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小货郎 > 小货郎 第378节
  八月十五清晨,南军国的中秋月圆节。
  番邦人载着三船人在海上跟兴华府交易。
  由纪彬,宗轮带着的船队来交换人质。
  番邦人的船上,全都是南军国同胞,他们脸上带着茫然跟不敢置信。
  里面男女老少都有,共同的特点是,全都伤痕累累,他们是作为奴隶被卖过去的。
  奴隶过得能有多好,奴隶在买家眼里根本不是人,是畜生是牲口。
  他们在被拉着上船的时候,以为自己又要被卖掉。
  以为又要辗转到其他小岛上,卖给更残暴的主人。
  可看到兴华府船只的时候,看到里面说着南军国语言的兵士们,所有人都不知所措。
  这是在做什么?
  为什么他们回到了兴华府。
  为什么被兵士们接回来?
  难道是盐场又需要盐奴了?
  还是说需要他们做什么苦役?如果可以解脱他们甚至想死在海上。
  但在岸边等着的,不是苛刻的盐场守卫,而是他们的家人,他们的亲人。
  有人已经认出来自己的爹娘,有的认出自己的孩子。
  他们都在岸边等着。
  等他们回来,接他们回去过中秋。
  这不是梦。
  是真的?
  他们竟然能从魔窟里出来,重新回到家人身边?
  这是所有人日思夜想的事。
  船只缓缓靠岸,整个岸边的人再次爆发欢呼。
  回来了,家人回来了。
  被卖的同胞回来了。
  也许有更多人丧生在不知道的地方,但能救一个是一个,能回来一个是一个。
  以后的兴华府不会再有这种事发生,他们的也能靠着自己的勤劳跟双手过上好生活。
  纪彬是最后下船的人,引娘也在等他。
  两人笑着牵手走在一边,看着所有人的欢呼跟庆祝,他们只是默默看着,这是大家应得的高兴。
  中秋团圆,真是个好日子。
  第124章
  中秋这日晚上,兴华府衙在街前摆了流水宴,不管是兴华府,还是海太城的百姓,都能过来吃饭。
  不止是官府的人送了许多食物,兴华府仅存的两个大家族,骆家,李家,同样跟着摆了宴席。
  他们整个兴华府的人才两万多一点。
  就算全都到了,其实也没多少人。
  大片的土地,却有这么少的百姓,看着就心酸。
  可此时的众人依旧开心。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这里变化太大了,大的有些不敢认。
  这时有些年迈些的人,才想到起兴华府以前的模样,那时候依旧是不繁荣的,但至少没有谈家人在,至少大家打渔为生,还算活得下去。
  不提以前了,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所有人都暂时相信这一点。
  不是他们不信任旁人,而是这份信任,早在以前磨没了。
  但能有片刻的高兴,他们就知足了啊。
  纪彬自然看出众人的想法,他也不好说什么安慰的话,毕竟他在这也只是帮忙而已。
  兴华府具体要怎么样,还是看汴京那边的回信。
  此事事关重大,不能轻易动手。
  不出意外的话,王巡查应该会留在这,至少把兴华府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才会走。
  而宗轮将军则不能久留,让他过来处理这些事,原本就是杀鸡用牛刀。
  不是十一皇子的身份特殊,他根本不会出现。
  纪彬也看出来了,这位将军的能力确实厉害。
  手里两千五百人却将对方四千人玩弄在鼓掌之间。
  此次中秋宴上,纪彬刚一说这话,柴力就先笑。
  柴力道:“这算什么,当年边域一战,将军带着我们八百人溜对面八千人,等他们精疲力尽的时候,直接擒住将领,还带着我们顺利逃脱。”
  即使柴力没说,纪彬也明白这应该是八百精兵。
  但八百对八千,还是让人不敢置信,可见宗轮将军笑笑,就知道这是真的,可能在他无数战役中只是微不足道的那个。
