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 275 难成气候的李敬业
  武太后看到骆宾王的檄文后,先是笑嘻嘻,觉得那些揭自己老底的话,无非如此,因为古往今来,诽谤一个女人,无非就是说她有多淫荡。
  等她看到“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包藏祸心,窃窥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武太后不由敛住了笑容;她再看下去,看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试观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武太后不由动容,问道:“这是谁写的?”
  有人回答说:“骆宾王。”
  武太后叹息说:“宰相之过也!人有如此才,而使之流落不偶乎!”
  她在看到骆宾王的文才后,竟然不是生气,而是可惜人才,这一点,体现了武太后虽然有百般不是,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她会欣赏人才!
  李敬业举兵之后,找到了貌类故太子李贤的人,然后对大伙说:“太子李贤没死,逃亡在这城中,下令我们举兵。”
  他因此奉李显号令,攻打武太后!
  这个李敬业,他的爷爷李勣就曾经断言他会毁了整个家族。
  在唐高宗时,蛮群聚集为寇,朝廷出兵讨伐往往不利,就以李敬业为刺史。
  李敬业独自骑马来到郡府,不怕贼寇。
  贼寇听说新刺史到了,都严阵以待。
  徐敬业对他们理都不理,等处理过别的事以后,这才问道:“贼兵在哪里?”
  有人回答说:“在南岸。”
  李敬业便带着两个官吏前去,旁观的人无不惊惧万分,没想到李敬业的胆子这么大!
  贼兵初时整兵观望,后来看见船里空无所有,就关起营门。
  徐敬业直接打开营门,走进贼营,告诉他们说:“国家知道你们是被贪污官吏所害,没有其他罪过,都可以回田里去,最后离开的人就真正是贼寇了。”同时把贼寇的首领找过来,责备他不早点投降,各打数十板后,遣送他们回去。
  贼寇在他的威严之下,不敢再做贼,他所管的境内也平静了下来。
  李敬业的爷爷李勣听说这件事后,对他的胆识亦喜亦忧,说:“我从不这么冒险做事!将来败坏我们家的,一定是这个孩子!”
  他想没到的是,他一语成谶,李敬业真的造反了!
  武太后面对李敬业的造反,自然不会让他壮大,当下任命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领兵三十万,将军李知士、马敬臣为副将,征讨李敬业。
  这时,武太后那边也出现了动乱,那就是内史令裴炎和武太后有了矛盾。
  李敬业举兵,他的手下薛仲璋是裴炎的外甥。
  武太后问计于裴炎,裴炎出主意说:“皇帝年长,不亲政事,故竖子得以为辞。若太后返政,则不讨自平矣。”
  这话,像一把刀,直接刺到武太后胸口!
  她最不能忍的,就是别人想打她权力的主意!
  监察御史蓝田崔詧听说了这事之后,知道投机的机会出来了,当下上言:“裴炎受顾托,大权在己,若无异图,何故请太后归政?”
  武太后听了,正中下怀,当下命左肃政大夫金城骞味道、侍御史栎阳鱼承晔审讯裴炎,并收他在监狱。
  裴炎被收,辞气不屈。
  有人劝裴炎逊辞职来避祸,裴炎说:“宰相下狱,安有全理!”
  裴炎一被抓,不少人想着落井下石。其中凤阁舍人李景谌,就向裴炎投下石头,他力裴炎谋反!
  这当然是刘景谌在胡说八道,因为裴炎没有谋反的可能性。
  不过,也有不少雪中送炭的人,刘景先和好友胡元范商议说:“裴炎,社稷元臣,有功于国,悉心奉上,天下所知,臣敢明其不反。”当下上书武太后。
  武太后一定要收拾裴炎,哪里会管他真谋反还是没谋反,当下说:“裴炎反有端,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刘景先忙说:“如果裴炎谋反,那臣等也谋反!”
  武太后说:“朕知裴炎反,知你们不反!”
  文武大臣证明裴炎没谋反的人很对,武太后就是不听。
  不久,刘景先、胡元范都下狱,诬告裴炎谋反的李景谌升任凤阁鸾台平章事。
  不久,裴炎被斩于都亭。
  裴炎将死,看着他的兄弟说:“兄弟们,你们的官都是靠自己争取来的,我裴炎无分毫之力,如今因为我裴炎流窜,真是令人悲伤啊!”
  裴炎的弟子太仆寺丞裴伷先,年十七岁,上封事武太后。
  武太后召见他,责问他说:“你伯父谋反,还有什么说的?”
  裴伷先说:“臣为陛下出计策而已,怎么敢诉冤!陛下为李氏妇,先帝弃天下,遽揽朝政,变易嗣子,疏斥李氏,封崇诸武。臣伯父忠于社稷,反诬以罪,戮及子孙。陛下所为如是,臣实惜之!陛下早宜复子明辟,高枕深居,则宗族可全;不然,天下一变,不可复救矣!”
  武太后大怒,说:“胡说八道!小子敢发此言!”命人带出去。
  裴伷先回头说:“今用臣言,犹未晚!”他这话连说几次。
  武太后更怒,命人把他杖一百下,流放瀼州。
  武太后这一边有宰相变更的动乱,李敬业这一边却没有乘机而进。
  魏思温对李敬业说:“明公以匡复为辞,宜帅大众鼓行而进,直指洛阳,则天下知公志在勤王,四面响应矣。”
  薛仲璋却反对说:“金陵有王气,且大江天险,足以为固,不如先取常、润,为定霸之基,然后北向以图中原,进无不利,退有所归,此良策也!”
  魏思温反对说:“山东豪杰以武氏专制,愤惋不平,闻公举事,皆自蒸麦饭为粮,伸锄为兵,以俟南军之至。不乘此势以立大功,乃更蓄缩,欲自谋巢穴,远近闻之,其谁不解体!”
  李敬业不听魏思温的话,派唐之奇守江都,然后自己带兵渡江攻润州。
  魏思温对杜求仁说:“兵势合则强,分则弱,敬业不并力渡淮,收山东之众以取洛阳,败在眼中矣!”
  这魏思温可谓有远见,因为李敬业的造反,只有死磕武太后,还有一线生机,他想着先占据一方,这就让武太后有时间集合人马,以众敌寡了!
  实际上,无论李敬业怎么做,哪怕直接去攻打洛阳,最后还是失败的,因为,当时的形势是国家昌盛,百姓富足。在这样的形势下,别说李敬业造反,就是他的爷爷李勣来造反,照样失败!
  不明形势,其亡可一眼而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