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晚上的时候,杨玉贵就回来了,一身风尘仆仆的
,一进门就直接奔向了王孟娇,脸上的表情是又惊又喜。
“我......我要当爹了,娇娇,这是真的吗?”
王孟娇摸着自己的肚子点了点头,一家子人都高兴的笑了起来。
......
杨家一片喜气洋洋的时候,这边红旗生产大队也发生了一件事。
这天有个干部骑着二八杠到了大队部里找了宋远刚,然后说了个上面给派的任务。
“下放的安排在我们大队?”宋远刚惊讶的问。
“对,估计过几天就该来了,你也提前准备起来吧。”说完,那个干部又简单的说了些内容后就走了。
宋远刚送着人离开后,皱起了眉头,想着下放的人到时候给安排在哪。
这些下放的人是真不好招呼,以前多少也是有点身份的人,现在虽说下放过来了,但是说不准以后会不会有翻身的那一天。而且,说实话,很多下放的人里头有很多的知识份子,宋远刚在泥地里长大,对着这种有文化的人是有着一些敬畏的。
所以说,不能对人家苛刻,但也不能给太好的待遇。
宋远刚想了会之后,想起了跃进生产大队就有下放过来的人,而且那牛棚搭建的地方算是两个大队中间的位置。那他不如干脆也在旁边给建个牛棚,正好都待一块。
想完后宋远刚就抬脚去了跃进生产大队,跟高志富说了这个事。高志富也觉得可行,然后两个人就给商量了一番。
临走前,宋远刚又问了他牛棚的人干活上工还有粮食之类的事,高志富就都给他讲了。
回去后,宋远刚脑子里大概有了谱,就开始召集大队里的男人去搭牛棚了。选的人里头,就有宋爱国宋爱民两兄弟。
牛棚弄起来简单,活也不算重,几个人一块一弄没要几天就给搭好了,而没多久,红旗生产大队就迎来了大队里第一个被下放过来的人。
晚上吃饭的时候,老宋家的人在饭桌上就说起了那个下放的人:“哎,那人你们见了吗?”
宋爱国点了点头:“人刚来的时候见过
一回,听说之前好像是京都哪个大学的老师。”
“大学老师?那咋会被下放了啊?”
“不知道,可能是犯了啥事吧。”
时局动荡,他们也不敢说啥。随后陈秀秀想起来又问道:“是跟跃进生产大队的牛棚建在了一块吗?”
“嗯,就在旁边不远。”宋爱国吃了口菜说道。
“对了,那他要是住在那的话,那以后咱们送东西过去给赵叔他们也不方便了?要是被那人给看到了咋办?”
冯桂芝也想起了这点,她没见过牛棚新来的人长啥样,也不知道他过来后会不会影响到赵戎盛他们。但是现在已经这样了,也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以后要是再过去,就再小心点。
这几天的时间,后面自留地里种的红薯都已经收完了,也晒好了,然后她们的给挑选了一遍,把好的没破皮的红薯都给放进了地窖里,剩下的就留着慢慢的吃了。
晚上的时候,冯桂芝想去后面掰几头玉米,准备给元宝做个玉米烙吃,这个玉米烙元宝可是念叨了很久了。
冯桂芝挎着筐准备出去的时候,元宝看到了就连忙说道:“奶,你是要去掰玉米吗?我去我去。”
冯桂芝看元宝这积极的样子,也就没拒绝他,把胳膊上的筐递给了他:“行,那你去吧,记得别叫人给看到了。掰个四五头就够了,挑那些大的掰。”
元宝一边两只手拎着箩筐,一边记下了冯桂芝的话,然后点了点头,“好,奶,我知道了,我肯定掰最大的玉米回来!”
冯桂芝笑了笑:“去吧。”
元宝转头叫着宝芽:“小宝妹妹,快和我一块去掰玉米。”
宝芽听到后就跟着元宝一块去了,两个小的先偷偷地看了看,外面没有人这才一路去了自留地。
“小宝妹妹,奶说要掰大的玉米,待会咱们就挑最大最大的玉米掰。”
宝芽肯定的点了点小脑袋,严肃的皱起了小眉头,待会,她要找到最大最大的玉米,然后掰下来带回家。
到了之后,两个小的就开始在玉米地里找了起来。
“最大最大的玉米......”
