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唐残 > 第935章 兵威冲绝幕(下
  一时之间,城墙下长街中奔走队伍的士气和氛围,总算是赵子日的蛊惑人心之言给慢慢的鼓舞了起来。
  “拼了。。拼了”
  “就搏他娘的一把。。”
  “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啊!”
  “赢了(会所嫩模)平康里见,输了(下海干活)一了百了。。”
  而在高高外郭墙上头,零星存在的巡哨和箭塔上观测人员的见状,却是大惊失色相继丢下武器,却是根本没有人去想要敲响用来告警的金板和锣鼓。
  就这么任由这支反水的人马一口气冲过,从延兴门到明德门会见三里多距离;才被远处街道中新出现的墙垒给阻挡下来。并且有人在城墙上居高临下的叫喊道:
  “来者何部,报出口令!”
  然后迎接墙头问话之人的,却是从这支蓄谋已久的队伍当中,给骤然攒射出来的箭雨。顿时就在惨叫和惊呼声中不见了动静。而这些闷头直冲的延兴门守军,更是一鼓作气冲破了那些用大件家什和推车组成的街垒;
  然后一拥而上将守在背后而猝不及防的武装人员给当场砍杀屠戮殆尽;而身在期间的赵子日更是带头大喊道“自己人”“莫动手”,然后毫不犹豫的接连砍翻数人。因此一时间,他们就像是一股股涌过街道的浊流一般,就这么一鼓作气冲破了至少四道街垒。
  然而,正所谓是侥幸终有用尽处。越过了第四道街垒之后,冲在最前头的几名士卒突然就毫无征兆的一头栽倒在地;然后四下里却是响起细碎的哐当声来。下一刻,城墙上、街道一侧的房顶上,顿然冒出许多身影来。
  还没等他们故技重施的“自己人”“莫动手”喊出几句,居高临下的身影却是毫不犹豫的持铳放射开来;只听得噼啪一片密集而短促的炒豆声;这些冲在在前的延兴门守军就凄厉哀鸣和惨叫着,被轰击的七零八落而相继夯血倒地。
  “不好,是真太平军。。”
  “他娘的,被识破了。。。”
  “太平狗贼早有准备。。”
  剩下侥幸未被波及的延兴门士卒,亦是在大呼小叫的乱哄哄声嚣中,连忙争相转身狂奔而退还到了第四道街垒背后。才停下来喘息着大声叫唤道:“赵旅帅,赵旅帅到哪儿去了?”“难道赵旅帅也冲上去了?”
  然后在往复叫喊了一片之后,却发现混在他们之中复杂指点局面的赵子日,却是早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然后又有人道:“且不管他了,咱们又该怎么办”
  “难道再试着冲一阵么。。”
  “再冲个鸟啊,人家都有警觉了。。难道再拿你的命去顶火器?”
  “那咱们就退回延兴门好了。。”
  “退你个头啊,延兴门不是已然交出去了,又怎么退。。”
  “那就去安厦门再那个投名状,我就不信哪儿还能挡得住咱们!”
  然而在他话音未落之际,后方的队尾方向突然就响起了激烈的嘶喊与惨叫声,然后又一名浑身沾血的将弁跑过来喊到:
  “不好了,官军跟着打过来了。。”
  “那咱们就赶紧让开啊!”
  “让不开了,。那官军是追着咱们的人杀过来的啊!”
  “什么,岂有此理,我可是有郑相公作保的文书啊!你说了没有?”
  “小的们可不都喊了好几遍了,对面却还是不管不顾的杀过来了。。多少兄弟就这么被杀了。。”
  然后又有人大声抱怨起来:
  “我就知道这些官狗不可信,你偏要听了那姓赵的蛊惑,另求什么富贵前程。。现在前程没有命倒要没了。。。”
  “那就快随我撤向城内啊,乘着还有两道街垒可以抵挡一阵功夫。。”
  领头的军将有些气急败坏的喊道:
  “对对,快撤,快撤!”
  “剩下的官狗还是太平狗,都不管他了。。。”
  随着这些叫喊声,他们也终于动了起来,乱哄哄的向着后方最近一个横街口奔涌而去。然后在半响之后,他们即将冲出光行坊与昌德坊之间的纵贯大街的那一刻,迎面一阵箭雨却将让他们猝不及防的射翻了一大片。
  臂膀也中了一箭的延兴门守将,亦是撕心裂肺的惨叫到:
  “住手啊,是自己人,我们是安丰营的兄弟。。”
  然而对面又是一阵箭雨射过来,还有人在大声咆哮着喊道:
  “打的就是你安丰营,吃里扒外的狗东西,”
  “丢下延兴门的城防不管,还骗人害人到我巡禁队来了!!”
  “怎会如此!!!!”
