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天兵在1917 > 214 技高一筹(上)
  不出意外的话,科尔尼洛夫和邓尼金之间翻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不过这一切对远在彼得格勒的布尔什维克政 治局以及李晓峰来说,并不知情。不光是不知道科尔尼洛夫和邓尼金之间关系趋于破裂,更不知道,社会革命地方正在暗中联络旧军官势力,准备发动政变。
  不得不说,离开了某仙人穿越而来的情报,布尔什维克的情报机构在当前还是十分简陋和无力的,也许能够监控部分关键的大城市,比如说彼得格勒、莫斯科。但在远离俄罗斯核心区域的位置,比如乌克兰、乌拉尔山和远东方向,几乎是一片空白。
  实际上的情况远远要比布尔什维克所了解的要严重得多,不光是俄国内部的旧势力蠢蠢欲动,远东方向的日本人也已经开始集结兵力,随时准备发兵俄国。
  在这一片暗流涌动之下,彼得格勒甚至还处于一种乐观的情况下,政 治局和中 央委员会关心和讨论得更多的,是关于迁都的问题。
  进入三月份以后,政 治局就有一种打算,将首都重新迁往莫斯科。主要的原因是,彼得格勒这个城市的地理位置有点那啥,随着芬兰的独立,波罗的海三国也紧随其后,纷纷自立门户。这使得原本拥有波兰、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以及芬兰作为纵深的彼得格勒,突然的就有点暴露在国境线上的意思。
  从彼得格勒向北,走不了三十公里就到了芬兰,向西,也就是两百多公里的路程就去了爱沙尼亚,说句不好听的,如今的彼得格勒有那么点天子守国门的意思。
  这样的环境自然是无法让布尔什维克政 治局安心的,哪怕是达成了布列斯特合约,但谁敢保证德国人就不会反复无常?如今,波罗的海三国、白俄罗斯、乌克兰到处都能看到德国人搞事的影子,一个弄不好,敌人的大军就可能兵临城下。
  怎么看彼得格勒都不能让人放心,似乎还是处于内陆的莫斯科更安全,更让人放心,至少战略纵深更大,敌人打过来需要时间,而且后方也方便跑路。更何况,莫斯科本来就是俄罗斯的首都,迁回去也不存在什么政治上的问题。
  也许有同志要说,布尔什维克也太没有志气了,还没开打就先怯场了,灰溜溜的就逃离了原本的革命圣地,这似乎面子上不好看啊!
  不过反过来想一想,面子这玩意能当饭吃吗?是面子重要还是里子重要?二月份当德国人发动狂风暴雨一般攻势的时候,有那么一段时间彼得格勒确实是岌岌可危了。连导师大人都不得不号召彼得格勒的工人赶紧的拿起武器准备保卫首都。
  这种在刀尖上跳舞的感觉可是不妙,反正如果让导师大人自己选择,那还是找一个更安全的地方来指导全国的革命斗争比较好。至少不用担心一不留神敌人就打到彼得格勒城下,然后又得慌忙的消耗政治资源去保卫首都。
  这可不是无稽之谈,在俄国内战爆发没多久,波罗的海三国的白军势力在外国干涉势力的扶植下,集结起了一支军队,向彼得格勒方向迅速突进,一度让布尔什维克非常狼狈。试想一下,如果布尔什维克的中央机关继续留在彼得格勒,恐怕就有乐子看了。
  并且,迁都莫斯科不光是安全,也是具有相当的政治意义的,莫斯科处于内陆,周边是俄罗斯经济和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控制住了这一片,就等于控制住了俄罗斯的咽喉。
  从后来俄国内战的进程也能看到,这一片地区实在太重要了,哪怕白军一段时间内气焰喧天,但是他们所占领的地区工业并不发达,不能源源不断的给他们的军队输血。而红军哪怕是经过了大量的消耗,而后方的工业基地能源源不断的武装起新的军队。
  两相比较之下,一边是越打越弱,另一边则是越战越强,谁胜谁负自然是一目了然了。
  应该说迁都莫斯科对布尔什维克来说是对的,当然,这也意味着俄罗斯三百年来的对外扩张走到了尽头,意味着俄国开始从扩张走向收缩。这一历史进程虽然在今后的一百年里有所反复,甚至一度苏联帝国的气焰不可一世,但后来证明了是历史的大势所趋,无可阻挡。
  不过现在说这些比较遥远,随着迁都莫斯科被政 治局提到议事日程,相当多的问题都必须得到解决。中央机关的搬迁、人员的调动,在这个官册制度即将形成的时候,混乱是不可避免的。
  人心思动啊!随着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的职能对调,对党内的各种政 治势力来说,意味着必须重新布局以及开始新一轮的政治交易。在此之前,必然要盘点一下前一阶段各大势力的得失。
  不需要算得太细,在前一轮的斗争中,列宁派的收获绝对是最大的,在布列斯特合约问题上列宁大获全胜就不用说了,光是在莫斯科的提前布局,都能赢得不少加分。
  因为李晓峰的积极努力,列宁派在莫斯科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不光某人自己把持了莫斯科契卡的要职,穆拉洛夫虽然没有完全控制住莫斯科州党 委,但是经过强制办脱产学习班,他在莫斯科党 委的势力还是很大的。
  别忘记了还有伏龙芝以及斯 大林的势力,前者掌控了莫斯科的军事指挥大权,后者虽然屡受打击,但是在莫斯科也有不小的影响力。如果上述人等能够同心协力,托洛茨基在莫斯科就根本混不开,他在莫斯科的势力几乎是一片空白。
  所以在迁都的决定正式通过之前,托洛茨基必然要做一点工作,否则就这么赤条条的前往莫斯科,他恐怕会被爆出翔来。
  “我个人同意关于迁都莫斯科的决议,在当前形势下,为了更好的开展革命工作,很有必要前往俄国腹地开展工作,而莫斯科各方面的情况非常好,有利于我们开展工作,不过……”
  说到这,托洛茨基忽然一顿,他很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列宁,小心翼翼地说道:“不过迁都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在迁都之前,我们必须对相关的情况做统筹的考虑,将各种问题考量清楚,制定一个全面的计划和方案,才好实施!”
