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六零年代之悍夫 > 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186节
  沈卫民现在都能闻到自己身上的汗臭味儿,他感觉其实还好,只是熏的头疼。昨天一他喝了赵姑娘两暖瓶水,也不知道是不是和那有关系。总之,他现在全身黏腻,非常不舒服。
  沈秀摸了摸弟弟的额头,确定他现在没有发烧,连忙应下,她让赵和帮忙看着供销社,骑车赶紧往家走。
  沈秀这段时间过的还算轻松,两位老人经受过公安的教育,彻底恢复了神智,对自己之前所做的事情更是追悔莫及,不过沈秀和严庆林都没说原谅。一如两个老人疼自己的孩子一样,她也心疼自己的儿子,对差点毁掉自己儿子的罪魁祸首,让她在真心相待,是不是太欺负人了点?严庆林也没有在这上面对她施加压力。
  两位得知他们姐弟三人已经商量好自己老两口以后的照顾问题,他们两个没有多做挣扎,直接住到了严爱梅家。严庆林作为亲儿子,每个月都会出养老钱。不过经过这件事情后,沈秀是不可能成为孝顺儿媳妇了。
  沈秀刚推开门,里屋传来严庆林的问话,“谁啊?”
  “我,”沈秀应一声,然后快步走到里屋,看到自家男人正在练习走步。
  “大夫不是说了,这事急不来,等晚上我在的时候再练不成吗?”沈秀抱怨着去扶人。她知道自家男人心急,让一个女人养到底不成样子,但是她也心疼男人默默练习啊,这要是万一摔倒……而且大夫都说了,不宜追求快,万一再伤了自己得不偿失。
  严庆林没有挣扎,顺着沈秀的力道坐到了床上。“没练没练,我就是想看看外面天儿怎么样,才走到窗户边。你怎么回来了?”
  “三柱来了,这孩子弄得满头大汗,一大早也不知道忙活啥了。让我给取几件衣服,他去澡堂子里洗澡。”
  沈秀边说边拉开衣橱,从上面拿了几件崭新的衣裳,“还说让我取几件你的衣裳,就他的习惯我还不知道,被爹娘惯的不成样子,从小都就没捡过谁的剩。”
  “那不是正好,你之前给他做的衣裳都派上用场了。”严庆林笑呵呵的说道。媳妇儿拿小舅子当儿子,凡是儿子有的小舅子必有一份,做衣裳当然也是,也就是今年小舅子娶了媳妇儿,不然自家这布票是一分都留不得。
  沈秀笑,“本来是准备过年的时候给他的,每年都是这个习惯,现在看来又要另做了。”
  严庆林看见布票全都飞走了。
  “我先过去了,不准再自己练习了。复健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们有点耐心。”沈秀警告丈夫。
  严庆林老老实实的点头。
  等到关门声响起,脚步声从楼梯口下去,严庆林拿过来自己的双拐,开始慢慢挪动。一大家子的重担都铺在自己媳妇儿身上像什么样子,作为一家之主,他有责任有义务尽快好起来,不联系怎么恢复。
  “现在澡堂刚刚烧水,你把水龙头都打开,热乎点再进去,听见没有?”沈秀把包袱递给小弟,殷切嘱咐。
  今天是周六,像供销社都是轮班休息,毕竟越到节假日人流量越大。其他工厂却都是要歇班的,所以澡堂开的时间也早。
  沈卫民点点头,接过包袱,扎进了澡堂。
  沈秀给沈卫民做的是里衣、包括鞋袜都有,甚至连毛巾都是新的。沈卫民低声笑,他从内心亲近大姐就在于此,从小到大他里面穿的衣裳,每年总有几身是沈秀给他张罗的。
  沈卫民在穿衣服习惯上很作,必须得用细布,柔软、亲肤,穿着舒服。不过细布做出来的衣裳不结实,一般人家都不会用细布做衣裳,但他就是爱穿。爹娘虽疼他,却不爱惯着他坏毛病,当然大概也没有这个能力。也就他姐愿意惯着他,当然现在又多了个赵姑娘。
  沈卫民常常感叹自己幸运,在这么多人的宠溺之下,竟然没有学坏。就算是原主,顶多也只算是任性跋扈。
  从澡堂走出来,沈卫民浑身舒爽了许多。刚刚他身上搓下来的泥垢能有二斤。他可是个爱干净的崽,现在搓出如此多的泥灰,沈卫民有理由怀疑是因为赵姑娘给他喝的那两户水。
  反正他是不承认自己脏的。
  沈卫民去洗澡的时候,赵和就在外面看车,临近进了一家早餐铺吃早点。再旁边就是早市,间或有叫卖声传出来。看了看灰扑扑的赵和,想到沈家沟家家户户都没有洗澡间。沈卫民提议:“要不你也进去洗个澡?”