不过,看着看着,元宝就皱起了小眉头。
第81章
“这咋有颗玉米在地上啊?”元宝疑惑地说道。
一颗玉米在宝芽的脚边,宝芽蹲下小身子把地上的玉米捡了起来,听到元宝问,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玉米摇了摇小脑袋。
元宝挠着头想了半天,也没明白咋回事,只好先把玉米收起来,然后继续和宝芽一块找最大的大玉米了。
“小宝妹妹,你快看,我找到一头好大的玉米!”元宝掰了一头玉米下来后激动的跟着宝芽说道。
“哇~”宝芽看到眼睛都瞪圆了。
看到元宝已经先找到了一头大玉米,宝芽也连忙积极的找了起来。然后,她看中了一头玉米,踮着脚去够,就是玉米太大了,她的手都握不过来,再加上玉米比较高,又是举着胳膊,就怎么都摘不掉。
“小宝妹妹,我来帮你。”元宝看到后把手里的东西放下,去帮了宝芽。
两个小的一块把那头玉米给掰了下来,元宝看着说道:“这头玉米好大啊,比我刚才掰的那头还大!”
宝芽看着比她手要大好多好多的玉米,开心的抿着嘴笑了。
“咱们继续找,看看有没有更大的了。”元宝把玉米放进了筐里,又继续开始找了起来。
最后,宝芽找了两头,元宝也找了两头,再加上刚才捡的那一个一共是五头玉米。元宝觉得差不多了,就带着宝芽回家了。
“奶,你看,我和小宝妹妹找到了超大的玉米。”元宝一进门就忍不住对着冯桂芝说道。
冯桂芝往箩筐里一看,发现确实都不小:“好好好,你们两个都厉害,找的玉米比奶找的还大。”
元宝和宝芽听着都开心的笑了起来。
转头元宝想起来刚才的事,又说道:“奶,刚才我看到有头玉米在地上,我给捡起来了,是不是你忘记拿了啊?”
冯桂芝听的一愣:“地上?”
“是啊,就在地上。”说着元宝翻了翻,从筐里把刚才捡的那头给找了出来,指着说道:“就是这头。”
冯桂芝看着眉头皱了起来,她把玉米接过来在手里看了看,觉得有点不对劲。
手里的这
头玉米是正常大小,但是和旁边大了一圈的玉米一比就小了不少。而且,老宋家最近吃得玉米不是她去掰的就是杨玉兰去的,都专门挑的大的那一片掰的,这个咋会在地上呢?
冯桂芝自己没掰过她自己知道,这会儿就拿着玉米去找了杨玉兰:“你掰了那边的小玉米?”
杨玉兰一听愣了下,然后才摇了摇头:“没有,你说先仅着大的的吃,我都是去掰的那边的大玉米。”
冯桂芝脸色微微的沉了下来。看她脸色不对,杨玉兰问道:“咋了娘?”
