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综合其他 >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107节
  想到此,杨坚脚步不由得加快,他得和伽罗说说。
  秦王宫。
  嬴政皱了皱眉,有此等功绩和能力的女子,为何没有更多记载下来?
  【在分析原因之前,让我们再来更深入回顾下刚才所说的——】
  【李渊起兵,柴绍要响应去迎接义旗,而平阳昭公主留在长安,一介女流之辈,于隋末乱世之中,当真如她所说的那样,一个妇人,遇到危险最容易躲藏起来吗?】
  【那个时候,隋炀帝还没死,各地农民起义混乱不堪,连有些郡县官员都各自称王称霸,可谓是草木皆兵的时代了。】
  【更何况,平阳昭公主可没选择一条稳妥保险的道路,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凶险的道路。】
  【前面有言,平阳昭公主招收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
  【于《旧唐书》记载中——“公主乃归鄠县庄所,遂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
  【我们足以得见,这只几百人的队伍,可是在满是流寇山匪的混沌之地!那些人,可基本上都是一些亡命之徒。】
  “亡命之徒……”
  刘彻嘶了一声:“一介女流,又变卖家产,去招收亡命之徒,这无异于是与虎谋皮啊。”
  但话说回来,能在如此复杂危险的情况下,做到这种程度和地步,更是让人不得不赞叹这位平阳昭公主的胆识与谋略。
  【将一群形形色色的人聚集在一起,又要让其听令,将诸多人拧成一股绳,还要再继续招收和笼络其他势力的人,而且还是在个多月的时间里,试想一下,若换做是男子,恐怕也没有多少人能做到吧?】
  【而这些人所听令和效忠的,可还是一位女子。】
  【要知道当时李渊的势力可是也还刚起来,打着李渊的旗号?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乱世之中可不缺枭雄人物,如那王世充和窦建德等人。】
  【可多数起义军尽被平阳昭公主招入麾下,又是因为什么?凭的又是什么?】
  【能起义的首领,再怎么说,也必然是有所能力之辈,他们却甘愿听命于一个女子,并且在平阳昭公主的带领下,击退一波又一波前来攻打的隋军,势如破竹的占领了一个又一个地方,这能说是巧合和幸运?】
  历朝历代无数人下意识摇了摇头,当然不能。
  这又怎么可能归功于巧合和幸运,恐怕是男子,都未必做得到如此!
  【所以,单凭这些仅有的记载来看,平阳昭公主之能力,其在军事指挥上的天赋和胆略,以及能够和秦王李世民并肩作战的实力,我们是否能够猜测或笃定,这李唐的江山,平阳昭公主恐怕也居功甚伟!】
  【可这样一位军事能力卓绝的公主,却在长安之战后,几乎销声匿迹,再一次传来的,却是她的死讯!】
  【为何独独是作为女子的她,没有更多的记载事迹流传下来?】
  【是平阳昭公主在战局稳定之后,就退居幕后?这可能吗?她甘心吗?】
  【一个完全有能力,也不比男子差的女子,一个已经统领了七万多人队伍的女主帅,怎么就要突然退居幕后了?】
  【所以,这若是平阳昭公主之意,于情于理都不合。】
  【那么,只能是外界因素的迫使……】
  隋末乱世。
  听到这里,李娘蓦地攥紧了手。
  随即无声扯了扯嘴角。
  外界因素的迫使……如今她遭受的,岂不是同样的事情?
  【究竟是什么外界因素?】
  【让我们来看看于史书记载中,关于平阳昭公主以军礼去下葬时的情景——】
  【平阳昭公主下葬时,及将葬,诏加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
  【这是军礼规格,但有礼官和大臣反对,提意见说——“以礼,妇人无鼓吹。”】
  【即女人下葬时用鼓吹与古礼制不合。】
  【为什么不合?难道她没有在乱世之中出了力?难道她没有组建那超七万余人的队伍?难道她没有和李世民一起攻克长安?难道那山西的咽喉要道,不是她带领娘子军去驻守和防守?!】
  【哦,是了,也是给出了答案——简简单单的“妇人”,以及“女人”二字,与古礼制不合,就能抹杀她的一切!!】
  咔哒——
  武则天将手中的茶盏放于桌案上,无声讽笑。
  妇人,女人……与古礼制不合,呵,何其可笑。
  【何其可笑,以这种理由来阻止,好像一个女人的身份,就能让他们有理由去蔑视平阳昭公主所做的一切!】
  【恐怕他们还以为理由正当,也理所应当。】
  【可还是那句话,是非功过,自在人心,世道是会变的,历史总会留下痕迹,哪怕平阳昭公主的事迹仅此而已,可从其中,我们依旧能描画出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形象来!】
  【而试图将其功劳掩埋之人,必遭人唾弃鄙夷。】
  隋末乱世。
  李元吉僵硬着脸色,梗着脖子,突然想到,今日他来这里闹着一出,这营帐之外,可是有许多人看着听着……
  今日之事,恐怕也必然留下印记,而悠悠众口,又如何堵的住?
