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公,你说有没有这个可能,”曾乙又问到:“崔成焕进不了经略衙门,转而去白山找李继隆,随后半路失踪?”
慕容德丰思虑半天:“雁过留声,倘崔成焕前往白城,必会留下踪迹。”
“李继隆白山城视察军务,崔成焕不一定知道。按日程算,他就是在沈州失踪的。”
“还须设法与经略衙门的人多接触,多找一些有用的线索。”
曾乙笑了笑:“郡公始终还是认定赵普有罪,难道就不能是李继隆一时失察,导致扶桑入侵,为了掩盖罪责,愤而杀了崔成焕吗?”
“李继隆杀降,骚扰百姓,心狠手黑妄杀无辜的事,干得还少吗?”
此次收归契丹和朝日鲜明,李继隆的两把火,契丹山中的无数圣灵,光州城下的无数百姓,让他臭名昭著。
甚至有百姓借此来吓唬小孩儿:再哭,九斤(李继隆小名)就来了。
所以杀崔成焕,对他来说就是捎带手的事情。
慕容德丰却不赞成:“崔成焕前来求援之时,高句丽都城从未被攻破,倘李继隆此时率大军前往援救,不仅无罪,反而有功。”
“作为一个统帅千军万马的将领,李继隆不会连这点最基本的事情都分析不出来。”
“曾先生的意思,难道李继隆一定有罪?”
曾乙说到:“郡公,在下并非此意,只是想提醒郡公,莫要先入为主,而致有失偏颇。”
“或者崔成焕路上出了什么意外也未可知呢。”
慕容德丰说到:“目下难点就在这里,崔成焕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案情再查下去,就得召赵普和李继隆前来质对了。”
曾乙说到:“大人不去找赵普,没想到赵普也不尽尽地主之谊,前来为大人接风。”
这个事情,赵普的幕僚赵勤文也曾劝过:“大人既知慕容德丰到了沈州,为何不前去拜会?”
赵普回到:“慕容德丰是为前高句丽使者失踪之事前来,使者既在辽东失踪,本官便有嫌疑。”
“倘此时本官前往拜会慕容德丰,岂非让人留下私相授受的把柄?”
“他不来找本官,本官自然也不会去找他。”
赵勤文说到:“下官一直呆在沈州,就没听说什么使者的事,会不会是王昭栽赃辽东?”
赵勤文一句话,瞬间让赵普醍醐灌顶,他转身便给汴梁府去了一封密信。
翌日朝堂上,礼部,都察院,户部好几个官员递上奏折。
前高句丽使者,不过是王昭一面之词,辽东并没有使者踪迹。
此事是否是王昭别有用心,挑拨朝廷与辽东关系?
大批朝臣附和,毕竟仗也打赢了,国土又大了许多,也没有人因此获罪,反倒一批人因此得了不少赏赐,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此时的柴宗训并未接到慕容德丰查案的细节,其实他是特讨厌这种朝臣争端的。
既然大家都想安静,他也想将此事就此平息。
于是散朝后,柴宗训将吕端召来询问意见。
“皇上,万万不可。”吕端说到:“此事看似小事,实则关系到辽东安危,甚至威胁国本。”
“倘王昭并未派出使者,其必包藏祸心,皇上须小心防范,必要时褫夺其经略之职,画地圈禁。”
“倘使者之事为真,杀掉使者,便是资敌,辽东定会有大批扶桑斥候,将更不安稳。”
“去岁辽东产粮,几为国库四成,如此重要之地,岂能留隐患?”
“皇上不仅要查,还须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柴宗训淡淡到:“如你此说,朕似乎要亲自去一趟。”
“此时辽东冰天雪地,查案并不太方便,”吕端说到:“臣倒有一计,可以试试。”
“何计?”
“回皇上,”吕端说到:“李继隆于辽东经营多年,必是根深蒂固。”
“李继隆出征的半年间,赵普必也培植许多势力。以臣之见,可将辽东各州府各营官长换一遍。”
“没有了根基的扶持,赵普和李继隆两个孤杆,将好对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