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这个大湖上风平浪静,吨位像点样的船只都会悬挂本国国旗。当悬挂着鲜艳红旗的舰队在地中海经过的时候引发了附近船只的注意,却没有引发那些船只的惊讶。中国船队在地中海里不算多,却也不是稀客。
这是一支由十艘货轮与三艘军舰组成的船队,目的地是地中海东部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港口迎接的是奥斯曼?努里帕夏。这位奥斯曼帝国元帅,当之无愧的名将看到从军舰舷梯走下来的李维仁上将,立刻迎上去握手。
与奥斯曼?努里帕夏在普列文一起被俄国人围困了将近两年,李维仁看到自己的老朋友也很欢喜。两人稍微寒暄了一下就说起了正题,“五万吨的装备,步枪已经足够让奥斯曼帝国的陆军全部换上新式步枪。”
奥斯曼?努里帕夏眼中放光,中国军队的装备在中美战争中表现优异。战争结束之时都是武器装备低价大放送的时机,奥斯曼帝国也趁机购买了一大批武器。这批武器足够奥斯曼帝国所有部队的装备全部替换掉,身为奥斯曼帝国的名将,奥斯曼?努里帕夏希望能够趁此机会全面引进中国的战争技术,对屡战屡败的奥斯曼帝国实施一次彻底的军事改革。
检查装备物资的工作自然不会让两位位高权重的军人来做,奥斯曼?努里帕夏和李维仁都上了汽车。李维仁拥有奥斯曼帝国的帕夏称号,也是奥斯曼帝国皇室的女婿。从哪个角度来看,他都不能算是完全的外人。皇室接待这位战争中立下赫赫军功的‘亲人’也是应该。
在汽车上,奥斯曼?努里帕夏问道:“李帕夏,我们这些年已经普及了军校教育,有了各级军事学校与军事院校,但是我感觉这些毕业的学生好像并没有想象中那种强烈的爱国心。你们中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么?”
李维仁听后露出了爽快的笑容,他的声音轻描淡写,很有种一切尽在掌握的高深感,“这种事情肯定都有。年轻人和咱们这些老家伙不一样。”
虽然说的轻松,李维仁内心深处却一点都不轻松。年轻的军人们承担了北美战争中绝大多数战争内容,然而李维仁却是在战争结束之后的思想总结会上才听到这个说法,经过了好一阵子的心理斗争,他才不得不接受了这个事实。李维仁这样的‘老将’当然会认为自己是战争的主角,但是战场上中国军队的平均年龄22岁,李维仁的年龄大约是平均年龄的两倍,但是面对几百万年轻人,李维仁个人的年龄数字并没有能让这个整体平均数有丝毫变化。
承认了战争是靠这帮年轻人完成的,李维仁就不得不面对年轻人在想什么这个问题。部队对这个问题的调查统计结果中,‘都督要打这一仗,所以我们就来打这一仗’的占了67%的比例。
“为了国家”
“我想当兵打仗,然后分到部队给的机会”
“我们村(镇、乡、以及各种地方单位)当兵的都给安排工作,还给上学,我也想靠自己混出个名堂”。
这些非常务实又充满了对机遇渴望的理由居于其后。李维仁自己不是完全的苦出身,但是李维仁对于从军的理念和韦泽时代的老兄弟们差不多,不从军打仗,大概就会死。不过短短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军人对于战争的理念就变得完全不同。
政治部门内部的讨论当中有一个对比,老兄弟们中间单纯的因为韦泽的命令而去从军的基本为零。甚至李维仁这波人里面因为对韦泽的服从而去从军的比例也是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些数据让军中的将领们大吃一惊。他们自己无法想像,单纯论忠诚的话,反倒是那些没有亲自见过韦泽的年轻军人更忠诚。
现在战争还没完全结束,对于中美战争的总结,对于年青一代的了解也只是刚开始。李维仁却已经明白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有很多不正确,有相当一部分错的离谱。此时一起出生入死的老朋友奥斯曼?努里帕夏提出了相似的问题,李维仁倒是觉得自己走在了老朋友的前面很多很多。奥斯曼帝国的陆军里面可没有光复军军中那么系统与科学的政治部门。
奥斯曼?努里帕夏一直对李维仁非常尊重,李维仁的语气里面有种洋洋自得的感觉,反倒让奥斯曼?努里帕夏更有了兴趣,他连忙问道:“怎么讲?”
