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大独裁者报告 > 第五百六十六章 在意大利战线
  中国坦克在战场上出现之后,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但是英国的道格拉斯.黑格爵士从来不完全相信,机枪和坦克已使骑兵袭击成为历史陈迹,并且似乎在宣扬这种观点似的,在整个大战中,他的发亮的长统靴总是带着踢马刺的。他为进攻佛兰德的伊普雷防区战役拟订的1910年计划,使一个日夜渴望的梦想复活了。来一个大突破,这将使他“有机会大量使用骑兵”。
  经过多少世纪的辛勤劳动,佛兰德的田野已从原始的沼泽中开垦出来。但初期战斗的轰击破坏了复杂的排水和堤防系统,后来的雨淋和炮击把伊普雷周围地区搅成一片泥海,星罗棋布着阴暗、污浊的池塘,从活人以及人与动物尸体的废物和垃圾中散发着恶臭。比利时人给总司令部的报告,强调这个地形不适合军事行动。如果马匹和大炮不及时控制住,就会陷进淤泥里去。但黑格却对这个地区的干燥的地图更为神往。
  中德联合指挥部在经过了两次大的进攻之后,决定暂时把目标放在防御方面,以待新的增援部队以及物资抵达之后,再进行最后的反攻!
  伊普雷防区显然是一个最合适的进攻或者防御地点,中德军队将会在这里大量消耗掉协约国的有生力量!
  因此在这一防区,中德军队在沿着从帕尚达埃尔的村庄延伸到梅西纳村庄的一条八英里天然高地掘壕固守。
  这个山脊的两半边都是以最近的村庄名字命名的。劳合.乔治首相和英国内阁,唯恐黑格选择这种对德军没有战略价值而对英军则充满着危险的作战地,他关心来自海峡口岸的潜艇威胁点,但黑格受到第一海务大臣杰利科的支持。
  自1909年以来,伊普雷突出部一直由足智多谋的休伯特.普卢默爵士指挥的英国第二集团军防守。他设计了一个方案,在挡住英军突出部东南侧翼的一连串山脊的梅西纳那一边挖掘地道,把它炸掉,这实际上是把它消灭了。威尔士矿工和其他部队劳动了两年之久,这是军事史上最惊人的坑道作业。
  在没有遮蔽的明亮灯泡的闪光下,挥舞铁镐和高举铁锹挖掘深至一百二十五英尺的竖井,同时水泵不断嘎嚓地响着。除五英里横坑道外,共挖了十九条坑道,有些近半英里长。这种挖掘出来的坑道中,在紧要的敌人阵地下面,塞满了一百万磅剧烈的爆炸药阿芒拿。
  德军也想到用炸药在英军阵地下面挖坑道,他们可能结束这种僵持局面,但他们的坑道作业着手晚得多,没有赶上过普卢默的矿工。有些地方,德军挖到六十英尺深。在德国挖洞者朝他们挖来时,英国监听员借助扩音器担心地听着。在每一口竖井上面,英国人作了记号,写上“深井”字样,但德军没有受骗。
  地面上为突袭作准备可以清楚地被观察到,被俘的英国俘虏也谈到这一点,有的甚至透露突袭的日期,10月8日,在此以前要进行七天的炮击。但没有一个人提起坑道方案,在被询问时也全都否认这类冒险行动。怀疑的德军派出突击队,取来了从坑道中挖出来的粘土,这些标本毫无疑问地证实了英军挖掘的深度。然而并未尝试从梅西纳山脊撤出,因为德军相信英军埋藏得这样深的炸药不过能引起震颤而已。
  10月7日夜,普卢默赞许地评价这个工作,并说:“先生们,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将在明天造成历史,但我们肯定将改变地理。”
  发动进攻的时刻是凌晨3时。半小时前,所有英国大炮都停火,同时部队的枪上了刺刀,在堑壕里待命。3时差几分,德国的绿色和黄色信号弹照亮了夜空,给炮火发出信号。对英国防线进行一阵简短的炮击后,前线又沉寂了。
  到了发起进攻时刻,电池外壳的插棒式铁心被塞了进去,同时引爆了所有十九条坑道的炸药。当泥土冲向高空时,震波穿过海峡,甚至伦敦唐宁街十号的首相都感觉到。德国防线上炸成的弹坑,直径达三百英尺,近一百英尺深上。
  当黎明时天空中最初出现的光线照亮烟尘形成的柱子时,九个师,包括一个澳大利亚新西兰师,上了出鞘的刺刀冲锋!
