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大将军的读书郎 > 大将军的读书郎 第316节
  这个时候,还不管,也不罚,干什么呀?
  “拖着呗!”欧震大人道:“估计上头也没想好怎么办,或者是上头支持他们的人没想好怎么善后,就只能先拖着,如果灾民处理得当,可能他们的罪责少一些,但是如果酿成了大祸,他们是最好的顶罪人。”
  温润不高兴了:“好不好的,都是他们的责任啊!”
  欧震大人没说话,只是脸色阴郁的厉害,他没跟温润明说的是,自己也有连带职责,到时候,可能会保不住官位,最好的结果,就是降职处置,他好不容易成为了知府,降职的话,就得干回原来的知县了。
  像他这样在仕途上有了重大错误的人,吏部三年一次的考评,恐怕也不敢给他高分。
  你说他能不犯愁吗?
  可是这事儿,温润就没办法啦!
  他不是朝臣,也不是什么皇亲国戚,这个时候,他也没什么好办法:“那咱们先安置灾民再说其他吧!”
  “也只能如此了!”欧震大人还能说什么?
  温润也没办法,只好拱拱手,抄了一份邸报,午饭都没在这里吃,去了永清府书院。
  说是来送邸报的,实际上就是来看看,吕山长有什么好办法?还有就是两个弟弟,让他们抄写邸报,顺便谈一谈现在的时事。
  不过书院里的气氛更不好了,温润都有些担心两个弟弟的学业:“这里要是不能学习的话,不如放假回去吧?”
  吕山长摆了摆手:“并非如此,他们是想出去帮忙赈灾,可是能干什么呢?医者可以给灾民看病,甚至是预防瘟疫;厨子可以做饭熬粥,赈济灾民的肚子。这个时候,我才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百无一用是书生!等他们意识到了这一点,就该跟着请来的先生,好好地进学了。”
  “请了什么先生?”温润愣了一下,还有书院学生们不学的科目吗?
  好像是没有吧?
  “老夫请了七八个有名的大夫,轮流给他们讲一讲医者的课程,让他们如果有需要而身边又没大夫的时候,也能给自己看看病。”吕山长十分语重心长的道:“不为良相,当为良医。”
  温润顿时,肃然起敬!
  “您果然真名士也!”
  北宋丞相范仲淹年轻时就仰慕诸葛孔明,立志“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后来这个理想成为无数有志之士的共识。
  只是如今大家读书都奔着当官去了,可是这科举,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天下读书人千千万,可是科举取士能有几个?
  说一句“过五关斩六将”亦不为过。
  可这万里挑一的科举,能考上的人少,考不上的人太多了。
  总不能,一直读书下去吧?有条件的倒是可以一直读书,没条件的呢?
  没条件的人太多了,读书虽然不如练武费钱财,可也不是一般人家供得起的一项事业。
  怎么办呢?
  那些家里供不起的读书人就会放弃科举,改别的行当了。
  一般就是教书先生,账房先生,或者是给某个大家子弟做启蒙先生。
  无一例外都是需要识文断字的行业。
  可这些都不太符合读书人的性情。
  只有一个行业,是先贤们都称赞过的,那就是医者。
  所谓“悬壶济世”,医者父母心。
  也能让读书人一展所长,济世救人嘛。
  故而古代的职业里,医生才会叫“大夫”。
  这也是因为学医的人,文字功底必须要扎实,而且中医医学博大精深,要想学会贯通,起码十年八年的才行,还要有累计经验的时间,一个好的大夫,没个十几二十年,是不可能成为“名医”的,那些中医年纪愈大经验越丰富,故而一些人只管找老中医看诊。
  话又说回来了,能读书识字的不多,人家要是真的聪明,早就科举出仕了,读书不好的也会奔着教书先生这种清闲工作去的,除非有大毅力的人,读书识字之后,静下心来学医,哪怕学的不精通,能给普通人看病就行了。
  吕山长就是要求学子们,能治疗一些头疼感冒的就行了。
  “他们将来都要进京赶考的,哪怕学一点手艺傍身,那也得选择岐黄之术!”吕山长一拍桌子:“起码,他们以后考不过……还能有个手艺混饭吃。”
  这个时期的大夫们,也不都是名医什么的,而且治不好的病,也会明说治不好,请患者另请高明之类的话。
  一般来说,大家头疼脑热的都会挺一挺,实在不行才会找大夫看看病。
  名医一般人可看不起,百姓们能有个大夫看病就不错了,所以大夫这一职业,在古代是很吃香的……嗯,在温润的前世也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职业。
  就是这个职业需要持之以恒,以及细心和谨慎。
  毕竟是治病救人的活儿,弄不好可没机会重来一次。
  “你怎么会这么想?”温润还挺好奇的,要是吕山长早这么想,估计早就这么做了。
  “我也是听你两个弟弟说的。”结果吕山长立刻就笑着道:“你还瞒着我呢!”