  虽然托洛茨基嘴上说得很漂亮,但是在座的各位都知道他真是的意图是什么。这厮估计是要讨价还价一番,尽量的改善一下迁都莫斯科之后的生存环境了。
  不过一时间却没有人敢搭腔,包括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在内,列宁派的大佬们都在注意导师大人,他老人家不首先发表意见,谁敢说话?
  列宁却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他是万众瞩目,此刻的他甚至有那么点心不在焉,仿佛根本就不在乎迁都莫斯科这件事。
  直到整个会议室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导师大人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漫不经心的说道:“大家都说一说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
  丢下这句话,他老人家似乎又魂游天外了,这让在座的列宁派大佬们心中暗自着急,都有一点埋怨导师大人的意思:“您老人家今天是怎么了,怎么就不在状态了。您难道没有看出,托洛茨基这货都有点磨刀霍霍的意思了吗?”
  还别说,托洛茨基真是磨刀霍霍,尤其是在他察觉到列宁的心不在焉之后,立刻断然的挥出了第一刀:“要向安全顺利的迁都莫斯科,首先就必须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在当前,整个俄国境内都有大量的****份子在活动,可以想象,当他们得知我们的迁都计划之后,绝对会有所动作的……”
  说到这里,托洛茨基又停下了,他又一次瞧了瞧列宁,下面的他可就要直入正题了,如果这时候列宁突然“清醒”过来,那可是大大的不妙。不过当列宁还是那么麻木不仁的时候,托洛茨基既有些放心,又有些意外,列宁今天的状态确实很奇怪啊,这是怎么了?
  不过奇怪归奇怪,该说的话已经是箭在弦上,托洛茨基自然不会咽回去,他深吸了一口气,朗声说道:“鉴于这种复杂的情况,莫斯科契卡的任务和责任就非常的艰巨了,他们将要受到严酷的考验……我个人虽然对莫斯科契卡的同志们充满了信心,相信他们是一只能打硬仗的队伍,但是一些客观上的问题恐怕会拖后腿啊!”
  说到这里,托洛茨基简直就是迫不及待了,一口气将后面的话全部倒了出来,生怕被人打断似得:“安德烈同志一直在主持莫斯科契卡的工作,他的工作能力受到了中央的一致赞扬,但是前一段因为外国刺客的袭击,为了保护列宁同志,他身受重伤。如今正在彼得格勒修养,而迁都工作又迫在眉睫。我们是不是暂时另选一位同志去接替他的工作呢!”
