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妾[慢穿] > 妾[慢穿]_分卷阅读_150
  再则,《寒门贵子》作为他喜爱的话本,他也是有些分享心理在的,毕竟一个人喜欢,终究空虚了些,胤禛此时的心理,就有点弹幕心理学的那个意思。
  于是,胤禛搭眼看了一眼胤祥手中的书,其他多余的也没说,只暗搓搓的问道,“这本书你看了?观感如何?”
  “很是不拘一格。”胤祥转身将书册按照顺序,插回了书架。“是难得一见的好书,使人不忍释卷。”
  嗯。胤禛点了点头,面上不显,但对于十三弟的评价,他心里其实是十分之受用的。
  “你近日身体如何?”
  “已经见好许多了。”
  接下来,两人也没就《寒门贵子》的这个话题多聊,而是说起了一些府中小事,话题渐渐铺展开来,不可避免的就谈到了当前朝堂上的一些政事。
  两兄弟许久未曾如此畅谈,那种久违的兄弟间的契合感,叫他们一不留神就聊到了天将擦黑,胤禛留胤祥吃了顿饭,胤祥便以天色已晚为由与胤禛告辞了。
  若不是明日不是休沐日,胤禛今夜必然是要将这个弟弟给留在府中继续秉烛夜谈的,但明日他要上朝,留胤祥下来,他怕他会触景伤情,见他告辞,便也派了人,送他回去了。
  许是两人聊得太投入了,胤祥离开的时候,两人都没想起《寒门贵子》这个茬。
  胤祥是在晚上睡不着,想找点东西来看的时候,方想起了白天那只看了一册半的话本子的,想起来了之后,白天那被打断的瘾头就反上劲儿来了,可这大半夜的,他也不能叫人去敲四哥府上的门啊!
  于是翻来覆去好不容易睡下后,第二天一早,他便吩咐身边人,去外面的书肆给他买本名为《寒门贵子》的话本子来。
  那结果自然是买不到的,市面上,有关科举的话本子,对于科考的描写,基本也就是主人公得某某皇帝钦点为新科状元,更详细的基本是没有的,笔墨篇幅大多都落在了艳遇这方面,遇大家小姐、遇公主、甚至是遇女鬼的,基本涵盖了各种类型的艳遇,取名的风格也多是《xx记》、《xx传》这一类的,所以胤祥想找的《寒门贵子》,那是连个书皮都没有找到。
  十三府上的奴才,把京城里的书肆都给跑遍了,甚至于盯着十三动静的人都知道他在找一本名为《寒门贵子》的话本子了,买话本子这件事本身没啥稀奇的,稀奇的还是十三府上的奴才,跑遍了全京城,愣是连本对上书名的书都没找到,所以,十三是在什么地方看到,或者听到的这本书呢?!
  不得不说,听了这个消息的人,多多少少都对这名为《寒门贵子》的话本子起了一些兴趣。
  当然,十三的行踪也不是秘密,而十三在当晚胤禛下衙回府后,再度登门雍亲王府的举动,仿似也证实了一些人心中的猜测,所以那话本子当真与老四有关?!
  而再次在四哥书房,看到了这话本的胤祥,看着书封上,‘寒门贵子’这四个字,突然后知后觉的察觉到了这笔体的熟悉感,这!这是四哥的字?!
  再翻看一下里面的小字,确是四哥的字没错。
  结合他今个让人跑遍了全京城都没买到这本书的经历,胤祥的心中不由升起了一个叫他十分难以置信的猜测,这话本子……不会是他四哥写的吧!
  就他四哥那个性子,能把一个纨绔的性情给写得那么灵?!
