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八零年代女首富 >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575节
  说的好像他家父母跟布尔什维克的信仰不同一样。
  厂主不在意他们说小话,只勉为其难地点头:“可以,但是用库邦币的话,租金的上涨程度要每年上涨10%,租期还是15年。按照机器进场调试开始计算租期。定金照旧1万美金,如果6个月内机器不进场,就代表合同自动作废,1万美金的定金不退还。”
  之前用美金结算时,这个上涨幅度是1.5%。可见这位厂主对他们国家新发行的货币也没有充足的信心。
  周秋萍痛快地点头答应:“可以,等我们的工程师过来测量确定机器进场没问题,我们就签合同吧。”
  说曹操曹操到。
  小陆派到火车站接人的退伍兵已经过来了。
  看到风尘仆仆的一行人,周秋萍笑着上前主动和人握手:“孙厂长,您还亲自过来呀?我真是受宠若惊。”
  孙厂长就是江州农场自建方便面厂的负责人。当初他们厂的生产线就是卢振军从华侨农场给扒拉来的。
  后者当时觉得这生产线是鸡肋,没啥用,生产的方便面也不知道该卖给谁。结果后来孙厂长他们搭上了周秋萍的贸易线,方便面一进仓库就被拖走,根本不愁销路。
  华侨农场的人知道后期的鼻子都歪了。每次开会都要阴阳怪气一番,说他们从兄弟碗里抢饭吃,不够意思。
  孙厂长他们才不管呢,任尔风吹浪打,他们自顾自的闷声发大财。
  孙厂长也和她握手,笑道:“能见到周经理你,才是我的荣幸呢。怎么,你就是觉得国内盘子太小,干脆到国际上来大展拳脚了?”
  周秋萍半开玩笑半认真道:“那是因为国内有你们这些高人在,市场都已经饱和了,哪里轮得到我。我这没办法,才跑到国外来混饭吃。来来来,给我介绍介绍各位专家。”
  她说话时一抬头,正好碰上有人把帽子口罩摘下来,顿时惊呆了:“哟,李工,是你啊,您怎么过来了?”
  李工露出苦笑:“我都一把年纪了,你们非要不放过我,我还能怎么办?”
  卢振军是什么人?他以前是部队的政委。他要给人做思想工作,除非碰上周秋萍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货,否则一做一个准。
  像李工这样兢兢业业为国家奉献了一辈子的老同志,正是他最擅长做思想工作的对象。
  就谈了半个小时,可怜的老同志便扛不住了,只能硬着头皮答应先过来看看。
  因为卢振军说了:“目光要放长远点,莫斯科有麦当劳,你怎么就不能在乌克兰卖炸鸡呢?你们做的设备炸出来的鸡块在海城卖的好,在乌克兰怎么就不能卖?”
  彭阳愣住了,下意识地强调:“这边开的是方便面厂,不是炸鸡啊。”
  然而周秋萍却眼睛一亮,没错,其实她可以在乌克兰也生产速冻食品的。
  苏联本来就是鸡肉消费大国,莫斯科市长曾经还邀请肯德基去他们那里开店,结果前年让麦当劳捷足先登了。店里生意特别好。
  如果她在乌克兰生产半成品炸鸡块,应该会有市场。比起去店里吃,自家消费显然花钱更少。很适合已经陷入经济危机的俄乌两国。
  甚至她还可以在乌克兰开像香香鸡一样的街头连锁小店。这回不卖奶茶和炸鸡,而是泡面配炸鸡,就像那种泡面小食堂。
  方便面从工厂直接出来,味道自然是无损复制。
  而炸鸡块是深加工过的半成品,在街头小店简单油炸过就可以出锅,同样风味有保证。
  这就是很好的连锁餐厅模式呀。甚至她不需要直营,只要有一家示范店开出来,其他店就可以做加盟。
  她把握好核心的食品加工厂即可。
  周秋萍笑容满面地催促:“走走走,都进去好好看看,我这生意能不能做起来?全都靠你们给我掌眼呢。”
  她又转头冲厂主微笑,“如果我们工厂能够顺利开工的话,不知道有没有工人希望回来上班?如果他们感兴趣的话,可以来参加我们的招聘。我们过来是想参与乌克兰的经济建设的,而大家本来就是工厂的一部分。”
