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策行三国 > 策行三国_分卷阅读_1026
  裴潜眼神微闪。“明日休沐,打算去前营找贾梁道,小酌几杯,问问家乡的情况。”
  “现在就走吗?”
  裴潜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虽然还没下值,却也快了。”
  “若是文行不嫌弃,孤捎你一程,如何?”
  裴潜拱拱手。“大王说笑了。潜求之不得,岂敢嫌弃。”
  孙权伸手拍拍栏杆。“孤在船上等你两刻,文行若是赶得及,我们就同行。赶不及,就算了。”说完,扬扬手,转身下去了。
  裴潜站在一旁,看看孙权的身影消失在舷边,脸上的笑容散去,多了几分无奈。孙权虽然说得轻松,并无强迫之意,但他却不能拒绝,否则落在天子耳中,难免会有想法。
  天子虽然不愿意孙权领兵,但手足之情深厚,他不会容忍臣子对孙权无礼的,甚至可能故意加重惩处,以儆效尤。孙权声音这么大,正是要让飞庐上的天子听见,让他无法拒绝。
  他甚至能猜得到孙权想干什么,天子当然也猜得到,但天子不太可能出面阻止。
  裴潜站了一刻,希望有人出来解围,比如突然有公务什么的,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留下了。但什么也没有,飞庐上静悄悄的,连脚步声都轻了很多。他暗自叹了一口气,下到舱中,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下了船。
  孙权独自一人在舱里等着,面前的案上摆着两副酒具。孙权自斟自饮,怡然自在。听到脚步声,他转头看了一眼,伸手示意裴潜入座。
  “文行来得好快,孤还以为文行不会来了呢。”
  裴潜入座,端起酒杯。“大王此言,潜可承受不起。谨以此酒,向大王请罪。”
  “文行何罪之有?”
  “虽然不知是何罪,但必然有罪。”裴潜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又满上酒,一连饮了三杯,最后将杯底亮给孙权看。“大王,罪可赦否?”
  孙权哈哈大笑,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看起来,河东人还是和关东人有些不同。”
  裴潜佯作不知,提起酒壶,为孙权斟满酒,又为自己添满,再次举杯,刚要说话,孙权笑道:“文行慢点喝,江中水急,醉了不安全。闻喜虽在河边,文行谦谦君子,儿时下水嬉戏的机会却未必多。”
  裴潜微怔,随即讪讪。他本来的确有这个想法,只是没想到被孙权一语道破。
  “有大王在,潜何惧之有?”裴潜反戈一击。“久闻大王不仅武艺清湛,熟谙水性,总不会看着潜溺水而亡吧?看到潜登大王座舰的人可不少。”
  孙权再次大笑,举起酒杯,探身过去,与裴潜碰了一下。“叮”的一声轻响,两人一起饮了一杯。
  趁着裴潜添酒的空当,孙权抓起一把干果,一边剥一边说道:“武艺再精,水性再好,也不过是匹夫之勇,算不得大将。孤之皇兄就不用说了,天生圣人,不学而有道,孤望尘莫及。就算是孤那两个弟妹,也超出孤远甚。这辈子,孤是赶不上了。”
  裴潜沉默不语,心里却有些异样。他在天子身边时间也不短了,知道孙权在天子面前向来以臣子自居,很少涉及兄弟之义。这当然没什么问题,在朝为君臣,在家为兄弟,公私分得清一些也不是坏事。可是现在孙权当着他的面前称天子为皇兄,显然有些刻意。
  是的,不管怎么说,他们毕竟是兄弟。天子就算对孙权再不满,也割不断这血脉,否则他也不会一次次对孙权让步。
  “说起来,这当然和天份有关。”孙权再次端起酒杯,与裴潜示意了一下,呷了一口。“孤那两个弟妹,天份原本就高,又从小跟着皇兄习文学武,是皇兄一手栽培出来的。孤呢,当时正当轻狂,不知皇兄一片苦心,也不像那两个弟妹对皇兄言听计从,走了一些弯路。”
  孙权苦笑了两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又重重的顿在案上,叹道:“自作自受,怨不得人。”
  裴潜伸手过去,为孙权添满酒。“大王也不必过于自责。人不轻狂枉少年,谁还没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时候?潜当年也顽劣过,几个弟弟也不例外,没少受责罚。就算是右都护,听说官渡之战时也有冒失之举,险些送了性命,亏得邺侯救了他一命。”
  “文行所言极是,人都有少年时。只是时机一旦错过,下次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孤的轻狂,让孤错过了最好的时机,益州之战是平天下的最后一战,无论如何,孤也不能错过。”
  裴潜心中泛起一丝波澜。他理解孙权的遗憾,因为他有同样的遗憾。当初一时失误,被司马懿所诱,没有及时归吴,走了弯路。如今虽说做了尚书,却没什么立功的机会了,只能慢慢熬资历,等外放的机会。
  不仅是他,贾逵、卫觊也是如此。他们没有太原王氏的实力,不能像王凌一样一步登天。甚至不如毌丘兴,有贾诩那个先生提携,在安西大都督麾下混得风生水起。
  这就是他想去前军找贾逵的原因。这是最后一次机会,要争取立点功,为以后打好基础。如果贾逵能走得远一些,站得高一些,将来多少能提携他们一点。
  或许……贾逵可以和孙权合作?
