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综合其他 > 炮灰不干了(快穿) > 炮灰不干了(快穿) 第229节
  “趁机报复?秦大人说笑了,秦大人这是做了什么, 才需要我趁机报复?我想要报复随时都可以, 我还需要趁机?况且……天下人耻笑?耻笑什么?我不过是成全秦大人的忠义而已,为何要耻笑我?”
  闻人奚清楚,秦端急了。
  可那又如何?他们刚才在这里逼闻人或的时候可是理直气壮得很,如今闻人奚不过是在做他们刚才想做但没成功的事情而已。
  “我可是叛军,秦大人莫不是还指望,我供着你们这些蛀虫不成?”
  被闻人奚这么直白地称作蛀虫, 在场所有岁朝的官员脸色都难看得很。
  他们这些人从出生开始就生活优越,到哪里都被人捧着,端的是阳春白雪的世家风范,什么时候被人称作是蛀虫?然而无论心中多不满, 此时他们都不敢吱声。
  闻人奚身上的煞气太重了, 说这些话的时候, 锋利的目光还从他们身上扫过,让人头皮发麻。
  “还不快些,若是迟了,赶不上投胎,岂不是要等着?”
  “闻人羲!”
  秦端想挣扎,但他一个从小到大养尊处优的文臣,哪里是两个武将的对手,很快就被拖上了台阶。
  因为秦端的不配合,两人一直将他压到案牍上。
  秦端挣扎间看到了其中一人的脸,瞬间就认了出来,“李怀安!你没死!”
  “秦端老匹夫,你都没有死,老子怎么可能会死?老子还指望看你们的下场呢,如今不就看到了?”因为一身铠甲,头上也戴着盔甲,众人也不太敢抬头看向闻人奚带过来的这些人,生怕被误会是在挑衅,所以之前还真的没有人发现李怀安。
  但这样的事情,李怀安怎么可能不到场?
  当日闻人或一步一步走得多艰难,李怀安看在眼中,都记着呢。
  他如今来看这些人的下场。
  黄家早在两年多前就覆灭了,如今的秦端也走上了末路。
  秦端也是在挣扎间才看清李怀安的脸的,如今李怀安年纪也不小了,但身体强健,力气也不小,一个人就能将秦端这样的人压住。
  听到秦端和李怀安两人的对话,原先岁朝的那些官员头低得更低了。
  从刚才闻人或走到闻人奚面前,他们就知道这对姐弟早就联系上了,闻人或也早就清楚神秘的叛军首领到底是谁,可如今看着李怀安,众人想到三年前的事情,这才明白原来那时候闻人或和闻人奚就已经联系上了。
  不,或许还要更加久。
  他们谁都没有想到,他们以为在掌握之中,翻不出什么大浪来的闻人或居然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做了那些事情,就如同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当日和亲仪仗被劫走,以为死了的晏安公主会换了这么个身份重新回到京城。
  而这一次,是他们输了。
  输得非常彻底。
  从前很多世家门阀其实都觉得,闻人家的人得到岁朝的天下本就带着巧合运气,后来先帝坐上皇位更加是如此,这闻人家不过如此,只是运到好而已,可是如今再看……
  “虚伪狡诈的老匹夫!没想到吧,公主回来了!想用皇上的命投诚?你可真是岁朝的大忠臣!既然如此,大忠臣,赶紧上路吧!”
  冷笑着说完,李怀安不由分说,像是拎小鸡崽一样硬按着秦端的脑袋,将他的脑袋塞进白绫中,随后跳下案牍,直接将案牍抽走了。
  秦端还想说什么,脚下突然悬空,白绫勒紧,很快就没办法说话了。
  站在下面的岁朝大臣小心地抬头,看着秦端在上面挣扎,纷纷畏惧地低下了头。
  ——如今的晏安公主是真的不一样了,从前的话,她是绝对没有这个胆子的,可是如今,却敢当着所有人的面缢死吏部尚书秦端。
  秦端,可是秦家的家主啊!