  这个猜测,让胤祥对他四哥的属性瞬间产生了一些幻灭之感。
  第272章
  等胤禛在隔间换好了衣服, 走出屏风的时候,对上的,就是胤祥那仿佛重新认识了他的眼神。
  “怎么了?”被他这说不出的怪异眼神给看的, 胤禛还以为自己这身衣服有什么不妥呢。
  “四哥,这话本子,是你写的?”胤祥尽量维持声音的平稳, 但依旧没忍住有些变调,按说他也算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了, 本不该如此沉不住气,可只要一想到这话本子是平日里严肃惜言到甚至有些孤冷的四哥写的, 胤祥就如何也掩不住那种大跌眼镜的惊讶情绪。
  胤禛看了一眼胤祥手中的书,十分随意的答了一句, “你看出来了?”他以为他说的是书上的字,但仔细琢磨了一下十三的口气, 和他得到答案后, 那呆滞得几乎有些皲裂感的表情,他后知后觉的察觉到两人之间的对话可能存在偏差。
  于是他又补充了一句,“话本子是你小嫂子写得,这几本是我誊抄的。”所以有什么问题吗?由于胤禛并不知道胤祥今天满京城买书的事,所以他一时间没有get到胤祥惊讶的点在哪里,只是从两人的对话中, 隐隐有些不确定的猜测罢了。
  哦!这个答案虽然也不太寻常,但总要比他之前的猜测要好接受得多,胤祥心里松了一口气后, 旋即反应过来, 这是小嫂子写得?!写这话本子的是四哥府上的女眷?!那他是不是应该避嫌, 想到这里, 胤祥下意识的就想要将手中的话本给放回原位去,但心里又是十分的不舍,一想到以后看不到《寒门贵子》的后续了,他心中难免就升起了一抹难掩的遗憾,难得一本好书,他有缘得见,却不能看完它,哎!所有的感慨最终都化作了一声叹息。
  胤禛看十三那副不舍告别的模样,心里受用的同时,也是有些啼笑皆非的,难得十三弟如今还能露出这般青葱的表情,胤禛的眼神柔了柔,与他说道,“喜欢你就在这看吧。”
  胤祥闻言,立时便是一喜,“多谢四哥!”对胤禛道完了谢,想着这本书的后续,翻来覆去的想了一天的胤祥也没和他四哥客气,直接拿着书在书房中找了一个位置坐下,迫不及待的翻开了书册,找到昨日被打断的地方继续往下看。
  对于胤祥的不见外,胤禛其实是很开心的,他看着他笑着摇了摇头,老十三还是那个老十三,他们兄弟之间,终究没有走远,真好!
  一边这么想着,胤禛也走到了自己书桌前的位置,专心处理起了手边的事务。
  胤祥的阅读速度很快,他现在的心情就有些矛盾,既想仔细品读此书,又急着想知道书中后面的内容,看过的内容想重看,没看过的内容恨不得一下看完,又怕这本书结束的太快。
  带着这种抓心挠肝的矛盾心里,胤祥很快看到了张方明学有小成,要参加县市的情节。
  前情有云,张方明虽有些急智,但他前世乃是一纨绔,若他喜欢读书的话,也不会去做一个纨绔了,所以于读书一道,他虽不能算是从头开始,但单就书本上的知识而言,他与学塾里的小孩相比,其实也并没有多少的优势可言。
  张方明对自身的水平有着很清明的认知,因此,虽然在蒙学上的学习进度,受到了先生的赞扬,他也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在此处,张父张母因张方明表现出来的优秀,而喜不自胜的描写,以及邻里在夫妻二人面前,对小方明的赞扬,祖父和大伯一家诸人不是滋味的种种心情,三叔三嫂对老张头和大伯子幸灾乐祸的描写,构成了一个个微小但密集的爽点,看得人很是上头。
  言归正传,张方明知道己身不足,明白自己若想在学问上做到出类拔萃,那就要狠下功夫,来钻研磨炼自己的学识,而在这一阶段,比孩童更主动的自制力和懂得如何去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也许就是他致胜的关键了。
  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以学塾里最出色的那个位置作为目标,这个时候,就不要谈什么中庸之道了,若在这小小的学塾里,他都博不到一个头筹的话,又何谈去与全县、全州府,乃至全国的学子去争夺那为数不多的功名。
  而这一段关于张方明努力奋发的心理和过程的描写,也是让胤祥觉得尤为可贵,也是最为不一样的地方,书中人张方明是在用实实在在的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一路走过来,靠的都是他自己的本事,这样的张方明,虽前身是个纨绔,行事中也有些不按牌理出牌的邪气,但纵观他的处事,却是始终都透着一种男儿生于天地间,当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的担当的,这可比什么张生之流要引人敬佩多矣,甚至是他身上的那种亦邪亦正的独特魅力,当真是叫人很难不喜欢他。
