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 第568章 白驹场
  第五九一章白驹场
  所以,林啸此行之所以劳师动众,带了这么多的民工,除了买盐运盐需要人手,其另一个初衷,就是希望经过实地考察,找一处合适的盐滩地,先搞个试点,开辟一家有着足够规模的“国营”盐场。
  这样一来,既为这些难民解决了稳定的饭碗,又能确保可靠的食盐货源,作为平抑畸高盐价的后盾……
  赶了二百五十多里路,直到第四天傍晚,才到了盐城这个地方。
  眼看天色已晚,林啸便下令卸车宿营,同时命司徒正带人进城,去找张晨枫麾下骑兵团一营的辎重连接头。
  按事先的部署,这个连的驻防地就是盐城,黄河战役顺利的话,此刻他们或许已经到位。
  林啸决定,将收购到的这批食盐统统交给他们,等待扬州派出的船队前来接应,改走水路接力南运。
  事实上,在这个时候,就在大堤西侧的不远处,就已经开凿有直达海安镇的运盐河,但是,他们仓促之间找不到大量的内河船,只得在此卸货,以便轻装前行。
  然而,司徒正进城一打听,却发现这个辎重连尚未赶到。
  无奈之下,林啸只得将手头唯一的一个机炮连暂时留下,其余人第二天一早继续南下。
  过了盐城,前面就是扬州府的地界了。
  林啸考虑,另外五千石的采购任务,就在兴化县和泰州附近完成,这样可以缩短一些运输路程,在时间上更为有利。
  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出发三个多小时后,刚进入兴化县境内不久,沿途就几乎看不到人了。
  一路上,除了满眼的荒滩,好久才能见到一二处残垣断壁的小村落,看上去就像曾经在这里发生过大战似的。
  继续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难得地遇到了几拨行人,进入白驹场盐区之后,却又人迹渺然了。
  见此情景,林啸心头纳闷——根据事先掌握的情报,这一带的白驹场、草埝场和刘庄场等处,都是不小的盐场啊。
  其中的白驹场施家桥,还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的故乡,在计划中,他是要顺道去参观一下的。
  情报资料显示,仅仅这个白驹场,每年就能产盐一千引以上,按每引三百斤计算,这个盐场每年产盐将近二百吨。
  从人口来说,这么大的盐场,起码有盐丁一千人以上,加上家属的话,盐场周围少说也有四五千人口,应该有许多盐村才对。
  但是,为何这一路上,除了废墟还是废墟?
  直到中午时分,他们才发现了一条半荒废的石板路,在林木的掩映中,一路往西蜿蜒而去。
  林啸下令队伍暂歇,亲自带着几个人下了大堤,沿着石板路一路前行,终于找到了一个还有炊烟的村落。
  走进村子,发现这个村子还不小,居然还有曲折而幽深的巷子,但是房屋大多是茅草顶的土坯房,许多屋子都大门紧闭,有的门前杂草老高,有的早已坍塌,废墟上也已经长满了草,一看就是多年没人住了。
  村里所见大多是些神情麻木、衣不蔽体的老幼妇孺,看上去极其穷困,看到来了一伙兵丁样的不速之客,他们却也不躲避,一副漠不关心的木讷模样。
  或许在语言沟通上出了点麻烦,司徒正打听了许久,才找到了村长家。
  村长是个年近六旬的老汉,一问之下,这里确实就是施家桥,他本人也姓施,是这里的世袭盐丁。
  “兴许还是施耐庵的本族后代呢……”
  打量着这个满脸皱纹、身子已经有些佝偻的老头,林啸心想。
  见到这群怪人来访,这个施村长的言语举止倒并不怎么拘谨,显是出过门,见过一点世面的。
  “这儿的村民生计太艰难,”
  面对林啸提出的疑问,他的回答还算利索,半官半土的口音也还能听得明白,“不但要去盐田晒盐,还要出海捕鱼,采集海菜……虽然有路连接村子,可是大多数时候……路上便空无一人了……”
  一听来人想买盐,他却苦笑着叫人打开了盐仓——里面只有十数袋盐,大约七八百斤的样子。
  这么少的存盐让林啸吃了一惊——这与淮安府的大盐场相比,就像是两个世界的。
  一番细问,他才知道详情。
  去年海啸,范公堤东边新垦的盐场,许多滩田都被冲毁了,有些甚至直接沉到了海里,盐场的生产能力,一直没有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但是,官府下达的折色银却一点都没减,代为征收的场商既催得紧,开出的盐价又越来越低,盐丁们眼看难以生存,逃亡很多。
  古法的煮盐业,完全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人力不够的话,正常的生产都难以维系,折色银子更加缴不齐,官府催课又急,村里的许多丁壮,平时都四处躲藏。
  幸好范公堤西侧的土地尚多,又有运盐河水的灌溉,盐丁们便在晒盐之余,另外垦田种些粮食,倒还能果腹,只是时常担惊受怕而已。
  然而,雪上加霜的是,前些天忽闻明贼来犯,扬州府的守城老爷下令加派“剿饷”,规定三天之内必须交齐。
  穷得叮当响的盐丁哪里还拿得出甚么银子,于是便来了一队漕兵,强行将盐场的存盐统统抢走,说是冲抵部分饷银,还放言要加征壮丁,于是盐丁们逃走的逃走,被杀的被杀,如今全村拢共只剩不到二百盐丁了……
  这个情况给了林啸很大的打击。
  显然,这个盐场的状况极不理想,已经几乎处于瘫痪状态了。
  一问之下,别的盐场也都差不多,只有更惨,没有最惨。
  看来,再往前走情况只会越来越糟,原先打算采购剩余五千石食盐的任务,怕是很难完成了。
  如此一来,原计划不得不修改了。
  一方面,得马上派人回盐城传令,让他们加大在淮安府境内的采购量,迅速凑齐一万石的货,等待装船。
  另一方面,他打算就在此地开辟新盐场,同时,还得设法控制这些老盐场,立即组织人手恢复生产,扩大产量……
  一时间,林啸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小时候看的电影里的土改工作队长,到处都是百废待兴。
  不过,要立即恢复生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因为,这些残存的盐田,理论上都是盐民名下的私人财产,到底是租赁还是被收购,还取决于他们的意愿;另一方面,他还要评估一下堤外滩涂的情况,看看适不适合大面积开垦。
  一番思索后,他决定先去盐场实地看一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