  裴潜忽然心中一动,有点明白了孙权的意思。孙权在前军的状态,他也听说了一些。虽然有朱桓护着,可是其他将领并不服孙权,尤其是孙观。孙权要想立功,不能没有同僚的配合,否则一旦接战时遇险,他就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别说立功,能保住命就不错。
  他可是天子的亲弟弟,长沙王,如果有机会擒获他,蜀军会不惜任何代价。
  裴潜眼皮微挑,正好迎上孙权殷切的目光,心中顿时恍然,微微一笑。
  孙权也笑了,举起酒杯。
  ……
  裴潜的到来没有让贾逵意外,可是裴潜为孙权说话,建议他与孙权合作,让他很是费解。
  裴潜可不是那种因为搭了孙权的顺风船,欠了孙权人情,就要给予回报的人。甚至可以说,世家子弟对这一点分得很清楚。人情是人情,利益是利益,不能混为一谈。
  听完裴潜的解释,贾逵还是不太赞同,甚至疑心更重。
  天子与孙权的约定不像是看好孙权,反倒是不看好孙权的征兆。蜀军主力远在巫县,前期的接触战规模都不会大,更多的是熟悉地形,熟悉水情,为真正的大战做适应性的准备。孙权是前营的主力,按照常理,这样的战斗根本不需要他出手。
  裴潜笑笑。“梁道,你觉得长沙王连这样的战斗都应付不了?”
  贾逵沉吟了良久。“这个不好说,不过我很佩服陛下的眼光。他既然不看好长沙王,我相信长沙王在战场上很难取得能和父兄比肩的战绩。长沙王在交州时,受挫可不止一次。”
  “长沙王在交州受挫是不假,却不是统一营之兵时。”裴潜剥开一枚栗子,扔进嘴里。
  这是孙权刚刚送他的,不是本地栗子,而是蜀栗。两军交战之际,贸易却还是通的,只是蜀栗味美价高,不是普通人能吃得到的。
  当然,孙权不是普通人。不管天子是不是乐意他统兵上阵,他还是长沙王,几个蜀栗还是吃得起的。
  贾逵眼神闪烁,良久未语。裴潜一连吃了几个栗子,见贾逵没反应,哑然失笑。
  “真不吃?再不吃,可就没了。”
  贾逵盯着裴潜看了两眼,咯噔了一声,舱外一阵轻响,有脚步声远去。裴潜的眉梢抽搐了一下,坐直了身体,慢慢拍掉手上的栗壳。贾逵斥退左右,自然是有重要的话要说。
  “文行,你在天子身边,知道天子打算如何处置长沙王吗?”
  裴潜眼神一闪。“处置?”
  贾逵点点头,神情郑重,双目如电,逼视着裴潜。
  裴潜被贾逵看得不安,下意识地躲闪了一下,露出一丝疑惑。“梁道,为何有这样的想法?天子不是这样的人。他若欲行郑庄公故事,何必与长沙王击掌立誓,恨不得他赶紧离开战场?”
  “如果长沙王有不臣之心呢?”
  “那更不可能。”裴潜一口否决。“陛下富春秋,武艺精绝,甚至可以说天下无敌。兼为人稳重,身边从不离人,长沙王纵欲行非常之事也不可能成功。退一万步说,就算他运气好,成功了,这帝位也与他无关。袁家势大,皇后之位稳固,天子若有不测,皇嫡子继位是必然之事,绝无疑义。长沙王纵是利令智昏,也不会行此下策。”
  裴潜顿了顿,又道:“就算他疯了,又能做什么?为害既不大,惩处必然有限,陛下又何必授人以柄?”
  贾逵沉思良久,点了点头。裴潜是天子身边的近臣,在这些问题上,比他有把握。他端起酒杯,浅浅的呷了一口,又取过一枚栗子,慢慢剥开,放入口中。
  “这么说,是我想差了。只是我还是无法理解天子的用意,他这么做……”贾逵摇摇头。“不可解。”
  “怎么不可解?”
  “依你所说,长沙王虽无名将之姿,却也不是一窍不通。统三五千人征战,只要不遇到极其高明的对手,以吴军的精练和装备,取胜并不难。陛下欲使其受挫自退,为何不等一等,却在这时候与他约誓?”