  “啊?我不用了。”赵和愣愣回答,没带换洗衣裳,也没有毛巾,洗什么,麻烦!
  “我出钱。”
  “厂长,等我会儿,我这就去。”只要自己不掏钱,所有的麻烦都不叫麻烦。
  沈卫民无奈笑笑,他买了豆浆和肉包,吃过早点,腹中好受了许多。然后就去旁边的早市闲逛,借机买了一堆小吃。
  今天他的运气着实不错,竟然碰上了两筐鸭蛋,共百十来个。如果不是冬季出门难,农户根本攒不了这么多。接着又要了几十个鸡蛋。
  看时间差不多,沈卫民背着背篓回到车厢,直接把小吃扔进空间保鲜。
  等赵和出来,两人开车回村。
  回到家免不了被责难,沈卫民掏出小吃摆满了一桌子,讨好的笑笑。“在澡堂泡了澡,我现在感觉好多了。”
  李招娣摸摸儿子的头,确实不热了,她叹了一口气。“好了是好事,但是出去的时候,能不能跟爹娘跟你媳妇儿说声?一觉醒来,发现人不见了,你是要把我们担心坏啊。”
  沈卫民摸了摸后脑勺,还真忘记这茬儿了。
  “吴和平这老小子,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咱们把姿态放的这么低,他还针锋相对,真是为老不尊。”李招娣对这事耿耿于怀。
  “不生气,不生气,过年就另选了,这段时间随他折腾去吧。”沈新乾淡淡的说道。
  李招娣回头看老儿子上蹿下跳,到底没说什么。
  沈卫民康复之后,很快就进入了腊月下旬。
  该去省城送货了。
  第128章
  去省城交货之前,沈卫民专门去工厂查看货物生产、包装和装筐情况。
  “这是货品单,”沈东林递过来一沓单子,分别是商品名、斤数,和装箱情况。
  沈卫民接过来,又拿出之前的订货单,一一仔细核对。预定礼盒全都是分装,又按各厂的订单装在长方体竹筐里,一筐正好装二十盒。
  所有的竹筐是沈卫民在沈家沟临时找人手工编制的,沈爷做监工,竹筐质量当然是顶好。在路途遥远、运输困难的当下,出货必须要保护,糕点更容易出问题,从沈家沟运货出去至少得换乘三趟,不好好保护根本不能成。
  其中最困难的就是成衣厂的货,千斤散称点心。必须得保证圆形背篓光滑没有倒刺,此外里面得垫上厚厚的麦秸,再铺上麻袋,再把货装里,以此才有些保证。
  这几天,单是过来帮忙的装箱的沈家沟社员就不下几十人,他们看到沈卫民都笑着喊“厂长”。
  沈卫民多数时候只能点头微笑。他太忙了,总是匆匆来匆匆走。
  沈卫民核对订单之后,“加上今天,订单量就算完成了。无论如何,在出发前再核对一遍,到省城之后人生地不熟,再发现问题,我们连最基本的补救方法都没有。”
  “嗯,我知道,出发之前我会亲自核对一边。”沈东林应道,“放心吧,折损率都已经考虑到在内,问题不大。”
  出货不易,虽然到两边供销社并没有反馈回大问题,但是到省城到底路途遥远,并且各工厂都是当年礼交流之用,要求更高些,如论如何都不能出差错。折损率这方面他们准备的很充足。
  “嗯。”
  “另外,我们至少需要两辆货车,每车最好都有我们厂工人随行。”沈东林沉吟说道。货车是外包,还是自己人跟着让人放心。
  “车的问题不用担心,我已经和玻璃厂的蔡秘书打了招呼,预定他们两辆货车,到时候咱们俩跟着过去,出不了岔子。我之前要求的额外要带的货,得分开装车。”货车这边沈卫民已经联系好了,他们的出货量装不满两辆货车。这个时候去省城,要是只送货,额外什么都不干,根本对不起他亲自跑这一趟,所以他准备多带些货。
  “货不多,大概是工厂两天的出货量。”沈东林想了想。
  沈卫民点点头,“留够两个供销社的货,其余的都装车带走。咱们需要提前一天装车,第二天天亮就出发,现在天短,尽早到省城,免得生意外。我已经和认识的朋友联系过了,他给我们找停车场。到时候我们可能需要辛苦一下,在车里守一夜,第二天再去各厂送货。”
  虽然还没有出发,沈卫民已经把事情安排好了。在交货之前,都不能掉以轻心,省城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地方,一旦发生意外,连回转的机会都没有。
