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和自家母亲请安之后,便说起来了户部清理欠款的事儿。贾母对于府上的状况自然是知道的清楚,就是搬出来的这些日子,老二又去户部借银二十万两的事儿也并没有瞒着贾母。
果然,听着长子要借银子,贾母便面色大变,虽然没有咒骂,不过嘴上说的也很难听,贾赦面容惨白,怅然地叹气一通,然后出了这边府上。他本来就没有多指望,可惜,事儿临头了,还是让贾赦十分地心酸。这次之后,自己总算是死心了,再不奢望了。贾赦这般地自嘲……
贾政听着自家大哥要走了,这才从书房出来,看着悲愤的长兄,他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劝说了。一边儿是母亲,一边儿是兄长,夹杂在两边,他也为难啊。
贾政想到此处,便叹气一声儿,略微地和贾赦寒暄了两句,贾赦也实在是懒得理会自家弟弟一副“我好同情你”的表情,上马去了户部。
这贾府果然是忠厚老实之家的,东西两府还了将近一百万两的欠银之后,皇帝这般地赞叹道。
这话一出,实在是让众人浮想联翩了。皇帝不喜勋贵,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儿。现下,竟是因为这个欠款的事儿有了转机了?
大家相互地对视一眼,心中各自地有了思量。不过最为轻松的还算是保龄侯和忠靖候两个。
他们兄弟一直算是有见识之人,自打一门两候的荣耀之后,便紧衣缩食,裁减下人,卖了田庄铺子,一直地还着国库的欠银。
现在,他们两府的欠银已经不多了,也不过是三五十万两的模样。
大家都觉得这两人太过奸诈,实在是懒怠来往,现在么,可是谁都说不清楚了。
既然有贾府的带头,陆陆续续地便有人还银子了。可惜,不还银子的是大头。
盖因这些勋贵人家都是极为地奢靡,寅吃卯粮啥的,并不稀奇。可惜,这些家伙都是拉不下脸来谋些生计,或者是减了排场。
是以,这国库的银子便成了唐僧肉了,人人都想要咬上一口。再加上,之前太上皇对于勋贵们的宽容,也让这些人更加地肆无忌惮了。
现在,换了一任皇帝,谁能晓得是这么个状况呢?
不过,虽然有人带头还银子了,可是观望的更多,皇帝的兄弟们,那才是欠银的大户呢,就等着瞧瞧这些爷们儿是个什么状况再说罢。
自然地,还有人带着大批地财物去了几位皇亲贵胄的府上,自然是要求着这些皇亲们能在太上皇那里说项一二,是不是能宽限上一阵子。
忠顺本就不大理会这些朝政,他的人生目标就是吃喝玩乐,可人还算是有道义,这收了人家的银子,自然是要出力了。
第二天,他便带着这些财物装模作样地进宫了。对于这个兄弟,皇帝那是最为放心的,自然就乐意做出一副兄友弟恭之态。
兄弟俩亲热了一阵子之后,忠顺便献上了那些财物,说是自己孝敬皇兄的。
皇帝自然是高兴的很,让人收下了自家兄弟的一片心了,然后忠顺便回府了,不过对着送礼的那些人家,可没了好脸色,据说是皇帝发了雷霆之怒,这位一向颇得圣心的王爷也没讨着好。
忠顺爷出宫之后,面色难看的很,据传,皇上在书房里摔了茶杯。
这事儿一出之后,大家更加地惴惴不安,更加地四处钻营了。这一番事体下来,贾珍实在是目瞪口呆,这些人为了什么呢
这般地折腾,还不如老老实实地还银子呢。这么些东西,厚礼送出去,折成银钱,只怕也能还上不少呢。
贾珍将自己的这一番感慨告知了自家父亲贾敬之后,贾敬对这个儿子算是没辙了,翻翻白眼,然后打发了他。
不过儿子虽然看着老实,不过做个守成的家主,倒也绰绰有余了。更何况,看着现在的这副样子,只怕儿子就是因为这份老实,反而能得了上面儿的青眼。
不管如何呢,没几天,远在江南的贾蓉就受到了上官的赏识,从五品的通判而已,受到了上官的赏识,又有家族的助力,只怕这升官发迹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