  石磊帮她翻译的时候,表情奇怪。她觉得从国内找工人过来,应该会成本更低更好管理。
  但周秋萍考虑的是乌克兰的局势。
  一份到时间就发薪水的工作对普通乌克兰人民而言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过来破坏工厂生产就是在侵犯他们的利益。正常情况下,他们会选择跟工厂站在一起。
  至于里应外合倒卖设备什么的,周秋萍还真没考虑。
  乌克兰的情况跟国内不一样。乌克兰重工业特别发达,现在停产的工厂太多了,里面机器设备哪个不能拿出去卖废铜烂铁?可关键问题在于你没门路还真不好卖。
  现在他们国家卖废铁都是往外国卖,本国根本消耗不了这么多东西。
  如此一来,她还担心什么呢?她还不如担心工人是酒鬼,会耽误工厂生产。
  周秋萍认真地强调:“我头一项要求就是不招酒鬼,我不能因为工人的嗜好而耽误了生意。”
  厂主露出了笑容,痛快点头答应:“我会通知大家的。”
  能够把工厂顺利租出去,就能给大家找到工作。他这个厂主,应该算尽责了。
  第455章 拿银行贷款
  勘测工厂需要时间。如果厂房和标准生产线不匹配, 后者还得进行调整。
  孙厂长和李工他们去忙碌了。
  庞老板无所事事,随手摸出包香烟直接丢给那淡金色头发的厂主。
  后者被迫接了,眼睛盯着香烟, 表情古怪。
  庞老板说了句俄国话。
  不知道为什么, 周秋萍总觉得这位叫诺维科夫的厂主似乎愈发窘迫了。
  余成走上前,拿了他被迫接在手上的香烟, 撕开来, 自己拿了一根,然后又递到诺维科夫厂主面前,后者取了一根之后,他又给其他人分了分。
  最后烟盒里只剩下两根烟了,他塞回给了庞老板。
  庞老板嘴里嘀咕了一句:“屁事儿真多。”,然后才收起香烟。
  这回他说的倒是中国话了, 显然并不希望诺维科夫听懂。
  周秋萍有些疑惑, 因为余成并不抽烟。
  准确点来讲是他以前其实抽烟, 但没什么烟瘾。
  后来被分配跟她一块儿去倒卖国库券之后,他觉得在女同志面前抽烟不合适就刻意地控制。
  再后来, 他们生活在一处, 家里有小孩, 抽烟更不合适,他就彻底不碰烟。甚至后面到了社交场合,他也直接表态不抽烟。
  今天又是为什么呢?庞老板并没有硬塞烟给他, 甚至递香烟的对象也是乌克兰的这位厂主。
  苏联抽烟的人太多了,不分男女。周秋萍不相信他一个堂堂罐头厂的厂长连香烟都没见过, 那未免也太不可思议。
  但她还是什么都没说, 和朱莉一道避在了旁边。
  诺维科夫倒是想起来要尽主人的责任, 他朝厂房门口喊了一声, 进来了个年轻小伙子。
  说实在的,白种人的相貌在周秋萍看来都大差不差,她也不知道这小伙子是不是诺维科夫的亲戚。
  小伙子走过来,用英语跟她们打了声招呼,询问她们要不要在厂里继续逛逛。
  余成叼着香烟过来,主动提议:“走吧,我们看看宿舍要不要检修。”
  等走过一栋车间,他就掐了香烟,夹在手里继续往前走。
  几人看完宿舍之后都觉得应该在门口加棉帘,虽然美观程度会下降,但挡风保暖效果会大大增加。
  那个乌克兰小伙子全程沉默,除非大家开口问,否则他什么话都不说。
  一行人要出宿舍楼的时候,他才主动开口:“你们是中国人吗?你们的改革开放不错。”
  周秋萍没听懂改革开放的英文,还是朱莉帮忙翻译了一下。
  没等他们表态,小伙子就发出懊恼的抱怨:“真是蠢货,他们怎么会搞休克疗法呢?这根本就不适合俄罗斯,会连累死乌克兰的。改革,改革才是最合适的方式。”
  周秋萍想了想,最后用散装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我们国家领导有个说法叫改革开放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每个国家发展想找到合适自己的道路,估计都不简单。”
  他们回到车间时,男人们已经抽完了烟,工程师们也量完了基本数据,正在设计该如何安排生产线。
  周秋萍开口问:“有大问题吗?”
