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都市言情 > 拼搏年代 > 拼搏年代 第180节
  吕夏降下车窗打招呼:“铁叔。”
  铁公鸡手腕上挂个收音机,点头说道:“这是要回部队上。”
  吕夏说道:“是。”
  铁公鸡招招手:“路上慢点。”
  汽车往前走,吕夏摇上玻璃,带着滋滋啦啦的歌声传进来。
  “来来来来,就知责任大,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保卫咱妈妈谁来保卫她,谁来保卫她……”
  到火车站,兄弟仨下车,送到进站口,吕春拍了下吕夏胳膊:“好好干。”
  吕夏轻轻点头,话仍旧不多:“家里就交给你们了。”
  吕冬应道:“二哥,你放心,有我和大哥!”
  吕夏看眼吕冬,又看眼吕春,背上包,提上旅行箱,转身进火车站,步伐稳健,脊背笔挺。
  这一走,就连吕夏自个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再回来。
  吕冬看着吕夏离开的身影,脑海里突然跳出一个词——以身许国。
  吕春说道:“走吧。”
  吕冬默默跟着他去停车场,上车之后,说道:“二哥这次回来,感觉……”
  他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吕春接话道:“陌生?”
  吕冬想了想,说道:“可能吧。”
  吕春发动汽车,出停车场时,说道:“这个国家总得有人去守卫,总得有人去做奉献,总得有家庭付出,要不哪有我们现在的安定。”
  吕冬点点头:“是啊,有今天的生活不容易。”
  他想到了去年夏天,部队用肩膀硬生生抗住无数大堤。
  回到吕家村,胡春兰已经收拾好东西,吕冬搬上箱子酒放在摩托车拖斗上,又提起装在方便兜里的两条烟,挂在车把上。
  过年走亲戚,自然不能空着手。
  初二要去马家村走舅家。
  吕冬有俩舅舅,大舅胡春明,住在河对面马家村,小舅胡春亮去了西疆,少说四五年没回来过了。
  两边关系不算多好,也就逢年过节有来往,具体原因少不了农村重男轻女那一套,胡春兰没出嫁前,在家里就个使唤丫头的命。
  娘家嫂子也不是善茬,牙尖嘴利,在马家村出名的厉害,骂街一对三,能骂的人出不了门。
  至于吕冬的大表哥胡斌,在县服装厂上班,没事就拖拉机和摸牌。
  前次胡春兰还对吕冬说过,有钱别学老表。
  据说有时候玩的挺大,工资发下来两三天就能折腾光。
  去一趟,放下东西,说几句话,那边也没留吃饭的意思,吕冬和胡春兰识趣,不到十一点就主动告辞。
  这么些年下来,早就习惯。
  大家面子上都能过得去就行了。
  吕冬家亲戚不多,吕建军和吕建国就兄弟俩,胡春兰兄妹仨,也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亲戚事。
  到初五,走完亲戚,最重要的就是迎财神。
  吕家村规矩都简化了,就是摆上香案,放上一挂爆仗完事。
  讲究点的,会堆柴火烧纸。
  迎完财神,可以清扫爆仗皮,清洗衣服了。
  农村的过年,要到正月十五才算结束,有的村会耍龙灯。
  但今年吕家村的人心思都不在这上面,过了初五早早的就在准备食品公司的事。
  吕振林申请扶持政策和资金的报告已经写完,找正式退休的老梁进行修订,等公家单位初八上班,就会提交上去。
  上面有人,通过审批问题不大。
  另外,吕振林意识到老梁还能发挥余热,特聘老梁作为吕家食品公司的顾问。
  谁也不能小看一个工作四十年,从城关镇一把手上退下来的老人的智慧,还有人脉。
  老梁当然不是为了钱,只要象征性的1块钱工资,一方面是闲不住,另一方面是看在与吕振林几十年的交情上。
  在青照县范围内,如果食品公司遭遇到来自正经途道的刁难,老梁就能解决大部分。
  初八,吕振林孤身一人去泉南,与腊月二十六下午约定的几个人面谈,确定给三家大型企业食堂供货。
  光这三笔订单,就能撑起一个小型的村办企业。
  创业之初,有人扶上马送一程,跟自个闷着头干,天壤之别。
  初九上午,吕家食品公司又开了一次会,确定过十五之后,再在四个乡镇上开店。
