,他们还要有意见?那他们就到山海关外、去广宁的第一线充军。”
  王安站在内书房的门口,还是听得清楚新君和英国公的对话。想到昨天福王为生母出头落得的下场,想到往日里被御史弹劾的那些宗室,果然是他们胡作非为的报应来到了吗?
  吏部尚书周嘉漠揣着自己的折子过来内书房。按照流程他应该先将折子送内阁、然后等内阁“票拟”后再送到司礼监,皇帝或是自己看或是如果司礼监“批红”返回来。但是各地都缺人手太多,要是能早一天填补一些人,也能够早点让朝廷回府转动。
  但是内阁首辅方从哲告病要休息一日,韩爌卧病,刘一燝在忙着先帝的丧事。自己把折子送到内阁去等票拟,还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送到御前。索性自己先送去御前与新君看看。
  他远远看到内书房门前是王安在把门,立即就站住了不再往前去。王安也在看到他之后,略略点头示意他等等。
  周嘉漠就在心里猜想,新君这是在见谁呢?还要把王安打发出来守门。
  张惟贤见新君是决心已经定下了,立即就表态。
  “臣愿意跟随陛下,哪怕是再来一场靖难。”
  朱由校立即就明白不仅是自己,张惟贤也看透彻了大明的财政,是再也负担不起供养朱家宗亲的重担了。
  这都是朱元璋操/蛋的宗室供养规定造成的恶果。
  他给大明的官员当长工对待,制定了最低的薪俸。可是给他的儿孙制定的薪俸令人咂舌。比如成年的皇子被封为亲王后,年俸禄为万石,是最高官员的近七倍,这还不包括几十万银两修建的王府、赏赐的土地还有大量就藩时候的各种赏赐。
  不仅如此,每一个皇族成员,从出生就按身份配置各种服侍人员的开支,也由朝廷负责。男子十岁就可以享受俸禄,等到了成人要结婚的时候,房屋、结婚费用全是朝廷承担,连丧葬费也由朝廷出。
  皇族不事生产,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生!生!生!
  亲王嫡长子世袭,其余各子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世袭,其余为镇国将军。一个镇国将军仅年俸就是一千石。
  镇国将军之下有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最后是世袭的奉国中尉不再递减了。
  只要大明王朝在,朱家的子孙就可以永远从朝廷领到一份俸禄。
  可是朱元璋没有想过,大明立朝的时候,洪武年间只有五十八人的宗室,到了永乐年间是一百二十七人,这尚属正常。到了开国一百八十五年后的嘉靖三十二年就增至19611人。但是仅仅过了五十三年,到了万历三十二年就激增到了8万多人。而这个人数还是不包括那些世袭中尉爵位的宗室子弟。
  这么多的亲王、郡王和将军,到了二百五十多年后,已经是朝廷每年递增的、最大的负担了。
  更糟糕的是一旦藩王向皇帝哭穷,都能得到额外的补贴。小的是所在地的一年商税,大的就是一地永久的商税。
  像福王额外得的那些,涉及了九边的军饷来源,就动摇了朝廷的根本。大明朝的衰败实际是从这三十年不上朝、把国有资产变成私人财富的万历帝开始。
  幸好万历帝给自己的爱子福王增发补贴前,记得先给其他王府进行过一次减俸,不然大明这架破马车,可能早就因为载不动庞大的朱家子孙散架子了。
  “陛下准备怎么做呢?”张惟贤头一次开始积极地关注朝政。
  “只要被弹劾属实了的,亲王府降为郡王府,其嫡长子承袭郡王不变动,庶出子女则一律取消爵位和俸禄。郡王府被弹劾就直接降为镇国将军府,嫡子承爵镇国将军,庶出的无爵位和俸禄。那些世袭的镇国中尉等有违法行为的直接取消世袭。”
  张惟贤瞪大眼睛,“陛下,这变化可有些大啊。”
  “当然了,他们也可以交罚银替罪。十万、二十万两白银抵一次弹劾。这个慢慢割肉。每年总能为军中筹得几百万的军饷。没有了世袭的约束,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可以从百业二五禁忌。那些在封藩地从事商业的,以后也没有免税,违者按抗旨处理。这事儿等世子回来,交给世子去做。”
  张惟贤苦笑,“陛下,犬子这么做,你以后可要给英国公府做主。”
  朱由校笑笑说道:“若英国公府是太子的外家,你会愿意他背负那么重的负担么?”
  张惟贤正色道:“陛下不能拿此事开玩笑。郭家之事儿尚去未远。”
  “你若是害怕,就先看两年,如何?”
  “陛下明年就该大婚的。小女尚未及笄。”
  朱由校摇头,“为父皇守孝三年才是孝心所现,另外我身体孱弱,总要及冠才能成亲。”
  第754章 木匠皇帝9
  王安真的有点儿憋不住了, 与老皇爷比起来,新君的主意也太大了点儿。这一会儿的功夫,不仅给自己定好了一位帝师,还要给自己定好皇后了。
  他全神贯注, 下意识地就侧身去聆听书房里的说话动静。可不知他的细微行为, 留在远处站着的周嘉漠眼里,那就是新君的密谈内容让他也绷不住了。
  周嘉漠学者是太想知道新君是与谁、在谈什么了。
  书房里, 张惟贤对上新君诚恳的、挂着两大黑眼圈的稚嫩面孔, 在心里叹气。
  “陛下, 臣之所以能掌握禁军和五成兵马司护卫好京城安危, 只因为臣从不参与朝廷的任何党争, 那些文官也就不来找臣的麻烦。还有一点儿就是臣那幼女家里,因为是这辈的唯一女孩儿, 宠溺娇纵着长大, 与她兄弟们一样好武,并不是那些文臣推崇的三从四德、能够母仪天下的闺秀。”
  朱由校听得是这样的女孩子, 心里更坚定了。
  “国公想想这百来年母仪天下的皇后,难道就是文臣推崇的?他们自己给儿女相亲、娶妻,还要考虑门当户对。唯独到了皇室这里,老朱家的所有男丁、女子,只能婚配身家清白的良家子。等五郎长大的, 我非给他选个尚书的女儿不可。”
  张惟贤笑着劝说新君,“结亲是两厢情愿的事情。陛下不可勉强与人的。”
  朱由校点头,“国公说的对。不过这天下间, 也没有比我们兄弟更好的儿郎了。朕才定了孙如游来与我做帝师,国公是否愿意抽点时间教导我武学呢?就是用来强身健体也好啊。”
  这强身健体的理由,让英国公不好推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