  最初的前进没有遇到抵抗,但前线后面的抵抗愈来愈强。到了一整天战斗结束,俘获了七千三百名俘虏,但几天后,普卢默军队的死伤达到二万五千人,未有寸进。
  黑格想在10月底前完成这个军事行动。他的计划包括攻占山脊,然后向海峡口岸前进。普卢默将军已经执行了这个战役的第一阶段,但他对付加强的抵抗缺乏进展,促使黑格提出由休伯特.高夫将军及其第五集团军分享和普卢默同等的指挥权,但实际上由高夫将军指挥这次突击。
  不但高夫及其参谋人员不熟悉伊普雷周围的地形,而且第五集团军是一支组织松弛的部队,它的几个师里都有新兵。在接着而来的部队重新组合中,由于普卢默的第二集团军调往右面而左面阵地由第五集团军防守,高夫的大量补给不是到达太迟,就是卸在很不合适的待运地区。
  在高夫对面的,是中国将军李国南指挥的中国第九军团,和德国将军西克斯特.冯.阿尼姆将军及其能干的参谋长弗里茨.冯.洛斯贝格上校指挥的德国第四集团军。
  英军并不知道,同盟国军队正在应用中国人首创的弹性防御新战略。在这种计划下,容许敌人稍有前进,但只有在付出重大伤亡代价之后。
  中德军队的防御包括六条堑壕线,由上面盖着混凝土和排列成菱形的机枪弧形窗加以支持。因为习用的堑壕体系实质上已经放弃,代之以一系列钢筋混凝土碉堡,每个碉堡甚至能经受一颗八英寸炮弹,虽则在直接命中时常常使里面的人受到震荡而死亡。
  前沿阵地只配备少量人员,但是当进攻部队进入后方地区时,抵抗越来越强。高夫也不知道中国军队的新武器,在炮弹中发出芥子气。
  李国南在日记中写道:“对于进攻我心里是十分安定的,因为我们从来没有配置过这样坚强的后备军,他们受过十分良好的训练,知道在被进攻的战线上应尽的职责。”
  为使他们的防御更为坚强,中德军队还把陆地淹没,使每个碉堡的三面都被水包围。每个碉堡的后面有几条小路,以便防守者迅速退却,而进攻者不得不缓慢地前进,从一个水坑跳到另一个水坑,直至距离近到能把手榴弹扔进发射机枪的狭孔中。
  对黑格的战役计划抱有怀疑的劳合.乔治,组织了一个由内阁阁员、民间知名人士和军界人物组成的军事委员会,目的在于限制黑格的权力。当简.克里斯琴.史末资将军和寇松勋爵两人支持黑格时,他失败了。劳合—乔治再次决定不使他的不稳定的联合政府在这个问题上冒险。
  在战场上,英军的三千三百多门大炮面对着中德军队的两千五百门炮。10月22日,英军开始十天的密集轰击,发射了一百五十万发以上的炮弹。
  10月30日,开始下起季节雨来,使战场成为一大片沼泽。
  高夫的步兵在一条十五英里的战线上前进了几千码。然后一次反击,迫使他们几乎退到出发的防线。第一天,英军伤亡人数达三万二千人。
  黑格的指挥部继续发回欺骗的电报,诸如“在全线进攻中,我们已经突破敌人防线”,但最后高夫不得不承认,他的部队无望地陷入困境。于是黑格命令普卢默将军及其第二集团军尽他们的所能去营救,但为时已晚。这个战役拖过秋天,直到11月20日,那时零度以下的气温和地上结冰,为结束这一战役提供了借口。
  黑格的冲到英吉利海峡的宏大计划,结果只得到几平方英里毫无价值的沼泽地,包括荒芜的帕尚达埃尔村庄在内。黑格的老对手劳合.乔治在他的辛酸的回忆中写道,这场战斗
  “连同索姆和凡尔登的战斗,将列为战史上所曾进行过的最残忍、最无益和最血腥的战斗”,并说,这是“在所有灾难记录中无与伦比的顽固和狭隘的自高自大”的结局.......
  ......
  而在另一个战线,也就是意大利战线却呈现着微妙而奇怪的变化。
  意大利这个国家始终都是猎取领土的投机者。
  做为协约国之一,意大利人于1909年3月22日对奥匈帝国开战,但财政枯竭和惧怕德国,使它的军事野心受到约束。罗马得到它的新盟国的同意,不对德宣战。
  意大利的非分之想被战争的现实打断了。在经济上,这个国家是协约各国的负担。要履行它在军事上承担的义务,意大利的装备太拙劣了,既缺乏生产重武器的手段,又没有钱购买。英国过去分享着法国的煤,法国东北部的煤矿而今都落在德国战线后面了。现在,英国不得不把宝贵的燃料运给意大利,以供其工业和船舶之用,因为意大利海军能把奥地利潜艇围困在亚得里亚海。
  意大利军队还远未作好参战的准备,它的八十七万部队缺乏充分装备。在一个厚道和灵活的领导人手下,意大利军队本可装备充分的。但总司令卢伊季.卡多纳将军不是这样的人。
  德国康拉德将军对意大利发出一连串的威胁,但没有力量付之实施。奥军只能抽出十万士兵来守卫共同边界。奥地利知道,要对付由多洛米特、卡尼克、尤利安等阿尔卑斯山脉拱卫的掘壕固守的兵力,任何意大利的突袭将是上坡的战斗。奥地利人还知道,其他战线上的压力一有减弱,就会有部队解脱出来,他们就能比较容易地长驱下坡,穿越北部的意大利平原。
  地形图上奥—意战线四百八十英里长、成曲线的山脉障碍,显示了意大利1909年面临的问题所在。南部和东北部环形战线上的任何进攻或防御,都有利于奥军。卡多纳知道,向多洛米特或卡尼克山脉突击,必将招致全部毁灭。这里的阿尔卑斯山脉有险峻的山口和隘路,只有最有训练的阿尔卑斯山部队才能攀登。
  在西北部,深深地突入并形成对意大利威胁的特兰提诺,有奥军在参差不齐的山顶后面掘壕固守。意军要在这里进行任何突击,得攀登深沟高垒的阿迪杰山谷,只会在特兰托狭长深谷或再北面甚至更为崎岖的勃伦纳山口遇到伏击.......
