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综合其他 > 我就是大牌 > 第五十一章 很沉闷(1/5)
  呃,《梅兰芳》的剧情跟张俊生记忆里的差不多。
  原时空,张俊生对《梅兰芳》很期待,恺爷重回最熟悉的行业,又是梅兰芳,当然得去看看!
  只记得当时觉得太长,看到后面都快坐不住了,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冗长,缺乏带入感和抓人的点,极为普通的一部电影。
  可能当时没有女朋友陪着一起看吧…
  现在看来,前半部分拍得不错,少年梅兰芳与十三爷大唱对台戏,“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后半部分大失水准。
  据友人回忆,梅兰芳平常默默地在那里坐着,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会觉得眼前一亮。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黎名扮演的青年梅兰芳偏胖,且太过压抑、拘谨,眼神都不对,没有梅兰芳不卑不亢、风神潇洒的味道。
  蓄须明志,变卖家产也不同流合污、助纣为虐,日寇无可奈何,是梅兰芳先生传奇人生浓墨重彩的一笔。
  电影有些画蛇添足,虚构日军拔刀胁迫梅兰芳演出,表面上弘扬民族气节,实则不仅亵渎历史,还矮化了人物。
  导演说他一直想不通,抗战爆发之后,梅兰芳为何坚决不去重庆,而要一直留在上海。
  其实,他如果看了《梅兰芳传稿》,或许会茅塞顿开梅兰芳是罕见的飞黄腾达而不忘故旧之人!
  穷困潦倒的父执之交、梨园旧识,甚至是破落了的捧过他场子的戏迷、票友,都是其念念不忘的感恩对象。
  “每逢严冬腊月,兰芳把孝敬他们的红色纸包儿(那里面的蕴藏往往超过他们几个月的收入)递过去时,你可看到那些老人们昏花的眼角内涌出丝丝的热泪,透过蓬松的白色胡须,滴到满是油渍子的破皮袍子上去。”
  其它剧团吃的都是开口饭,惟独梅兰芳1922年成立的承华社既养老又养小。
  至于他跟孟小冬的爱情故事,其实如果真的要按照史实来拍,效果更佳!
  绝不是简简单单看一场电影,梅置下另外的宅子,正式同居。
  孟在一次梅家的长辈葬礼时登门梅宅,结果被福芝芳拒之门外。
  孟小冬最终与梅兰芳黯然分手,梅还分了孟四万赡养费。
  孟小冬的第二个男人是杜月笙,跺跺脚整个上海滩也要跟着晃一晃的人物,也算是女性中的传奇。
  晚年孟小冬如古佛,冷冷清清地死在了台湾。
  这段著名的三角恋如今被人们津津乐道,孟小冬的远走,嫁给黑道大哥。
  现实比电影中更精彩,电影中的的雨中漫步和同台表演多了几分浪漫的气息…
  毕竟有梅玖葆担任艺术顾问,他不可能允许梅兰芳跟孟小冬的私情被搬上大荧幕…
  ……
  电影结束,张俊生还有梁迷起身鼓掌…
  不管怎样,可以看出恺哥导演确实用心了,《梅兰芳》是以‘死别’、‘生离’、‘聚散’为主题的三段式结构,这种略带悲情的结构范式一般导演真的不敢碰!
  这种需要强烈导演功力的作品,陈恺哥真的尽力了…
  很多人说内地四大导演,陈恺哥最被低估…
  还拼命的为《无极》翻案,说什么场景美轮美奂…
  大哥,《无极》真的是烂片!
