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功曹虽然与县令共事了两三年了,却一直不是很了解自己这个顶头上司——主要是对方实在寡言,平日也不与县中人交际,就算是想了解,也没有机会哇!
事实上,徐功曹听县中不少同僚都说过县尊大人年少清高、孤傲自许…要不是县尊大人出身实在清贵,说不定早就被排挤了。
如今大家只当这位来历甚大的县尊只是来镀金的,勤于县务,做出的成绩足够了,自然会理所当然地高升。如此,大家本就没有多少交集,何必交恶一名大有前途的年轻人?所以只要井水不犯河水就是。
考察完了这一片,一行人又转移到了另外一片。一个上午,走了不少地方。其中大部分都是之前看了又看的,这次是趁着要回城的功夫,最后确认一遍。
等到回到乡间暂住之处已经颇晚了。
此处没有奴仆,只有两三个乡间妇人,临时雇佣来给徐功曹这些人做饭、洗衣服、打扫房子什么的。
这两三妇人并不是奴婢,自然也不会如奴婢一样侍奉人。小僮仆知道指望不上他们,赶紧换了一身干净衣裳,就上前给自家公子换衣。好在这里的妇人虽然不会侍奉人,这些日子也懂得了些事,提前烧了许多热水,这会儿也知道打来。
小僮仆换了衣裳出来,但见自家公子已经解了斗笠和蓑衣,只在廊下站着,连忙道:“公子,可要沐浴?”
这年轻公子看着不过二十多,露出蓑衣里的一身青衫来,本看着外面连绵不绝的雨丝出神。被小僮仆打扰了也不说什么,只是垂下眼睛,“嗯…”
斗笠、蓑衣十分沉重,但以雨具来说有点也是有的,那就是保护地十分到位,凡是能防护的地方都比较干爽。这年轻公子只有青衫下摆底下一片沾湿了,还拖了一些泥水,显得有些狼狈。
提热水来的妇人今岁也三十出头了,孩子有三个,因为丈夫死的早,家计艰难。平日有什么赚钱的活计,总是争抢着做!所以一说县城贵人要雇做工妇人,立刻就来了。
此时一眼瞥见这年轻公子,一下就脸红了。
按理来说不该的,乡野妇人不同于城中养在闺阁的女郎,没嫁人之前也出门劳作,嫁人之后更没有什么忌讳…她又是个寡妇,寡妇门前是非多,有时还有人上来占便宜。她生性泼辣,那些浑人闹事她都能脸不红心不跳地挡回去,何况现在只是瞧了一个年轻郎君一眼?
手忙脚慌地退了出去,另外两个做事的妇人也刚刚给徐功曹和其他人送热水,一眼看到她心神不宁。当即笑道:“宁,那颜郎君真是一位君子啊!”
妇人支支吾吾不说话,另两个妇人也不过过分——她们自己也是差不多的,大哥就不说二哥了。
她们都是乡野妇人,平素见识不多,最远也就是去过县城。平素打交道的男子有限,然而哪怕是其中最优秀的,也无法与这位颜姓年轻郎君相比。
琅玡郡属齐地,此地文风昌盛,即使是乡间人也能在日常劳作之余唱《诗经》,咏楚辞。
诗经楚辞中常常咏唱君子,这些君子和她们生活中所见的男子完全是不一样的——生活中的男子多是农家汉,皮肤黝黑、粗枝大叶、粗大着嗓门,永远也学不会温文有礼。
偶尔见到读书人,那也是在县城中,那些读书人除了比乡里汉子生的文弱一些、干净一些,似乎也不见得出色多少,并不符合诗经楚辞中那些‘君子’的样子。
但…颜郎君是不同的。
不多时,沐浴也完毕了,年轻公子换了一身玄色衣衫,因为头发未干,所以没有结发戴冠,只是虚虚地拢在一起,披着便出来了。
廊下平常有一块地方是他专用来下棋的,此时棋盘设好,小僮仆点燃了泥炉,在一旁煮蜜水。
‘嗒嗒嗒’,是清脆的木屐踏地声,并不杂乱聒噪。如果此处并不是乡野,而是稍微繁华一些的地方,有几个‘识货’之人的话就能轻易辨认出,这一定是一位大家公子。
有传承的人家对子弟的培养是不遗余力的,其中有一些是很实际的,比如才学、为人处世等等,有些又是务虚的,比如各种礼仪…小到吃饭走路这样的细节都不放过。
年轻公子的姿态自然,没有一丝勉强,更像是习惯成自然,显然是从小训练出来的。
年轻工作跪坐在棋枰旁,研究上回还没有解开的棋局。小僮仆没有打扰,因为他知道下棋是自家公子消遣放松时做的事情…虽然他不懂,这么难的围棋,怎么可以放松。
不一会儿,蜜水煮好了,小僮仆缓缓地斟了一耳杯,规规矩矩地奉上,将案盘举过眉毛才算——虽然是在乡野地方,周围也没有其他人,但该有的规矩礼仪一样都不能少。
缓缓地饮下蜜水,徐功曹那边也收拾完毕了,手上拿着几卷竹简。与年轻公子商量道:“大人,这修渠之事举县上下必定是同意的,只是想要让乡里各族出钱,这恐怕十分为难。”
修渠肯定是好事的,表面上看一开始要花不少钱,但会算账的都知道,将来的好处可不少!但就是一开始很难拿出这一笔钱来。东莞县不过是一个县城,水利工程自然不会太大,花费的钱财不能与那些大工程相比。相对的,东莞县可用的资金也远不如那些大工程来的充沛啊!