  这也是胤祥首次如此喜爱甚至可以说是欣赏一个书中角色,对于张方明的未来,或者说对于这本书后面的情节,他也是充满了一种甘甜滋味的期待的。
  而这本书的又一个殊为难得的亮点,就是对于科考的内容,它没有一笔带过,而是举出了一些题目,并附上了张方明是如何思考如何答题的过程,让胤祥这个读者对于张方明的科举有了更深入的带入感,这也使得他在之后,张方明博得县试府试头筹的时候,情绪更加的热血激动,简单来说就是爽到了。
  同时,作为内行人,胤祥还发现,书中提及的这些科举题目,都很有科举深度,哪怕直接拿去做科举题目,也是完全够格的,且张方明对于题目的解读,往往会有许多新颖的角度,让人读之会有一种恍然大悟、还可以如此的受启发感。
  这样的触动,固然是让他对张方明的才智和眼界有了一种佩服认同之感,但胤祥也明白,这书终究是人写出来的,张方明的才智,恐怕也要取决于写书人的才学。
  所以,这些都是小四嫂写得?!那小四嫂的才学……岂不是去科举都可以了?
  胤祥着实被这个推测给惊了一下,虽然有生之年中,他也是见过不少才女的,但这种能打进士大夫圈里的才学,和那种风花雪月的才华带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若说风花雪月的才华带来的是惊艳感,那么如胤祥猜测的那般才学,带来的就是震撼中夹杂着些敬佩的感觉了。
  不过旋即,胤祥又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这些题目,不会是四哥出题并作答的吧,这个猜想显然要更让胤祥信服一些。
  这么想着,胤祥也就问了,“四哥,这书中的科考题目,可是出自四哥之手?”
  由于胤禛之前还在专注于公文,所以胤祥这个问题问出来,他是反应了一会才让脑筋自公文上,转移到了这个问题上的。
  他抬起头挑眉看了看胤祥手中的书册,“你看到哪了?”
  胤祥下意识的跟随胤禛的视线,垂目瞟了一眼书上的字,嘴上却是已经回答道,“看到张方明要去参加院试了。”
  “嗯。”胤禛应了一声,复又垂目看向了自己手中的公文,“那你继续看吧。”他现在的心情,就有些超进度读者对落后进度读者的一种微妙又带着些小优越感的懒理情绪,因为真讨论起来,可能就会有不小心的剧透,剧透便也剧透了,关键是有些剧透没看过,听起来难免会有些懵逼感,最终导致话题终结,所以所谓的懒理,大概是这么一个心路历程。
  而胤禛的这声‘嗯’就叫胤祥有些迷惑了,所以,这题目到底是不是四哥出的呢?!
  实际上,这些题目不但是胤禛出的,连上阵答题都是他亲自操刀,只是有些答案的答题思路是林仙仙提供的,毕竟叫林仙仙小写几句偏白话的古文还行,真叫她去写那些大长篇的文言文,那估计这本书写到这里也就卡住了,后续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产出,或者说是还会不会有这个后续都是未可知的。
  不过胤祥对这个问题也就疑惑了一瞬,毕竟与这点好奇心相比,还是书中的内容更加吸引他。
  接着往下看,看到张方明要去参加院试的时候,他还以为张方明会一鼓作气,拿下这个秀才功名呢,谁知,张方明到了府城后,竟发现有人在私下向考生兜售考题,虽不知这些考题是真是假,但此事在考生之中已是如此的流行,这叫张方明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阴谋与危险的味道。
  若这份考题为假,那倒还没有什么,顶多就是抱有侥幸心理,买了它的考生被骗了些不能对外人道的银两罢了,可若此考题当真出现在了院试之中,这考题在考生之中又不是什么秘密,落榜的考生能甘心?!那必然是要闹的,届时,不光考官要倒霉,只怕这一届参考的童生也讨不到什么好去,尤其是那些看过了泄题的,且这看过没看过的,很难自证清白,就算当真没有看过,也难保不会被人攀咬。
  第273章
  所以, 这场院试,眼看着就像是一个泥潭,陷进去就算是最后能爬出来, 恐怕也要沾上一身的泥。
  可若这件事被考官提前知晓,在院试开始之前将题目给换了呢?!这种可能倒也不是不存在的,且若是当真放弃了这一次的院试, 下一次可就是三年之后了,人生, 又有多少个三年可以如此消耗呢!当真要为了一个不确定的猜测,而让自己再等三年么?!
