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远博知道大舅子归来。
他有心想要过去聚一聚,但此时期末考试在即。
同时导师项目还在进行,硬挤都挤不出时间。
宗福来见不得他发愁,“我大哥假期应该不短,等你啥时候有空再说吧。”
“行,那你有空确认下,在他走之前肯定得聚聚。”
不管怎么说,等考试完,聚一聚是必须的。
他都不知道学校里是怎么想的,居然推迟他们这届学生放假时间。
这样一来,寒假就比预期要短不少,学校决定他无权置喙。
就是有些打乱他的计划,让他心里无端烦躁。
若说上大学没他想像中那么好,似乎有些言过其实。
张师傅就是通过同班周同学结识,如今在帮他做事。
这人他还算是比较欣赏,若是没上大学,他上哪儿去结识对方。
眼下情形于他就是左右为难,想要弃学吧,有些不甘心。
想要继续吧,每日里忙得跟个陀螺一般,别说周末,就是平日里都没什么闲暇时间。
当然,他向来冷静自制,就算有想法,也得等期末考试结束再说。
宗福来天天看着他忙碌,然而她帮不上忙,只能干着急。
要她来说,自家男人就不应该掺和进那些项目中。
就和周围同学一样按步就班的学习,那样的话,时间大把。
就算是推迟放假,影响也有限。
不像现在,放不放假,她都觉得自己男人很难闲下来。
考试在即,她没将心里想法说出来让他分心。
回到原本讨论的问题上,“放心吧,这事儿有我呢。”
大哥如今可不比以前,做事情很有章程。
自家男人再怎么忙,大年三十应该能聚一起吃饭,想到这里,她心里大定。
宗黎明归来,宗庆山与王美珠两人脸上笑容都多几分。
作为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的父母,他们最在意的还是四角俱全,一家子齐齐整整。
甚至生起想把二儿子叫到省城来过年的心思。
“当家的,你觉得这主意如何?”
宗庆山虽然有些心动,还还是有顾虑。
“轩明他来我自然是高兴的,但他没办法一个人过来。”
老二媳妇要过来,他就担心好好的气氛被弄拧巴,大家都不开心。
这话王美珠不好接,想当初老二媳妇的德性,她就头痛。
再说二儿子孩子还小,带了孩子不带媳妇,王红花肯定不会同意。
她若是跟过来,请神容易送神来,当初走时就不情不愿。
“唉,那还真是可惜。”说到这里不由有些后悔。
家里老大和老二娶的媳妇就没一个拿得出手。
宗庆山心里同样有些不得劲儿。
在村里时,大事小情向来是爷们事儿,哪里轮得到娘们儿。
不想自家三个儿子,居然都在媳妇事情上栽跟头,个个都夫纲不振。
他不是老观念,但心里不痛快。
你说媳妇们若是能耐人,那儿子们偏袒一下媳妇他没话说。
但家里媳妇子全都是无理瞎闹腾,尽拖儿子们后腿,他心里哪能舒坦。
就算这样,他也没想过插手孩子们家庭。
“没事儿,以后会有机会的。”他安慰着妻子,同时也在说服自己。
等到孩子们长大成人,或许到时候就没必要像现在这般顾忌多。
王美珠有些讪讪,她觉得自己提的这个话题不怎么好。
有心想要缓和,便绕着老大的事情说。
“老大的那张存单,依旧存着吗?”
宗庆山想了想,“暂时存着吧,女儿女婿不是买了块地皮。”
若是那边在开发过程中需要用钱的话,取出来帮衬一把。
若是不需要,那就看有没有机会买个小门脸什么的。
城里房子年年都在涨价,比起把钱存在银行,他觉得还是房子铺子更实在。
看得见摸得着,而不是薄薄一张存单,不小心毁损就竹篮打水一场空。
“主要是现在拿出来也没什么用。”
省城的宅院或是铺面,不说稀少难遇,就是碰上也不是他们手里钱能买下的。
动辄就是数万元的价格,但凡便宜的都是公家筒子楼。
由于户型差、面积小,十几平米、二十几平米。
不少人家分到新房子后,这些老旧房子就成了鸡肋。
就这些小房子,十几平米大小,便宜的也要一二千元。
就算签了契约,没办法过户,他不敢冒险。
最主要还是不住,若是住的话,就算对方毁约,能得到退款,还不用给房租,说起来也是划算。
他能知道,还是王大志一家人就买了两套这样的房屋。
说是两套,其实就是挨着的两间,一间王大志和王大花夫妻两住。
另外一间则是王大花亲妈住着。
王大花怀孕了,买来房子住着安心。
不用每个月给房租,也不用时时担心房东收回房子不出租。
更何况她还将亲妈的棺材本都给榨了出来。
否则单凭他们两夫妻,买不起两间屋。
虽然需要与别家共用厨房,共用厕所,但他们以前租住房子是同样情况,是以他们适应得很快。
搬家的时候,宗庆山和妻子还被请去暖锅。
王大志和王大花如今又都在惠好多商业楼做事,知道老板老板娘没空。
就没有自讨没趣,而是请他们两个,相当于曲线救国。
再怎么说都是同个村的,又都在自家女儿女婿手底下干活。
他们给面子去了,要不也不会把情况了解得这么清楚。
宗黎明把钱给父母就没再去想过钱的事情。
在他看来,自家两个孩子在省城这边的开销就不是一笔小数目。
不说住得宽敞吃得好,单单是在学习上面,除学校上学外,还另外找老师给培养兴趣爱好。
在这一点上面,他觉得父母比自己考虑周到做得好。
这样情况下,他当然全心全意依赖他们。
想到孩子,宗黎明就觉得特别尴尬。
明明是最亲的父子关系,偏偏如今如同有隔阂一样。
他再怎么做,都觉得和两孩子有距离。
就比如说,他去接孩子们放学,遇到斌斌的同学。
他会热情打招呼,这样做肯定就能让斌斌那些同学知道他的身份。
许多家长都这样做,这点无可厚非。
斌斌同学有好奇之人,问起以前来接他的婆婆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