  裴潜想了想。“或许是陛下希望他早点知难而退?毕竟初登战阵,谁也没把握必胜。这时候退,总比大战时退好一些。前期接触规模有限,就算受挫也有机会救援,危险性要小得多。若这样的战斗都不能取胜,长沙王自然无颜再提要求,只能乖乖的回长沙国,做他的长沙王去。”
  贾逵苦笑,没有再说什么。
  裴潜有些着急。他可是带着孙权的委托来的。“梁道,可与不可,你给个痛快话。”
  “没什么可不可的。”贾逵不紧不慢地说道:“既然长沙王在前军,就是我的袍泽,战场上互相救援是份内的事,毋须交待。”
  他想了想,抬起头,瞥了裴潜一眼,又道:“文行,疏不间亲,你在天子身边,本不该与外臣交接,更何况是藩王。以后这前军,你还是少来为好。”
  裴潜面色发烫,讪讪地点点头。
  第2519章 御前军议
  裴潜当晚留宿贾逵营中,两人抱被而卧,说了半夜话。
  同为河东降臣,一个是内臣,一个是外将,互通消息是情理之中的事。裴潜来前军见贾逵也是摆在明处,毋须瞒人。
  同乡就是一个天然的圈子。远家越远,这个圈子越牢固。在河东时,裴潜和贾逵还没这么亲近。如今这个圈子还有扩大的趋势,由同乡扩展到同县,再到同郡,甚至同州。天子身边的军师处、军情处中就有荆州系、豫州系、青徐系和江东系四大派,明争暗斗,连天子都没办法解决,只能居中协调。
  裴潜说内朝的事,贾逵大多时候只是静静地听,并不插话,看起来还有些走神。
  “梁道,军中情形如何?”裴潜说得口干,端起水杯喝水,顺便用脚踹了踹贾逵,嘟囔了两句。
  作为河东人,他对南方的气候很不适应,夏天闷热也就罢了,冬天显得格外阴冷,被子总是湿漉漉的。平日里驻扎在陆地上已经很难受了,如今住在战船上,更是阴冷彻骨。可是看贾逵,看起来却惬意得很,似乎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活,床上的被子单薄得让他怀疑会不会被冻死。
  贾逵一惊,回过神来,挪了挪身子,又将被角掖好。
  “陛下要出奇不意,反其道而行,当是不给曹操太多准备的机会,同时向荆楚大族交待,以彰显战事之艰难,消除好战轻敌之心。如此看来,纵使益州之战分出胜负,征伐也不会停止,只是走得更稳一些。”
  裴潜微怔,沉思片刻,随即有些脸热,点头说道:“还是梁道看得透彻,我倒是迷了。”
  “大概是尚书台的炭薪太充足了吧。”贾逵无声而笑。“陛下为你们想得太周全,未必是好事。”
  裴潜哑然失笑,也没忘反嘲一句。“要说过犹不及,军中远胜尚书台。全民尚武,好战成风,不得不借这大江之水,让你们冷静冷静。”
  贾逵哈哈一笑。“没错,知易行难,圣明如陛下亦不能两全,难免有所偏颇,何况你我。你我皆是州郡之才,这治国平天下的事无能为力,还是由陛下和诸公操心吧。”
  裴潜目光一闪,欲言又止。
  贾逵看了他一眼,又道:“文行,有机会,你还是转到军师处或者军情处吧,尚书台不适合你。”
  裴潜看了贾逵一眼,点了点头。他来找贾逵,便有些想法。文采并非他所长,与陈琳、王粲等人无法相比。可是论事功,他自信比陈琳、王粲强很多,如果有机会进军师处或者军情处,他更能发挥优势。
  最好是军师处。如果能外放,做一督军师,说不定还有机会跟着立功封侯。
  比如贾逵。以贾逵的能力,做大都督有点困难,也未必有这样的机遇,万人督却是绰绰有余。万人督通常会配备军师,若是作战立了功,不仅万人督可以加官进爵,军师也有机会封侯。
  贾逵提出这个建议,等于是给他一个承诺。将来如果有机会,他们可以并肩作战。
  当然,前提是他要能入军师处。
  ……
  两天后,孙策率领中军到达夷陵。
  夷陵守将潘华收到命令,早早地出城相迎。孙策却没有在夷陵耽搁,让潘华上了船,继续前进,直到荆门山、虎门山。
  荆门山、虎门山是夷陵的西大门,也是西陵峡的东端。
  西陵峡又称巴峡,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一段,以险著称,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大小小的险滩数十处,兼之水流湍急,一不小心便有触礁的可能。
  不用深入西陵峡,在荆门山、虎门山的夹峙之下,看着滔滔江水,便能感受到西陵峡水流之急。别说溯水上行,能在江中保持平稳,不被水流冲走,就够累人的。孙策的座舰比较大,两侧的三对轮桨、船尾的一对轮桨全速运行,卷起雪白的浪花,才能维持座舰平稳。再往上行,就不得不依赖纤夫了。
  下了锚,轮桨慢慢停止,击水声渐息,只剩下江水哗哗作响。
  就在江心,孙策召开了军师处的第一次会议。
  除了军师处、军情处的军师、参军,与会的还有前将军朱桓部及江陵战区都尉以上的将领,总数逾百人,平日里用来议事的舱室挤不下,孙策便转移到了甲板上。
  看着巫山,吹着春风,听着江涛,自有一番身临战场的感觉。
  会议开始之前,孙权站在飞庐上,凭栏而立,看着滚滚东去的江水,心头有些忐忑。裴潜还没给他答复,贾逵愿不愿意助他一臂之力,他心里没底。如果贾逵不肯,那他就只能孤军奋战了。
  我怎么会夸下那样的海口?孙权再一次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