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宁、布日固德、祖大寿、吴襄、吴三桂等人,再加上五万精兵,这是华夏军目前,能够拿出的最大机动力量了。
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横扫几个省,也就是这么点兵力而已。
如果他们要是驰援关外的话,估计也就是这么多兵力。
华夏军出兵,不会像大明一样,动辄十几万人,那是因为他们不把后勤人算在里面去。
如果按照大明的出兵标准,每三名士兵,就是必须配备一名后勤人员了。
而华夏军则采用相对灵活的手段,这是跟刘远桥父子都是商人出身有关,他们本来就是运河四大船队之一,也都拥有远洋舰队为他们运输物资,说白了他们也算是物流业的一员,算是运输界的一员,这一行有多少猫腻,他们也都一清一楚,有多少潜力,更加的清楚。
官方运输物资,他们是强行的征发民夫,抓百姓去拉去运,效率低,成本高,而华夏军则吸取了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把他们的物资转包给民间的车行、驼帮,由他们来运送物资,虽然账面上支出了不少的银子,但是效率大大的提高了,损耗也都大大的降低了,更重要的是,速度更快了,不会动不动就出动十几万人的场面。
所以说肖宁所率领的这一支军队,全部都是可以用于战斗的军队,而不是混杂了大批的民夫和壮丁的军队。
肖宁也是华夏军之中的后起之秀,认为是刘宗勇之外最为优秀的将才,最重要的一点,他是华夏军一手培养出来的人,忠心方面没有什么问题。
虽然像是孙传庭、洪承畴、杨嗣昌等人,也都是统帅之才,也都非常有能耐,但是他却不是肖宁这一种根正苗红的刘家人。
而且肖宁他也是公认有机会被封为国公的人,这一次对他委以重任,就是希望他能够更进一步。
对于刘远桥的重托与太子爷的信任,肖宁当场发下了誓言:“不破白城!不擒林丹,誓不回师!”
其他的各位大将,也都当场的拍胸口做了保证,一定竭尽所能,完成此战。
祖大寿、吴襄等人,也都热血沸腾,有心大干一场,他们是后来才加入华夏军的,称得上是后娘养,但是华夏军依旧对他们唯以重任,这令他们干劲十足。
加入了华夏军,他们是兢兢业业,忐忑不安的,就怕自己这些后娘养的,会被别的人所孤立和歧视,但是加入了这里以后,他们才发现,华夏军是拥有很好的氛围,这就是你有功劳,一定会冒出来,有过一定会被处罚,所有的事情,都是凭真本事说话。
这就让一切变得简单了,不用勾心斗角,所有的心思,都花在打仗上,这是祖大寿等人十分欣慰的,也就让他们信心十足,准备干一些事业出来。
华夏帝国出动数万精兵,突袭白城,皇帝陛下寄予了很大的厚望,他们也都知道此战若成,必定名垂青史,就在华夏军中有了立足之地。
华夏军的动员能力非常的强,这边才宣布出兵,第二天军队已经离开了京城,沿着官道,迅速的扑向了白城。
在这一支大军出动了以后,刘远桥又在御书房,召见了洪承畴。
洪承受这次率领数十万大军投降,刘远桥任命其为总督,依旧统领原来的手下,其原来那些将领,也归他指挥,名义上可是有二三十万人。
但是洪承畴也都十分识相,在得到了华夏军资源的支持以后,他就开始精简这一部分人马,那些老幼病残的,就发了一笔安家费和路费,让其回家,也协调地方,让这些退伍的军人在地方能够混个一官半职或者混一个差事,令士兵们皆大欢喜。
他也都成功的把他的军队,精简到十万人,这十万人的军队,可是能战的军队,比起以前华夏军,是远远的不如,但是比起以前的明军,称得上是精锐了。
手上有这一支军队,洪承畴信心十足,有把握横扫天下,这只是吹牛逼的想法,在加入了华夏军以后,他也都被封为伯爵,以军功而封爵,称得上是光宗耀祖了。
只不过洪承畴这一位总督,就是一个总督,没有具体的头衔,也都没有具体的作战任务,现在刘远桥正式任命他为三边总督,负责率兵前往陕西,平定当地的游寇之乱,恢复地方的治安,也都要接管整个陕西,向更西北的地方发展。