  开完会,吕冬骑着摩托车去了大学城,跟年前比起来,年后学生放假,工人返乡,大学城格外安静,中心路口的市场上,一个卖东西的都没有。
  这边的固定居民仍然是少之又少。
  甚至走半天都碰不到一个人。
  吕冬直接进学府文苑小区,工地还没有上班,售楼处也在放假,特别安静。
  年前因为赶集,有大半个月没过来,吕冬发现也有变化,比如楼上都刷了楼号,吕春买的房子在2号楼,他买的房子所在的是3号楼。
  吕冬一路走进去,不难判断小区卖出的那些楼,暂时也没人居住。
  不知道杨烈文那边跟几所学校沟通的咋样了。
  大学城短期内想把房产市场拉起来,这应该是最大的刺激消费点。
  这年头,可没闹出啥幺蛾子丑闻,几所大学的附属学校都是倍香倍香的。
  话说二十年后,附属学校仍然很香,房地产公司炒的火热。
  曾经这个小区3万+的房价就是最好的证明。
  过上二十年,这样的小区在很多人眼里,属于名副其实的老破小。
  单单没有地下停车场,没有规划车位这个问题,到2010之后就会叫人头疼死,到时开车出入绝对欲仙欲死,特别锻炼业主的停车技术。
  吕冬停好摩托车,翻出一串钥匙,从南边开门进小院子,快一个月没来,落了一层灰。
  没说的,先简单清扫一下。
  这里的存货全都清空了,大学城和工地工人都要正月十五以后才能返回,吕冬并不着急去进货。
  进到屋里,光秃秃的水泥墙面很扎眼。
  吕冬决定,等天稍微暖和一点,找人简单装修一下,刮刮腻子啥的,也不用去找别人,李家柱的装修队就行。
  再弄点简单家具,比如床和衣柜,万一遇到下大雨之类的意外情况,也能在这住。
  胡春兰最近在找人打床,倒也不用去买。
  当然,这里最大的用处,仍然是充当临时仓库。
  等到店开起来,需要的货更多,这处房子隔着也近,存贮东西非常方便。
  想到店,吕冬离开房子,又去工地上看了看,尤其围挡圈起来的商铺部分。
  年前,二层商铺已经封顶,窗户都安上了,基本建设完毕,连店铺外的花格砖地面都铺好了,也就是因为天气的关系,外墙上的涂料只刷了一小部分。
  吕冬很轻易就找到了他的一号铺,正对着路口,面积又最大,非常好辨认。
  店铺外墙呈圆弧形,正门朝向西南,只要把招牌挂上去,从东边、西边和南边过来的人,第一眼就能看到。
  商铺上下两层,170平方,使用面积很大,不管做麻辣烫,还是做炸鸡,都非常方便。
  吕冬的初步计划是先做麻辣烫,毕竟吕氏麻辣烫的名声已经打响了,投资相对来说也比较低。
  还能顺带着卖些饮品,卤肉烧饼单独开个窗口同样能卖。
  甚至能专门开几张桌子,尝试火锅的模式。
  万物皆可涮,万物皆可炸,万物皆可烤。
  这是吕冬未来经营的三大方面,曾经也是最为火爆的大众餐饮模式。
  吕冬上下看了看,以他的判断,这边很快就能交房。
  交了房,就能装修进设备,准备开店。
  吕冬算了下资金,银行卡里有36万块钱,手里还有年前留下备用的1万多现金,接下来还要继续买店铺,可以贷款,剩余的开起店来绰绰有余。
  他也准备注册一个公司,跟商标相对应——吕氏餐饮。
  同时考虑拉几个人入股,人选也有所考虑。
  一方面手里有资金,另一方面能带来助力。
  吕冬很清楚,既然想要做事业,飘在天上没有用,必须考虑当前社会和地区的实际情况。
  在青照这种地方,主管部门的一个实权科长卡死一个小公司一点都不夸张。
  随后,他又去其他店转了转,看看具体情况。
  吕冬出工地,来到路口,给伊万打了个电话,大伊万还在泉南休假,这位全家的生活方式都中国化了,邀请吕冬一起去天下第一泉看灯会。
  很热情,吕冬还是婉拒了,约定等伊万回来上班,俩人好好聊聊。
  吕冬又给钱锐打电话,问他在县城没有,准备去银行取钱,还给他那两万块钱。
  钱锐跟赵娟娟去泉南购物了,这两天都不会回来,说等十五以后再说。
  债权人都不急,吕冬这个欠账的也能耐下心来。
  他可没练出那种欠账是大爷的超级境界。
  吕冬又给杜小兵打了电话,那边很快接通,说了没几句,就听到杜小兵嘘寒问暖的声音,知道杜小兵正忙着那啥,问了他啥时候回大学城,就挂断了电话。
  老杜啥都好,就是……
  吕冬摇摇头,完全不能理解。
  赚钱创业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