过去几年的东莞县没遇到什么天灾,又有一位爱护百姓、很有才干的县令当政,现如今正是民间充裕,县府中也有了一些积攒。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县令才提出了要修渠。然而即使是这样,钱依旧是不够的。
得发动一番民间力量了…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官府永远不知道民间多有钱!真等到逼民间士绅、富商吐钱的时候才会发现,他们是真能攒钱啊!
现如今虽然不至于压榨这些人,但让他们‘捐’一些也是应有之义。
一般来说这其实是以桩两边都得利的好事,县府能把渠修成,得了实惠,民间也有好反响。而那些捐钱的本地豪强也是一样的,且不说他们大多在本地有不少土地,修渠之事对他们也有实实在在的好处。就说名声上的事,为什么后世富商发财了最喜欢回馈乡里?再明白不过了。
大体上,这些本地豪强还是愿意出钱的,但他们有要求,水渠的路线得优先照顾他们的地产——这本身是一个不会遭到拒绝的要求,大多数地方官修渠都是图的两样,一样是名声政绩,另一方面是一方百姓的福祉。
如果是图前者的话,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好说的,当然是立刻答应下来!反正水渠是确确实实修了,也的确对本地方的农业生产起了促进作用,一点儿不耽误拿政绩。
如果是后者,那就需要好好考虑一番了。不过这件事也不是没得谈,最多就是和地方豪强们拉锯一样反复讨论,最终达成一个普通老百姓能享受到好处,地主豪强们也大有收获的结果。
然而这位十分年轻的县尊并不干!
要说他清高自傲、恃才傲物,以至于不屑于如此行事,似乎也不是。他还是认认真真听完了地主豪强们的要求,看表现也没有十分不满。但就是不肯点头,只让人带着来乡里看看。
虽说之前也来乡里看过不少次,但那都是为了别的事务。这次为了修渠之事,肯定还是要细看的。
徐功曹见这位年轻县尊不着急,自己先着急了,忍不住道:“大人,这…这事就不管了吗?若没有豪强相助,这水渠如何修起来呢…”
“等。”年轻公子惜字如金,但眼睛里写满了认真。然后很快又把注意力放到了面前的棋局上,用很期待的眼神看着徐功曹。
最终…徐功曹落荒而逃,只留下大为失望的县尊。
徐功曹只恨自己跑的不够快…东莞县并不是什么穷乡僻壤,要知道琅玡郡本就是天下数得着的富庶大郡了,下辖上百万人口,有县五十余。东莞县在其中,怎么也算是个好地方。
此时的齐鲁之地之于天下,颇有些后世江南的意思,文化昌盛、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虽然也有相对穷一点儿的地方,但那也是相对而言了。
这样的东莞县不能说有多落后、多贫瘠,但条件肯定不能同临淄、济南这样的腹地相比。虹吸效应,长不多整个齐鲁之地的学子都集中到临淄及临淄近处的郡县了,其他地方,特别是分散到某县,称得上文人的实在不多。
县尊爱棋,此时正是文人的游戏,能陪着对弈的人实在不多。徐功曹正好原本是本县高手,数一数二的人物…两人常有手谈。一两次、两三次也就罢了,一直下,还一直赢不了,这就难受了。
深刻地感受到了彼此之间的差距,徐功曹就不太愿意陪着这位县尊大人下棋了——他算是看明白了,自己就算陪的再开心,也不能真正讨好这位大人,要想得这位大人的青眼,非得在政务上做出成绩来不可。
陪着下棋是找虐,多余的好处没有。不陪着下棋躲开,也得罪不了人…该怎么选很难吗?