刘远桥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一统的天下以后,有心向外进行扩张,他的野心可不止于只恢复大明疆土,而是希望能够恢复到汉唐盛世的局面,陕西再往西走,就是汉唐西域故地,如果能在这一片地方恢复中华文明,这才是强大的帝国。
自然!刘远桥也都把他这一番心思,告诉了洪承畴。
洪承畴听了以后,十分的激动,以前的明军没有办法对外扩张,那是限制于国力和后勤方面,在华夏军崛起后,后勤方面十分的强大,也都拥有足够的钱粮对外扩张,恢复汉唐时代的荣光,就成了每一个军人的无上荣光。
但是洪承寿他有些为难,他说道:“臣其实早在归降之前已有明言,臣母亲已老,臣希望能够回家,俸养父母,等母亲百年以后,再度出山,为国效力。”
这一句话,还真是洪承畴当初说过的,他说过这句话的时候,其实也是想用孝道来包装自己,作为明将,他向华夏军投降,肯定是难逃贰臣之名,如果说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孝道,这就可以稍微包装一下自己,令自己的名声没有那般的臭。
洪承畴他是不舍得放弃手中的权力的,他就知道当官不进则退,如果你手中掌握权力的时候,就可以实现心中的理想,如果退了以后再度回归,就没那么容易的了,多少大臣最怕的就是在关键时候丁忧。
就像当年的张居正,正在自己人生最为关键的时候,父亲去世了,虽然他通过权势,让皇帝夺情,让朝廷夺情,但是却招来了天下的骂名,为后来的悲惨局面,埋下了伏笔。
洪承畴他这般想,主要是为了名声。
刘远桥是什么人?称得上是人精,对方心里面想什么,他是一清二楚,所以刘远桥断然拒绝了对方的请辞,他说道:“自古忠义难两全,为国效力,就是大忠孝,我华夏帝国与大明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这就是凡事以集体的利益为重,所以爱卿就勉为其难,继续担此重任吧?”
洪承畴脸有难色,他说道:“微臣已经离开家里面十几年了,十多年都不曾见过母亲,一直不能在母亲跟前尽孝,十分的不安,深恐子欲孝而父母不在。”
在这个时代,不孝就是天大的罪行,对于这一点,刘远桥也是认同的,他也是一个十分孝顺母亲的人,造反之前,他首先请教的就是母亲的意思,就是怕连累了母亲。
但是刘远桥就知道对方只是在找借口而已,所以他说道:“还是那一句话,自古忠孝能两全,为人处事者,就当做大事,光宗耀祖,这才是对祖宗,对父母的尽孝,你回去只是一家人之孝顺,如果到了陕西,平定一方,守牧百姓,让众多的百姓,都过上好的日子,这才是大忠孝,大孝顺,相信令堂会谅解,也会以你为荣的。“
刘远桥这般说了,洪承畴他只好勉为其难了。
刘远桥说道:“大军出发,需要时间,你可以借此时间,星夜南下,回家乡一趟,见见父母,拜拜祖先,然后继续的为国效力吧?你当谨记一点,为国为民,才是真正的大孝顺,大忠义。”
在刘远桥这般说了以后,洪承畴正好就坡下驴,他跪在了地上,恭敬的说道:“臣遵旨。”
洪承畴他当然不是想辞官回家去孝顺父母,他们一家子都是从苦日子中过来的,他就在父母的跟前又如何?他们一家子以前就是靠卖豆腐卖豆干为生,难道他还想跟老娘回去卖豆干不成?
他当官了以后,有财有势,家里面买了更多的田地,购置了豪宅,更买了不少的丫鬟仆人伺候老娘,让老娘也过上了贵妇人的生活。
如果让老娘选择的话,她对目前的生活应该是满意的,而不会喜欢自己回去以后,帮她再卖豆干。
洪承畴也意识到一点,华夏军为的拉他入伙,可是花下的大价钱,人家出了这么大的代价,他也都必须付出相应的回报,才能令华夏军满意。
如果他不能够令华夏军满意,不能让对方高兴,反手就能把他给弄死,他洪承畴既然已经出人头,已经守牧过一方,统领过千军万马,就再也不可能回到过去那种生活,再也不可能下地耕田,再也不可能卖豆干了。
如果他干这种活的话,估计他的仇家都不会放过他,而上寻上门去,把他给灭了,他这样子做,主要就是为了惺惺作态,表面上好看而已。
刘远桥就是明白这一点,所以一再坚持,双方就在这一种你请我愿之中,达成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