  他这位姐姐,在后世之中,显然是备受推崇之女子,而他现在……
  一想到此,李元吉简直想在心中骂脏!
  怎么天幕就偏偏说起了她李娘!
  现在又叫他该如何收场?!
  【礼官是如此说,但李渊反驳道:“鼓吹,军乐也。往者公主于司竹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周之文母,列于十乱;公主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所匹也。何得无鼓吹!”】
  【就是说,当时李渊为平阳昭公主说了话,认为平阳昭公主于过往总是亲临战场,身先士卒,擂鼓鸣金,参谋军务,从古到今何尝有过这样的女子?也因此,以军礼来葬公主,有什么不可以的?】
  李娘一愣,抬头看了看李渊。
  不过李渊也是面露诧异之色,随即反应过来,轻咳一声,立即又收敛了神色。
  他竟会如此说吗?
  再看另一边的李元吉。
  听到这里,李元吉的脸色更是不怎么好,紧抿着唇说不出话来,也不知心中是作何感想。
  然后又听天幕继续道——
  【基于此,便特地破例以军礼下葬平阳昭公主,并且按照谥法所谓“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昭”,而这也就是后世称她为“平阳昭公主”的由来。】
  【平阳昭公主,“昭”这个谥号,确实是缘由李渊。】
  【李渊也为自己女儿说了话,他也知道自己的女儿亲临战场,身先士卒,擂鼓鸣金,参谋军务,更知道,从古到今,何尝有过这样的女子?而且李渊也确实是要以军礼来下葬自己的女儿,并赐谥号为“昭”。】
  李渊不禁直了直身体,天幕这是要夸——
  【不过,虽是如此,但平阳昭公主可是死的早,比李渊还早。】
  李渊:“……”
  这……什么意思??
  【我们从李渊的话中,不难听出,李渊最起码也是知道平阳昭公主之功绩和能力的。】
  【但为什么,平阳昭公主会早死?】
  【又为什么,这死前的六年中再没有多少的记载和事迹流传下来?】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一下?】
  【平阳昭公主的死,和这六年中间发生的事情,是否有关系?】
  【连死后的荣誉,礼官大臣都要反对,那么,这六年之中,又是否因她是“女子”之身份,而发生过什么?】
  【而李渊如此说,如此做,又是否是出于对女儿的愧疚?于是在女儿死后,要弥补给她一份荣誉?】
  【别忘了,李渊还有那么多儿子呢,比如李建成,李元吉等。】
  李元吉:“……”
  一种胸口中箭的感觉……天幕你是不是有什么神通?!
  这眼下的情况,简直……
  另一边,李渊也是脸色变得尴尬又难堪了些。
  天幕虽还未明说什么出来,但其指明的意思,和眼下的情况何其相似?!
  这简直有种把他们现下的情况摆在了明面的感觉。
  着实是叫人难堪!
  李娘观李元吉等人的脸色,心中讥讽之意更甚!
  原来他们也是知道,之前的种种行为是令人不堪的?!
  【一个女子,要那么大的权利干什么?又如何能拥有那么大的权利?要建功立业,还不如相夫教子,更何况,李渊手下也不是没人,他的儿子不说各个顶用,也是能拿出一二个。】
  【这会不会是当时那些人的想法?李渊的,平阳昭公主那些兄弟们的?亦或者是其他的大臣手下等等?】
  【又会有多少人愿意看着这样一个女子站在他们头顶之上,看着如此一个女子掌权,甚至比他们还要出色能干?】
  【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想一下,与众兄弟相比,与儿子相比,平阳昭公主一个女子,是否就成了可取而代之的存在?】
  【尽管她天赋出众,胆略过人,但……她只是一个女子啊。】
  【单一个“女子”二字,在那个男权社会下,便就有无限可能,也有无数种无可奈何,以及迫不得已!】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沉默下来,不知该如何作答。
  【所以这六年来,没有多少平阳昭公主的记载和事迹传出,是否当时她手中已无兵权?也已无任何事可做?】
  【所以这样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一个能在乱世之中,女扮男装深入险境,不惜变卖家产,豪赌一把,一个能在短短个多月内,就能召集收编一大群人,并让人听命效忠的女子,当她被迫沉寂下来,她当真就心甘情愿?】
  【可那样一个时代,谁会坚定站在一个女子身边?又有多少人能够支撑和维护在她身边?】
  【就算是身为父亲的李渊,恐怕也会认为收缴了平阳昭公主的兵权,也是理所应当的吧?】
  【而最后,李渊要以军礼下葬平阳昭公主,又是否因为这六年中,一个本该更加闪耀于历史中的女将领,却只能蹉跎于后宅之中,而后郁郁寡欢,所以心生愧疚,终是在平阳昭公主死后,才弥补她一次荣光?】
  李娘闭了闭眼睛,心中难免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