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横刀十六国 > 横刀十六国 第554节
  李跃带着千余甲士上前,站在一射之地外,“大司马已身陷绝境,不如化干戈为玉帛如何?大梁必善待桓氏一族,不绝楚国宗祀。”
  大梁不承认桓楚,所以李跃还是称呼其为大司马。
  只要桓温投降,可以效仿曹丕对待汉献帝。
  这算是李跃拿出的最大诚意了。
  并不全是怜悯,芜湖城中尚有万余士卒,对面濡须,还有两三万楚军固守,而且江面上还有一支水军。
  李跃对江东水军早已垂涎欲滴。
  收编他们,梁国海军的实力将大幅增长。
  片刻之后,城头上一身穿金甲头戴玉冕的长须者现身,除了桓温还有谁这么显眼?江东名士重风仪,头可断,发型不可乱,“哈哈哈,李跃小儿,安敢如此小觑于朕?大丈夫提三尺之剑,践九五之阶,坐北朝南,称孤道寡,此生足矣,安能奴颜婢膝而效常道乡公生乎?”
  这几句话说得掷地有声,气势十足。
  李跃早知道这么个结果,也不废话,转身准备离去。
  却听到身后齐声大吼,“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当遗臭万年尔!”
  第七百四十一章 忠义
  声音高亢而嘹亮,如利箭划过冬日清冷的天空,弥漫四野。
  李跃心中佩服,桓温或许不是什么雄主,却是一个真性情之人,整个江东只有他配得上“名士”二字。
  那些整天嗑药,在娈童、女姬中泡着的江东风流人物,跟他比连提鞋都不配。
  桓温掌权期间,也作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革新,稳定了江东的颓势,为历史上淝水之战打下胜利基础。
  淝水之战,冲锋陷阵的不只是北府军,荆州军也立下汗马功劳。
  “给他一个体面吧。”李跃挥挥手。
  投石车、霹雳车缓缓前推。
  万人敌体积太大,受地形所限,只能推上来十多架,不过对付一座县城,还是够了。
  刚摆开架势,城门忽然打开了。
  衣衫褴褛的百姓从中奔出。
  “陛下不可走了桓温!”卢青急道。
  李跃摇头,“桓温断不会苟且偷生。”
  桓温想要活命,有的是办法,没必要化妆成百姓。
  百姓走完之后,接着是士卒,大部分是伤兵,一瘸一拐,三三两两扶着出城。
  “莫非桓温要投降?”刘牢之惊讶道。
  “非但不会投降,还要死战。”李跃话一出口,就听到城内传来战鼓声。
  一队骑兵奔出城外,骑兵后面跟着步卒。
  只有两三千人,但每个人身上都有一股视死如归的气势。
  桓温持剑策马立于阵中,金甲长须分外显眼。
  “陛下——”城头的楚军嚎啕大哭。
  “哭什么,朕此生心愿已足,何惧生死?愿从者,一同冲杀,不愿从者自去之!”都这地步了,桓温气势不减,正了正玉冕,捋了捋长须,然后举起长剑,“杀!”
  “杀!”楚军士卒跟着大吼,向着李跃的牙纛冲来。
  没有阵型,全靠一腔血勇,与送死无异。
  周围梁军拉动了弓弦,李跃甩甩手,让士卒收起弓箭,“前锋军和玄甲军出战!”
  “领命。”
  一步一骑猛然冲出,宛如两条恶龙,将这两三千楚军围在其中,不断盘旋、箍紧。
  鲜血逐渐染红地面。
  桓温的身影也逐渐淹没在刀矛之中……
  “陛下——”城头的楚军哭声更大了,有几人还拔刀自刎,尸体从城墙上摔了下来。
  前锋军、玄甲军散开,一地的尸体。
  桓温尸体被士卒们抬了出来,脖颈上的伤口说明他是自刎的。
  “以帝王之礼葬于鸡毛山。”李跃无比平静的望着巍峨的鸡毛山,这座山仿佛就是桓温一生的写照,从出道即巅峰,到一步步错过天时,桓温有今日之败,不算冤枉。
  这个结局桓温应该早就想到了,从他不立皇后太子就能看出一丝端倪。
  荆襄失守时,江东就是垂死挣扎。
  “陛下啊……”城中又有一人在嚎丧。
  李跃循声望去,却见一书生哭着走出。
  谢玄目光复杂道:“此人便是郗超、郗嘉宾。”
  “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李跃算是久仰大名。
  不过王坦之是吹嘘吹来的,郗超却有真本事。
  郗超摇摇晃晃走到桓温尸体前,双膝跪地磕了几个响头,然后起身冲李跃拱手,“外臣拜见大梁皇帝陛下,濡须愿降,只求陛下尚待桓氏一门。”
  桓温死了,却留下郗超善后,果然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朕闻孝治天下者不绝人之亲,仁施四海者不乏人之祀。桓氏一门可续楚国之祀!”