“你们希望那些年轻军人怎么对待从军这件事。年轻士兵自己怎么看待从军这件事。如果两边的看法一样,自然就没有问题。如果两边的看法不同,自然会有冲突。”李维仁说着常识般的回应。
“可是年轻人难道不该听我们的么?”奥斯曼?努里帕夏对李维仁的话并不同意。
李维仁微微摇摇头,他以前也有过类似的看法,但是光复军里面政治部门的思想教育却证明了这种想法的问题。扭头看了一眼老朋友,李维仁语气很沉稳的说道:“老朋友。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世界终归是年轻人的。我们会被现在的年轻人取代,取代我们的年轻人会被将来比他们更年轻的的年轻人取代。”
见到奥斯曼?努里帕夏露出并不认为这话的表情,李维仁继续说道:“我们当年守普列文的时候用的是什么样的武器,现在我们又在用什么样的武器。哪怕是我们自己,现在的我们取代了过去的我们,未来的我们又会取代现在的我们。到底是让世界一成不变,还是跟着时代向前走,这就是老头子和年轻人的区别。”
看得出,奥斯曼?努里帕夏很想反对李维仁的话,至少也希望能够把这话当成一种笑话来看待。毕竟李维仁整个叙述的语气非常轻松。但是仔细想想李维仁所说的话,奥斯曼?努里帕夏发觉自己怎么都反驳不了。除非是他态度强硬的认为世界永恒不变,否则他就不得不承认年轻人的‘不听话’是必然而不是偶然。可这种想法与奥斯曼?努里帕夏这一生的基本理念很对立,所以元帅大人根本不想接受李维仁的说法。
当然,李维仁来这里也不是给奥斯曼帝国的元帅大人上思想教育课,既然老朋友奥斯曼?努里帕夏并不乐意继续这个话题,李维仁也很识趣的闭上了嘴。这次派李维仁过来的目的是让奥斯曼帝国按照协议把科威特割让给民朝。中美战争之前,民朝就一直为了能够在波斯湾有一快土地而努力。那时候的奥斯曼帝国担心中国一旦有了落脚点后就无限制的扩张,所以百般抵抗,不肯从命。等到中国解决了美国,奥斯曼帝国的身段立刻就软化下来,对于民朝要一块土地的要求表示了理解。现在这票武器已经不需要奥斯曼帝国掏钱,这一大笔武器款项可以用科威特这块土地来抵偿。
汽车驶进了奥斯曼帝国的皇宫,接着就是一套很繁复的礼仪。李维仁做着这样的行动,心里面一阵阵的腻味。这种为了摆谱而摆谱的玩意与民朝简单明快的做法大相径庭。韦泽都督对于礼仪的意见是‘实用、平等、简单’。所以军人敬礼和握手,非军人只剩了握手。有了起码的礼貌之后,大家立刻就直入主题。奥斯曼帝国这套繁复的礼仪,让李维仁想起小时候在乡下见识到的规矩。那时候的李维仁就不喜欢记都记不住的玩意,现在的李维仁忍不住回想起了儿童时代的记忆与感受。
好不容易捱到结束,奥斯曼帝国的皇帝陛下就开始说些云山雾罩的话。大概的意思是‘我是皇帝,我最大。你们要听我滴’。发表完了这些没有任何实际事物的废话之后,李维仁就按照外交部门事先弄出来的那套东西,用还算流利的土耳其语发表了一番符合奥斯曼礼仪的话,大意是,“皇帝陛下,俺知道你在奥斯曼帝国最大,俺也坚定的支持您在奥斯曼最大的历史传承和现实局面。在承认您最大的基础上,俺想问问您,那个合约您肯定有了圣裁,那么我该怎么按照您的吩咐去办事呢?”
李维仁很清楚,如果对于民朝,这话里面重要的只有一句,‘合约怎么签’!但是对于奥斯曼帝国而言,也许这句话才是最不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李维仁对于奥斯曼帝国的态度,是否尊敬奥斯曼帝国的皇帝,是否支持奥斯曼帝国的皇帝。只要能让皇帝陛下感到了善意和支持,那些土地什么的其实不重要。
见李维仁这么上道,奥斯曼皇帝陛下脸上露出了庄重的神色,还有一抹神秘的微笑。他以奥斯曼帝国的皇帝范儿说了一通,大概就是奥斯曼帝国感受到了中国的善意,为了应对这样的善意,皇帝陛下让首相来和李维仁讨论此事。
李维仁心里面松了口气,终于能够从这样无聊的对答中解放出来啦。当然,事情还没完。按照这帮突厥人的传统,事情谈完就是酒宴。歌舞、美食,大家高兴不高兴都要看。直到皇帝陛下觉得他终于能够离开,一众参加这种场面的人物才松了口气。
这样的活动让李维仁觉得非常疲惫,他回想自己年轻的时候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局面,其实感觉还是挺嗨的。美丽的舞娘,充满异国风情的舞蹈,食物、美酒,还有土耳其烟草,年轻的李维仁觉得真心是享受。现在这么一套下来,李维仁除了疲惫还是疲惫。
疲惫归疲惫,事情还得办。李维仁就去奥斯曼的外交大臣席位上,大臣此时正在痛饮酸梅汁。看得出,他也喝了不少。谈起了有关条约的问题,外交大臣只是讲道:“明天到我办公室来谈。”
奥斯曼帝国的传统里面,官邸基本都是办公的场所。皇宫是一众大臣来皇帝这里办公,单纯的政务办公地点其实不是常态,没想到十几年过去,奥斯曼帝国还真的有了不小的变化呢。
第二天到了充满奥斯曼风情的办公大楼,外交部长把李维仁让进了会客厅,接着就是认真的关上门。“帕夏大人,听说您在伦敦有一定影响力。是真的么?”大臣的声音很是谦恭。
李维仁不知道是谁放出这样的屁话,他一个军人怎么可能在伦敦有影响力。如果英国上层听到这话,大概会吓得够呛吧。中国高级军人在伦敦有影响力,大概是因为光复军已经成建制的开进了伦敦。
李维仁也没有拒绝,他答道:“我有些朋友在认识伦敦的一些人,不知道您有什么要我效劳的么?”