  “我隐瞒了什么呀我?”温润还有点没想起来,他隐瞒什么了??
  “我可是听说了,莲花私塾那里,孩子们不仅要会读书识字,还要锻炼身体,更是要学医的,你们那里不是有一个陆氏医馆吗?那里的人每三天去讲一次课,教导的医术从浅到深,听说已经有几个孩子决定考了举人功名之后就专心学医,将来也好造福天下,我觉得很好啊!科举这条路,太难走了,孩子们多数都是草根出身,没有什么身份背景,将来入了官场,也没个照应的,再说有不少孩子资质的确是不行,与其辛辛苦苦的读书还一无所成,不如学了医术,也好济世救人。”这就是吕山长说的,他的灵感来源。
  温润也恍然大悟:“当初让人教导他们岐黄之术,也是因为有些孩子上山挖草药,卖给陆氏医馆,我想让他们有个额外的收入来源,还有就是几个孩子家里有病人,想着读书识字之后,就要给人当学徒,去学医的,不过后来有了陆氏医馆,他们倒是不用跑出去给人当学徒了,就在莲花私塾里学着吧,反正去哪儿学不是学呢!”
  他没说的是,他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他知道,陆通是个神医,沾点便宜,让他教导孩子们,将来就算孩子们没成神医,那也能当个大夫。
  如果能学有所成当然更好啦!
  这世上,多一个济世救人的大夫,总比多一个碌碌无为的普通官吏好一些,甚至是一个碌碌无为的米虫强啊!
  而且如果医术好的话,也挺挣钱的,还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个手艺。
  家里有田地,再会点医术,有秀才或者是举人的功名,最好是举人,因为秀才有岁考啊,举人没有。
  这样的话,不说大富大贵,起码小康之家是可以的,温饱没问题了,将来也有了,就挺好的,莲花坳的人没多大的志向,能有这样的打算就不错啦。
  作者闲话:
  江湖已经回了老爸老妈住着的地方,先干了两天活,打扫了卫生,又大采购了一番,很累,但是很满足!老爸老妈身体很好,正在准备过年……
  第303章 国舅爷?
  “有眼光!”温润干脆承认了自己的打算,也跟吕山长说了,莲花私塾那里的孩子们,未必能一直考上去。
  考到举人就很努力了,进士什么的,没打算过。
  其实若非温润一直是给孩子们发奖学金,鼓励他们读书,恐怕有不少人家都供不起了。
  孩子读书也不耽误赚钱,这才让很多孩子坚持住,考了秀才的还有一百两银子呢,考了举人的更有一百两金子!
  莲花坳里人口少,温润赚钱多,花得起这个教育费用。
  不过温润不看好吕山长派人教导学子们岐黄之术:“那孩子们学的进去吗?”
  举人了,不说十年寒窗苦读,可也差不多了,再今年秋天就要启程去京城会试,会试啊!
  不管你举人想不想考,都得去一趟。
  这是规矩,温润这样的除外,他去了也考不了。
  还有什么入赘的,身体有伤残疾了的……总之,只要没事就要去会试。
  有事当然就不用去啦!