  濡须归降等于水军归降,桓温也算有功。
  “多谢陛下。”郗超拱手一礼。
  “良禽择木而栖,大梁正是用人之际,郗先生天下知名,独步江东,得先生之助,实朕之幸事也。”
  江东人物,郗超才能不在谢安之下。
  历史上桓温若是听从郗超的建议,也就不会有枋头之败,说不定可以攻破邺城,一统关东。
  不过桓温这人有个特点,一到关键时间,总是犹犹豫豫,而且总能选错,然后被对手抓住机会,一击即破。
  “多谢陛下厚爱,然则忠臣不事二主,臣区区下才,实不堪大用,陛下能饶恕前罪,超感激不尽。”郗超一副默哀大于心死的模样。
  李跃一见这架势就知道不可劝,“罢了罢了,随阁下心意。”
  郗超再次拱手。
  桓温已薨,楚国灭亡。
  各种后事,郗超处理的妥妥当当,安抚降军,下令江北濡须投降,招降江上的水军,点检伤员、降军、府库存余等等,有条不紊。
  连重伤的桓石虔都被他说服,归降大梁。
  这让李跃对郗超更青睐有加,寻思着怎么说服他,便让谢玄去摸摸他的心意。
  华夏百废待兴,只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李跃对人才一向求知若渴。
  治国本质上其实就是用对人。
  郗超在这时代绝对是一流人物。
  “陛下……郗先生……昨夜悬梁自尽了……今早才被发现……留下一封遗书。”谢玄一脸难堪。
  郗超不事二主,仿佛一记响亮耳光打在谢玄脸上。
  李跃先是一愣,半晌,才叹了一声,拆开遗书,看了起来。
  遗书里面一再请罪,说他受桓温厚恩,不能不以死报之,不过遗书的后半段让李跃精神一振,“华夏衰亡若斯,皆士族腐朽之故也,先有司马篡魏,后有八王之乱,偏安江左,内斗不休,臣欲辅佐桓氏恢复神州,奈何智术浅薄,未能成功,幸陛下降世,一扫胡尘,混一宇内,然则大梁欲避魏晋之覆辙,当除残去秽……”
  英雄所见略同,李跃也是这么想的。
  自从司马懿洛水之誓后,士族就变了味。
  汉朝士人能文能武,提刀上马,与外族血战,曹魏士族也还行,到了两晋,简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高居太尉、尚书令的王衍跪在石勒胯下恬不知耻的乞活,连石勒都听不下去了,“破坏天下,正是君罪,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
  后面还有羊皇后夸赞胡人皇帝刘曜“自奉巾栉以来,始知天下有丈夫耳”……
  晋愍帝为刘聪执戟拿杯、倒马桶,只为苟活,卑躬屈膝到这种地步了,还是难免一死……
  如此屈辱、无耻,也算是开了历史之先河。
  别看他们稀烂,偏安江东后,对付自己人一套接着一套,谁北伐就弄得谁半死不活。
  第七百四十二章 乱军
  此刻,桓温兵败身死的消息还未传到建康。
  士族们仍在做着入仕新朝的美梦。
  “南北一统,我等亦能回归故土,重续门楣。”荀籍捋着长须道。
  荀氏起于颍川,离洛阳并不远,论读书科举,荀家可谓家学渊源。
  “哎,北国苦寒,不如这江东温润,不如留在江东算了,我等扎根于此几十载,早已经不习惯北方水土。”褚歆脸色异常红润。
  昨日正午多服了几颗丹药,到今日还没退火,冬日里,还是一身宽衣博带,斜躺在凭几上,眯着眼,仿佛在回味。
  决定归降后,众人仿佛卸下重担,一身轻松。
  改朝换代,在这年头再正常不过了。
  只有王彪之、王坦之脸上带着深深不安。
  道理很简单,至今为止,大梁都没派人来联络。
  “不行,还是派人去柴桑,面陈我等心意。”王坦之脾气急躁。
  “如贼寇围城,文度如何出去?”司马昱斜了他一眼。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