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全球战国 > 第530章 真是超级乌龙
  “恭请天安,万岁,万岁,万万岁。”
  “圣躬安。”
  “恭谢天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恩浩荡。”
  “臣刘綎,永服辞训,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叩三拜的仪式完成后,四川总兵刘綎,从孙承宗的手上接下了出兵木邦的圣旨。
  拿到圣旨后,麻溜的从地上爬起来。刘綎左手一伸,马上就有亲兵过来接走了圣旨。然后刚才还很是严肃的表情,一下子变得满脸狞笑。
  “这位就是孙大人吧?末将以前没见过啊,孙大人出任本职前,在哪里高就啊?”
  “刘帅客气了,本官以前是庶吉士,翰林院编修。”
  “哎哟,庶吉士啊!那可是以后的阁老啊。末将这可得和孙大人多亲近亲近……嗯,这位就是刘公公吧,这么年轻就被派出来独当一面了,说不得,以后也是要做太监的人啊。”
  “咱家只知道用心给皇爷办差,太监什么的,咱家不会去想。”
  “哎,刘公公太方正了,孙大人,你不会也是这样吧?”
  “呵呵呵,刘帅,你的这位家门儿可也是出自你们将门之列。刘公公的父亲以前乃是辽阳副总兵。”
  “嘶~~刘公公,令尊不会是刘逢吉(刘应祺)吧?哈哈哈,还真是啊。嗯,咱们做武将的,对皇上最是忠心不过,除了杀敌,也能把自己的儿子送进宫里伺候皇上。刘公公,你出身将门,那就是自己人!这次司礼监派来的监军派得好!”
  “呵呵,好叫刘帅知晓,此次出兵呢,咱家就是陪着大家一起去南边走走,真正的监军,乃是孙大人。”
  大明朝经过两百多年的崇文抑武后,武将的权利比起开国的时候已经小了很多。具体到出兵打仗来说,一般都是文官做统帅负责制定作战方案,并掌管全军后勤。而武将呢?嗯,你们只需要按照文官制定的方案进军、厮杀就好。
  当然,有的时候呢,大内也会派出宦官做监军,这时候后勤这一块,往往就是宦官来掌管了。
  所以刘綎看到朝廷同时派了文臣和宦官来,本能的以为这一次出兵的后勤是刘时敏主管。而在听闻刘时敏也是出自将门后,那种内心的欣喜自然的就流露了出来。
  至于你要问若是孙承宗制定的方案很扯淡怎么办?哼,刘綎这样的老革,乃是在万历心头挂了号的。对普通的文臣他才不在乎呢——到时候上了前线,自行其是便是。
  可惜,这一次的出兵费用,是兴华宫赞助的,所以,这后勤这一块,自然也是兴华宫的人掌管。
  “哎呀,末将想起来了,一年多前的邸报上,是说了太孙开蒙的事情。想不到孙大人还是太孙的老师啊!嗯,太孙指导吴大夫发明牛痘之法的事情,末将当然也是知道的。这不,最近末将的兵营里,都在打这个天花疫苗呢。哎呀,能够教出如此贤明太孙的孙大人,一定是了不得的人杰啊!没说的,末将估计不出五年,就可以改称孙大人为孙阁老了,哈哈哈哈~~~”
  老**在那里自说自话一阵后,突然发现旁边的两个人都对着他含笑不语。饶是刘綎脸皮再怎么厚,也有点过不去。于是赶紧的转过身来对着手下吼道:“都傻愣愣的站在这里干什么?等着孙大人发钱啊?还不赶紧的去准备宴席?本帅要好好的请孙大人和刘公公喝一盅!”
  不得不说,虽然刘綎的部队军纪不好,出去打仗经常祸害当地百姓,但其部的执行力却是很高的。在刘綎发令备宴后不到一刻钟,一桌热气腾腾的宴席就摆了出来。
  “孙大人,刘公公,请上座。”
  众人坐定之后,刘綎先是给孙承宗和刘时敏介绍了自己麾下的几个主要将领,自然的,孙、刘二人也变着花样的夸奖这几位大将的雄壮。
  酒过三巡,前戏已毕,刘綎眼睛转了转:“孙大人,末将敢问,这次出兵,朝廷总的方略是什么啊?”
