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夫君他人傻银子多 > 夫君他人傻银子多 第1节
  《夫君他人傻银子多》
  作者:莫二月
  文案:
  姚家的两个女儿定亲了,大房的明蓁未婚夫是村里最有钱的陈员外家的小少爷。
  二房的明珠未婚夫是村里最穷的孟秀才。
  明蓁不知道的是,上辈子嫁给孟秀才的是她,后来夫君高中状元,她也是人人羡慕的状元夫人。
  重生的明珠暗自得意,这辈子她抢了堂姐的姻缘,只要熬过这几年,她就可以跟着夫君进京享受荣华富贵去了。
  可是她怎么也想不到,状元夫人她还没当上,原本应该守寡的姚明蓁反而成了高高在上的侯夫人。
  1.架空朝代
  2.1v1,除了女配所有人都没有前世的记忆
  一句话简介:从财主婆到侯夫人之路
  立意: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努力让自己过得更好
  内容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励志人生
  主角:姚明蓁 ┃ 配角: ┃ 其它:
  第1章
  时至五月,暑气日盛,不过才刚辰时天就已经闷热无比。
  姚家今日又轮到大房一家准备饭食,明蓁帮着母亲把消暑的绿豆汤盛好摆上饭桌,祖父姚老爷子和祖母张氏以及二房众人才姗姗来迟。
  张氏的眼皮向下耷拉着,懒洋洋地开口问道:“老大媳妇 ,今个晨间准备了什么吃食?”
  明蓁不等母亲开口,先上前一步回禀:“祖母,今日暑气重,我娘熬了一锅绿豆汤最是清热去火。另外还蒸了几笼烧麦,拌了两盘爽口开胃小菜。祖父,祖母,您二老快请上座。”
  她的声音不疾不徐,宛转悠扬,似一阵轻风从堂前拂过,张氏晨间聚起的焦躁一时消散了不少。
  姚老爷子也微点了点头,赞许道:“不错,这天属实是热了些,喝碗绿豆汤去去火气正好。”
  姚老爷子说罢便举步走到饭桌前坐下,他的坐姿端正,抬手捋了一把花白的胡须并不急于动筷。
  明蓁的父亲姚思礼在老爷子的左侧坐下,他持筷夹起一个烧麦放到姚老爷子面前的碗碟上。
  “父亲,您请!”
  姚老爷子颌首,“嗯,大家都用饭吧!”
  他的话音落下,一家人这才开始用早饭。
  姚家不过是清溪村里一户普通的农家,但因为姚老爷子是他们姚氏一族的族长,又自诩是诗礼之家,所以家里的规矩极多。
  姚家上下有十几口人,秉承男女不同席的古训,早饭也是分作两桌。
  张氏这几日的心情不佳,有心想要难为一下大儿媳。奈何周氏出身京中的官宦之家,她的规矩礼仪是极好的,一举一动透着端庄大气,张氏只能从旁的地方来挑刺。
  “老大媳妇,今个的早饭也太奢侈了吧。这又是米又是肉的,咱家可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一大家子这么吃下去哪行呀!”
  话虽这么说,张氏手上的动作可没停,一个烧麦已经大半吃下肚了。
  周氏并不恼,“娘教训的是,儿媳不过是想着近几日天气闷,您二老和夫君的胃口都不佳,这才做得精细了些。娘既然说了,往后几日,家里就吃些粗粮饭食吧!”
  张氏的脸色一黑,这个周氏惯会在那里装糊涂,她的意思是白米猪肉要留给家里的长辈和男丁吃,至于儿媳妇和孙女哪需要吃这么好。
  可是这话若直接说出来,就是她苛待儿媳孙女了,有损她在族里的声誉。
  周氏对着婆婆回话的时候,明蓁已经夹起一个烧麦放到了自家娘亲的碗里。她娘卯时就已起身,忙碌了这么久,还要被祖母挑刺,明蓁心疼得紧呢。
  周氏一低头就看到了碗里的烧麦,再看一眼身边乖巧的长女,周氏心里无比熨帖。
  “蓁蓁,今日的小菜很是爽口,多吃一些。”
  明蓁粲然一笑,对着自己的娘声音不自觉就带着几分娇意:“娘,您也吃!”