  李工颇为审慎:“应该没有,我们再看看。”
  周秋萍点点头,主动提议:“那我们就去注册公司吧,有了公司才好正式签订合同。”
  之前庞老板和工厂谈,都是用他那个皮包公司的名义。现在既然她决定正式接手,认认真真地在乌克兰搞实业,当然不能这么来了,得有正规的公司。
  现在乌克兰也在招商引资,去年年底刚确定苏联落幕,今年年初他们就颁布了外国投资法,确定外资企业的标准是一年内在乌克兰投资额不少于注册资金的10%或者不少于10万美金,也给了税收优惠,比方说免收进出口关税以及三五年内免收所得税。
  最神奇的是其中一条,眼下乌克兰正在完成国家财产私有化进程。外国投资者也可以参与,私有化完成之后,他们依法获得私有化财产。
  不知道这法律会不会变化,会不会将来在国际上引起纠纷。
  诺维科夫乐见周秋萍的积极,就像大部分刚从社会主义制度里走出的工厂管理者,他们最关心的不是谁来经营他们曾经为之奋斗的事业,而是工人的出路。
  周秋萍主动提出可以在原工人里进行招聘,诺维科夫就积极响应:“没问题,我带你们过去。你们想在乌克兰投资办公司,审批很快的,最快三天就能批下来,最迟也就是三个礼拜。不过不会那么晚。”
  周秋萍好奇了一句:“为什么?”
  她觉得按照眼下乌克兰政府机关办事的低效率,三个礼拜的审批时间真的不算长了。毕竟大家的毛病都差不多,在国内,这个时间给你拖上三个月也正常。
  诺维科夫发出了笑声:“批准只要签个字就行,三个礼拜是为否决申请而准备的,那个要写书面报告的。”
  大家都发出了会心的笑,算是理解了他的未尽之意。写书面报告多麻烦呀,现在的乌克兰积极欢迎外国投资者。
  其实乌克兰对外商的优惠条件有很多和国内有异曲同工之处。国内还有那么多假外资企业,凭什么觉得乌克兰没有呢?法无明令即可为,商人的本质就是趋利啊。
  诺维科夫的心相当大,直接陪着周秋萍他们去市政府办手续,把偌大的厂房完全丢给了中国工程师。好在里面的机器都已经搬完了,不然万一丢了什么到时候可真说不清楚。
  车子重新开上了基辅的大街。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阳出来了的原因,街上的人似乎多了一些,前面一家店门前还有人排队。
  朱莉小声询问:“他们是在排队买面包吗?”
  去年年底在莫斯科时,她就发现每一家卖食品的商店门口总有人排队。大家都在竭尽所能把手上的钱换成食物,这样才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
  车上唯二两位女同志都还算年轻漂亮,属于庞老板关注的对象。他的俄语水平不错,立刻就拿出来显摆:“这可不是一般的食品店,是意大利冰淇淋店。”
  毫无疑问,在此时此刻的基辅,这绝对属于奢侈品。
  诺维科夫的侄子也做了佐证,这家冰淇淋店6个球外加一点谷物碎片,就要花5美金。以乌克兰人现在的收入水平,这是一家人好几天的生活费。
  年轻的乌克兰小伙子神色忧郁,显然不愿意多谈,只对中国客人感叹:“这种可怕的事,你们中国人肯定没办法想象。”
  国家经济状况这么糟糕,还有这么多人为了奢侈品排长队。
  他说的是英语,庞老板的英语不行,得石磊给他翻译了才能听懂。但他反应最快,在大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时候,直接嗤笑:“一回事儿,当初打仗,城内都人吃人了,官太太们永远排队买油条。多奢侈啊,跟这冰淇淋是一回事儿。”
  石磊看了他一眼,没把话完全翻译过去,反而加了自己的理解:“困难都是暂时的,生活不如意的时候,大家都想放松下而已。我们打仗的时候,上海滩还有孤岛繁荣呢。”
  周秋萍感觉她的安慰也没好到哪儿去,都是拿战乱年代举例子,让人听得越发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