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综合其他 > 黄天之世 > 黄天之世 第756节
  甘宁缓步向前,双戟舞动之间,哀嚎声四起。
  一众冲锋而来的汉军水兵皆是扑倒在地。
  淋漓的鲜血顺着甘宁手中双戟的戟刃流淌于甲板之上,此时的甘宁犹如志怪传闻之中鬼神一般可怖,没有一个人可以越过那双戟编织出的死亡之网。
  邓龙心中惶恐,握着环首刀的手都在颤抖。
  死亡的阴影笼罩在他的心头,邓龙方寸大乱,慌不择路,竟然想要逃走。
  邓龙转过身,想要跑向船只的后方的船舱之中,他已经是彻底的慌了心神,失去了胆气,根本不敢和甘宁正面交锋,他甚至都忘记了他在一艘已经破碎的船上,根本就是逃无可逃,避无可避。
  破空声乍然响起,邓龙心中警铃大作,但是却没有足够的时间留给他来做出反应。
  一柄短戟已经是犹如闪电一般飞掠而至。
  锋利的戟刃瞬间便划开了邓龙身上单薄的革甲,冰冷的戟尖从他的背心刺入,又从胸口透出。
  余势未竭之下竟又带着邓龙的身体向前继续行去,短戟上携带的巨力将邓龙的身躯牢牢的钉在船舱的舱壁之上。
  战船摇动,甘宁单手执戟站于桅杆旁侧,冷眼看着船上的众生百相。
  战船再度发生了一声哀鸣,船身的豁口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江水正在涌入汉军的战船之中,战船正在下沉。
  一根绳索从他的旁侧飘荡而来,甘宁伸出手轻而易举的挽住了绳索,而后助跑向右,猛然跃上了船沿,单脚只是一蹬,便从即将沉没的汉军战船上重新跃回了自己的旗舰之上。
  江面之上,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从四面八方传来。
  所有人都看到汉军水师的旗舰覆灭,夷陵汉军水师最后还在顽抗的战船终于是失去了残存的战意。
  大部分的战船升起了降旗,下锚驻船,小部分处于战场边缘的战船则是已经是扬帆逃离。
  甘宁站在船首,看着正在沉没的汉军旗舰。
  邓龙稳重,依托着水寨,让他这些时日根本没有办法扩大优势,这一次终于是趁着夷陵水师轻敌大意,将其诱出了水寨,得以一举将其歼灭。
  现在他终于是可以带领水师封锁夷陵的出江口,截断其往东的道路,彻底断绝其供给,同时驰援正在进攻夷陵城的陆军。
  夷陵的战事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容易。
  夷陵西、北、南三面环山,地形崎岖,唯有东面一片坦途。
  赵祗带领的军队屯驻于西方的山麓之下,夷陵城据险而建,赵祗虽有配重投石车这样的大杀器,但是因为夷陵的地势,也是也是难以施展拳脚。
  而且夷陵的守军战斗意志极为顽强,他们武备也颇为精良,多配大盾长枪,城中也架有不少的床弩,更是进攻的难度大大增加。
  赵祗有几次甚至亲自带兵攻城,但是最终还是未能攻下夷陵。
  刘表也知道夷陵的重要性,因此他在夷陵安排的都是麾下的精锐,夷陵城的守将正是刘表的外甥张允。
  这一次汉军北伐牵连甚广,刘表知道黄巾军必然会发起进攻,自然没有将所有的希望都押到水师的身上,调遣了不少精锐南下夷陵,这也是为什么夷陵久未被攻下的原因。
  虽有配重投石车这样的攻城利器,但是受制于地形,赵祗还是难以打开局势,而且最重要的是赵祗麾下的军卒基本都是益州出身的军卒,经过的训练时间并不久,远远达不到明军主力的战力,武备也较为落后。
  “扬帆……”
  甘宁举起了手中的短戟,正准备下令,但是话到嘴边却是停了下来。
  但是他手中的短戟却是僵在了空中。
  甘宁双目微眯,眼中的瞳孔微缩。
  一面接着一面的红旗正从远处的江道之上缓缓升起,紧接着战鼓的声音也在他的耳畔响起。
  “将军……”
  周围的一众明军水兵皆是面色大变。
  甘宁放下了手中的短戟,将其插回了腰间,从身旁副官的手中接过了千里镜。
  镜头之中,远方江面密密麻麻布满了的战船,无数的红旗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最中央的旗舰之上,高悬着一面火红色的旌旗,那旌旗之上上书着一个“苏”字。
  甘宁神色微变,沉声下达了军令。
  “下帆。”
  “传令各船,将缴获战船直接焚毁,不要眷念,向西撤离。”
  甘宁手握着身侧的绳索,眼神清冷。
  荆州的水师主力已至,江面之上只是粗略一扫,便有百艘之多。
  他麾下的战船不过七十多艘,多数都是小船,而且人数不齐,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七十对一百,甚至可能更多,如何可能战胜。
  “咻——”“咻——”
  短促的哨音响起,甘宁也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他脚下的座舰正在调头。
  敌军距离很远,现在调头仍然来得及。
  只是如此以来,他之前所作的一切,皆是前功尽弃。