  纪彬一边吃酒一边听柴力,严庆云他们说边关的事。
  不由得感叹,若不是有这样的精兵强将,边域也不会安稳这么久。
  兴华府平乱这么快,跟将军的铁腕本事也是分不开的。
  只是提到冬天的时候,乌革叹气:“冬天是最难熬的,偏偏冬天事情还多。”
  纪彬知道这点,一到秋冬时节,关外草木枯黄,游牧自然没了去处。
  而此时关内则刚刚丰收,要是天气暖和点还好,天气一冷,这些人就会到关内掠夺抢粮,要让自己过个冬天。
  他们是过了,但关内的百姓被杀被掳,粮食全都被抢光,他们又何其无辜。
  在永义十四年那场胜仗之前,几乎每年都会发生这种事,近几年是把他们打怕了,天气也不会太差,所以边关还算安稳。
  只是谢阁老说过,正赤部落的人随时都可能杀回去。
  毕竟首领尔托的父亲死于太子之手,这个仇肯定要报。
  如今的太平,不过是为将来某一日的大仗做准备。
  好在近几年还算风调雨顺,去年今年的粮食虽然没前几年那么好,但也算不错了。
  纪彬闪过这个想法,就听宗轮将军道:“冬日寒冷,手握兵器都握不住,而那边的人又是习惯寒冷,又有良马在手,自然比我们活络。而且这些人是为了抢粮,都是小股敌兵也不好收拾,烦扰不断,最是麻烦。”
  “是啊,我们的兵士每年冻得耳朵都要掉了,实在难熬。”
  “不过好在咱们这物资供应还行,总算有的吃喝。”
  在冬天意志力都是不同的,对面的人一心想要你的食物,不抢过来他们就会冻死饿死。
  这边的兵士也因天气寒冷不好活动,但没有不打仗就会死的信念。
  所以每逢春夏两季,都是南军国这边百姓勇猛,到了秋冬寒冷,则是对方厉害。
  纵观许多边关骚扰,也多是秋冬抢粮。
  纪彬听着他们闲话,不时看看旁边的引娘,怕她觉得枯燥。
  只见她也听得极认真,而且略有思索,看样子是全都听懂了的。
  纪彬嘴角弯了弯,他家引娘不过上几年学,又经了几年事,就如此聪慧。
  在他看来,引娘若是男子,也可以考科举。
  不过提到这个,纪彬低声道:“最近事情太多,我忘记问你家三姐的事,万秀才考上举人了,你们知晓吗?”
  引娘点头,她也把这事给忘了:“知晓的,三姐婆婆听到消息,还喜晕过去,急忙请了大夫才救过来。”
  “只是三姐夫还不能回来,他在汴京等着授官,约莫是不准备再考进士,准备某个差事做了。”
  举人上面还有进士。
  可以大概这么理解,考上举人之后,需要在汴京官学略略学习,则有两条路,一个是等着做官,但分配的官职可能非常小,连县令这种都轮不到。
  还有一个是继续考试,考上进士之后,就前途远大了。
  这万举人有自知之明,而且知道养家的重要,他妻儿母亲俱在,不好拖累全家。
  如此,倒是有担当了不少。
  纪彬点头:“你可以送信过去,他若是想考,我家可以资助。”
  不是纪彬大方,这在古代就跟投资一样。
  哪个潜力股提前投资了,说不定就有收获。
  引娘笑:“我也是这么说的,还让三姐去了信,只等回复了。”
  “不过看三姐夫的信件,他对我们多加感谢,而且意思比较明显,实在不想考了。”
  谁让科举实在太磨人。
  纪彬明白了,这事也就是提一嘴,并没什么关紧的。
  既然都聊到这了,引娘继续道:“家里的棉花都有詹明在负责,春安城有十几家棉花也愿意托付给咱们,邑伊县的还是尽数交给我们,詹明已经在登记造册,而且卢益赖亚那边也准备好了,只是咱们的船太小,还要雇几条大船跟着。”
  “不过詹明说,今年倒是不用跟着其他商队,咱们自己就是商队了。”
  纪彬笑:“确实,咱们就是商队。”
  今年邑伊县的棉花,加上春安城的棉花,估计百万斤不止,这么大的份额自然是要雇船队的。
  估计还要分批送过去,不能再等到全部收获再送了,这棉花一茬一茬地开,数量少还能等,数量多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