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295节
  “这个关系可以定义个系数k。”
  “系数k,可以来描述微观形态稳定性以及超导温度之间的关联。”
  王浩仔细看着手里的成果,脑子里不断的思考着,都不由得变得十分激动。
  他很少有这么激动的时候。
  即便是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或者完成其他成果的时候,他也只感到一种成就感,而不是说对成果本身有多激动。
  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
  单质金属的激活超导温度,往往只能通过实验才能得知,现在他的研究方向就是,以微观形态理论为基础,结合后续的实验破解相关的奥秘——
  利用数学手段以及原子分析,来计算出对应单质金属的超导温度。
  这就是解析超导机制最重要的一步。
  如果能够做到计算单质金属的超导温度,继续研究就可以拓展到其他单质元素、化合物,甚至是有机分子。
  等等。
  能通过计算,得知相应有机分子的超导温度,一定程度上,就等同于破解了超导现象的基础机制奥秘。
  以此再联系应用,肯定是前景广阔。
  如果公布出来,肯定是一项诺贝尔级别的成果,即便不公开出来,也能够得到海量的经费支持。
  海量,可不止是一个亿、两个亿,申请几十亿都可能能够通过。
  因为,这是超导。
  常温超导的研究,被认为和核聚变技术等同,被认为代表着人类科技的第四次革命,这项技术可以大大的促进科技发展,会让人类的科技实现真正的突飞猛进。
  如果能真正研究出常温超导材料,任何电子产品都不用再担心发热问题、电力运输就不会再有损耗、磁悬浮交通会成为主流、超导储能技术直接改变技术逻辑……
  全世界所有和电有关的技术,都会得到质的飞跃。
  当然,前提是研究出常温超导材料,材料还必须拥有较高的临界电流和磁场。
  现在还只能畅想一下,但他即将走出最重要的第一步。
  ……
  科学基金会。
  吴晖院士坐在办公桌前,看着屏幕上的两份报告申请,不由得用力按了按脑门。
  头疼啊!
  两份申请分别来自西海大学物理实验室以及基础科学中心,都是超导办公室重点关注的实验机构。
  西海大学物理实验室是申请后续经费,而且一开口就是一个亿。
  “一个亿?开玩笑吧?”吴晖用力的扯扯嘴角。
  物理实验室审批的项目,到现在才只有短短几个月,六千万多万的经费就耗光了?
  他们是项目的拨款方,但也不是钞票印刷机啊。
  基础科学中心是做新项目申请,和高温超导材料的研发有关。
  吴晖对此还是有了解的。
  行业内好多人都知道,汪承林用了王浩说的方法做研究,请了几个首都大学的数学教授参与实验数据分析,并且构造出了对应的数学模型,据说成果还非常突出。
  “汪承林申请的新项目,还要开会论证一下……”
  吴晖仔细思考着。
  超导办公室只是科学基金会数学物理科学部旗下负责超导项目审批、验收的部门,实际上,并没有直接拨款的权利。
  每一年科学基金会都会召开会议,会计划划拨一定量的经费支持科研。
  每个部门都会分一部分。
  超导领域分到的经费足够多,但也是有定量的,今年的经费就只剩下一亿出头,正常来说,经费划拨只能少、不能多,每年还是要有一定结余的,而不是全部都花掉。
  物理实验室开口就是一个亿,即便名头说的天花乱坠,也根本不可能审批通过。
  想想……
  如果把资金全部划给物理实验室,其他机构再申请经费怎么办?到时候,连小项目都要推到明年再批了。
  吴晖仔细看了报告,思考着,“物理实验室的成果突出,还有244工厂共同的申请,肯定要划一部分经费过去。”
  “基础科学中心的申请,必须要论证一下,如果确实需要经费支持,可以适当拖一下时间?”