  明蓁低头轻咬了一口烧麦,入口软糯,馅料丰富,味道鲜美而不油腻,确实让人胃口大开。不知不觉间吃下了一个烧麦,明蓁这才察觉到今日饭桌上的气氛好似有些不同?
  她抬头环顾了一眼,眸中带着疑惑。二婶曹氏正在狼吞虎咽地往嘴里塞着饭食,堂嫂刘巧娘依旧有些拘束,但手上的动作不停。唯独堂妹明珠有些异样,一直沉默不语过于安静了些。
  明珠的性格很是争强好胜,平日里每次轮到大房做饭,她东西不少吃,口中却总要挑三拣四一番。
  恰在此时,明珠也抬头看了过来,正好与明蓁的视线相撞。明珠的眼里带着几分懊恼,躲闪着迅速低下头去。
  明蓁没有多想,以为堂妹前几天病倒后还没有恢复精神。见她难得安静下来,也就继续用饭了。
  明珠的心里却是烦闷无比,她忍不住又偷偷看了明蓁一眼。
  即使她再不甘心,也不得不承认明蓁的容貌是极美的。明眸似水,娇颜如玉,粗衣布裙也掩不住灼灼风华。不仅仅是人长得美,一举一动也是优雅无比,是她怎么模仿都比不上的。就好比现在,明蓁无论是喝汤还是夹菜的动作都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朱唇微张,贝齿轻启,不见一丝粗俗。
  明珠脑海里不由又闪现出前几天的梦境,不觉间就红了眼眶。明珠不甘心,都是一家子的姐妹,凭什么明蓁能做官夫人,享受荣华富贵。而她只能守寡二嫁,凄惨离世。既然老天爷让她有此奇遇,她就一定要事事强过明蓁。
  早饭用罢,姚思礼率先起身离席。
  “父亲,儿子带着明泽去学堂了!”
  姚老爷子捋了捋胡须,“去吧,切不可耽误了族中儿郎们的学业。”
  姚思礼是隆成二年中的进士,辞官归乡也有八年了,一直在族学为村里的孩童启蒙,深得村里人敬重。
  姚明泽是明蓁最小的弟弟,今年刚刚七岁,跟着父亲在族学读书。听到父亲的话,他背着书袋规规矩矩站好依次给长辈行礼。
  周氏嘱咐了儿子几句,明蓁拿起一旁的提篮递给父亲,“爹爹,今日我给您准备了竹叶水,您别忘记喝。”
  姚思礼最近几日有些咽痛,明蓁晨起特意采来鲜竹叶给父亲煎煮了一罐茶水。
  对着女儿,姚思礼一贯严肃的神情也有了一丝笑意。
  “为父省的。倒是你,今日炎热不要只忙于刺绣,休息两日也无妨。”
  明蓁笑着应下,看向身侧嘟着嘴有些委屈的弟弟,笑意更甚。
  她摸了摸弟弟发髻上的两个小揪说道:“也给你准备你爱喝的山楂蜜水。”
  明泽的眼睛一亮, 对着姐姐撒娇:“姐姐最好了!”
  姚思礼带着儿子去了学堂,他们一走,姚老爷子便吩咐二儿子陪他一起去田间转转。
  张氏却没有急着回房,而是移步到厅堂里坐下,对着周氏发难。
  “老大家的,这几日你娘家那里有信来没有?”
  周氏恭敬回道:“还不曾有信来。”
  张氏的神色立刻就有些不好看:“你大哥上个月已经出了孝期起复了,怎么还没有信来?明蓁怎么说也是他们的亲外甥女,眼看着她都已经十六了,亲事还没有着落。再拖下去就真成老姑娘了,也耽误了明珠说亲不是?”
