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福宁殿 > 福宁殿_分卷阅读_247
  “陛下,你当真没气我?”
  “朕没气,只是那会儿因杜誉之事有些烦闷。”赵琮说着瞎话。
  赵世碂倒也愿意相信,立即道:“陛下,你若觉得烦闷,都交予我来办便是,你也夸我办事办得好。”
  赵琮有些没好气:“交给你来办,不等刑狱司审,你怕是就要把人都给杀了。”
  赵世碂听了这话却高兴,扶着床榻便坐到床边,讨好道:“陛下,我给你揉揉腿吧?我洗了身子,换了衣裳,身上没灰尘。”
  “原本也未嫌你身上脏。”
  赵琮还能如何?
  气也不是,乐也不是,烦闷更不是。
  他对赵世碂当真是束手无策,远了不是,要思念。近了更不是,要疯魔。
  可不管如何,正值夜间,静谧且平和,他又无法再度不理赵世碂。他暗自反思,说了要一辈子默默地看着小十一,这才多久?他暗自吸一口气,躺着对赵世碂道:“在船上,染陶每日皆给朕按穴位,真不用你。”
  赵世碂有些不乐意:“她能,我为何不能?染陶也是将要嫁人之人,尽管是你的女官,男女终有别。反倒是我,本就是男子,丝毫不碍事。”
  赵琮语塞,就因为你是男的才碍事好吗!他就是个gay,只能喜欢男的!女的在他跟前,才是安全的!
  赵琮无言以对,只好囫囵道:“快去歇下吧,什么时辰了。”
  “陛下,我能睡在你这处吗?”
  赵琮一听这话,差点没翻眼晕过去。被碰一下都得烧半天,还要睡一张床?!他立即拒绝:“不能。”
  “陛下——”
  “你已十六岁,怎能与朕同睡一床。若是往后你的妻子知晓这事儿,定会笑你。”
  “陛下,我不成亲,不会有妻儿。”
  “这都是玩笑话,待你遇到心悦之人,怕是要来求朕给你赐婚。”赵琮说得有些落寞。
  赵世碂接道:“等那日来了再说吧。”
  “……”
  “那日来了再说”?他倒还真盼着那日?
  赵琮顿时十分气,深觉这是自己没事儿找气受!他掀起被子:“快去歇着,明日还得处理盐民的事儿。其他地方的官员若知晓朕来到此处,怕也要来拜见,忙得很。”
  赵世碂一想,是这个理,只好依依不舍地起身,却还是低头看着赵琮:“陛下,当真不能同睡一处?这一路上有许多趣事儿,来不及写信给你,也来不及画给你,我想说给你听。往后几日你我都忙,怕也没时间说的。”
  赵琮的心一软,差点就要同意。
  但是身体抖得厉害,他终究道:“忙过这几日,你慢慢与朕说。”
  赵世碂有些失望,他的确还有许多话要与赵琮说,只是他也不愿打扰赵琮歇息,到底帮他掩好幔帐,告辞离去。
  赵世碂一走,赵琮扯下被子,闭着眼睛,好半天才舒出气来。
  活了两辈子才知道,甜蜜与折磨当真能同时存在。
  赵世碂与他说话,哪怕一个字,也是甜的,赵世碂对他笑,更是甜的。
  只是一旦想起他与赵世碂之间的关系,一切都成了龌龊。
  折磨得很哪。
  赵琮悠悠叹气,到底是睡了过去。
  第111章 世碂的确最知道他。
  翌日, 淮南东路能连夜赶来的官员, 已全部赶到李志成家的老宅。
  赵琮一路行来,并未声张, 但既已到, 也未真正避人, 李志成便将消息全部放了出去。陛下登基十一年,亲政五年, 头一回出巡, 便是来他们这儿,官员们即刻便换了官服赶来。
  他们来得倒早, 赵琮还未醒。
  这回被牵连进盐本钱一事的官员, 大多是扬州与盐城县的官员。其他官员一瞧, 离得最近的转运使林大人不在,扬州知州也不在,更别提盐城县的知县了。他们离得远,还什么都不知, 自是好奇, 转身就去打听。
  李志成深觉这是他人生最风光时, 人人都赶至他家,他考上进士那会儿,名次靠后,连先帝的靴子都没瞧见,只是羡慕地看一甲三人骑马游大街。这会儿倒好,个个追问他呢!
  他自是知无不言, 心中也得意,他们楚州可是几乎没人牵连进去!守成又如何?这会儿看出守成的好处来了吧!
  其他官员听罢,却不得意,而是心焦得很。早年倒是听闻陛下是个懦弱不中用的,可瞧瞧陛下亲政以来做的这些事儿,当真是用绵软的法子做着强硬的事儿啊!这样的一位皇帝,突然就来到淮南东路,且连转运使都被关了起来,真不知下头将发生什么!
  有人脑袋灵活,立即便蹭到已被层层围住的司朗与易渔跟前打听。
  司朗与易渔倒好,一问三不知,只说陛下是个极为宽和之人,要他们放宽心。这么一说,他们更没法放心!
  司朗与易渔也无奈,他们也不知陛下忽然来。
  他们俩虽还在宝应县的任上,活字印刷术才是他们的大差事,他们俩整日里忙活这个,轻易不闻窗外事。他们俩都不差钱,人人都知,也知道他们是陛下特地派来的官员,自然无人给他们送银子。忙活字印刷术还忙不过来,哪里有功夫去打听楚州的事儿?
  还是得着李志成的消息,他们才立刻赶来。
  司朗是赵世晴的夫婿,又是侯府世子,看起来尊贵得很,与陛下关系也匪浅。人人围着他,其实他知道陛下重用他的目的。他在陛下跟前也不过如此罢了。他没甚个大志向,风雅惯了的人,做好陛下安排他的事即可。因而即便被殷勤询问,他也是面色淡然。
  易渔却不尽然,年后,从京城回宝应县之后,印刷术便有了大进展,如今已能印出更为清晰的书来,也有愈来愈多的人参与其中。他听闻陛下喜好民间的词曲,已命人去印,本想印好之后,送往京中。
  哪料陛下忽然就来了!他有些兴奋,揣上新印出的几本书便赶往此处。
  他被围着,倒是不说话,只盯着北面,据闻陛下就歇在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