  不知所云,浮华奢丽的镜头下,是毫无内涵的虚弱空泛。
  那些为《无极》叫好的,请去看看《卧虎藏龙》、《魔戒》三部曲、《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终结者二》、《教父》三部曲。
  好的电影,在本身编织的内在世界观框架内把故事讲得娓娓动听是起码的底线,能动人心魄则加成不少,带给观众强烈震撼反思则是好之为好的关键。
  电影不是必须启发人的,但必须能够打动人。
  追末弃本,镜头越来越华丽,内容却越来越空虚,让人看了不禁无聊晦涩,故作高深,玩弄玄虚,可恶可憎。人云"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完全适合评价《无极》这种自恋情结深重的破电影。
  跟《妖猫传》一个样,相信很多人看完,感觉都差不多,场景美的一塌糊涂,故事也讲的一塌糊涂。
  好不容易《梅兰芳》想好好讲故事,可惜,现在的观众,没几个对梅兰芳感兴趣的,京剧早就不吃香了!
  ……
  韩山坪注意到张俊生脸上的笑意,走过来询问:“你觉得怎么样?”
  “…略显沉闷,总体还行吧。”
  “…那票房呢?”
  “我又不是观众,我哪知道票房!”
  “你不是有院线吗?排了多少?”
  “跟《叶问》差不多…”
  韩山坪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张俊生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明确,他不是很看好《梅兰芳》的票房成绩…
  说实话,张俊生很难理解中影为什么这么信任陈恺哥…
  除了一部《霸王别姬》盈利了…
  很多人都知道陈恺哥的金棕榈,却不知道陈恺哥在戛纳还有两个金闹钟年度最无聊电影,用于闹醒睡着的观众!
  《荆轲刺秦王》直接让投资人破产…
  赴美之后,拍了一部《温柔地杀我》,出品方看了成片折后,直接发行dvd,仅在中国、俄罗斯上映,全球票房没到100万美元…
  然后再也没人敢请他拍戏,灰溜溜跑回中国鼓捣了一部《吕布与貂蝉》…
  《梅兰芳》不好,除了不老老实实拍传记片,私货太多以外,最大的问题,在于陈导的“聪明”,其实还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老李拍《见龙卸甲》,觉得赵云自己太孤单,就愣给赵云编了个npc大哥,史书里翻遍了,没有这么一号人。符合港片的一贯尿性,没有兄弟也得整出兄弟来。
  陈导,觉得梅兰芳日本也爱,甚至比中国人还爱,为了凸显这个,导演安排一个日本人自我了断一下。
  爆假,假到观众的阈值遭不住了,整个观影体验就一泻千里。
  老李的底蕴摆在这,他理解不了一个文学层面的三曹,一个写出出师表的诸葛亮。
  他只能理解从西贡街砍到四方街这种人物,所以他得加npc。
  恺哥大概是太聪明,他的电影,不仅仅像评论说的,跟他这个年龄男人的性生活一样,前一半坚挺,后一半疲软。更主要的是,陈导自已添加的桥段,自己觉得历史应该如何发展的那些出戏的私货,恰恰是他自认为自己无比坚挺的部分。
  梅兰芳的青年时代,梅兰芳的蓄须明志,都是这个人物非常闪光的地方,但是别忘了,一切都是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的,套用一句名言,艺术有可能是无国界的,但导演和角色绝对是有国界的。
  假如导演持续地陷入解构历史的自我意淫和拔高,必然冲淡历史里原有的很感人的力量。
  这也是《妖猫传》的问题!
  《妖猫传》其实真是个好题材。
  小导演想都不敢想的题材,猫能说人话,最后竟然真的就是只猫!
  总局真的是给足了面子,换个低成本的小恐怖电影,什么猫不猫的,全给你禁了!
  说到底,脱离群众,脱离好编剧的陈导高高在上太久了。
  不屑拍老百姓,就乐意拍才子佳人帝王将相,拍帅哥穿得纤尘不染在那里扯无上密。
  格局要大,逼格要高,肚里又没货。
  现状就是这么个现状,一线大导也好,文化大佬也好,掌握了大量的资本,资源和社会影响力,自己忙于应酬,不好好看书学习,毫无深刻思想,坐吃山空,强撑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