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好像在吴越,只是待了六七十年,从钱镠到钱弘俶,虽然只有三代人,却历经了五主。
五位吴越王虽然只是三代人,但却架不住会生啊,尤其是后三位,钱佐,钱综,钱弘俶三人,乃是兄终弟及,旁支加在一起,规模越发的壮观。
当然,如今的宗室,效仿是前唐,对于女子那一支,也是包括的,如果说妾生了子,也会加入族谱。
五千多人,真正的男丁不超过两百。
听到这番话,萧善文这才松了口气。
他言语道:“治浙,先得治钱啊!”
一旁的通判连连点头,表示赞许。
不过,萧善文并没有听他一面之词,他抬起头,说道:“走,去看看钱塘江吧!”
初春时分,钱塘江颇为温顺,水位也在低谷,平缓,许多小船在江面划行,颇为悠闲自在。
萧善的目光,则看向了阻碍海潮的大堤坝,钱塘江沿岸的捍海石塘。
钱塘江原称罗刹江,一听名字就不是善茬。尽管钱塘江潮令人叹为观止,但同时海潮也侵蚀农田,吞没农舍,使得杭州在唐以前的发展极其痛苦。
钱镠一边下令修筑海堤,从六和塔到艮山门长达一百多公里,牢不可摧;另一边又建造了龙山闸、浙江闸,阻止海潮内灌。开始建海堤时,刚建好就被冲了,于是钱镠“因命疆弩数百以射潮头”。
这在五代乱世中,花费巨资而修建水利工程的,唯独吴越国,是极为稀奇的。
“百里海堤,吴越王真是有本事啊!”
萧善文颇为遗憾道。
岂止是海堤,像是太湖,苏州、嘉兴、长洲等地,设置了撩湖军,专门负责浚湖、筑堤、疏浚河浦,一时间,浙江府开垦数十万亩良田,民心大悦。
在南方,最大的政绩就是筑堤、疏浚河浦,虽然耗费大,但浙江府颇为宽裕,想必是不介意的。
只是,这般的行为,几乎已经让吴越国干没了,让他这个知府,颇有些无所适从,没有政绩干了。
“难道,某就萧规曹随不成?”
萧善文颇为无奈,他着实不想这般干,这不就凸显他无能了吗?
忍住心中的不耐烦,萧善文行走在街道上,赏悦着杭州城的繁华。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即使在洛阳,依旧有许多人禁锢于跪坐,对于高脚板凳颇为不喜。
但他一路走来,街面上的茶坊,酒肆,小食糕点等店铺,几乎是家家都必备高脚板凳,人们也乐意接受,着实新奇。
他好奇地问了一句。
一旁的通判,则轻声道:“郎中有所不知,前几十年,吴越与契丹来往甚密,为了获得战马,隔几年就派遣使团而去,只是从石晋自称儿皇帝后,就关闭了通向。”
“虽然只有那么几十年,但却对吴越国影响深远,高脚椅子板凳,平常百姓也见怪不怪了,反而更为胡化一些。”
见此,萧善文倒是没有那么拘泥这些,只是点点头,问道:“邸报,在杭州如何?市井小民克愿购之?”
“邸报在杭州,也是极受欢迎的,周边的数府之地,唯独杭州,每次超过了三千份,运送的船只,忙碌的很!”
“这般就好!”
萧善文点点头,他身边跟着几个人,穿着宽松的圆袍,行走在杭州的街道上,络绎不绝的行人,商贩,吵闹声不绝。
他一边听着,一边走动,心中却想,洛阳坊市隔绝,管理万民而不不乱,可是在杭州,坊市的界限已经突破,如同汴梁一般,着实让人头疼。
听闻,当时杭州内,数以万计的百姓喧闹,士兵弹压不得,五野王这才不得不归降。
但若是实行坊市隔绝,偌大的杭州商业,恐怕就毁于一旦了,到时候管理可行,赋税却减少,不值得啊!
伤脑筋。
萧善文皱起眉头。
抬起双眼,这一路上,他自顾自地走着,思虑问题的时候,倒是不曾发觉,如今突兀的一瞧:
不知何时,眼前就出现了一座寺庙。
他仔细想了想,走了不过数里路,杭州城十未去一,但是这一路下来,却不下十座庙。
这未免也太过于密集了吧?
“杭州百姓信佛,可知多少座庙宇?”
萧善文轻声问道。
“约莫三百座寺庙,百余座塔幢!”
“怎地那般多?”
“武肃王(钱镠)在任时,多有修建,其笃信佛、道,洒下了不少的钱财,历代先王也不断地增建,三百之数,已经少矣!”
萧善文无语了。
杭州城不过是四五十万人,也就是说,几乎是每万人,就有一座寺庙,其中的虚耗,难以计量。
“按照朝廷的规定,一州之地,百人以上的寺庙,只能有一座,府者,五百人以上,也只能有一个。”
萧善文摇摇头,冷笑道:“崇福司的制度,在浙江府,看来形同虚设啊!”
“郎中,杭州百姓信佛,这般限制,怕是得引起民愤啊!”通判忧心忡忡道。
“民愤我倒是不怕,唯独畏惧朝廷下发的斥责,对于浙江府的优待,已经够久了,是时候改变一下了!”
心中有了计算,萧善文回到了自己暂住的地界。
过不了两日,朝廷的天使到达了杭州,萧善文也总算出现,正式露面。
儒雅随和的新任知府,让众人松了口气。
这是近百年来,第一次由外人担任这等官职,浙江府的官吏们,可谓是七上八下。
元德昭一走,可就真没人帮助他们了。
萧善文上任前,早就通过密匣,书写自己的意见,送与洛阳。
“其一,浙江民风散漫,律法松弛,民富而慵懒,上令下悖,须得从严治之,一如诸葛亮治与蜀。”
“其二,浙江寺庙盛行,小小的杭州城,数百座寺庙,就连道观,也超过了百座,吸食民脂民膏……”
“最后,常山王虽然率领嫡系去往了洛阳,但长年累月留下来的旁支,依旧无比庞大,在各州县繁衍壮大,难以计量。”
“故,微臣以为,欲治浙必先治其三者,三者不除,浙江府就不会有变,更不会成为朝廷的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