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综合其他 > 我在1982有个家 > 我在1982有个家 第1189节
  王祥海悻悻地说:“是九零大曲,什么一毛烧?你它娘的狗鼻子闻不出酒味来了。”
  大胆又来了块猪耳朵,说:“好些日子没喝一毛烧了,真忘记这熊东西什么味道了。”
  王祥海气的不行:“你少给我一二三四五的装!还好些日子没喝一毛烧了,你咋了,好日子过多了?有钱了?”
  大胆得意洋洋的在胸口搓了搓,又来了一块猪鼻子:“那可不,现在家里两个强劳力,又有分红,我爹娘还是轻劳力能支援我,那可不有钱了?”
  王祥海说道:“行行行,你家里有钱了,你别吃猪鼻子了,就他么几块呢!”
  漏勺给王忆准备的猪头肉不算多,只是零零散散的装了两个盘子应景,或者说一盘子猪头肉一盘子猪耳朵。
  王忆吃饱了,把卤蛋和菜推过去笑道:“行了,慢慢吃,这里菜有的是。”
  他对漏勺说道:“漏老师,再给切点猪头肉,看看有没有酱肉了,也给切点,让咱同志们喝个早酒!”
  漏勺说道:“没有酱肉了,有霜肠还有昨晚上蒸的腊肉。”
  王忆说道:“那就弄过来,让那个建筑组的都过来喝一口——控制一下啊,每人顶多二两半,工地上干活不比其他,必须得注意安全!”
  大胆哈哈笑:“行行行,我就爱吃蒸腊肉。”
  王祥海摇头叹息:“你应该爱吃猪脸,你不要脸,缺啥补啥,得补补脸。”
  大胆一愣:“那你不得吃个猪鞭啊?”
  王忆听着两人斗嘴哈哈笑。
  他收拾了一下跟秋渭水去散步。
  好春光,要珍惜。
  第535章 招标盖楼房
  好春光,不如梦一场,梦里百草香。
  这个说法不对,四月的海岛春光,真是比梦里还要美,岛上也真有红花绿草的香气。
  海岛春深易起雾,雾锁海面,妖娆朦胧。
  但现在太阳出来的早一些了,而且阳光也暖了起来,光芒一撒袅袅春雾便渐渐散去,海洋露出真容,悬水而上的岛屿和山峦也露出真容。
  王忆和秋渭水一路溜达,呼吸着春天的晨雾,感觉神清气爽。
  深秋有霜降,春夜有露水,这是雾气遇风化水而成,沾湿岛上树木被海风一吹,便是一场杏花雨。
  得到滋润的还有野菜,不经意间就能看见石头缝里长出了青葱,但更受欢迎的是青艾。
  青艾就是嫩艾蒿,得春风雨露滋养,现在最是娇嫩,岛上有人早起就来摘青艾。
  没有被阳光照耀过的青艾会少有野草气,外岛的妇女们会用它来做青艾饼。
  王忆随意跟早起的妇女们打招呼:“山花婶子起的挺早,起来收拾青艾呀?”
  “二嫂你可真行,你搂了这么多青艾,可以可以……”
  妇女们回应着跟他打招呼。
  满山花直接将打来的青艾用茅草绳一捆,上去塞给了王忆:“拿回去做艾饼,好吃还能祛风去邪。”
  王忆哑然失笑。
  太热情了吧。
  其他妇女也要收拾青艾送给他,他见此赶紧带着秋渭水下山去了海边。
  潮水翻涌,其声轰轰。
  翻涌的白浪力度照旧,可此时海水已经开始碧绿,配上吹面不寒的春风显得浪花都轻柔起来。
  正所谓新绿嫩黄,最能安抚人心。
  绿的是野菜艾草,黄的是小海鲜,现在的小海鲜活跃起来,特别是黄螺这时节最多——
  老话说的好,农历三月三,黄螺爬上滩。
  如今时令已到,有些喜欢赶海的渔民早早起来,在沙滩在岛礁上四处摸索,每人身边的竹篓里都有黄螺。
  礁石赶海,至少是春深夏近时节才会舒服。
  不过外岛气候好,这时节气温已经攀升,海水不再刺骨,渔民们适应了这个温度,便卷起裤腿下水了。
  不光黄螺,还有海瓜子、香螺、蛤蜊之类也能收获,诸多的小海鲜从冬到春积攒了一身肥美,都很好吃。
  这些东西也是透骨鲜!
  王向红蹲在码头上一边抽烟一边遥望海面,看见两口子走来便招手打了个招呼。
  王忆过来问道:“队长你是在看风?”
  王向红点点头:“嗯,看风,看看今天风怎么样,海情怎么样。”
  王忆问道:“收音机和电视里都有天气预报,还用看风吗?”