待徐功曹离开了,小僮仆复又斟上一杯蜜水。好奇道:“公子,那些豪强真的会乖乖拿钱吗?要不然找些老爷的门生故旧,应有能说上话的…”
“不用。”年轻的县尊大人飞快地说了这一句,然后又什么都不说了,低下头继续研究棋局。
当然不用找人去说,事情是明摆着的。看起来是因为县令不乐意妥协,地方豪强们便用自己的方式教他做人——别看你小子来头大,可强龙不压地头蛇,到了地方上,没有地方配合,你又能如何呢?
但现在的问题哪那么复杂!地方豪强其实也就是一时下不来台、想不通事而已。事实上,他们该明白的,这修渠是已经计划好的事情,对地方上十分有利,要是因为他们‘不识好歹’而进行不下去,地方上的乡老能放过他们?
别看他们这些人强横,但在自家乡梓真是最讲究脸面不过了!而地方乡老更是人人尊敬,哪怕是装样子,他们也得装成是再尊重不过。
事实上,就算修渠之事对他们个人一点儿好处都没有,只要提出来了,他们也得破财一次。找地方上的大户化缘,再少不了这种事。
更何况县尊大人的意思只不过是不会偏向大户,修渠之事他只会按照利益最大化的要求来做,而不是考虑到这里有张三的田地,那里有李四王五的田地。也就是说,他们还是有好处的,只是不知道这好处会落到谁的头上。
更进一步说,这种事地方豪强内部也难以形成统一。有的人和县尊别苗头别上了,不愿意服软,有的人却是不愿意多事的,愿意出这个钱。好歹这钱也是花在乡梓了,肥水不流外人田嘛——此时的乡梓观念甚重,有这种念头是很正常的事情。
小僮仆自然不会懂这些事,当下也是懵懵懂懂的。不过这本就不用他操心,他向来是个忘性大的,立刻将此事抛到了脑后。想起明日就可以归家,笑着道:“这下可好了,可以归家了…阿梅姐姐、阿朱姐姐在家一定牵挂着!”
他念叨起回家的好处来,不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自家就是比外头舒服。光是说到衣食住行这些,家里有十分精细的阿梅阿珠打理,可不是比乡间两三妇人照管强得多?
而且小僮仆虽然年纪小,但打小见的事多,对很多事情早就懂了——在他看来,自家公子光风霁月一样的人物,他是不懂的。他在一旁却看的分明,那些乡野村妇总在偷窥自家公子呢!
第219章 淇奥(2)
梅雨时节刚过, 天空放晴, 天气逐渐热起来,但又不到太热的时候。
“这等小事翁主交给下面人去做就是,何苦亲自来一趟呢?”陶孺儿手上扇风, 她面前正放了一个冰盆, 这样扇过去的风都是凉的。
官道再平坦、四轮马车再舒适, 这终究是公元前的水平,乘坐起来依旧颠簸。最多就是把碰碰车级别的颠簸改善到了摇摇车级别而已, 坐久了依旧不舒服。
“也不光光为了此事, 更多是无事可做, 出来散心罢了…如今家里忙的很, 我且偷得浮生半日闲!听说琅玡郡那边景色秀丽、人文荟萃, 去度夏玩耍也好!”
说这话的是一名穿着杏黄罗掐牙半臂袒领襦、一条浅碧色褶裙的年轻女郎。女郎正微微拉着窗帘,只是外面阳光正烈, 才拉起窗帘, 立刻又被放下了。有些光斑从缝隙中流泻出来,一块菱形光斑正好落在女郎额心。
女郎皮肤雪白,阳光下细细的绒毛还闪着光…雪白皮肤下,眉毛比翠羽颜色还要深。与时下流行的将眉毛剃掉再画不同,女郎天生一双蛾眉, 细细长长,妩媚又风流。
陶孺儿只看了一眼便怔住了。
她过去学写字的时候也看过几篇诗赋, 常有写美人的, 只是诗赋中写的那样神迷目眩, 她都觉得夸张了。人都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再美又能美到哪里去呢?不过是文人好夸张,美好想象一番罢了。
近身侍奉翁主了才知道,这世上确实有那般美人。
这女郎正是十七岁的陈嫣,按照时下算虚岁的算法其实应该是十八岁,不过她习惯了算实岁,也就这么算了。反正她身边的人都听她的,难道还因为这个驳她?
从当初逃离长安,又过去了两年。两年时间,看似并不常,但足够她经历更多的事情,也足够她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姑娘了——高中生和初中生还是有去别的鸭!
这两年的时间里她做了不少事,不过她最得意的经历就是下了一趟南洋,甚至跑到了天竺…这也算是这个时代普通人能够到达的极限了。
不过当初之所以跑这一趟,倒不是她有多向往外面的广阔天地。她本来就是有点儿宅的性格,虽然处在公元前的时代,有意思的事情太少,能够走的远一些,也是一件有趣味的事情。
但这个时候出远门实在是太不安全了,比如说出海吧,就算出海一百次只出一次事,那也是百分之一的几率!万一落到她头上了呢?哭都没地方哭去!