“我的儿子在英国读书,不知为何,英国方面扣住了我的儿子,不让他离开伦敦。我请求阁下能够动用手里的资源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外交大臣立刻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我……来这里是要签署协议的。”李维仁觉得自己此时不能让别的问题捆住手脚,按照中国的习惯,办事总是要给回报。不过李维仁来这里是签署条约,难道这位外交大臣的意思是不给他办事就不签约么?当然,以奥斯曼帝国给李维仁留下的印象,这帮鸟人在很多时候真的敢把自家的事情置于国家事务之上。
外交大臣当然不是傻瓜,听了李维仁的话之后,他立刻答道:“帕夏大人,我绝不会拒绝签约。也不会延后签约时间,但是此事让我心神不宁,如果不能得到大人的帮助,我就不知道该去找谁才好。”
“你们和英国不是关系很好么?”李维仁有些不理解这位外交大臣到底是怎么一个想法,奥斯曼帝国也差不多是英国的小弟了,英国人老奸巨猾,即便外交大臣的儿子在伦敦杀人,英国人也会因为自己的利益来妥善处理此事。把人毫无理由的扣住不太像是英国人的做派。
“所以我也完全不能理解此事。”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大臣苦笑着说道。
把这件事情说下,签约倒是很容易。波斯湾那地方环境恶劣,沙子众多,能在那边爽快生活的大概只有骆驼。民朝原本在那边占了一大片地,试图在巴士拉那边圈到土地,奥斯曼帝国始终不从。现在奥斯曼帝国看民朝解决了美国之后终于腾出手来,就把民朝占领的那一大片沙漠的治权卖给了民朝。
李维仁也不知道为何韦泽都督的谈判底线是接收治权,但是还承认土耳其对这片土地的主权。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大臣兴冲冲的说道:“我们是这样想的。明年是贵国大皇帝陛下60周岁生日。我们就以贺礼的理由,将这片土地的所有权送给贵国皇帝陛下。你们觉得如何?”
李维仁沉默不语,他没想到韦泽都督马上就60岁了。身为都督的部下,对于都督的生日竟然没有外国人熟悉,李维仁觉得自己有些可耻。
“帕夏大人,您有什么意见么?”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大臣问道。
“没有意见。我们同意这样的做法。”李维仁说道。不过说完之后李维仁继续问,“阁下,如果是赠送的话,是不是存在存在奥斯曼帝国再没收这片土地的可能?”
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大臣一愣,他之前还真没想到过有这样的可能。但是仔细一想,这种事情的可能性当然存在。只要奥斯曼帝国愿意承担结果,收回这片土地也是彻底抵罪民朝的很好手段。但是在奥斯曼帝国,皇帝陛下至高无上。若是想弄出一个连奥斯曼皇帝都不能动摇的协议,就跟让全能的上帝创造一块上帝自己无法搬动的石头般不合逻辑。外交大臣一时间还真的被难住了。
李维仁原本也不是特别认真的说这个问题,他只是军人职业病发作,对于归属权提出点质疑。如果这块土地割让给了中国,事情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不管谁想夺走这块土地的所有权,就得先问问光复军是不是愿意。但是把土地所有权让给民朝,就意味着民朝处于一种奥斯曼帝国掌握主动的局面。作为军人,最不喜欢的就是这样的被动。
不过李维仁也知道自己是来干什么的。看到外交大臣皱着眉头,大有这么苦恼的想下去,一直想到明天之后的意思。他立刻上前打圆场,“我们相信奥斯曼帝国的善意,所以请您不要苦恼。咱们赶紧把条约给签署了再说。”
“这样合适么?”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大臣不知道真心还是假意的问。
“合适!非常合适!”李维仁的语气里面甚至出现了强烈的逼迫的味道。签约完成之后,李维仁就可以摆脱外交任务,继续他熟悉的军事工作。
条约签署之后,李维仁以一副释然的表情离开了奥斯曼帝国的外交大楼。目送李维仁离开,外交大臣叹口气。他其实很享受方才趁机刁难李维仁的感觉,但是这个世界讲的是拳头的实力,而不是口舌之利。即便能刁难武夫,却不敢惹恼武夫。对这样的现实,外交大臣觉得很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