  这也表明,闻人奚压根没有将他们这些世家门阀放在眼中。
  想想也是,这一路打过来,闻人奚可没靠着谁帮忙,而且和秦家不相上下的黄家早在两年前就覆灭了,连几个月大的稚儿都没有放过。
  这如何让他们不害怕?
  就算闻人奚不会将他们都杀了,可杀几个人,灭几个家族用来杀鸡儆猴,那也没有问题的。
  而他们谁也不想成为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况且,没有人想死,别管他们平日里如何慷慨激昂,面对如此情况都是不想死的。
  秦端年纪不小,在上面挣扎了没一会儿就彻底不动了。
  这根原本为闻人或安排的白绫最终没有要了闻人或的命,反而要了他自己的命,不得不说,这一幕还真是讽刺。
  一片寂静。
  闻人奚依旧坐在上首,将所有人的表情看在眼底,轻声笑了一下,“如此,成全了秦大人的忠义,想必秦大人肯定开心得很,稍后到了地下,也能和父皇好好说道说道自己是如何为了岁朝鞠躬尽瘁的。”
  “如今秦大人已经上路了,还有谁?你们可都是岁朝的大忠臣,如此为遂儿着想,生怕他屈辱死去,看在你们如此为遂儿着想的份上,我总不介意成全你们。”
  没有人说话。
  他们心里都明白,所谓的为闻人或着想到底是什么意思,因为清楚闻人奚是在为闻人或报仇。
  而他们的账可不止这么点,还有不少。
  只要想到这里,再看看浑身冒着寒气,长矛闪着寒光的那些叛军,岁朝的大臣们心中就发苦。
  在这里的不乏世家门阀之中掌权的人,家主更是不缺,就算不是家主,在家族中话语权也不低,可以说站在这里的除了闻人奚带过来的人以及原本皇宫伺候的宫人,几乎个个都是高门大户出来的。
  他们不但要考虑自己的安危,还要考虑家族的安危与长远之计,然而闻人奚的态度太明显了,明显看他们不顺眼。
  而如今闻人奚手中有兵马,并且原先就掌握了岁朝一半的江山,那边发展得非常好,自然信服闻人奚,就算他们想要做什么,最多愿意配合他们,会被他们引导的也只是这边而已。
  而这有什么用?
  如此想来,闻人奚根本就什么都不用害怕。
  如果两年前闻人奚覆灭了黄家以后继续攻打岁朝,当时就将整个岁朝的江山都打下来,那么她即使如今一般,这些世家门阀也不怕。
  因为光是打下天下没有用,那时候天下可不稳。
  可偏偏,闻人奚覆灭了黄家以后停了两年发展民生,休养生息,将当时还不算稳定,容易动荡的江山彻底稳了下来,并且还依靠手中的作物肥料,各种工具等赢得了民心。
  就算他们此时怂恿,也不会有人跟着闹的。
  甚至因为两边的对比,就算是岁朝这边的百姓,也明显会偏向于闻人奚那边。
  只要想到这些,这些人就觉得有些绝望。
  闻人奚将每一步都安排得太好了,做好了所有准备才动手,他们根本就不是对手。
  就算用闻人奚是叛军来煽动民心……一个百姓对上面坐着的人是谁没兴趣,谁让他们过好日子,他们就信谁,另一个,闻人奚是晏安公主。
  曾经的护国公主。
  她是闻人家的人。
  最容易让人议论的反而是闻人奚的性别,然而这些短处在她手中的兵马以及民心面前,也根本就不算什么。
  此时这些岁朝的官员心中忍不住开始为了以后着想了。
  硬碰硬肯定不行,这种时候必须服软,否则他们自己和家族都要倒霉。
  闻人奚手中的筹码太多了。
  此时这些人心中只剩下最后一个侥幸,那就是闻人奚没有足够可用的人手。
  治理天下是需要人手的,这并不是闻人奚一个人就可以解决的事情,而如今知识掌握在世家门阀之中,只要闻人奚还得用他们,那么他们就有机会。
