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综合其他 >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 (历史同人)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179节
  【再到清末社会动荡,才又涌现出一些用诗来揭露现实的诗人来,不过对比唐朝宋代的辉煌,终究是令人叹息。】
  【但总体而言,诗词文化的发展,不仅是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留下了众多精彩篇章,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些诗词文化等的发展,还能帮助我们了解和认知那时的历史,以及当时朝代下的风土人情等。】
  【仿佛能够透过这些诗词文章,可以走进那些古人的内心,去感受他们的所听所闻,所思所想,多么奇妙精彩。】
  历朝历代下,不少人倒是听出了些什么。
  虽然每个朝代的文化发展都有其特点,但好像是“唐诗宋词”地位更高也更出名一些?所以这唐诗宋词究竟有何精彩之处,竟能压其他文化一头?
  【讲完古诗词的发展演变,那让我们再回到唐朝这里,看看唐朝的诗究竟是怎么具体发展和兴盛起来的吧。】
  【首先还是要说一下格律,格律的定型是在唐朝,但其实格律也是在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当时就已经讲究了诗的格式和音调,但主要特征最多更是讲究声律和对偶,象征着从古体诗到近体诗的过渡,代表诗人就是沈约,提出了四声八病,在诗的语音方面也是很严格。】
  【古体诗没什么拘束和限制,但近体诗,也称格律诗,限制和讲究就多了,就像我们之前说过的
  平仄,押韵,对仗。】
  【随着唐朝国力的日益强盛,政治开明,科举制的发展,以及其后国家命运的转折等等,其诗的发展变化,自然也是越来越讲究,风格流派也越来越多样化,于是造就了百花齐放的灿烂和巅峰局面。】
  【但这其中,必然少不了众多诗人的参与。】
  【所以唐诗是怎么被推动发展的?我们先来介绍第一位人物——即初唐时期的王绩。】"嗯?“”竟是我!"
  听到自己的名字竟是被天幕提起后,王绩瞬间笑起来,举起一杯酒朝向友人:“是不是当喝一杯?"
  "这是自然——">【王绩三仕三隐,可都和酒有关,虽然心念仕途,但是又自知难以显达,于是最终归隐到了山林田园之中,以琴酒诗歌自娱,而王绩三次仕途的经历,第一次就因为喝酒误事,于是就被弹劾回了家。】
  王绩:
  友人:'
  "
  手中的酒突然不知该如何办了。他们是喝……还是不喝?
  【第二次,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而按照门下省例,日给良酒三升。】
  【当时弟弟王静问王绩:"待诏快乐否?"王绩回答说:"良酒三升使人留恋。"于是侍中陈叔达闻之,由三升加到一斗,时人称为“斗酒学士”。】
  【对,因为当官能够每天三斗酒。】
  【第三次是在以病罢官后,王绩再次被朝廷征召为有司,时太乐署史焦革善酿酒,王绩便自求任太乐丞。
  吏部认为这不合品级不同意,王绩坚决请求说:“这是我深切的愿望。”最终吏部只能按照王绩的请求任命了他。】
  【焦革去世后,他的妻子甚至还一直给王绩送酒。
  一年多以后,焦革的妻子又去世了,而后王绩说:“这是苍天不许我畅饮美酒吗?”随即竟是就弃官离去了。】
  【是的,因为焦革擅长酿酒,于是王绩死活要和人家当同僚,在同僚和妻子相继去世后,没了酒喝,就干脆回家隐居,然后自己研究酿酒,实属是为了酒自产自销了。】
  秦王宫。
  赢政:"……"
  嗜酒如此,他不是很懂。
  不过酒嘛……
  看看资料库中应该有相关资料,倒是能发展起来,毕竟美酒这种东西,确实是让很多人都难以拒绝。
  【听到这里,是不是以为王绩就是个嗜酒如命的人?】王绩立即摇头,他当然不——
  【是的,他是。】
  王绩:"……"
  【但王绩也是有治国理想在的,只可惜三仕三隐,他自认自己的才华无人赏识,这点在王绩的《野望》中就有所展现,在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时,在闲逸的情调之中,又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最后一句“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大致就表达了现实中没有人懂我,于是只能寄情于隐居生活了。】
  【其中“采薇”的"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之后,伯夷,叔齐不愿意做周的臣子,于是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其后“采薇”就有代指隐居生活的意思。】
  【王绩的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风骨。】
  【他追随陶渊明的脚步,语言风格朴素清新,又将山水与田园结合在一起。
  其代表作《野望》,可以说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相当于开了“山水田园派”结合到一起的先河,也算是唐朝诗歌改革发展的先驱代表人物。】
  听到这里,王绩确实是有些感慨。
  不过他的《野望》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让王绩不禁觉得——
  还是当浮一大白!
