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司马懿、陈群、程昱、毛阶等人,都是当世的智谋之士。他们见曹操的脸色非常难看,当然知道主公心里想的是什么?可是这些人又一个个在官场混迹多年,都不愿意贸然开口。
“仲德,你说这刘琮为何知道大旱之后会有久雨呢?难道真的是天命所归吗?”曹操突然问程昱。
“主公,这天本来就是有阴有晴,大旱之后出现连阴雨天气,本就没什么稀奇。”程昱的语气非常平淡,他避重就轻回答。
程昱绝不相信汉王刘琮是天命所归。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如果说真有天命所归之人,那便是他的主公曹操。当年征讨董卓时,不幸中了徐荣的埋伏,全军覆没。就在天下诸侯并起的时代,硬是在中原站住了脚,然后击败了刘岱、张邈、吕布、张绣、袁术等一个个诸侯,最后在官渡大战中胜了袁绍,统一了北方,成就了霸业。
而刘琮,只不过是抓住了赤壁大战的时机,巧取豪夺而已。
“主公,仲德说的没错,但凡有经验的百姓,都知道久旱有久雨,若这传言是真的,岂不是遍地都是天命所归之人?”陈群也接过程昱的话说道。
“可去年冬天并没有什么征兆,刘琮为何要治理黄河,修建水渠呢?”曹操听了程昱和陈群的话之后,反问道。
“这……”两人顿时被噎住了。
这样的问题,曹操也曾问过贾诩。贾诩的回答虽然当时令他满意,可是现在,中原和关中道持续大雨不断,让曹操心中也产生了狐疑。
不要说曹操,就连贾诩此时坚定的心也有些动摇了。他不得不震惊刘琮预知的是如此准确,这显然不是凭经验便能做到的,难道真的是天命所归?假如真是这样,那自己所做的这一切,岂不是逆天而行?主公的霸业,难道真的无法实现?
“主公,不管汉王刘琮是如何预知今年的大旱以及洪涝灾害的,但属下可以肯定,他绝不会是天命所归之人!”正在这时,司马懿突然向曹操行了一礼,朗声说道,“属下曾听闻,昔日夏桀无道,黄河泛滥,商纣残暴,渭水泛滥,周幽王荒淫,泾河泛滥。倘若汉王真是天命所归,中原和关中又岂能够连续遭受如此之灾害。”
“主公,仲达言之有理啊!”程昱一听,眼前一亮。他觉得司马懿说的太有道理了,汉王刘琮治下百姓遇到如此天灾,又怎会是天命所归之人呢?
“主公,中原和关中已经持续降雨半月以上,纵然汉王提前将河堤进行了加固,但也挡不住这肆虐的洪水。若属下猜测不错,洛阳周围恐怕已经是一片泽国了,而关中道也被渭水浸漫。”陈群也说,“至下百姓遭受如此大灾,他又怎会是天命所归之人呢?”
“是啊!”
“是啊!”
毛阶、贾诩也都赞同。
“黄河泛滥,中原将成泽国……”曹操自言自语。陈群说的这种情况,他当然能够想到,而且也绝对相信。
“孝先,这场降雨能否给我们冀州并州造成灾害?”过了一会儿,曹操猛毛阶。
“主公放心,我们这里的雨下的并不大,而且时间也不长,且离黄河较远,河堤坚固,不会造成灾害。”
“那就好!”曹操点了点头,“仲德,长文,你二人要多关注我们邺城附近的河流,若是河水猛涨,当提前做好防范,以免百姓受灾!”
“主公心系百姓,实乃天下之幸也,属下定竭尽全力,不负主公所托!”程昱听了曹操的话,深受感动。
“属下谨记!”
“主公,天晴之后,正是讨伐汉王刘琮的绝佳时期!”司马懿再次进言。
“讨伐刘琮?”曹操皱起了眉头,他和刘琮之间已经打过许多次仗了,而且每一次都是败。现在已经信心不足了。在他想来,只要能够守住自己这五个州就行了。实在不行。他甚至想到了放弃徐州,只守住清、幽、并、冀四州即可。因为徐州是四战之地,离刘琮和孙权都很近。
“主公,黄河、渭水、泾河泛滥,其必是汉王刘琮惹来天怨,我们出的可是正义之师。况且在这段时间,洛阳周围粮仓被冲,农田被毁,村庄被淹,汉军粮草难以为继,庄稼颗粒无收,流民遍野。纵然汉军再强悍,也会变得不堪一击。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怎能失去?我们不但能够夺取兖州、豫州,还有可能攻破洛阳,到那时便能重新占据整个北方。”
司马懿的话说完之后,曹操的心有些动了。不要说攻破洛阳,只要能够夺回兖州和豫州,那他便有信心击败刘琮,一统天下。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大限之日已经不久,没有太多的时间。在有生之年,若是不能使大魏立于不败之地,占据绝对优势,儿子曹丕定然不是刘琮的对手。
“仲达虽然言之有理,可是幽州战火尚未结束啊!”陈群有些担心的说。
“幽州不足为虑,公孙康败亡之日不远矣!”司马懿笑了笑说,“主公,公孙康的大军到了渔阳之后,其势头已经被彻底摁住,与刺史王雄对峙。辽东兵远道而来,粮草运送不便,现在已经快要断粮了。王刺史一直按兵不动,其目的就是在关键时刻断其粮道。更何况他身边还有牵招和徐元直,因此属下以为,公孙康败亡之日已经不远了。”
“言之有理!”曹操看了看司马懿,满意的点了点头,他本是爱才之人,可是对司马懿心中总是有些介蒂,可能是因为此人给人感觉有些阴冷,当然,更重要的是那个三马同槽的梦。不过对于司马懿的才能,曹操还是非常欣赏的。“众卿以为如何?”
“属下以为可以出兵讨伐!”
“属下附议!”
众人都没有意见。
“文和,你便筹备出兵之事!”
“诺!”
“长文,让桓阶出使江东,务必说服孙权,让他一同出兵!”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