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耽美同人 > [七五]大宋小吏 > [七五]大宋小吏_分卷阅读_233
  郑凌郁闷地拉着云雁回岔开话题:“雁哥儿,对了,我听说,太医局想办一个太医学?”
  云雁回:“这你都知道?”
  郑凌望天:“大家都知道啦!咱们这些个不受重视的小透明,总是抱团取暖,互通有无的。”
  云雁回:“…………”
  云雁回狂汗,因为郑凌学足了他的口吻。
  看来他在古代除了提前为大家带来一些福利之外,还会留下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那就是各种现代词汇、网络用语……
  试想一下,若干年后的现代汉语词典为小透明释意:小透明,起源于北宋朝堂,本为一些不受重视的部门私下自嘲之称呼,后渐渐传来,引申为一切行业地位不高的人。例句:小明只是一个小透明理发师,并没有多少人找他烫头。
  单是这么想想,云雁回就觉得特别酸爽。
  云雁回擦了擦汗,说道:“倒是不知道还有这层关系,怎么,你觉得不太可能办好吗?”
  事实上,历史上的太医学在开设后,也的确没有办多久就倒闭了。这个时候,医生这个职业还真不吃香,愿意入学的士流极少,多是杂流。
  明明是救死扶伤的行业,但是完全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反而普遍被士人们认为,也属于出售自己技艺的人,做了官都属于次一等,被主流官员所排挤。
  像了然那样能够受到尊敬的少之又少,而且了然根本不是专职大夫,只是精通医术,还时常免费施药诊治。
  就说现在,小宝他们在太医局人数特别少,还分了专业呢,有大小方脉科、针科、疡科等等,平均下来每个专业人就更少了,让云雁回想起现代一些整个年级只有一个人的专业。
  不像云雁回,他学的专业人就特别多,不过工作后发现,改行率也特别高,当初和他一起进去这个行业的,坚持下来的只有大概三分之一。
  “办不办得好是他们的事了……”郑凌说道,“就是,我有个想法,那就办画学……”
  云雁回:“……”
  云雁回:“哇,你们这些小透明野心都好大啊!你知道就连你自己进翰林图画院都被家人阻拦,好不容易才成功的吧?”
  郑凌脸一红,坚持道:“我正是因为自己的遭遇,所以才更想办画学,让更多人学画、懂画。”
  云雁回说道:“好吧,我看你还是有机会的。太医局的招生,是范相公大力推行的,而你幸运了,不需要一个开路人,因为官家就懂画爱画,只要说服他就行了。”
  “是啊……”郑凌看着云雁回说。
  云雁回:“……”
  郑凌:“……”
  云雁回:“…………妈的,不是吧?!”
  郑凌“含情脉脉”地看着他,“只要说服官家就行了……你说的,很容易的。”
  云雁回:“我要改口了,我觉得不太可能,你们这些青年画师,上次才因为画壁画被抓起来,现在义务劳动惩罚都还没干完,你还记得吗?”
  郑凌:“……”
  赵允初总是乐意看到郑凌倒霉的,在一旁把云雁回往自己这边拉了一点,煽风点火地道:“飞波啊,你也长大了,不要什么事都麻烦雁哥儿,要学着自己担当了,雁哥儿都带你一起开店了还不够吗?”
  郑凌气死了,“你这家伙不要挑拨离间!”
  别说,云雁回也颇觉方才赵允初的形象像一个挑事的……姨太太?
  云雁回:“咳,算了,你们不要吵啊。我想想,这供应都是因为有需求的……”他四下一看,看到了《东京日报》记者的身影,沉吟片刻,说道,“找上你的同僚,来创作……连环画吧。”
  郑凌:“连环画?”