  但闻人奚怎么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她当初会停下来,可不只是为了休养生息,缓解一下战争打来的麻木与痛苦,还为了有足够的时间培养一些可用的人。
  也许现在还无法完全替换掉这些世家的人,但是日后一定可以。
  秦端作为杀鸡儆猴最大的那只鸡被解决了,背后的家族闻人奚也不准备这么放过,而且,鸡少了一些,她准备多搞几只鸡,这样才能让这些人老实些。
  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所有人都有些头皮发麻,生怕自己就是下一个。
  在这样的危机下,很快就有人撑不住了,颤抖着身体站了出来,“启禀公主,秦大人一心为朝廷,您赐他体面,是他的福分,除了秦大人,还有几位大人也忠心为主……”
  闻人奚脸上表情不变,但有人却变了,脸色极为难看,尤其是那几个被他点到名字的人,更是浑身发软,生怕闻人奚信了他的话。
  可方才他们确实在附和秦端逼闻人或。
  当时没有留余地,还觉得是个不错的主意,现在想来后悔也迟了。
  为什么闻人或不告诉他们叛军首领是晏安公主!
  否则的话,他们绝对不会那么做,更加不会逼迫闻人或!
  “很好。”
  这么快就内讧了?这反倒是方便了闻人奚。
  这些人啊,从来只为自己,即使都是世家门阀,内部也不是一块儿铁板。
  一直到走出皇宫的大门,那些官员才感觉自己后背整个都湿透了,只要想到议政殿发生的事情他们就双腿发软,脸色发白,可偏偏还不能让人发现,出了宫后整个京城都被人马看守控制,四处都在戒严。
  他们也不敢交流什么,匆匆上了各自的马车回了府。
  有不少人回到家中就病倒了,整个京城接下来都安静得很,时不时还会有兵刃相交的声音,有几位大人的府邸直接被抄了,倒是让京城的百姓看了不少热闹。
  那些高高在上的千金小姐大家夫人,还有骄傲矜贵夫人少爷们被狼狈地带走,可这却没有引起太多恐慌。
  因为这些叛军并没有人对普通百姓下手,甚至没有骚扰到他们,纪律严明,让人心生好感。
  最初普通百姓确实畏惧得很,可后来却发现,这些人有礼得很,自然就不怕了。
  百姓就是如此。
  因为前期做的各种准备,闻人奚掌控京城的过程并不算艰难,甚至还挺简单的。
  她的出场太过让人意外,以及太过震撼了,直接就震慑住了那些世家,而震慑住了那些人,让那些人不敢妄动后,就没什么其他人还能动了。
  控制住掌握话语权的人,自然也就控制住了话语权。
  此时整个京城也有流言传开了。
  闻人奚从来没想过要掩饰什么,也从来不觉得自己需要掩饰,随着几个家族的消失,京城对这位“叛军首领”的身份也有了各种猜测,只是这些事情都是暗中的,并没有人胆敢拿到明面上来说而已。
  实在太神秘了。
  当日在议政殿中的人倒是知道呢,可他们回到家中就闭口不言,还严加管束家里的人,保证一点口风都没有漏出来,生怕有什么让闻人奚不满的,直接给她一个动手的机会。
  之所以她的身份会泄露,还是和那些消失的家族有关。
  其他人此时正畏惧着闻人奚的势力,乖巧得很,可那些被抄家的家族不怕啊,因为再差也不会怎么差了,他们毫无顾忌,于是就有人嚷嚷了出来,不停咒骂着。
  当年护国公主和亲,整个岁朝谁不知道?后来和亲仪仗出事,那知道的人就更加多了,这岁朝的百姓如何也不敢相信,当日的公主没有死,并且还带着人打了回来。
  皇家的事情,没几个人有那个胆子议论,但不妨碍他们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