  “刘帅,朝廷的意思是,今年六月之前,我大明援军至少一万人,要进入木邦境内。”
  “啊?孙大人怕不是在说笑吧?这会儿都三月初三了啊!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要赶到木邦?这个,请恕末将无能为力。”
  大明朝到了中后期,由于武将地位的持续下降,由此导致文臣们对武将和军队越来越苛刻。
  以明军在自己的国土上行进为例:理论上来讲,本国军队在本国土地上行军,是不需要携带诸如粮食之类的后勤物资的。事实上在明朝中后期,随着卫所制度的崩溃和军镇制度的不成熟,明朝中后期,也没有任何一个镇将能够组织起行军千里的后勤供应。
  于是,明军在国境内移动,是由当地的地方官员负责供应军队的粮食。
  但是明朝的文官们多精啊,他们说:武人没念过什么书,不懂大义,绝对不廉洁。所以为了防止武将们贪污国家的粮食,因此,军队从本官的辖区过境,本官不会直接拨付粮食给这支军队。而是要组织当地的民夫,把食物做成熟食后,按人头发给过境的军队。
  这么做,武将确实没机会贪污。至于满口仁义道德的文官会不会因此贪污,嗯,估计,或许,大概不会吧。
  按照这个时代贫苦百姓一天只吃两顿的惯例,各个地方政府给过境的本国军队,是要提供两顿吃食的。
  但如此一来,文官们又发现了问题:要是一支军队行军速度极快,一天之内穿越两个甚至更多的县域呢?那这些丘八们岂不是一天能吃五六顿饭?不行!国家的资财不能如此浪费。所以后来地方文官们就约定俗成了一个规矩:军队进入本县的当天,本县不提供饭食——因为你在前一个县已经吃过了。只有这支军队在本县内停留时间超过一天的,本县才提供饭食。
  毫无疑问,如此一来,明军的机动力一下子就被限制了:对于士兵来说,一旦开拔,往往意味着今天没有饭吃了。到了新的地方后,还得饿上一晚才有饭吃。所以,到了明代中后期,明军的移动,往往是走半天,停一天甚至更多……
  军队的统帅对此毫无办法:皇帝还不差饿兵呢,你要是让部队搞急行军,一天走几个县,结果个个县都以你这支军队在本县停驻时间不足不提供饭食。那军队是要哗变的!
  在历史本位面,明朝与后金的萨尔浒之战,明朝各地的军队向辽东会齐的时候。就是因为这操蛋的制度,导致很多军队根本赶不上大战——四川石柱的白杆兵,从石柱出发,要走将近一年才能到北京!这还是其统帅秦良玉深得军心的情况才超常发挥出来的速度。
  所以,刘綎才说三个月内要从四川赶到木邦,绝不可能。这么做,武将确实没机会贪污。至于满口仁义道德的文官会不会因此贪污,嗯,估计,或许,大概不会吧。按照这个时代贫苦百姓一天只吃两顿的惯例,各个地方政府给过境的本国军队,是要提供两顿吃食的。
  但如此一来,文官们又发现了问题:要是一支军队行军速度极快,一天之内穿越两个甚至更多的县域呢?那这些丘八们岂不是一天能吃五六顿饭?不行!国家的资财不能如此浪费。所以后来地方文官们就约定俗成了一个规矩:军队进入本县的当天,本县不提供饭食——因为你在前一个县已经吃过了。只有这支军队在本县内停留时间超过一天的,本县才提供饭食。
  毫无疑问,如此一来,明军的机动力一下子就被限制了:对于士兵来说,一旦开拔,往往意味着今天没有饭吃了。到了新的地方后,还得饿上一晚才有饭吃。所以,到了明代中后期,明军的移动,往往是走半天,停一天甚至更多……
  军队的统帅对此毫无办法:皇帝还不差饿兵呢,你要是让部队搞急行军,一天走几个县,结果个个县都以你这支军队在本县停驻时间不足不提供饭食。那军队是要哗变的!
  在历史本位面,明朝与后金的萨尔浒之战,明朝各地的军队向辽东会齐的时候。就是因为这操蛋的制度,导致很多军队根本赶不上大战——四川石柱的白杆兵,从石柱出发,要走将近一年才能到北京!这还是其统帅秦良玉深得军心的情况才超常发挥出来的速度。
  所以,刘綎才说三个月内要从四川赶到木邦,绝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