  干了这杯酒,再说其他。
  只不过这初唐时候,诗的发展有他,也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人?
  【对于唐朝诗作的发展,当然不止王绩一个人,我们继续往下说,“初唐四杰”的名号,大家也都该还记得吧?】
  【那接下来这位,不仅是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人物,和王绩可也是有些关系的。】
  作者有话要说:
  王绩:喝了这杯酒,我们来做好朋友~
  第102章 初唐四杰
  【当你看到这样的景色时,你会说些什么?】
  天幕之上,出现了一副画面——
  橘红色的落霞映照了半边天空,绚烂而又多彩,远远能瞧着成排的大雁飞在天空之上,叫声传来之际,江水荡漾,无尽的延绵出去,仿佛和落霞映照下的天空都连在了一起。
  好一副充满意境的景色,让人不禁一瞧再瞧。
  至于要说些什么?
  是要描绘赞美眼前之景吗?
  【若是不学古诗词,大概我们就只会脱口而出:“哇,好美啊。”】
  【或者是:“哎呀妈,可真好看啊。”】
  噗。
  天幕有些搞怪。
  听到这里,历朝历代下,有不少人都笑了起来,然后又听天幕继续说道——
  【但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却会这样说——"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汉朝未央宫。
  刘彻品着这一句话,不禁亮眼点头。
  "不错啊。"
  看来这唐诗的确有种不可言说的美在其中。
  【这句话就是出自王勃写出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也是我们要背的一大长篇之一。】"喱,千古名篇?!如此高的评价吗?"
  【听到“王”这个姓,大家应该就知道了,王勃和王绩的确是沾亲带故的——他是王绩的侄孙,幼年时就非常聪慧,六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父亲王福時的好友杜易简称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
  【16岁的时候,王勃就进入了沛王府做官。
  其人生正是得意之际,出门送个朋友,都能写出又一篇必背诗篇——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其中这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堪称是送别诗中的经典之句。】
  br>
  【咳咳,我们现代人在分别的时候,大概不会有这样深刻的情绪,毕竟无论分别多远,现在联系可是非常方便,但要知道在古代一场分别,再见可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所以古代的送别诗,可以说是很情真意切的。】
  "嗯?"
  嬴政眯了眯眼,特别在意其中那一句“现代无论分别多远,联系可是都非常方便”,那要怎么方便联系?
  这“非常方便”,又是如何方便的?是有什么区别于他们这里的联系方式吗?
  看来这资料库中很多资料,都需要持续去翻阅探索才行啊。【王勃是怎么写出《滕王阁序》这个千古名篇来的?】
  【这就要说一下王勃在王府时,写另一篇诗的经历了——
  当时王府的王爷们没事就喜欢斗鸡,王勃跟的人是沛王李贤,当时沛王李贤在和英王李显斗鸡,王勃为了给沛王李贤助威,就写了一篇同样也很有名的《檄英王鸡文》,来讨伐英王的斗鸡。】
  【其中几句是——"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
  【要知道“檄文”在古代可是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是声讨,以及揭发罪行等的文书,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等,所以这个文章一出,传着传着就传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手中,而后李治一看,瞬间就怒了。】
  唐朝李世民时期。
  突然听到雉奴的名字,李世民瞬间挑了挑眉。
  这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竟是在雉奴儿子的王府中做官。
  不过倒也是,那李贤的名字虽然先前没听天幕提起过,可是英王李显岂不就是后来那位被废的庐陵王?
  想到雉奴的几个儿子,李世民不禁摇了摇头。
  看来改革教育真的要从现在着重抓起来才行。
  【李治看完这篇文章后,直接就怒而叹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倒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
  【也就是说唐高宗李治认为此篇意在挑拨离间,于是就钦命将王勃逐出了长安。】
  【结果王勃的仕途竟是就因为这样一篇写给鸡的檄文给毁了。
  然后从此人
  生也一路不再顺畅,之后还摊上人命官司,差点就丢掉小命不说,还为此连累了自己的父亲,使得他父亲被贬到了越南北部的交趾县,可谓是很偏远又荒凉的地方了。】
  【对于此,王勃很是自责,于是就跑去探望自己的父亲,而后途径南昌滕王阁,便在这里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
  【其中几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方面感慨了一下自己的悲催人生经历,一方面却仍表现出了要振作起来的意思,结果更悲剧的是,在写下《滕王阁序》不久后,王勃就失足落水,惊悸而死。】
  现在还在王府中任职的王勃:"……"
  好的,这以后他一定离鸡远远的,离水也远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