  “我也不求他们能学的名扬天下,只求他们能看一些平常病症就行了,认识点草药,等他们学了点皮毛,就带他们去赈灾,给灾民看病,或者是只负责发放药品。”吕山长早就打算好了:“让他们也亲眼看看,一个官员无能,累及多少百姓。”
  温润默默的点了点头。
  他明白吕山长的意思了,这些人里头,肯定不会都一无所成。
  能考到举人这个行当,能有进士做先生悉心教导,他们肯定有不少人会进京赶考,还有的人会考中。
  将来未必不会主政一方,哪怕是个县令呢,也得有点眼光才行。
  不然就会跟永丰县的县令一样,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
  看了看两个弟弟,他们俩明显也是心不在焉的样子,看来迟早这群学子们,得被吕山长带着,看看外面的现实世界。
  给他们送了点东西,温润就出了府城的书院大门。
  书院所在地,自然是清净为主,这里周围都是一些书肆,酒楼饭馆的都离着很远的距离,且松柏森森,花香阵阵,绿化的很大一片呢。
  可是温润走出了书院的范围,就发现有不少穿着破烂面有菜色的人,倚着墙根避开盛夏的酷暑,端着个老大的碗,像是在讨饭,可又不像是乞丐。
  还有一些人,可能不缺吃的?倒是没讨饭什么的,却大包小裹的缩在一起,有的是在路边的凉亭里,还算是好的,偶尔还能看到某个大户人家的角门啊,侧门那里,有人缩在那里的门檐下。
  看着就那么让人别扭呢!
  温润回到了将军府,发现将军府倒是清净……那是啊,将军府周围有一条小溪跟护城河似的流过,谁也靠不上来,大门口小石桥另一边,弄得跟军营的辕门似的,谁敢来贴着他们家?
  可温润也是心里不舒服的,等到晚上吃饭的时候,王珺回来了,看样子挺累的:“如今遭了灾,军中也不太稳定,还有人高兴呢!”
  “遭了水灾,军中人高兴什么?”温润最讨厌幸灾乐祸的人了。
  “遭了水灾,灾后不管是暴民骤起还是盗匪横行,都需要军队镇压,如今国朝承平日久,江南又是腹地,哪儿有什么军功啊?可这样的话,只要出兵就肯定有军功可以捞,有资历可以熬,甚至是如果再有点什么战利品的,那就更好了!”王珺摇了摇头:“我回来这一路上,还看到了一些后续到来的灾民,就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混进了城里,在各家各户的门檐下、凉亭里蹲着呢!”
  “我也看到了。”温润叹了口气,饭都吃不下去了:“怎么没去安置点啊?”
  灾民有专门的安置之地,那里也有人有物资。
  “这些是主动跑出来的,安置点那里,吃的喝的用的,终究是大锅饭,大锅菜的,也没什么讲究,就能保证温饱。”王珺倒是还能吃的下去饭:“这进了城里头,城里富贵人家多,在哪儿讨点吃的都比灾民安置点的好啊!”
  其实很简单,这些人跑来城里头,也是有一定的手段和头脑的,在灾民安置点,就能吃个不饿肚子,吃饱饭甚至是吃到什么好的,有油水的那不可能,十几万人啊,吃一顿猪肉大葱馅的包子,就得多少头大肥猪?
  所以他们只能是饿不到肚子,吃的能入口而已。
  但是到了府城里头,找一些富户高门的门檐下,可怜兮兮的往那里一蹲,这些人家吃剩下的东西,都油水十足。
  在这里才能讨到好吃的,而且这里哪怕是门檐下,那也是有片瓦遮挡一下毒辣的太阳,下雨的时候避避雨。
  因为一般的大户人家,房檐啊,屋檐啊,门檐什么的,都很大。
  除了能让建筑看起来更加的威严,再就是门檐大一些,可以遮风挡雨。
  偶尔有人会在下雨的时候,找个门檐大的地方避避雨,这也是一个无疑是的举动,但是可以算得上是主人家的好心。
  “他们进了城,也没什么事情做,就那么苦苦的挨着?”温润皱眉了:“何况,城里也没地方住吧?”
  “没地方住,他们也要来城里挨着日子。”王珺道:“觉得城里头有保障,安置点那里,人太多,且吃的清汤寡水,虽然不缺物资,可也没好吃的啊!”
  有人想要个好名声,既然不缺物资了,那就是缺住的地方呗?
  说什么可以将灾民分流,住到家中有空余屋子的富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