  而退守在街道里的领头守将等人,却是闻声脸色大变,而面面向觎左右都是一片震惊和骇然,凄苦、哀然和绝望的颜色了。而身后的隐约轰鸣和喊杀声,却是再度响彻和逼近过来了。
  显然,那些顺着延兴门,安化门相继攻进城来的官军大队;不但继续攻打起了太平军所据守的明德门,及其附近所属安义、延祚各坊;却也没有放弃对于他们这支,主动转进街头人马的后续追击之势。
  ——我是分割线——
  已经冰雪开始消融得七七八八的江陵城中,再度迎来了一个阳光普照的晴日。因此,在偌大的城坊、街市上,已然充斥着形形色色迫不及待要出门来,进行各色活动和谋生的熙熙攘攘、人流如织了。
  而周淮安也刚刚从年后的巡视冬训行程当中转道回来;这一次的出巡大概花费了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差不多囊括以水系车船连接在一起的湖南、江西、江东的差不多五路地方。其中所能见到的绝大多数情形,还是普遍运转良好的;极少数有所疏失和不足的,也实在诸如器械短缺、食料安排不当等的细节上。
  当然了,如果不是关内局面进入危急阶段的话,估计他还会继续深入杭嘉湖平原地区,进行更加深入的地方巡视(统治权宣称)。而在回程的路上,相应的秘密摸底报告也在相继送到了周淮安的手中。而相比在明面上可以看到的那些东西,这些来自沿途地方暗访小组的秘密报告,才是这次出巡的重头戏。
  毕竟,古今中外的官僚体系这个东西,就是光靠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和制度约束还是不够的;因为它层层向上级负责的缘故,造成了本身还有天然趋上和逢迎性;而任何组织架构下运行时间长了,自然而然都会形成相应的消极怠政情节,和本职框架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不作为惯性。
  哪怕是号称改天换地,革除旧社会以来诸多积习旧弊,移风易俗再造新时代的解放之后;同样也是不可免俗的被形形色色混入体制内的旧式官僚和旧社会留用人员,给一次次带歪到了重蹈覆辙的老路上去。所以才有了****,所有才有了更加彻底的土地改革和公社运动,乃至是在后世争议不止的嗡嗡嗡。
  因此,就像是后世那些层出不穷的中央巡视组、点插足。督查组、巡查组的名目,当然不只是为了纯粹的折腾基层取乐;虽然对于被层层分摊到最底下的基层公务员而言是这么回事。而是让那些已经陷入普遍惰性和不作为的各级官僚,时不时有那么点刺激和触动,才不至于完全忽视了本职工作之内的群众呼声和诉求。
  而在这个农业经济为主而封建残余严重的时代,作为上位者除了官僚们能够展现出来的部分之外,同样也要有自己了解真实民情和社会现状的渠道;不然就很容易像是那些末代君王一样,只要活在别人所营造出来的假象当中,自以为是的迎来整个国家终结的时刻好了。
  因此,既然已经有所“三支队”的成熟经验和框架。作为周淮安出巡前就以各种职业身份为掩护,先行深入地方的暗访小组,其实都是随机抽调来自镇反会、敌工部、社调部、核计科和大讲习所的实习生员,所构成的临时组合,以确保不会让某一个方面的倾向和立场独大。
  而他们主要暗访的内容,也不只是某地主官和部门人员的风评、口碑等明面上的东西;更主要得失与之相配套的地方主要民生消费品物价和供应量,风土人情和资源种类的变迁,屯庄产出与地方乡村的经济比例;等等可以用来间接印证的数据内容。
  毕竟,在具体数据固然可以作假和糊弄过去,但是在整体宏观层面上的计算过程却是没法骗人的;只要哪里缺了一环,就很容易让整体计算模式和架构,出现显而易见瑕疵和纰漏。这就是数学作为诸多门类的基础科学,在宏观层面上统计数据的意义所在。
  其中大多数都是枯燥无味的数字和性质雷同的具体分析;只要和明面上的例行官方审计差异和出入不是太大,没有超过数据模型的波动范畴就算是过关了。但也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报告内容,则让周淮安专门留下来慢慢品鉴了。
  比如其中就有一个叫可止的和尚所书写的《潭州机关工场普查现状及流程改进案条》,看起来就是颇为蒸汽朋克式硬核的产物。而在背景说明当中,据说他是大唐密宗的僧人出身,也是名动开元年间的一行法师一脉的当代传人,随着关内之战后才来到太平军的治下,而又通过义信等人组成的评议会,在佛学院里挂籍做了一名兼职的数算教师。
  而作为他师祖的僧一行可不是等闲人物,死后谥号“大慧禅师”。而他的俗家名字叫张遂,曾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臣、襄州都督、郯国公张公谨。自小就学习历象和阴阳五行之学。青年时代即以学识渊博闻名于长安。为避开来自武则天的征辟和纠缠,剃度为僧,取名一行。
  他在数学领域更是有唐一代泰山北斗,发明了自变数不等间距的二次差内插法;在天文学领域,发现星体运动规律,制成水运浑天仪、黄道游仪,且测量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在佛学领域,翻译了《大日经》,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密宗理论的权威著作《大日经疏》,最终促使得唐代密宗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