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从长坂坡开始 > 第330章 你虽认错,可就是有问题
  隆中对的策略是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得到了三兄弟社团扛把子的高度认可。
  诸葛亮他掌握了群雄混战的天下形势,他们作战的规律和结果,说明他在种地是时候,不是光种地,不关系其他事情。
  自董太师进京之后,天下群雄并起,其中有弱有强,拥兵几百上千便要占据一方。
  跨州连郡的武装力量,数不胜数。
  可是在一帮群雄当中,最后却被曹操那种名望低微,势力弱小的人,击破了各方面都强大的袁绍。
  这场战争揭示了一定的战争规律,即以弱胜强,不仅需要天时,更重要的是人谋。
  第二个就是为刘备实现匡扶汉室的目标,规划了具体的步骤,不在死命的与曹操硬碰硬的,想着法子干掉曹老板。
  而是首先壮大自身,毕竟三兄弟社团实力有限。
  不足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剿灭曹操,宏大的目标,被诸葛亮规划,分解成一小段一小段的阶段性目标。
  第三个就是保证了三兄弟社团将来的联吴抗曹的方针与路线,以保障荆州益州归自家所用的利益。
  最后一个便是要合力的建设利用两州,为争夺天下,恢复汉室提供成功的资本和稳定的后方。
  对于隆中对,关平是非常佩服的。
  在大汉这个连什么基本的普及概念都没有的时候,诸葛亮从局外观察各方形势,确定战略方针。
  他自觉的遵从眼前的形势,以及刘备将来的发展渠道进行长远考虑,可谓是高瞻远瞩。
  虽然诸葛亮目前的身份低微,可他祖上出过两千石,在荆州更是“关系户”。
  没有这些渠道关系,光凭借他在隆中种地,他上哪知道天下大事的消息?
  种地的人多了,怎么就他提出来隆中对的战略呢。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是想要把自己培养成那种人,成为王佐之才。
  他不仅观察天下的形势,还借鉴历史的各种案例。
  如汉高祖刘邦自汉中出秦川,击败项羽,从而建立大汉朝。
  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益州,窥视荆州,并且公孙述也想借鉴汉高祖刘邦兵出秦川的故例都给了他启发。
  可关平身为局外人,隆中对是好战略,但他深知隆中对的失策和局限性。
  第一步让三兄弟社团由弱变强的策略极其对,并未什么太大的失误。
  只是变强之后的第二步,从战略防御变成战略进攻,制定的两条攻魏方针,有些问题。
  在战略上分散了兵力,北伐本就是以弱打强,兵力需要集中使用,两路出兵,一路为主,一路为钳制。
  可对于三兄弟社团而言,汉中与荆州两路伐魏的路线,距离一两千里,以现在的运兵水平,实在是太过于遥远。
  根本就没法子首尾相顾,战役上不能配合,反倒是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这也是每次诸葛亮北伐前,与江东约定相互攻魏,但江东也没有及时按计划一同进军。
  故而太祖在评论这一策略时,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
  解决这个麻烦,除非是荆州益州两个地方大爆兵,进军千里最终汇合到长安或者洛阳城下。
  但荆州之兵北上宛洛有着巨大的风险,一个是粮草问题。
  再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盟友问题。
  三兄弟社团占据益州,跨有荆州,占据了江陵,对于江东全据长江的战略而言,有着严重的战略利益冲突。
  尤其这种冲突会随着刘备的日益强大而爆发激化,处理不当,便会引起联盟破裂。
  诸葛亮对于江东觊觎荆州的的认识不足,荆州是孙刘两家的必争之地。
  尤其是看着刘备势力做大,这是孙权不能容忍的存在。
  而且人心思汉是有着时效性的,被曹老板杀了几批,又蔫了下去。
  待到曹丕继位的初期,才是获得人心思汉的最好时机。
  等曹丕顺利接班,稳定北方后,百姓渴望统一,不希望在被征召到边境打仗。
  最重要是北方世家大族和当地豪强的利益也得到了大魏新皇帝的保证。
  从底层到上层,中原人士们便不会思汉了,思汉的人不是死了就是老了。
  新的人口会厌恶诸葛亮叩关作战。
  那个时候,北伐中原,诸葛亮就没有机会得到中原思汉力量的支持了,这就与隆中对的策略出现了偏差。
  然后就是横跨荆州益州,交通不便,经济上也没法子融为一体,做不到互惠互利。
  尤其是在江东为了自家利益后,三兄弟社团很难长期跨有荆州益州,做到以荆制益,或者以益制荆,同时守住两地非常困难。
  隆中对的第一步计划已经证明是正确的,只是第二步存在着问题。
  若是及时发现,并且有着充分的时间,来根据周遭势力的形势,进行更正。
  这也是关平想要努力往隆中对掺水,对其纠正的一番动作。
  如此一来,必须要大规模的整修从荆州到益州的道路,在鱼腹县留下一支可以支援荆州的军队。
  甚至要暗中修正五溪蛮人他们前往益州南部的商路,在那里也要征召一支如无当飞军似的军队。
  同时继续收服五溪蛮人的心,力使其在关键时刻能出一把力。
  关平其实并不想随军进入益州,待到战事结束后,一定要在荆州努力搞发展。
  尤其是自己在荆州看着,免得被江东背刺一把,提早打出gg。
  争取弥补隆中对策略的漏洞,努力的修正他,免得到时候自己身死族灭。
  对于诸葛亮没有把交州纳入体系,关平也不在乎,等到将来诸葛军师入蜀,没了掣肘,倒也方便的多。
  “诸葛军师的一番话,当真是鞭辟入里,是我孟浪了。”关平急忙抱拳认错。
  现在还是要实行隆中对的第一步,先占据荆州在说其他。
  诸葛亮却是挥舞着羽扇摇头道:“我自是知道定国为主公好,也是为了诸位都能有这样一个千里眼。
  但实际情况就是如此,最重要的是此等利器,还是勿要轻易制作,万一江东讨要,我等要不要给?”