鉴于这一点,她虽然对推动建立东西方海上交往之路十分有兴趣,但对于自己亲自跑来跑去兴趣不大。
之所以跑了这一趟,只能说是半推半就。她在会稽停留地太久了,被长安那边发现了。收到消息之后她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上了一艘自家海船,直接往南越去了!
下了南洋,顺便又坐船去了天竺,敲定了在天竺建港口的事情——这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大汉在南越还算是有影响力,在那里建港口、做生意什么的,南越都要给几分薄面。
可是天竺就不一样了,他们根本就不了解自己的西北方向,隔着高大的山脉还有一个强大的国假,大汉对他们没有威慑力。
而且就算有威慑力,在这个时期恐怕也不太管用——所谓天竺其实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更接近一个地理概念。这就像是后来的印度,一开始指的也不是国家,而是一个地区,就是南亚次大陆那块地!
印度这个国家是英国殖民时才捏合在一起的…这也是为什么到了现代社会,印度中央力量依旧不强,本来就是外力作用下凑在一起的。
此时的天竺刚刚结束了显赫一时的孔雀王朝,孔雀王朝实际上也没有完全统一南亚次大陆这块土地,但大体上统一这个说法是没有问题的,这块土地上大大小小的势力都向孔雀家族低头。
但此时,孔雀王朝刚刚崩溃几十年,南亚次大陆迎来了外族入侵与内部大小势力林立的时期。这也是最混乱的时期,就连基本同意南亚次大陆北部的贵霜帝国都没有建立。
打比方的话,这就是外族入侵、军阀割据时期!这种时期的国家往往没什么保障,做事情也不讲究。具体参考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的华夏就可以了,那个时候正经做生意是很危险的事情。
但陈嫣还是尽力促成此事…这需要安排足够可靠、聪明的人手在这里才行。这个人得看得清楚天竺的局势,绝不会选边站!无论哪个势力再有优势,也不会转向这一方。
始终保持中立,谁能控制港口所在的区域,就和谁做生意!
陈嫣也有底气这么安排,毕竟就算没有混战,大汉也比这个时期的天竺富裕很多(并不是比较金银之类的东西,而是考虑到人口、生产力这些)。而考虑到混战,大汉的优势就更强了!
走海路运来的大汉货物,可以在天竺赚到大钱!最受欢迎的就是丝绸了,在没有瓷器的时代,丝绸就是全世界的硬通货,也是最受欢迎的国际大宗商品!陈嫣不会安排人在天竺分销,也做不到,所以货物出了港口就会卖给天竺人。
掌握了港口周边的势力就是二道贩子,过一道手而已就能赚的盆满钵满,谁又会和钱过不去呢?真的让陈嫣没办法做生意了,他们也得不了好处!甚至其他地区也会失去大汉商品。
如此一操作,租借的、专属于陈嫣的天竺港口就扎根了下来。看着是在暴风骤雨中驾驶一叶扁舟,十分凶险,实际上十分稳定。
借着这个机会,陈嫣还引进了许多印度的植物…有些成功了,有些失败了,不过不要紧,哪怕能够成功一样也是好的——比如陈嫣就在印度发现了茉莉花!当地人也很喜爱。
其他人无动于衷,这不过是一种异邦花朵而已,在他们看来和其他的花没什么不同。因为气候、地理条件等大异的关系,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花草树木这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天竺的各种花草不要太多!
但陈嫣就是一眼看中了茉莉,让人带了回去,细心栽培!
她看重茉莉的原因很简单,在后世足够出名——这至少说明了茉莉花符合华夏人的喜好,这样才能在众多花卉中脱颖而出,成为普及极广的人气花。用后世的说法,这叫做经过了市场检验。
而且她打算研究香水,而香水这种东西,她虽然曾经手制过。但在考虑现在的工艺条件,以及她所了解的几种工艺,最终还是觉得‘脂吸法’最有可行性。而适于脂吸法的几种花草中,最老少咸宜、最有名的大概就是茉莉花了。
除了茉莉,印度之行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收获,每一样都让陈嫣感到惊喜。果然,总在大汉的一亩三分地上打转是不够的,这片土地上虽然还有很多人没发现的好东西,但到底已经开发了数千年了。不比外面的土地,入目所及,好多新东西!
陈嫣就这样在海上漂了一年,也不只是在印度、南越徘徊,她还监督了各处港口的建造,每到一处都会巡视一番。还有南方那些产业,过去没机会看,这次也去看了看,也显示确实有她这么个老板在。
最重要的是蓬莱岛的建设,她可没忘记她是把这里当成最后一条退路的!她对这里十分上心,也趁此机会去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