  “目前,还是要组织专家做论证。”
  他思考着也了开始了工作,首先就是给王浩发了邀请,让他来科学基金会参与项目论证,顺便也谈一下物理实验室的经费问题。
  ……
  其实也不用吴晖特别去邀请,王浩已经准备来首都了。
  一则是为了实验室的项目经费,一开口就是一个亿,不过去仔细的谈一下,几乎不可能直接得到审批。
  即便能够得到经费审批,划拨的资金也肯定是‘打折’的,而且,同样都是打折审批,一折和九折就差太多了。
  二则,他被邀请参与首都的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项目会议。
  当个人名气达到一定地步,总会接到各种各样的邀请,包括讲座、项目研究、学术会议等等。
  王浩大部分都是直接推掉的,否则工作就变成了到处飞来飞去,但是有关超导方向的重大会议,还是要参与一下。
  在收到了吴晖的邀请后,王浩看着上面的信息,也感到有些意外,“基础科学中心申请项目的论证?”
  “汪承林?”
  之前物理实验室申请项目,汪承林就是论证会的评审专家之一。
  现在汪承林申请项目,他则成为了项目评审专家。
  “交流重力实验的数据分析,以实验为基础,构建温度和材质之间的对应关系?”
  “不还是我说的方向……”
  王浩都感觉有些好笑,同时,也对汪承林团队的研发进度感兴趣了。
  都说是‘成果斐然’,具体怎么个斐然呢?
  第二百一十三章 汪承林:这张老脸,算是丢尽了!
  王浩去了首都。
  同行的还有何毅和刘云利。
  等到了酒店安置好以后,王浩就和刘云利一起去了第一个目的地——国-防科技局。
  国-防科技局是负责军-事科技研发的部门。
  军-事类的科技研发项目,都归国-防科技局管辖。
  244工厂是国-防科技局旗下的研究所,对应的项目自然归国-防科技局同属,换句话说,244工厂做交流重力的研究,是国-防科技局负责拨款审批以及项目验收。
  他们是来找周敏华副局长。
  周敏华是244工厂的顶头上级,也负责相关的研发拨款。
  “我们已经申请好了,就和你们实验室一起做研究。”
  刘云利一路上不断说着,“我们配合做研究,方向还是交流重力的技术,你们是主研究,但要照顾一下我们的方向。”
  “这次来就是做说明的,顺便申请后续经费。如果能说服周副局长,拨款个几千万还是很轻松的。”
  如果只是来做说明,王浩倒是兴趣寥寥,但谈到拨款经费就有兴趣了,他现在已经体会到经费的重要性。
  那些高端的研究,必须投入海量的经费,否则连实验都做不了,研究就根本无从谈起。
  刘云利和王浩一起到了科技局大楼,到门口就看到了一个熟人,是航天局的系统工程司的刘荣兴。
  “王教授,来了。”
  刘荣兴热情的招呼了一声,“我听周副局长说你要过来,特别在这里等着的。”
  “你怎么也在?”王浩有些好奇的问道。
  刘荣兴道,“今天徐局长也在,我们刚参加了航天技术会议。”
  徐局长,名字叫徐保功,是国-防科技局的局长,也是国家工业副部长、航天局局长,绝对是科技领域的大人物。
  王浩跟着刘荣兴一起进去,到二层楼道的时候,就看到了徐保功和周敏华。
  两人是听到王浩过来,特别来迎接的。
  现在王浩的地位早已不同,他可不是一个小小的数学教授,而是国际最顶级的数学家,国内科学领域的顶尖人物。
  徐保功热情的把王浩迎进了办公室,“王教授,我听说你要来,就一直在这里等着,终于是把你等到了。”
  “您客气了。”
  两人寒暄了几句。
  徐保功也直奔主题,“你这次来,是谈那个反重力研究?”
  王浩道,“我们的研发需要更多的经费,但是全靠科学基金会很困难,我们和244工厂合并了项目,还是要过来谈一下。”
  “这个不着急谈。”
  徐保功笑道,“其实,我和刘司长在这里等着,是为了另一个研究。”
  “哦?”
  刘荣兴开口解释道,“我们刚进行了航天技术的研讨会,有几个重大的技术需要攻关,其中牵扯一个很复杂的计算问题,一群专家去讨论,也没有个确定的结果。”
  他说着摇了摇头,“就是想咨询你这个顶尖数学家。”
  王浩听着点头。
  刘荣兴继续道,“我们的液压火箭回收技术还不成熟,其中牵扯到一个大范围的推力调节技术,这个技术的核心在于计算、在于智能控制,智能控制方面,我们倒是可以慢慢去完善,但是具体的计算,一定要非常精细。”
  “所以,我们的就想到了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