  周氏知道婆婆素来偏心,平日里对他们母女也是诸多挑剔,但怎么也没料到身为亲祖母,她会说出这般刻薄的话。
  周氏虽然碍于孝道不能对婆婆不敬,但依旧压不住怒意。
  “娘请放心,我家老爷说了,蓁蓁是我们的长女,素来乖巧懂事,我们夫妇还想多留她在身边陪伴两年。明珠虽然比蓁蓁小一岁,但是若有合适的亲事娘只管给她定下,就是赶在蓁蓁前头出嫁也是无妨的。”
  “你……你……周氏,你敢顶撞婆母……”张氏脸色铁青,手指着周氏怒气冲冲地喝责她。
  曹氏赶紧上前去安抚,“娘,您别生气。大嫂,你看你把娘气成什么样子了,还不快给娘赔罪。”
  “二婶……”
  一大早就被亲祖母羞辱,明蓁的心头也觉得委屈。她娘是因为疼爱她才不惜和祖母争执,明蓁怎能不担忧。她上前一步,想要和二婶理论,却被周氏用眼神喝止住。
  周氏不会让女儿搀和到其中,她在心里冷笑,这些年她不屑与二房一家计较,倒让曹氏日渐狂妄起来。
  “二弟妹慎言,家父生前曾经官拜礼部侍郎,我自幼就听父亲讲解各种礼法规矩。在闺中时先母也曾聘请京中大家沈娘子精心教导于我。自嫁入姚家以来,操持家事、侍奉公婆从不敢违。今日婆母也是忧心明珠的婚事才会如此,二弟妹可不要在那里胡言乱语。”
  周氏神色冷然,一番话虽不疾不徐但却句句敲打在曹氏的心上。曹氏不由一凛,望着周氏不怒而威的眼神,心底有些慌乱。
  她险些忘了,大嫂到底曾是正经的官家小姐,人家的娘家哥哥现在还在京中为官呢。
  曹氏平日里也只敢仗着婆婆的偏爱在周氏这里多占些便宜,但是却不敢当真得罪周氏的。见周氏怒了,曹氏赶忙赔罪:“大嫂,我不是那个意思……”
  周氏嘴角挂着冷笑,面上根本不想搭理她,曹氏想到儿女的前程又急忙去劝张氏。
  “娘,您别着急。大嫂说得是,咱家的这两个姑娘容貌品性都是顶好的,又跟着大嫂学了一手刺绣的好手艺,亲事肯定是不用愁的。她们年龄都不大,我们做父母的,也想多留她们两年。”
  大儿媳的娘家家世高,张氏想要摆婆婆的架子总是底气不足。这些年周氏面上一贯恭顺,张氏渐渐以为这个儿媳和那些乡间媳妇没什么区别。可是周氏真的动了怒,身上的那份与生俱来的矜贵气度才让张氏意识到这个儿媳不是她可以随意拿捏的。
  张氏的心底还有些恼怒,但也不得不借着二儿媳的话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随你们吧,你们做父母的不着急,我这个做祖母的更不耐烦去管。我们姚家岭确实也不是普通的庄户人家,祖上曾是出过高官的。老大好歹也做过几年知县,家里的姑娘嫁人自然要好好挑一挑。”
  明蓁知道祖母这话也是变相说给她娘听的,祖母素来偏心二婶一家,要不是她外祖家的家世高,她娘在家里的日子恐怕更为艰难。
  第2章
  明蓁的母亲周氏原是京城人,她的外祖父生前曾经官至礼部侍郎,家世和姚家比起来算是天壤之别。
  姚家就是台县清溪村的一户普通农家,虽然张氏说祖上曾出过高官,但那也是前朝的事了。近些年姚家也只有明蓁的父亲姚思礼才学出众,在隆成二年殿试中考中二甲第一名。
  姚思礼中了进士之后入了翰林院,又得到了明蓁外祖的赏识,这才把小女儿周舜英许嫁与他。
  后来姚思礼外放在顺天府辖下的安县做知县,他为官清廉,体恤民生,在查办当地乡绅抢占村民土地一事时,因为不愿徇私情而得罪了朝廷的权贵。
  姚思礼被迫辞官还乡,当时刚满八岁的明蓁跟随着父母一起回到了乡下老家。
  明蓁的祖父姚老爷子也是读过书的,他自是不愿儿子和贪官同流合污留下骂名,很是赞同儿子辞官的决定。
  但是张氏却因为儿子辞官没有了往日的风光而耿耿于怀,她不敢埋怨姚老爷子和儿子,只能把不满加在儿媳周氏身上,对明蓁也是极为不喜。
  张氏说起姚家曾经的风光,周氏听了面色丝毫不变。
  “婆母要是没有别的吩咐,儿媳就带着明蓁回房了。上次的佛经还有大半没有绣完,绣铺那里还等着儿媳交货呢。”
  姚家是农户,家中的女眷自然不能和那些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们相比,她们也是一样要做活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