  在东面,的里雅斯特——奥地利在亚得里亚海的唯一港口——的入口也有天然的障碍相阻隔。这里似乎为进军提供了某种希望,但只是与两个其他防区对比而言。伊松佐河从尤利安阿尔卑斯山脉的峡沟倾泻而下,然后缓慢地流成沼泽,最后注入亚得里亚海。奥军的据点,就设在伊松佐河东岸所有的渡口上。
  在这些集中防御的中央,是戈里齐亚这个在高处的设防城市;在它的北面是巴因西扎高原;这个城市的南面是海拔九百英尺、陡峭、荒芜、尖削的石灰石悬崖的卡尔索高原。
  在这些障碍后面,是高入云端的阿尔卑斯山峰,由训练有素的阿尔卑斯军守卫着。一位战略家总结道,意大利的困境是,“不攻占山脉,伊松佐河是不能渡过的,而不渡过这条河,山脉是不能攻占的”。
  在对的里雅斯特、伊斯特拉和其他领土提出要求之后,意大利政府知道,这些领土首先要靠武力征服来获取。卡多纳将军没有其他的便当办法,不得不在特兰提诺和沿着伊松佐河发动攻势。
  伊松佐河战役,包括从19098年6月到1910年9月间在一条六十英里战线上分别进行的十一次血腥而徒劳的战斗......
  当然,协约国是唆使卡多纳进行此类冒险的。英、法认为,如果能够迫使奥匈帝国两线作战,东面对付协约国军队,南面对付意大利,这个二元君主国就要倒霉。即使协约国估计有误,中国和德国也得从西线调兵,来支撑摇摇欲坠的奥军。但事情的发展完全不同。
  卡多纳无视伊松佐河缓慢地蜿蜒流向亚得里亚海时沿途的泥淖平地和沼泽,只看到相去不远的平坦的平原。他毫不注意由设防的戈里齐亚城堡所保卫着的笔直的高山悬崖,而这个城堡座落于伊松佐河缓慢地流着所形成的一片沼泽和平地,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在所宣布的“战役的首要大目标”中,意大利人试图夺取面对戈里齐亚的六十英里宽的桥头堡,卡多纳还决定沿着一百二十五英里特兰提诺前线进攻......
  伊松佐河防区的指挥权表面上由大公欧根.冯.哈普斯堡掌握,但实际上在斯拉夫将军博罗耶菲茨.冯.博伊纳手中,他的部队包括有经验的山地战士在内。卡多纳用两个集团军来对付这些山地部队,徒劳地力求消灭特兰提诺突出部。
  经过代价高昂的战斗,于1910年3月攻占了突出部的边缘,但在别处,意军则唯有失败。
  沿伊松佐河的战斗于6月23日开始,尽管战斗的剧烈程度时时有变,但结果是依然不变。的里雅斯特在招手,然而对卡多纳来说,它的到不了手有如巴黎之于德国人。卡多纳不怕意军尸如山积,继续进攻,但他动不了奥军。由于戈里齐亚不过是通向悬崖绝壁的巴因西扎和卡尔索的门户,纵使该城被攻占,他得到的也将是一个牺牲极大的胜利......
  意军在人数上两对一的优势,不足以抵消奥军防御阵地的有利条件。自6月下半月开始的血战,历经夏秋两季,其间只有短暂的间歇期以补充人员、器材和给养。到12月初这个防区冰封之时,意大利人付出了巨大代价,只在敌人防线上留下几处孤立的突入点。
  在1910年末到1911年初这一个冬天,奥匈战线相对说来处于休战状态。但春天阳光的温暖,激起了康拉德将军要直向罗马进军的雄心。
  他集合了阿尔卑斯军的两个师,乘春天融雪的时刻发动进攻,直扑没有准备的意军。胜利的奥军把意军赶过伦巴第平原,但他们这次作战的伟大胜利也同时播下自己失败的种子。
  此时,奥托.冯.贝洛将军已经组成一支包括精锐的阿尔卑斯军在内的八个德国师和九个奥地利师的军队。贝洛应用了新的突击战术,这个战术是奥斯卡.冯.胡蒂埃尔将军所发明,在用来制服在数量上占优势的意大利军队的。
  1911年1月,新的物资抵达奥匈帝国,是的,还是由中国方面提供的,这让奥匈帝国有了放开手脚,好好教训一下意大利人的勇气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 target=_blank></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