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综合其他 >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 第376章 为政伊始业之基(终)
  官盐铁的阻力之大,居于这几项政令之首,又或者说,最后推行的官盐铁政令,恰恰好,就承接了前面勒令河东流民还乡、发动民役修缮河渠水利所酝酿着的怨气。
  一开始,连卫觊、裴潜都不赞同官盐铁的郡府政令。
  两人都是有才识之人,自然也能够看到这官盐铁的重利,只是认为阎行为政伊始,正是行善政,安抚民心之时,如果操之过急,难免会激起河东一郡的反弹。
  毕竟西凉军入河东,实际上靠的,还是手中的刀兵,杀伤的,也是河东的士民。
  无奈,虽然听了两人的劝谏,但阎行已经下定决心,就算阻力再大,也要推行。
  哪怕如今在郡府外面,已经有太守苛政、残民敛财的流言在传播。
  官营盐铁,依旧会是阎行郡府政事中的重中之重。
  冶铁,不仅牵涉到了一郡农具的打造,攸关百姓的农业生产,而且还关系到了军队的战具、兵甲、器械。
  西凉兵号称天下劲旅,靠的除了边地汉人、羌胡义从的骁勇悍战外,还有轻剽奔击的战马。
  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征收郡中私人的冶铁作坊,合并到郡府设置的铁官中来,从而扩大郡府冶铁的规模,打造出更精良的兵器来,也是阎行要求今后要做到的。
  而解池的盐,乃是上佳的产地,质量和产量都是有保障的,朝廷原先就已经设置了盐监,实行官营,阎行只需要让郡府依葫芦画瓢,再革除弊政,就能够将盐业牢牢掌握在郡府手中了。
  至于所谓的军功授田和求贤令。阎行则发现在眼下是行不通的。
  秦汉之初的军功授田,这套制度,是依照“依军功授爵”、“依爵位授田”的形式进行的,如今军功爵这套制度已经完全崩坏,除了列侯、关内侯两级还算是正常外,其他的爵位已经泛滥混乱、不可甄别证明了。
  所以推行军功授田的制度,至少要具备两个必须的基本条件,一来就是要重建一套能够与军功、田亩挂钩的爵位制度,二来就是为政者手中要有大量的无主田地。
  而这两个基本条件,阎行、河东郡都不具备。
  重建爵位制度,是关系到全天下的事情,又岂是一个小小的河东郡能够擅自逾越,更改朝廷的名器的。哪怕到了曹魏当权的鼎盛时期,曹操依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径直接受五等爵位制度。
  而大量的无主田地,河东郡原本就是历朝历代开发已久的大郡,在铁犁牛耕的技术下,郡中可以开垦的田地,已经基本开垦完毕。阎行能够用来安置流民,推行民屯、军屯,还是因为河东近年来战乱频发,导致出现了众多抛荒的无主田地。
  在推行了前面的政令之后,郡府管辖的公田已经寥寥无几,只能够用来作为安置伤残老兵、营建大规模工程、后备土地之用。
  而求贤令的推行奏效,依旧需要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个就是礼崩乐坏、革旧鼎新的大背景,第二个就是游士遍野、晋升无门的人才环境。
  这两个条件,时下同样不能够满足。本朝推崇儒学,光武皇帝息马文治、明章二帝尊师重道,再经过历代汉天子对儒学的尊崇,如今是汉室虽衰,但官方的儒学却还没到了礼崩乐坏、革旧鼎新的程度。
  而游士遍野、晋升无门,这种人才环境,是战国时候的,不是眼下的汉末的。入仕州郡、朝廷征辟、任子姻亲,是时下公认的入仕途径,而建千金台、设招贤馆,堂而皇之地将公器私用,效用如何暂且不论,但绝对是类似袁术称帝一般,将野心昭告天下的妄行。
  至于曹操的求才三令,发布于建安十五年、十九年、二十二年,曹魏集团中的人才以兖州、豫州、冀州、荆州的人才为主,早在求才三令发布之前已经成型,没有听说曹魏的后续人才是用求才三令招来的,“治平尚德性,有事赏功能”是求才三令的核心,但实际上恰恰曹魏颁布求才令之前是“有事”阶段,而之后转入“治平”阶段。
  从第一道求才令中的”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易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来看,受命及中兴之君、周文王与姜尚、刘邦与陈平、《尚书·尧典》“明扬仄陋”的典故,用意何在,目的是否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言而喻。
  故而,阎行并没有不切实际,一味效仿前人、后人的成功经验,而是踏踏实实地采用了足兵足食、砺练军士、辟除境内人才、盐铁官营等稳妥且切中实效的政令。
  当然,这些政令颁行的效果如何,还要在郡中推行一些时日之后,才能够见效。至于郡府之外的那些流言,阎行听过之后,一笑了之,他虽不才,还不至于畏民如虎,愚妄到想去堵民众之口。
  在随后的两个月里,阎兴、杨丰、魏铉等人的兵马,很快就收复了河东郡西北的蒲子、北屈二城,而贾逵也督察各县,检举治罪了一些不法的豪强,黜免了一些贪墨渎职的官吏。
  而在郡府的人事调动中,阎行也趁机将自己原本帐下的文吏郑多任命为解县令,将黄颇任命为临汾令。
  郡府安置流民、屯田修渠的事情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而随着一年冬天的到来,初平三年终于进入了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