  托洛茨基这番话听上去似乎底气不足,而实际上也正是如此。在这个问题上,老托确实是底气不足。首先,某人的工作能力确实无可置疑,其次某人前一段的功劳实在太大。哪怕是现实是严峻的,他也不敢说给某人撤了吧,换一个其他的人来干这份工作。
  所以,刚才的话中,托洛茨基一而再的强调某人的工作出色,说了不少好话,到最后图穷匕见的时候,也只敢说派另外一个同志暂时去接替某仙人的工作。
  可见,老托在这个问题上是有着相当的顾忌的,他很怀疑自己这个建议一提出来,就会遭到列宁的迎头痛击,毕竟某人是列宁的心腹,才刚刚救了他的命。在这种情况下,列宁实在是有太多的理由表示愤怒和不可接受,而且他的愤怒还能获得在座中 央委员们的一致谅解。
  所以,在说出这番话之后,托洛茨基已经做好了迎接列宁狂风暴雨一般反击的准备,他早就制定了好了相关的策略,他也有信心利用这个突破口取得一个满意的借口。
  不光是托洛茨基做好了迎接列宁发飙的准备,在座的其他人,包括列宁派的斯维尔德洛夫和斯 大林,以及不是列宁派的捷尔任斯基,都做好了相同的准备。
  不过是双方所准备的内容有点诧异,斯维尔德洛夫和斯 大林准备的,是准备附和导师大人的意见,一拥而上痛打落水狗,准备轮流爆托洛茨基的菊花;而捷尔任斯基相对厚道,从维护党内团结,以及维护党的利益出发,他准备在关键的时候拉托洛茨基一把,免得这货被打脸打得太惨,以至于破罐子破摔,直接导致冲突的全面爆发。
  反正双方都已经拉响了战斗警报,只要列宁一发言,就挽袖子上前开打!不过意外的情况又一次发生了,列宁并没有如想象中一样火山爆发,相反,他对托洛茨基的发言是频频点头,似乎是很赞同的样子。
  末了,他老人家还由衷的夸奖了托洛茨基一句:“托洛茨基同志的意见非常重要,也十分中肯……肃清莫斯科的****份子,维护好迁都的秩序,是一件十分重要也十分棘手的工作……哎,如果安德烈同志没有负伤,如果他还能主持这项工作,我是一点儿都不用操心的……可是,很不幸,他的身体还没有恢复,暂时是无法主持这项工作了。那么另找一个合适的同志去接替他的工作就是必然的选择。托洛茨基同志的发言真是一阵见血啊!”
  斯维尔德洛夫和斯 大林的脑子都有点短路,如果不是他们熟悉导师大人的一切,否则真的怀疑跟前坐着的这个导师大人是不是假冒的。你老人家怎么会向着托洛茨基说话呢?这不应该啊!要知道莫斯科契卡可是我们好不容易才抢到手的,你怎么说送人就送出去了?而且还是送给托洛茨基这个最大的对手呢?
  连托洛茨基都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都呆住了。倒是原本准备劝架当和事老的捷尔任斯基微微的皱了皱眉头,铁面人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但是他也不能完全确定。不过他很清楚一点——列宁并不是不在状态,更不是向着托洛茨基说话,这里面似乎有说道。
  第二意识到这一点的,是托洛茨基,很快他就反应过来了,立刻这位也开始紧张的计算起来,似乎是在计算利益得失。反倒是斯维尔德洛夫和斯 大林反应最慢,这哥俩花了很久才想清楚其中的弯弯绕绕。
  实际上在他们哥俩想通之前,列宁已经继续发话了:“我觉得也不用搞什么暂时接替了,安德烈同志的身体不适合领导肃 反工作,那就暂时退下来,让其他的同志取代他,我相信我们党内其他的同志也不会比他差,说不定还能做得更好呢!”
  这时候脑子不够用的就已经不仅仅只是几个政 治局委员了,大部分中 央委员都傻了,难道说最近几天党内发生了什么他们所不知道的大事,以至于导师大人对某人产生了意见,否则,能把某人最重要的职务撸掉吗?
  有说法,这其中一定是有什么说法!
  真是这样吗?肯定不是的,列宁又不是吃饱了骂厨子、念完经大和尚、过河拆桥的主儿。他之所以这么大方,确实是有深意的。不信,且听他往下说:“托洛茨基同志,既然是你首先意识到这一点,想必你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说说吧,你觉得哪位同志接替安德烈同志的工作比较合适!”
  托洛茨基在心中暗骂了一声,他已经完全想明白列宁为什么会这么大方了,可是就算明白了,也于事无济,这个话头是他首先挑起来的,列宁根本就只是顺水推舟而已。想到这,他不禁暗叹了一声:“和阳谋比起来,搞阴谋果然是要第一个层次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要搞清楚托洛茨基和列宁之间到底进行了一场怎样的交锋,那得细细的掰扯。最重要的问题,托洛茨基为什么会选择李晓峰作为突破点发难。这个问题是最关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搞清楚了这个问题,后面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那到底是为什么呢?理由有很多,比如时机合适,李晓峰确实受伤了,也确实在静养,他不适合继续领导莫斯科契卡的工作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个问题上发难,托洛茨基是顺理成章,说破老天去,也没人敢说他说得没有道理。
  就算列宁很欣赏也很喜欢某仙人,他执意要反对的话,事情的理儿并不在他那边。也就是说,导师大人如果要保住某仙人的岗位,那么不可避免的就要动用自己的权威以及一部分政治资源。
  而托洛茨基最希望的就是这样的局面,列宁动用的政治资源越多,发挥的权威越强烈,对他后面的行动就越有利。
  为什么?以前谈到斯 大林为奥尔忠尼启则抢位子的时候,就说过这个问题。混政坛也是有潜规则的,没有人能够面面俱到一毛不拔,哪怕是列宁这样的大导师也不行。
  如果他在李晓峰的工作问题上投入太多的资源,去力排众议什么的,那么在后面的问题上,他就不得不让步。而对于托洛茨基来说,他就是想借着李晓峰的工作问题,迫使列宁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