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彻底被搞晕了,不知道意大利人到底是姓在前还是名在前了,如果有精通意大利语的朋友能将这个问题解释清楚,感激不尽。在此之前,我就当自己写的意大利人姓名没问题,名在前,姓在后)
这时几个大明番馆的官员带着几个杂役走进来,开始向他们分发饭食。吉哈诺站起来致谢道:“多谢赵副使。”
“这有什么好感谢的。”赵副使笑道:“只是给你们送饭而已。”
“我感谢你并非是因为送饭,而是你从伊吾一路护送我们到京城,路途遥远,真的是很辛苦。”吉哈诺道。
赵副使笑了笑,没有说话。虽然路上确实辛苦,但他,或者说整个设在伊吾的番馆的官员都愿意送西北的使者前往京城。
伊吾实在是一个再单调不过的城池,即使这些年人越来越多,商业也得到发展,与中原的城池仍然没有办法相提并论。他们都想到中原看一看,看看中原的繁华景象。可他们又是朝廷官员,不能随意离开任职之地,只有借着护送使者的时候才能来到东部繁华的地方,当然愿意护送。
赵副使的想法吉哈诺当然不知道,他又对赵副使感谢几句,赵副使带着杂役离开船舱。
吉哈诺又与吉尔贝蒂和巴尔迪说了几句话,正要离开,忽然听到一阵小孩的啼哭声。巴尔迪无奈的笑了笑,说道:“一定是阿尔贝蒂在哭泣。”
“我真的很不明白,巴蒂斯塔为什么一定要带着全家,包括他仅仅七岁的儿子前来东方,来到明国的首都。”吉哈诺说道。
“利昂纳虽然是贵族出身,但传到他这一代,家世已经败落了,你也知道意大利的贵族有多么不值钱,他仅凭一个贵族身份是得不到任何好处的。三年前,他甚至不得不将祖传的老宅卖掉了,来到热那亚以绘画为生。”
“但是,他的绘画技艺也不好,只能勉强生存。这时多纳泰罗从罗马来到热那亚,愿意雇佣他做自己的助手,他当然求之不得。可多纳泰罗却又要来大明,如果利昂纳不跟随多纳泰罗一起来,他就只能重新陷入勉强生存的状态。他毕竟是贵族出身,比我们这些平民出身的人要多一丝高傲,宁愿跟随多纳泰罗一起来东方冒险,也不愿意重新陷入那种生活状态了。于是他就带着家人来了明国。”吉尔贝蒂解释道。
吉哈诺看了一眼利昂纳?巴蒂斯塔,以及他的妻子与妻子怀中正啼哭的小孩,摇摇头,也不知是出于对他的怜悯还是觉得他的做法是错误的,转身离开了船舱。
他一离开,船舱内的许多人顿时开始狼吞虎咽。刚才吉哈诺在这里,这些二三流的画家、雕塑家和他们的助手想在他面前留一个好印象,刚才吃饭都细嚼慢咽;现在吉哈诺离开了,不用掩饰了。见到这一幕,吉尔贝蒂摇摇头,端起自己的饭盒走到船舱的另外一边,与巴尔迪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谈论艺术上的问题。他们两个当然仍细嚼慢咽的吃饭。
在场的人除了吉尔贝蒂与巴尔迪就没有一流的画家、雕塑家了,但有一个人却与两个一流艺术家一样慢慢地吃饭。这人就是刚才被吉哈诺议论的利昂纳?巴蒂斯塔。他看着自己的儿子一直哭闹,心里很烦,又怕得罪了其他人,忍不住斥责道:“奥西莎,你赶快让阿尔贝蒂停止哭泣!”