  这两车货,代表着他们工厂的希望。目前为止,各厂交付的定金,他们已经花出去了大半,虽然说坚果类没有成本,但精面粉、油、白糖、器皿以及各类包装,都是事前投入。即使总体算下来,工厂是稳赚不赔,毕竟他们交货之后还将得到款项,但前提是你得交的出令别人满意的货。
  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出差错。
  “我知道,全部按你说的办。省城这边我们两个多费心。家里这边有二哥二嫂坐镇,我们不用担心接下来的生产以及给供销社供货问题。按照之前已经商量好的,工厂到腊月二十八停工,到时候积累的产能足够支撑两边供销社过完年。”
  “行。”沈卫民点头答应。
  两个人站在厂房门口低声交谈事情,面色严肃,颇像样子。
  沈东林和沈卫民在辈分上是叔侄,在工厂是上下级,什么场合应该怎样相处,他们两个分的非常清楚。不过村里人大都是第一次看见。就两个人现在商量事情的模样,就算不知道他们的关系,也能区分出两人的层级。
  “你们看三柱子这架势,可真有厂长风范,能管住他七叔。”
  敞篷下面坐着几个妇女,她们分工不同,烧锅、看烤箱、还有挑拣干果的,现在天寒地冻,窝在锅炉旁边要暖和很多,几个凑在一起还能说说话,只要不耽误干活,一般不会有人管。
  此时有人开口说起沈东林和沈卫民,其他几个都随着看去。正巧看到沈东林说了几句话之后,沈卫民点头答应。猜想应该是沈东林提的意见或者回报的事情得到了沈卫民的认可,很明显的层级关系。
  “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三柱子是工厂的发起人,现在又是工厂的厂长,一家人都在工厂忙活。大爷爷不是说了七叔是给三柱子当副手的,不过总的来说都是为工厂好。”沈四嫂撇撇嘴,她是工厂开始招工第一批入厂的,当时除了李招娣工厂只有范英她们两个人,对沈东林和沈卫民之间的关系更了解些。
  “话不能这么说,刚开始工厂所有事情都是东林在管理,三柱子在机械厂辞职回来之后,才做了厂长。东林能服气,也不是一般人。”
  “三柱子能力强,认识人多,要不然这工厂能办起来?说到底从一开始这工厂的生产和规划都是三柱子在做,要不然东林能服气?”有人向着沈卫民。
  众人都点头,这话说的可有道理。
  真要说起来,沈家沟人还是觉得沈东林更能耐,如果不是事实就摆在跟前,他们永远都想不到这样人竟然甘愿被沈卫民压一头。
  首先,沈东林是镇上人,这足以让渴望走出去却大都走不出去的沈家沟人有种遥不可及感,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事实上大家从内心就觉得对方高人一等。其次,大爷爷的辈分高,是村里一等一的能人,是沈家沟为数不多自己走出去且闯荡出名堂的人,这也就造成沈家沟人对沈大爷爷一家都高看一眼。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沈东林是一名军人,未退伍之前上升势头极好,之前一直是沈家沟年轻一辈的榜样。虽然都搞不清楚他的具体职务,不过据说转业之后是给分配正式工作,这可不得了。
  因此当初他进沈家沟食品加工厂,很多人都不理解。当然不理解也给予了尊重,毕竟沈东林经历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人家要什么有什么。但他给沈卫民当副手是大家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不管是辈分上还是从履历上,他们的关系都不该是这样的,但是他们就是这样的。
  沈东林非常尊重沈卫民,关于工厂一些大事的决定都是有沈卫民拍板决定的,直到此时,他们才真正意识到——
  沈家沟食品加工厂的厂长是沈卫民。
  “三柱子是有出息,你说咱们之前怎么都没发现呢?还是人家赵老四有眼光,早早就把闺女嫁过来了,找了个潜力股女婿。”有人酸溜溜的说道。
  “这话你可别让二嫂子听见,琪妮儿嫁过来之后,赵家扬言要和她断绝关系,可把二嫂子气得不轻,听说是因为赵二妮儿的关系。”有人压低声音说道。
  “赵二妮还在家待着呢?这离婚都这么久了,赵老四两口子都没想着给她再找个婆家?”