  张方明沉思了一夜, 在院试即将开始的这个早晨,终于还是决定放弃这一次的院试, 毕竟若此事当真不幸被他给猜中了,那么陷进去, 极有可能就是毁掉了自己这辈子的前程, 这个代价,张方明赌不起。
  可惜这件事他知道的还是太晚了,不然起码还能想办法给衙门写去一封匿名的警示信什么的,虽然这个示警的方法也不是那么好操作就是了,起不起作用也很难说,但起码还有让他设法挽救一些无辜之人的机会, 如今,他便也只能求得一个自保了。
  这场院试,张方明最终以腹痛难耐为由, 没有参加。
  两父子回到村中后, 自然也因此而受到了一些嘲讽, 尤其是张方明曾经的大伯母, 还当着张父张母的面,奚落张方明就是没有当秀才公的命,又言说她们家方宇此番必然能给她捧个秀才公回来。
  张方宇是张方明曾经的大伯家的堂哥,三年前已经考过一次院试了,没过,因而今年的院试他也有参加。
  第二册 话本,以大伯母自鸣得意的丑陋嘴脸作为结尾。
  当胤祥往后翻,翻到了书皮页的时候,他差点就暴躁了,好在他还记得书架上还有三册后续,勉强可以安慰一下他遭遇恶意断章袭击的暴躁心情,但愿后面的内容已经写到了这个大伯母遭遇惩罚的情节了。
  带着这样的心情,胤祥把心神从话本内容中拔了出来,抬手抚着额头缓了缓刚刚高度集中的精神,他往胤禛的方向看了一眼,见他还在专心的处理手边的事务,便也没有打扰他,只轻手轻脚的拿着《寒门贵子》的第二册 ,往书架的方向走去。
  将第二册 放回去,拿了第三册刚想转身的时候,胤祥犹豫了一下,又贪心的把后面两册都给拿在了手中。
  捧着三本书回到原位后,胤祥喝了口已经有些冷掉了的茶水,拿过第三册 ,好整以暇的翻开书页,全神投入到了话本的世界中。
  书中讲到,除了大伯母一家之外,其他村邻虽然多少也有些幸灾乐祸的心情,但张方明是因为身体原因缺考,又不是没考上落榜了,所以张父张母所受到的奚落倒也没有太多嘲讽的味道,只看热闹般的、假模假式的安慰可能会遇到的多一些。
  但这种情况,在院试放榜不久之后,却是出现了反转,事情果如张方明所料想的那般,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了。
  早先因为张方宇榜上有名而在村中大肆庆祝了一番的张大伯一家,此时也已经哭天抢地的乱做了一团,因为张方宇于昨夜已经被差爷给带走了。
  村里消息闭塞,大家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还是去府城包活了的‘包工队’有人回来报信,说是听闻有大批的落第学子,跪在府衙门前,抗议此次科考不公,求朝廷还他们一个公道。
  现在府城那边,已经抓进去了许多官老爷和秀才公了。
  这些消息,于村人而言,不过是听听读书人和官府的热闹,于张大伯一家而言,就无异于是晴天霹雳了。
  大伯母不懂得其中厉害,还只哭嚎着这是老爷们犯下的错误,与她的宇儿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何要抓她的宇儿啊!
