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三国:无敌召唤 >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地灵”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地灵”
  滚滚江水东流逝。
  历经半个月的开凿,阻断河床的大石在百姓的手中终于被凿开了。
  河水冲刷而下,沿着河道缓缓流淌,即便是秋水县的百姓,也同样笑逐颜开。这水就仿佛是他们的命一般。
  凿开大石的过程比较缓慢,难免百姓会灰心丧志,再加上有心人的暗中蛊惑,进展并不顺利。
  但姚广孝却早已料到,先放了一两个年纪稍大一些,比较听话的孩子,瞒着父母一起说谎。
  如此一来,再没有任何人能横加阻拦。
  陈丰看着城内百姓被人利用,加上自己的小妾回来之后便茶不思饭不想,撇了撇嘴:
  “这贼秃!”
  ……
  姚广孝和田伯光在秋水县解决万通河的事情。
  丁承也没闲着,开始从万通河挖沟渠引流,从万荣县引到新绛、稷山、闻喜三个县城。
  工程浩大无比,甚至到了劳民伤财的地步。
  但三个县城想要水,也只有这个笨办法。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丁承十分清楚,只要挖通了,往后就能彻底解决掉水源问题。
  如此艰苦的条件之下,丁承这么做,只会积压问题,百姓心中的怨气越来越多。
  好在范文程出了一个主意,如今丁承手底下的普通士卒不少,让钟和顺、苏子安等几个原来的县令,带着普通士卒一起挖沟渠,速度能快一些,也能减少百姓的怨言。
  连官家的兵将都来干活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丁承麾下有一批普通士卒,几乎上了各大武将的黑名单。
  这些士卒上不思进取,下不肯离开军营,每天吃的粮食让郑东肝儿颤,一到操练就开始无精打采,丁承也有些头疼。
  如此一来,倒也算是两全其美了。
  挖河道的工程还在继续,丁承又找了一些靠谱的农夫,在稷山县北边二里之外,盖了一个简陋的小作坊,说是用来研制什么东西。
  每天都拉一些木头、腐烂的动植物尸体、以及猪下水等东西过来,在几口特制、直径足有一丈的大锅内熬煮。
  这些东西本就难闻的很,再这么一煮,简直能要人命。
  恐怕投入战场当中,往敌军身上一泼,能抗住不投降的,恐怕也没几人了。
  丁承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这个小作坊里面,指挥着农夫熬木头、煮腐肉。
  就连倔的跟驴一样的何灵思,也不敢跟随,毫不忌讳的骂他是疯子。
  不理解丁承的,何止她一个,就连招来的农夫也一样如此。
  “这丁大人脑子没病吧?一天到晚让我们煮这些玩意儿。”
  “可不是嘛,这味儿让我一天吐八回,来这几天工夫,我都瘦了好几圈了。每天晚上会去,媳妇儿都不让我上床。”
  “别埋怨了,丁大人自己也都待在这里,研究什么催熟剂?”
  “这些东西扔地里烂掉,能让小麦长得更好,我是知道的。可没必要这么折腾啊!”
  “好好做吧,反正付咱们工钱,今年收成也不好,在这里也比种地强……我先吐一会儿。”
  ……
  几个农夫的质疑声,刚好被进来的丁承听到了。
  “你们说的没错,这些东西烂掉就是很好的肥料。”丁承也不生气,直接开口说道。
  黄大壮他们顿时面色发白,抿着嘴巴一句不敢多说,额头冒出了冷汗。
  丁承看他们的样子,呵呵一乐,拍了拍黄大壮的肩膀,“大壮叔你们别紧张,我没生气。”
  顿了一下,解释道:“这些东西要腐烂,却需要很长时间,或许今年丢下去,明年才能用得上。”
  黄大壮连连点头,“大人说得对,我们往年都是割完麦子之后,烧一把火,来年这土地还能种。”
  “可是现在咱们已经没时间了,再过一两个月,麦子就会成熟,这些东西丢到地里,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所以我研制了这个!”
  说着,丁承拿出了一个瓷碗,里面是灰不溜秋,呈不规则颗粒状的东西。
  黄大壮脸上带着惊讶的表情,“哦!这就是大人说的催熟剂?”
  “是的,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一地灵’。”丁承有些得意的说道,“只需要这么一小碗,你们拿回去之后兑水,洒在地里,很快就能让庄稼成熟。”
  “居然有如此神奇的作用,这下我们老百姓有救了!”黄大壮如获至宝一般捧在手里。
  丁承看他们的样子,笑了笑便转身离开了。
  “黄哥,这东西真有这么神奇?”年纪稍小一点的朱贵疑惑的问道。
  黄大壮确认丁承离开之后,嘴巴一撇,“我种了大半辈子的地了,从来没听说过什么催熟剂的玩意儿,他一个不到二十岁官宦人家的孩子知道个啥!
  带兵打仗,他或许很厉害,但说到种地,估计他连锄头都不知道怎么握。要不是为了十两银子,我才不陪着他玩儿呢。
  还‘一地灵’,真把自己当土地爷了!”
  朱贵等几人笑了起来,觉得黄大壮说的没错,“那这东西咱们不用?”
  黄大壮再次瞅了一眼瓷碗,“用吧,反正今年的收成已经成这样了,随他怎么折腾。如果不用,万一他怪罪下来,咱几个也担当不起。”
  黄大壮他们的将信将疑,丁承心里自然清楚,但也明白自己的话,他们不敢不听。
  有些东西苦口婆心的劝说没一点用,还得用些手段才行。
  丁承的“一地灵”陆续生产,分发到几个县城的百姓手里,然后用官威强行让他们使用。
  大半个月之后,万通河的引流工程也基本完成了,看着河水顺着沟渠缓缓流淌至几大县城的田地当中,丁承总算松了一口气。
  姚广孝和田伯光还没有从秋水县回来,但派人来汇报说事情并没有了结。
  他们已经可以确定,堵截河道,恐怕就是针对丁承的,只是幕后之人尚未浮出水面。
  丁承让他们安心的去做,需要什么,全力支持。
  有了水源,最初百姓也喜形于色,但没过几天,他们居然将水源又给堵住了。
  就连丁承也不明所以,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黄大壮连忙解释道:“大人,您可能没种过地,不了解情况。再过一个月就是割麦子的时候了,这是最后给麦子补水,然后就要等着地干,麦子黄了就能收了。”
  丁承皱了皱眉头,这个时候就断水,“一地灵”的效果根本还没发挥出来,自己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