  诸葛亮的本意是想让关平配合他,说此种物件极其难以制作,绝了诸位的心思,免得人手一个,被江东发现。
  好东西自然是要好好捂着,别轻易见了光。
  人无我有,便是优势。
  却没想到关平他有着自己的思路,竟然想要占据交州。
  这是万万不行的,一口气是吃不成胖子,反倒容易被噎死。
  一切还是按照计划慢慢来,等待时机。
  如果曹操不南下,刘景升不病死,主公焉能在短短数月便成功翻身?
  人谋重要是不假,但同时需要天时啊。
  就好比赤壁大战的一场东风,若是没有东风,周公瑾他焉能取得如此的成果?
  少年人的进取心极强,诸葛亮也是知晓的。
  只是他自认为与关平一向配合默契,没想到今日却翻了车,着实让他没有料到。
  可这不符合主公的战略计划,交州并不在内,士燮他也不是个能够轻易臣服的主。
  “那自然是不能给他们的。”张三爷便是率先嚷嚷了起来。
  “翼德将军所言在理。”诸葛亮颇为欣慰的拱手。
  “俺看那周瑜就不顺眼,总是仰着脑袋看大哥,他神气个屁。
  此等好东西,焉能便宜了那厮,不给,绝不能给他!”
  张三爷又骂了一句。
  周瑜傲气,对于三兄弟社团的态度,着实让人感受不到如沐春风。
  或许是他不屑如此做。
  但世上除了一群老狐狸能隐藏自己的情绪外,其余大多数人都是功夫不到家。
  张三爷对于大多数士人的态度都很好,但周瑜给他的感觉就是看不上你们的样子。
  张三爷感受的很是明显。
  你们以为俺是个憨憨,其实俺大多时候都机智的一比。
  “好了,翼德,勿要再言。”刘备摸着胡须,差人收起这千里眼,笑道:
  “这些时日,我们秣兵历马,就等着要与曹军一战。
  此次兵发江陵城后方,必会遭到襄阳樊城江夏等驻军的袭扰,诸位皆要小心行事。”
  “喏。”
  刘备带着人走了,也并未带走天下这唯一一支的单筒望远镜。
  君子不夺人之美,既然是侄儿的物件,那就让他好好用,等到将来有材料了,在做出几个来。
  等到众人走了,唯独诸葛亮留了下来,他在江边扇着羽扇道:“定国,方才可是有些生气?”
  “我有什么可气的?”关平一脸不解的看向诸葛亮。
  “因为你认错了!”
  关平满脸问号:???
  我认错也不对了?
  “军师这是什么判断依据,我不懂?”
  诸葛亮却是望着波光粼粼的江面道:“定国,你有些骄傲,从不会轻易道歉。
  一旦道歉,必定只是嘴上说说,心里早有谋划,是否?”
  对于诸葛亮如此观察细微,关平突然想要离他远一些。
  他娘的,军师什么时候念过芭芭拉咒语一变,成杨修了?
  还是聪明人都有这种技能?
  “那军师观察的是相当的仔细,我有些受宠若惊!”
  关平望着滚滚长江水,摇头道;“这只是军师的错觉,我心中并无谋划,只是觉得有些可惜。”
  “呵,你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我!”诸葛亮收回目光,瞥向关平道:
  “定国,交州目前它就是个坑,除非士燮能够主动投靠,否则与我们无利。
  至于与士燮结盟,别想了,结盟只是适时所选,绝非好计。”
  “我们不要交州,那江东可就要交州了,军师就没想过?”
  “你还是有所谋划。”诸葛亮哼哧一笑,休想骗我。
  “嗯,既然军师猜到了,我方才说的也是借口托词,却有谋划。”
  “你难道真的想要兵发交州,与江东争夺?”
  “现在说这个为时尚早,还是等着士燮来信在言吧。”
  “交州道路遥远,消息且等着吧。”
  诸葛亮摇头,他其实对于士燮来投是不寄存希望的。
  士燮在交州只手遮天,凭什么要臣服于自家主公。
  他连天子都不放在眼里,那天子的皇叔,他就放在眼里了?
  天真!
  如今割据天下的,除了自家主公,还有几个能把天子放进眼里的?
  尤其是交州那种偏远之地,士燮出行比王都要盛大了,非刘姓不得称王,士燮他敢如此做,那心中早就没有天子了。
  大汉如今的天下,本就是礼乐崩坏,天子成为傀儡,还有几人能够认同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