  别说其他人了,便是郑凌这个图画院的翰林待诏,也不明白连环画是什么意思啊。
  第187章 连环画
  印刷术在宋朝才开始广泛应用, 在此之前,虽然有图配文的形式,但是受制于种种条件,所以没能孕育出成熟的连环画。
  而在此时,倒是有不少带插图的书, 然而与连环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更不要提后来的漫画。
  因为之前的活字印刷, 和后来印《东京日报》,朝廷甚至联合了很多民间印刷坊,这样才有足够的生产力。
  这也成为了云雁回认为可以让郑凌,和他的同事们, 在《东京日报》上连载连环画的条件之一。
  云雁回给郑凌说了一下这个设想,在云雁回小的时候,各种小人书流行于市面,所以他非常生动地描绘了其画面。
  “我想这也是一件好事, 量变才能引起质变, 而想要量变, 得先提供更多的需求。”云雁回说道,“你可以和你的同僚们,合力来画三国啊。”
  三国题材特别受欢迎,这时候虽然没有《三国演义》 ,但是民间那些说话艺人和书会先生创作了很多版本的三国故事,不乏写得精彩的,完全可以拿来改编。
  郑凌听得心动了,他从前创作的大多是插画,偶有一些描绘佛经故事的壁画,倒是与此有些相似,经验能够拿来借鉴。
  而且云雁回还提到,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分镜,来更好地体现故事。这在郑凌这个内行人听来,的确是很令他想尝试的。
  郑凌立时就点头答应了,他如今在翰林图画院里,算是青年画家们的头儿,有一定号召力。
  “那就成了。”云雁回在脑海中还思考出了一个完整的人物链,“你去找找,想改哪个本子,到时我们去书会找作者,要改编总得付版权费啊。”
  郑凌立刻开始回想该改哪一个故事了。
  赵允初在一旁说道,“那不先改儿童故事吗?”
  “哎,小初很有想法啊。”云雁回笑道,“以后肯定是可以的,但是为了一鸣惊人,还是选一个更有读者基础的故事嘛。”
  郑凌兀自思考他的改编对象去了。
  ……
  一日义诊结束,云雁回去帮小宝他们把病历什么的搬了回去,问及在这里过得怎么样。
  “学到了很多东西呢。”小宝颇为开心地道,“最可贵的是,先生们皆不藏私。对了,雁哥,你知道吗?这里有样东西很有意思,是给我们练习针灸的。”
  小宝指着他们上课的教室说道:“先生们发明了两个铜人,内灌水,以针刺之,倘若刺中了正确的穴位,就会流水,反之,则不会流水。”
  云雁回总感觉自己在现代的电视剧里看过类似的玩意儿,没想到是太医局发明出来的,太医正果然是个想搞事情的人啊。
  “那我给你们捐献一些铜人,一共才两具,上课都不够。”云雁回说道,“又不能天天拿着别武学、律学什么的学生来乱刺。”
  “乱针灸可是会出大事的,”小宝无奈地道,又笑开了,“雁哥你真好。”
  云雁回总觉得自己像那种给学校捐东西,好给子女开后门的土豪,很可惜这是皇家开办的,不然他可能会捐个宿舍楼。
  ——太医局的校舍实在是太少了,小宝他们宿舍都又加了一个学生,云雁回怀疑再多招一些人,就该住不下了。
  杜攸也来见了云雁回,白日一直在忙着义诊,都没时间和他打招呼,这会儿赶紧感谢了一下。
  《东京日报》的记者今日采访过他了,还交流了一下如何打软广告,约定好到时候会把稿子给他看一下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
  寻常单位,哪里能有这个面子啊。要知道人家《东京日报》的记者,不是御史就是翰林,你还敢要求人家给你审稿?简直狗胆包天。
  好多单位在接待的时候,还特别小心翼翼呢,但凡记者多看几眼,就会打听一下,“您本职是御史还是翰林啊?”
  ——谁不知道御史每个月有参本任务的啊,虽说日报的记者任务量会适当减少,但是也挡不住这些御史采访的时候顺便看看有没有可以参的啊。
  更何况,现在已经有风声传出来了。那就是,刚开始创办时,日报是以歌颂颂德为主,一般内幕不会往外报。
  但是,现在宫里有消息称,官家觉得要多一点形式,可以适当地曝光一下嘛,发挥一下监督职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