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小招说:魏晋南北朝 > 627 智慧的刘伯温
  刘伯温虽然隐居,但是,他的名声,已经是天下尽晓。
  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朱元璋攻下金华,平定了括苍,他闻知刘基及宋濂等人的名声,当下以钱财招聘他们。
  刘伯温要的是尊重,而不是金钱,所以,他没有答应。
  朱元璋命总制孙炎写了两次信邀请刘伯温,刘伯温感受到了朱元璋的诚心,这才决定出山。
  他到了应天,陈时务十八策。
  朱元璋看了大喜,马上命人建造礼贤馆让刘伯温等人居住,对他们宠爱备至。
  这时的朱元璋对韩林儿非常尊奉,尊他未帝。每年年初中书省设御座行礼时,唯独刘伯温不拜,并说:“韩林儿只是一个牧童罢了,尊奉他干什么?”
  他没有拜韩林儿的御座,转而去拜见朱元璋,陈天命之所在。
  这是他的聪明之处,因为,他抓住了朱元璋要自己当皇帝的心理。
  朱元璋向他询问征取之计,刘基说道:“张士诚只顾保全自己,不值得担心。陈友谅则劫主胁下,名号不正,又地处上游,其心无日忘我,应当先谋取陈友谅。陈氏灭亡,张氏便势孤力弱,一举即可平定。然后北向中原,王业可成。”
  朱元璋分析陈友谅和张士诚的时候,是通过人性来分析,而刘伯温则通过形势,可谓殊途同归,英雄所见略同。
  朱元璋非常高兴地说:“先生有什么好的计谋,尽管说出来吧。”
  这时的陈友谅正攻陷太平,谋求东下,势力发展极快。
  朱元璋手下有人建议投降,有的建议逃往钟山,只有刘基瞪着双眼不说话。
  朱元璋便将刘伯温召入内室,刘伯温愤然说道:“主张投降或逃走的,应该斩首。”
  朱元璋便问:“先生有什么计策?”
  刘伯温回答:“陈贼已骄,我们可以待其深入,伏兵拦击,将其打败,这很容易啊。天道后举者胜,取威制敌以成王业,就在此举了。”
  朱元璋当下采用了他的计策,引诱陈友谅军到来,然后大败之。
  朱元璋以克敌之功赏赐刘伯温,刘伯温推辞不受。
  不久,陈友谅军复陷安庆,朱元璋打算亲自率军征讨,以此询问刘伯温。
  刘伯温极力赞成。
  于是,朱元璋率军进攻安庆。
  从早晨到暮色降临,仍未攻下。
  刘伯温请求直趋江州,直捣陈友谅的巢穴。
  朱元璋当下全军西上。
  陈友谅始料不及,只得带领妻子儿女逃往武昌,江州遂降。
  其龙兴守将胡美派他的儿子前来表示投降的诚意,请求朱元璋不要解散他的部队,朱元璋面有难色,刘伯温从背后踢胡床暗示,朱元璋顿时醒悟,应允了胡美的要求。
  胡美遂降,江西诸郡全被攻下。
  刘伯温正值丧母期间,他考虑到战事紧张,没有和朱元璋说。
  这时,战事缓和,他才请求还乡为母亲举行奠礼。
  刘伯温回乡后,恰好逢苗军反叛,杀金华、处州守将胡大海、耿再成等,浙东形势动摇。
  刘伯温立即赶到衢州,首先为守将夏毅安抚诸属城,再与平章邵荣等谋划恢复处州,这才平定叛乱。
  方国珍一向害怕刘伯温,听闻由他指挥后,便致信刘伯温,对其母去世表示悼唁。
  刘伯温给方国珍回信,向他表明朱元璋的威德。
  方国珍见了,向朱元璋进贡。
  朱元璋多次写信到刘伯温家询问军国大事,刘伯温都逐条地详细作答,均能切中要害。
  不久,刘伯温返京,朱元璋正要亲自率军支援安丰。
  刘伯温劝说道:“汉、吴都在伺机进攻,我们现在不可轻举妄动。”
  朱元璋不听劝告。
  陈友谅知道这个情况后,乘机率军围攻洪都。
  朱元璋这才对刘伯温说道:“我没听你的意见,险些误失大计。”然后,亲自带兵援救洪都,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一天交战数十次。
  朱元璋坐在胡床上督战,刘基随侍身旁,忽然跃起大呼,催促朱元璋赶快转移到别的船上去。
  朱元璋仓促转移到另一小船上,他还未坐定,飞炮便将他原来所乘御船击得粉碎。
  站在高处的陈友谅见御船被毁,大喜。
  而朱元璋所乘之船,只进不退,汉军都大惊失色。
  双方在湖中战斗,相持了三日,未决胜负。
  刘伯温请求移军湖口以扼住汉军出口,在金木相克的这一天与陈友谅军决战。结果,陈友谅战败,在逃跑途中毙命。
  其后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北伐中原,终于完成帝业,其战略正像刘伯温筹划的那样。
  此后,刘伯温参与了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
  他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为朱元璋建立大明,立下不世之功。
  公元1367年,朱元璋以刘伯温为太史令,刘伯温呈上《戊申大统历》。
  这时,荧惑星出现在心宿位,预示有兵灾祸乱。
  刘伯温请求朱元璋下诏罪己。
  时值天气大旱,刘伯温请求处理久积冤案。
  朱元璋便当即命令刘伯温予以平反,大雨也就从天而降。
  刘伯温趁机请求建立法制,防止滥杀现象。
  朱元璋这时正要处决囚犯,刘伯温便问是什么原因。
  朱元璋将自己所做的梦告诉他。
  刘伯温说:“这是获得疆土和百姓的吉象,所以应当停刑等待。”三日之后,海宁归降。
  朱元璋很高兴,就将囚犯全部交给刘伯温释放了。
  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即皇帝位,定都应天,国号大明。
  朱元璋授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刘伯温,通过他的智慧,走上了人生巅峰,留名史册。
  刘伯温的智慧,除了和李善长一样掌握规律之外,他还比他多了两样智慧,那就是掌握形势和人性。
  他在攻打陈友谅还是张士诚的时候,通过分析形势,得出了攻打陈友谅的决定;而在朱元璋建立国家后,能够劝说朱元璋少杀人以及完善法制,这是刘伯温对国家的贡献。
  这样的刘伯温,注定是了不起的刘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