“小孩子哭,你只会训斥我!”奥西莎?巴蒂斯塔不敢违背丈夫的话,轻声哄着孩子,但也抱怨道。
利昂纳听不清她说的话,可见到她的嘴型就知道不仅仅是哄孩子,而是又说了什么话。他回想这一路上发生的事情,很快猜到奥西莎在抱怨他,更加生气,放下饭盒忍不住就要打她。
“利昂纳,没必要这么生气,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从喜怒哀乐无常的时候过来的,我的两个儿子在七岁的时候比阿尔贝蒂还吵,等过了十岁就好多了。”这时另外一人说道。
听到这话,利昂纳放下高举起来的手,又拿起饭盒开始吃饭。他不愿意得罪同来的人,哪怕和他一样只是助手。劝告那人见他重新开始吃饭,笑了笑,也回过头来继续吃饭,同时对两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开玩笑道:“你们看,当初我对你们是多么慈爱,从来不因为你们哭闹而呵斥甚至要打你们。”
“那是因为我们哭闹的时候你通常都不在家。”年纪较大的那个男孩笑着回应,年纪较小的男孩也嘻嘻笑着。
“就你话多。”他们的父亲呵斥一句,但很明显看出来他没有生气。
又过了一会儿,所有人将晚饭都吃完了,吉哈诺留下的侍从去招呼明国的仆役将饭盒收走。由于明国政府不允许他们随意下船,晚上大多数人也没什么事做,走进这个大船舱旁的小船舱睡觉去了。他们当然不可能获得单间待遇,十个人住了一个舱室,显得略有些拥挤。不过如同吉尔贝蒂与巴尔迪这样的人当然能够单人单间。
第二日一早船只拔锚继续赶往京城。也不知过了多久,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了,他们来到大明京城外的码头,抵达了大明的京城。
“这里,就是明国的首都了!”吉哈诺当先下了船只,指着码头外不远处的城池说道。
“这是明国的首都!”巴尔迪惊讶的说道:“这座城市这么大?就算是罗马城,顶多也只有这座城市的五分之一大小。明国想要防御这么大的城市,要维持这么大的城市的治安,要使用多少军队?要有多少警察?”吉尔贝蒂并未惊呼出来,但他的惊讶比巴尔迪只多不少。
至于其他人,惊讶的就更多了。好歹吉尔贝蒂与巴尔迪去过罗马,见过世面,承受能力还高一些;其他人只在自己的家乡和三个共和国待过,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城市。他们嘴巴张的大大的,仿佛就要脱臼一般。
“据我了解,总共有四十八个卫的军队驻扎在首都附近。卫是明国的一种军事单位,每个卫不算军官共有5600人,四十八个卫,满编状态下共计26.88万人。至于警察,我没有询问过,不知道,但至少会有数千人。”吉哈诺说道。
“这么多军队!”巴尔迪更加惊讶:“我知道明国的军队很多,在看过克拉维约写的日记后,知道他们算上调动的属国军队,能够出动八十万大军打仗,可见他们至少拥有军队一百万人。可明国这么大,就将其中的26.88万人放在首都?”
“首先,我要纠正你一个问题。明国的军队并不全是常备军。明国拥有四百多个卫,其中常备军只有四十多个卫,占总卫数的十分之一。不过常备军卫的兵力较多,每个卫拥有11200名士兵,所以总兵力占到全部军队的五分之一。”
“哦,我刚才算错了。明国首都附近的四十八个卫中有十二个是常备军卫,这样算下来,满编状态下总兵力应当是33.6万人。”
“至于其余的不到四百个卫,明国采用的是一种很特殊的征兵模式。这四百个卫的士兵是由选定的一些公民来担任,而且是世代担任,类似于罗马共和国时的义务兵役制,但并不是所有公民都要承担义务兵役,只有一部分公民。”吉哈诺又道。
“那这些承担义务兵役的公民有什么好处么?”吉尔贝蒂忽然问道。
“他们不需要承担税赋,而且每次打仗都能带战利品回来。”吉哈诺回答。
吉尔贝蒂没有再说话,只是摇了摇头。他虽然是以雕塑出名,但是富裕阶层出身,也曾经上过大学,选修过历史与哲学,而欧洲历史不论哪国绕不过的一部分就是古代罗马。大学的教授都认为随着国家的领土越来越大,义务兵役制这种制度是不能长久的;可不实行义务兵役制,失去土地的公民又会沦为城市贫民,而且拒绝当兵,只靠元老院选举时的贿赂(元老购买选票)为生,导致军队以野蛮人为主,最后国家仍然维持不下去。
他不太清楚明国的政治体制,据说与欧洲差别很大。但人性是相通的,这种小范围的义务兵役制早晚也会维持不下去。
但这与他也没什么关系。据说明国才建立不到五十年,军制崩溃还早,他只是来东方为明国的皇帝雕刻雕塑的,政治上的事情还是不要多嘴了。
巴尔迪却没有想那么多。与吉尔贝蒂相比他只会画画和雕塑,家里也没钱供他上大学,不了解罗马历史。他只是一边向城门走,一边惊叹于明国首都之巨大,同时向吉哈诺提出一些小问题。有些问题吉哈诺知道,有些他不知道答案,但都勉强给了解释。
一直走到距离城门很近的地方,巴尔迪抬起头来看着这个巨大的城门,又惊叹起来,而且出言问道:“吉哈诺先生,他们在城门的上面雕刻的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处?”