冯桂芝现在没有回答她:“你先去看着点火。”
说完就转身出去了,她得去看看到底是咋回事。
一路到了自留地,冯桂芝仔细的看了一圈,眉头皱的紧紧地。之前她来掰玉米,也就是大概的看一圈,掰完也就走了。可是,现在仔细一看才发现,玉米少了。
大的这一片她没看出来多明显,但是另一边后排的就明显能看出来少了。她和杨玉兰都没有去掰过,那现在少了是啥原因显而易见。而且,那人还很聪明,不在一个地方掰,不然惹眼容易被发现。所以他是这边掰一头,那边掰一头的,零散着来,要是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
这一次,如果不是老宋家的玉米大小不一样的话,那少的这些玉米是真的不会被发现。哪怕她看到少了,也只会以为是家里头谁来掰的,不会想到有人偷这上面。毕竟大队里大家都知根知底的,这么些年也没出现过这种事。
但是现在,就被他们老宋家给碰上了。
冯桂芝脸色沉了下来。这年头家家光景都不太好,但是也没几个人能干出来偷粮食这种事,毕竟也没到真一口吃的都没有的地步。
冯桂芝皱着眉头给清点了一圈,掰走的玉米不算多,她数了数差不多就是十来头。可是,虽然十几头玉米不太多,但是在这个年代,一口粮食那也是金贵的。谁要是敢偷粮食,那就得等着被吐沫星子淹死。
晚上吃饭的时候,冯桂芝在桌上把这个事说了出来。
“啥?偷咱家的玉米?”陈秀秀一听顿时
瞪大了眼睛。
“这哪家不要脸的干的啊?竟然偷粮食!”孙素云听的也惊了,随后就是气愤。
这年头虽然不至于饿死,但是粮食那也是珍贵的,更别提这还是被偷的。再说了马上冬天也不远了,大豆的收成还不知道咋样,这段日子也就靠着玉米过活了。
更何况他们家孩子还多,之前那日子一直是过的紧巴巴的,半点不富余。现在虽然好了一点,但是也不代表被偷了十几头玉米就能不计较了。
这事一出,杨玉兰也皱了眉头。
“这做的可真是隐秘啊,还知道不在一块偷,容易被发现。这要是不是元宝和宝芽丫头发现地上掉了一头玉米,咱们回头不是都还蒙在鼓里。”陈秀秀是越想越气,感觉这人是真狡诈。
以往也没听说过大队里有这种事,也不知道咋就觉得他们老宋家的人好欺负。十来头的玉米,可真是够膈应的,她就不信现在大队里还有哪家人几头玉米都吃不起。
“娘,我这就出去骂去,我看是谁家嫌祖宗睡得太舒服了。”孙秀秀气不过,作势就要出去骂。
“我也去,我看有些人就是觉得咱们老宋家的人好欺负。”
“先别去。”冯桂芝把她们两个都给叫住了。“你现在出去骂也没用,骂了咱家玉米也回不来,偷东西的人也不会少块肉。”
毕竟偷东西这种事都干了,难道还怕听几句骂?
“那咋办啊娘,总不能就这么算了吧?”陈秀秀也知道冯桂芝说的对,但是心里头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孙素云也问:“是啊,娘,那这事要咋办?”
“要不然我和爱民我们俩一块去盯着吧,轮换着去看着。估计那贼也等不了几天就来了,我们俩也就辛苦个两三天。”宋爱国想了想之后说道。
“让我去吧,你们白天还要上工,反正我也没事,晚上去看会,白天也能给休息回来。”宋建业说道。
冯桂芝也没说拒绝,只道:“先吃饭吧,吃完饭再想这事。”
冯桂芝一时半会没有想出啥好主意,但是心里头还是不愿意让宋爱国宋爱民在那边守
着。毕竟白天干一天活上一天工,晚上总归得休息好。而宋建业毕竟腿伤还没完全好,她也不可能放心让他去。
一家人沉默的开始吃饭,吃着的时候,陈秀秀突然又说道:“你们说偷玉米的人会不会是田婆子?”
说实话,刚才她听到的第一反应就是田婆子来偷的,毕竟她一来不喜欢他们老宋家,二来就是她那人就爱占小便宜,而且还见不得别人好,尤其是见不得他们老宋家人好。所以说,如果让她想会是大队里哪个人来偷的玉米的话,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田婆子。
“我也觉得是她,田婆子盯着咱们家又不是一天两天了,而且,大队里要说谁跟咱们家有仇,那也就只有她了。”孙素云一听也附和的说道。
而听着她说到盯的时候,陈秀秀的脑子里又冒出来了一个人:“那李婆子呢?我咋突然觉得她也有点可疑。”
毕竟这几天要说盯他们老宋家盯得紧的,那肯定得有李婆子。再加上她就住在隔壁离得近,要是看到她们家人出去她跟过去自留地那边也说得过去。
“李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