  “回营吧,派遣一艘快船前往夷陵城外,通知兵备道,荆州援军已至……”
  甘宁神情复杂,看着远处汉军的船队,叹息了一声,转身向着船舱之中走去。
  夷陵之战也是时候落下了帷幕了,这一次荆州的援军即使赶到,他们已经失去了攻下夷陵的机会。
  ……
  苏飞站在船首的位置,眺望着远处的江水,此时他已经看到明军水师的战船,也注意到正在逃窜的夷陵汉军水师。
  “放下快船,前去接应我军撤离的战船。”
  “船队之中,艨艟,赤马先行,逼退敌军,不要追击。”
  苏飞是黄祖麾下的大将,他自然清楚这么远的距离追上明军的水师是不可能的,所以只是下达了接应和驱逐的命令。
  苏飞注意到夷陵的水寨之上飘扬的仍然是红色的旌旗,他知道他来的还算是来得及时,夷陵并没有落入明军的手中,等下心中微定。
  只是可惜若是夷陵水师再坚持一会,等到他率领船队加入战场,必定能在明军水师的身上咬下一块血肉。
  苏飞收回了目光,看向身后的亲卫,沉着道。
  “传信给黄将军,我部已经抵达夷陵城外,已经逼退敌军水师。”
  ……
  夷陵城外,八架配重投石车正向着不远处的夷陵城抛射着石弹,投石车下一众明军的军卒正在不停的忙碌着,四周一队又一队负责戒备的甲兵正在防守着。
  夷陵城的汉军没有坐以待毙,他曾经数次派兵冲击明军的投石车阵地,虽然没有攻下,但是还是对着明军的投石车阵地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最危险的一次,随队进攻的汉军弩车甚至射中了两架投石车的车身上,将其结构破坏无法使用,因此现在还在不断抛石的只有八架投石车,巴东军区一共十架投石车,两架投石车虽然后期可以修复,但是还是让赵祗感觉肉痛。
  赵祗神色阴沉的凝望着夷陵城那残破的城垣。
  这座城池阻挡了他们太多的时间,他已经在城下丢下了上千具尸体,却是迟迟不能拿下夷陵城。
  夷陵城中的地形也并不平整,除去外墙之外,还有内墙和内城的箭塔,重重叠叠根本难以攻克。
  赵祗也不太敢将配重投石车调往太前的位置。
  配重投石车出现了很久的时间,也让汉军革新了战法,他们开始制作可以快速移动的床弩车,以用来制约明军军中的配重投石车。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旁侧传来,赵祗神色微动,向着旁侧看去。
  当他看到那来报信的信使背上插着三面小旗之时,脸色不由变得更加了难堪了起来。
  “命令各部停止进攻,保护投石车队拆除投石车……”
  赵祗看着不远处的夷陵城,虽然不甘心,但是他知道正确的选择应当是沉声道。
  “撤军,回师秭归。”
  第八百零七章 查纠不法,肃清河北
  大明历二年(195年),十一月上旬。
  天气一年比一年寒冷,冬季到来的一年比一年要更快。
  占据了河北之地,给太平道带来的最大好处,无异于就是大量肥沃的土地。
  魏郡之战的正式爆发是五月开始,于五月下旬魏军和汉军在繁阳展开了决战。
  许安带领着明军主力一路轻兵快行,在汉魏两军将要分出胜负之时抵达了战场,一举击溃了汉魏两军,成为了繁阳之战的唯一的战胜者。
  历经五个月的时间,尽收河北三州之地。
  魏国覆灭,汉庭退守黄河之南。
  去年明国的国内接连遭受了旱灾、蝗灾、地震,漠北的用兵,西域的用兵都耗费了大量的钱粮。
  这一次东征魏国,北伐漠北的粮食,甚至都是向着民间的百姓打了欠条借来的军粮,才得到了还算充足的补给。
  明廷的户部在五月之时是处于赤字的状态,而且这一赤字非常恐怖。
  如果不是打通西域带来了大量的财富,恐怕现在明庭的内部资金早已经断链,连军卒的基本俸禄都无法发出。
  这一次的用兵,各地的赈灾储备粮食都被调用了出来,作为军费,各地对于灾荒的抑制力几乎到了最低点。
  所幸,灾荒并没有到来,而因为审配的配合,太平道也得以在秋收之前和平掌控了在整个河北之地。
  大量的明军源源不断的涌入河北之地,河北之地田地所种下的成熟作物也被相继收割。
  鹰狼卫在河北已经设下了千户所,开始收集证据,准备举行公审。
  虽然之前说过,主动投靠者,罪责减轻,但是却并没有说过会将其赦免。
  各地的林场、湖泊、矿场等现在基本已经都被移交到了明军的手中,这些战略性的资源,还有公共资源,肯定是要掌握在国家的手中。
  土地的话,许安并没有如同之前在益州、中州那样直接将大部分豪强世家的土地全部剥夺,手段稍微温和了一点,还是让河北三州主动投效的豪强世家保留了一定的土地。
  不过就算如此,在河北三州所收取的土地甚至比中州、并州、益州三州之地的土地还要多的多,而且更加肥沃的多。
  如果说关中是沃野千里,那么河北三州之地,便是万里沃野。
  除去幽州的北部是连绵的山区,以及冀州左边是太行山脉之外,其余的地方几乎都是平原地带。
  这里在后世被称为华北平原,其地面积广袤,地势低平,少有起伏,一马平川。
  元始二年(公元2年)时,汉朝在籍人口近六千万人,而生活在华北平原的人口则是占据了其中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