  而去府城打听了消息回来的张大伯和张祖父却已是满面的愁云,张大伯也不是没想借着秀才的身份,走一走衙门的门路,但一来,此事出在府城,他在那里排不上号,二来此事涉及到科场舞弊,朝廷很是重视,已经派了黜置使(钦差)过来了,所以别说是张大伯了,监管这一州郡的太守都未必能够插进手来。
  而本次被朝廷派过来的黜置使,正是名贯古今的谋相房玄龄。
  现在,张大伯和张祖父只能祈祷张方宇没有碰那份泄露的题目了。
  而借着腹痛逃过一劫的张方明,虽然村里人都在和他耶娘庆幸他有福气,但其实,他也不是高枕无忧的,因为此时的科举制度,是三人连保,也就是说,即便是他没有参加考试,会不会被连保的另两人给连累,也是未知之数,但当时事态实在是急了些,他也没有时间去劝服另两人不去参考了,退一万步讲,就算是他有那个时间,那两人也未必会听信他的话,一来他们相互之间其实并不相识,二来个人的想法不同,选择自然也不尽相同,他还能一包泻药摆平了他们吗?!在不确定事情确实会如他所料想的那般发展之前,这不是他张方明能干出来的事。
  看到这里,胤祥也是为张方明捏了一把汗,虽觉这样的张方明有失于果决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更喜欢这样带着些仁义性情的张方明了。
  朝廷派来的黜置使到来后,这场院试泄题案的处置结果很快便出来了,在榜考生有很多都受到了牵连,其中就包括张方宇,这些人都被终身取消了科举资格,当然,其他人冤不冤枉不清楚,但张方宇是属于证据确凿了的,在等待院试开考之前,他确实是买了一份题目,并提前针对题目,准备了答案的。
  房玄龄来了后,当即便用一份比这次院试的考题,拔高了些许难度的考卷,检验了一下这些被抓起来的考生们的水平,他认为才学配位的,一律放过,这样做可能会有失公允,因为才学好的考生未必就没舞弊,但在房玄龄看来,对于学识好的学生而言,舞弊并非必选,且院试泄题于他们而言,其实是一种劣势。
  房玄龄此举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那些学识好但可能会被无辜牵连的考生,其中若是夹杂着搞过小动作的,那也只能算他们运气好,不过相信经过此一番惊险,这些人以后怕是要闻露题色变了。
  而在这一轮的审阅中,房玄龄已经尽可能的放宽标准了,审错题跑题答错的,只要文采够好,能自圆其说的,他都给通过了,剩下的这些考生,就是学识当真不行的了,他们就只能等着被审查了,尤其是榜上有名的,是重点的审查对象。
  至于那些没在榜上还被抓进了这里的,基本都是一些被人给抓到了把柄和证据的,自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其实在先前看到房玄龄的大名出现在文中的时候,胤祥的心弦就隐隐的激动了一下,他仿佛已经从房玄龄这一个点上,窥见了张方明、或者说是唐太宗时期,朝堂百官的恢宏画卷了。
  这让他突然察觉到,也许张方明考中了进士之后,并不是这本书的结束,而可能是另一个精彩纷呈的开端。
  这个猜想让他兴奋又开心,他甚至期待着,这本话本,当真是越长越好!
  而当他看到房玄龄的断案方法时,不由得为书中这位房相思考问题的深度所折服,这种政客思维所透露出来的智慧,说服了胤祥,让他能够相信这便是房谋杜断的那个房相了,虽然他也并不知道,历史中的那个房相到底是如何样的一个人。
  而接下来,张方宇被取消了科举资格的一笔,更是打了大伯一家的脸,叫之前被他们给气得不轻的胤祥,读之有一种大仇得报,恶人自有天收的畅快之感。
  然而,大伯母一家的恶,显然突破了胤祥的想象,许是儿子被取消了科举资格对大伯母的打击太大了吧,她竟然想到了让她儿子顶替张方明身份的主意。
  看到这恶妇竟生出如此恶毒之想法后,胤祥在愤慨之余,也是为张方明捏了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