  “她要求高着呢,相看了几家没中意的。也不看看自己都是二婚,还要求这要求那,男方要是能有那些条件,不早娶黄花大闺女可,谁还看得上她?”
  “话也不能这么说,赵老四家还有个大闺女支撑着呢,生活水平不差。听说想给赵二妮儿招个上门女婿呢?”
  “啊,你听谁说的?”
  一群妇女聊起了兴头,虽然话题已经跑偏但是没人在乎。
  她们谁也没有注意赵琪就站在旁边房间的门口,听到这些话后,往旁边避让了下,愣愣在当场不言语。正巧被已经完事、准备离开的沈卫民看见,他驻足听了听几个婶子大娘说话,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沈卫民往前走了几步,假意咳嗽了下:“各位婶子大娘,咱们做工的时候就不聊天了呗,别再数错了货。”
  干活的几个妇女赶紧称是,开始闷头干活。在背后说人闲话被听见,大家都有些不好意思。沈卫民倒没太放在心上,他走到赵琪身边,拍了拍她的肩膀,领着她进了旁边闲置库房。
  沈卫民替赵琪整了整帽子,赵姑娘头发长,全部固定在帽子里总有几缕不听话。他低声笑着问道:“咱们不是说好了,不管赵家事情了,怎么还是一脸委屈相?”
  要想完全不知道赵家的事情不可能,毕竟大家在一个村里住着,就算不刻意打听,也总有人会在你耳边叨叨叨。关于赵姑娘是赵老四和宋引弟的闺女这个事实也注定让她和赵家脱离不了干系,起码在外人眼里不可能。
  凡事都讲究事在人为,这件事情上赵琪并不准备妥协,她甚至提都不想提赵家。别管别人说什么她只要保持身心独立,赵家就无法干扰她。关于这个决定,她也和沈卫民商量过。
  沈卫民当然站在自己媳妇儿这边,且全身心的支持她。嫁闺女和儿子娶媳有所不同,只要赵琪不乐意,随赵老四和宋引弟怎么闹,他们受到的影响都不算大。再说沈家也不是吃素的,就李招娣同志一个人的战斗力就够赵家应付的了。
  本来,沈卫民对赵家就有芥蒂,现在又多了个赵兰。这是个养不熟的,你真心对她好,她丝毫感觉不到,你但凡有丁点儿对不住她,她就记在心头,伺机报复。
  欺软怕硬是她另外一大特点,面对把她赶出家门前夫她可以无限包容,但是对赵琪,她心思歹毒,做的事情让人发指。就铰被这一件事,沈卫民就永远不会原谅她。
  应付这样的人不是考虑深交不深交的问题,而是交不交往的问题。
  沈卫民不想赵姑娘对赵家存有希望,那根本不是会满足希望的家庭。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说的就是赵家。但是有些话他又不能说的太过分,唯恐赵姑娘受到伤害。
  察觉到沈卫民毫不掩饰的关心,赵琪笑出声来,“你想到哪儿去了?和赵家脱离关系是我自己的想法,我怎么会在这时候心软。我只是想到卫民哥要去省城了,我舍不得。”这姑娘窝进沈卫民肩窝,小声嘟囔道。
  赵家根本值不得她浪费心神,不管是赵老四、宋引弟还是赵兰,对她来说日益成为陌生人,见了面,她口称一声爹娘姐姐,就已经是全部了。至于其他,他们别想,她也不会去做。
  现在的赵琪更关心的是再过两日,卫民哥就要出发去省城的事情。对方还没有出发,她已经开始在想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