可这次他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及时回应,巴尔迪低下头来看向侧面,吉哈诺已经不在那里了,他忙向四周张望,就见到吉哈诺站在城门旁,正与另外一人热情的说话。那人长了一头棕黄色头发,显而易见也来自欧洲。
‘这人是谁?难道是卡斯蒂利亚王国派到明国首都的常驻使节?可派一个使节常驻明国的用处似乎并不大,没什么必要。’
他就要走过去,可胳膊忽然被人拉住。他回头一看,见是吉尔贝蒂,问道:“洛伦佐,你拉我干什么?”
“你没有看出来?吉哈诺与那个人是老朋友,多年不见,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咱们现在还是不要打扰他们比较好。而且站在这里也不是没有事情做。我要仔细观察一下明国首都的城墙构造,以及上面一些不太精致的雕塑的手法。即使再粗糙的雕塑,也能看出雕刻者的手法。”吉尔贝蒂说道。
“你说的很对。我也要仔细观察一番。但我不是观察城墙,而是正从城门处进进出出的人。这座城市不仅规格远远大于罗马城,而且人流量也更大,他们所携带的货物或用品也很奇怪,我忽然有了灵感,再认真观察他们,一定能画出一幅很好的群体画像。”巴尔迪也笑着说道。
“你这样一说,我忽然有了一个想法。”吉尔贝蒂想到什么,又道:“你画出这幅群体画像后,我再依照你的画像做出雕像,做出一套伟大的艺术品。”
“好!好!”巴尔迪马上兴奋的叫道。绘画配雕像,或者雕像配绘画,还是群体雕像和绘画,这会是一套前无古人的艺术品,定然能够名传后世。
“可是,雕像不比绘画,成本高昂,如何能够筹措出雕像的成本?”可兴奋过后,巴尔迪想到了这个现实问题。即使吉尔贝蒂不要报酬,但得到所需石料要花的钱就是难以计数的,没有几个人能承担得起。
“明国,不是有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最富有的人么?”吉尔贝蒂淡淡的笑道。
……
……
“哥泽来滋,好久不见。”吉哈诺笑着同克拉维约打招呼。
“阿隆索,你在欧洲与东亚之前跑来跑去,而欧洲与东亚的距离也是现在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往返一次至少要一年,咱们二人当然每次见面都会相隔很久。”克拉维约也笑着回应。
吉哈诺笑了几声,与他寒暄几句,又向左右看了几眼,问道:“怎么只有你一个人,明国政府负责外交的官员呢?”他打量了和克拉维约一起来的人,虽然还有几个东方人长相的,但他们穿得不是明国朝廷官员的服饰,在对官员服饰非常在意的明国,他们肯定不会是官员。
“我就是明国政府负责外交的官员。”他没有想到的是,克拉维约竟然这样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