  看风即是看海看天气。
  正所谓东风带雨、西风扬土,东风耍浑、西风澄清。
  这时节一旦刮起东风来,那外岛海水就会有一层黄泥汤翻涌出来,这就是好海——
  黄泥汤是海底沉积物翻涌而成,里面包含丰富的有机物,如此一来能把藏在海底的鱼虾给带动起来,带动着它们漂浮起来觅食。
  而西风却没有这个能力,这就导致外岛还有俗语,说的是东风不殇海、西风扫地穷。
  今天起的就是西风。
  西南风。
  海水清澈,漂亮归漂亮,却不被渔民所喜欢。
  王向红皱起眉头,说道:“天气预报广播的是翁州地区,不够具体。”
  “老话说,一阙天空一只鹰、一片海水一阵风,咱要看天气预报,以天气预报为参考,但不能依赖天气预报。”
  “老辈积攒下来的经验,比天气预报还准呢!”
  后面王祥海吃饱喝足下山来到码头。
  王向红也跟他打了个招呼:“今天你们要去芭蕉海那里?”
  王祥海一边收拾网绳一边说:“嗯,对,昨天有扁担岛的人过来看电视,跟我说那边有鳎目鱼的好收成。”
  “他们前两天运气好,一船捞上来四千多斤鳎目鱼,我想领着船队过去看看,咱们吃不上肉跟着喝口汤也好。”
  王向红说道:“要不然去钱塘海那边捕捞鳗鱼苗试试吧?周民栋是海水养殖的专家,他建议咱们养鳗鱼,我觉得可以试试。”
  王祥海一听,说道:“行,那就去钱塘海,可是捕捞鳗鱼苗的话,这活咱不精通啊。”
  王向红说道:“咱们是自己的劳力自己的船,出海的时候花费会少一些,所以这一趟你们就当去学习、去试验的,积攒经验,争取以后再获佳绩。”
  王忆说道:“那我跟着过去看看吧,钱塘是大城市,我听说他们那边有个面向江浙沪的机械市场。”
  “好像市场里现在有一种轧面条机很好,我想看看能不能买两台,咱回来自己开面条作坊。”
  王向红很感兴趣:“这得需要多少钱?”
  王忆说道:“具体我也不清楚,不过我身上有钱,要是价格合适、机器不错那我先垫资。”
  这事说定,王祥海开始安排人员回去做准备。
  翁州隔着钱塘地区不算远,也就五百里地,但船跑不快,海上航行时间长,哪怕跑的是一条直线,还是得跑一个白天。
  而捕捞鳗鱼苗这事他们不专业,去了少不得得花费时间进行学习。
  如此一来他们此次出海作业的时间会长一些,至少得三四天的工夫。
  但因为王忆还要主持建筑单位的招标活动,这样他暂时走不开,于是钱塘之行得往后拖延个一两天。
  王向红一共联系了六家建筑公司,都是私人的建筑队。
  不过里面的工人水平没的说,他们都是在中建当过临时工的人。
  随着改革开放后生产建设浪潮的翻涌,中建在编工人不够用,于是工地在哪里,就得临时从当地招聘农民当工人。
  工人在工地上学个一年半载就可以出师,这样当一块工地结束,农民工们被解聘,就有人招呼他们组建了私人建筑队。
  六个单位负责人来到天涯岛,有的是西装革履打领带,有的是穿着工服。
  王向红看了穿西装的说‘体面’,看到了穿工服的又说‘专业’,反正他觉得这些建筑单位的老板都挺靠谱。
  他带着王忆招呼六人。
  教学楼没有全利用起来,有空置教室当了临时办公室,于是这场招标活动就在这办公室里举行。
  王向红不好意思出面,就让王忆来主持招标会。
  六位老板这会意气风发,他们都听说了天涯岛要大搞建设、要给全员家家户户盖起小楼的事。
  于是他们被叫来后,还以为大家伙要共同参与这盖楼的工程。
  这年头的老板们只是胆子大,还没有什么坏心眼和套路,不知道王忆即将给他们上一课。
  王忆很客气的给他们上茶,上的是西湖龙井。
  老板们对此大为开心。
  这个帅气文雅的青年真是人太好了,他给我们上的茶水可真香啊,跟人民币的油墨香味差不多呢。
  然后王忆开始给他们介绍招标的信息。
  根据他的查询,招标这回事早在二十世纪初的清朝末期就出现了。
  但后来新中国成立,从那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国家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根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采用招标投标的方式来开展经济活动。
  改革开放后,招标投标才开始跟国家的生产活动进行挂钩。
  其中1980年,中央在《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暂行规定》中提出,“对一些适应承包的生产建设项目和经营项目,可以试行招标投标的办法”。
  这是国内第一次在政策上提到招标和投标,然后放到国内的建筑业上,招标工作是1981年首先在鹏城试行的,然后慢慢的推广至全国各地。
  这里的老板们都是土老板,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却很有胆识很有头脑。
  他们很关注业内动态,加上江南省走在了改革开放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