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 > 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 第69节
  姬祈二十岁过,算是从弘文馆熬出头,以进士科及第的身份入朝了。
  阿四最近才晓得人人挤破头想进弘文馆的原因,弘文馆和崇文馆里的学子应进士科和明经科入仕,考核内容比起科举要简单许多,只需学经、史、书法。学士们说起来直白,“粗通文墨”即可,考不过的才是少之又少。
  姬祈早年在宗庙基础好,略略学几年就成了先生们眼中的好学生,而今在门下省做左补阙学着办事。
  两人许久没见面也不生疏,姬祈一打眼就瞧出阿四的意思,无需阿四开口,姬祈就牵着阿四上了自家马车。
  姬祈见阿四入车后不住张望等候,便道:“这是嗣王规制的车架,晋王在另一车架中。”
  过继时姬祈已是半个成人,晋王也没有以对待孩子的态度来照料姬祈,幼小离家的孩子最会照顾自己了,晋王只要将所需的东西大大方方给出去就好。因此姬祈和晋王之间很有公事公办的态度,比起母子更像是上下级的关系,称呼上也不甚亲密。
  姬祈倒是更喜欢这样不远不近的关系,在晋王府的日子一直过得不错。
  阿四收回远眺的目光,打量布置简单的车内陈设,问道:“祈阿姊今日原是来了的,我怎么在席面上都没见到你?怪叫人担心的。”
  姬祈就笑:“怎么三娘跑远了,你和太子殿下相处多了也学得太子殿下的习惯。不用操心,我是在宴席上碰见糟心人了,远远躲开,眼不见为净。”
  阿四顿时明白,姬祈是见到从前的家人了。
  说来凑巧,阿四将地方逛了个大概,唯独没走进去的林子一侧是姬祈和前父在争执。
  阿四是最会心疼姊妹的人了:“他们怎么来了?我记得封地不是离得远吗?”
  “他后头生的孩子到年纪了,想来借我的面子,看看能不能进崇文馆读书。”姬祈再说起前头的人早没了情绪波动,“叫我撅回去了,现在或许在背后破口大骂呢。”
  第111章
  这一年的冬天, 是阿四过得最冷清的一年。阿姊们各有各的繁忙,最热闹的姬宴平过年也不回来,伴读们也各回各家去休息了。
  丹阳阁内照旧暖洋洋的地龙, 太极宫里的宫人还是往年的旧样子, 阁内守岁的人多了几张新面孔……新年新气象,只有阿四拉着太子阿姊抱怨连连:“三姊太过分了, 过年不回家就罢了, 连个只言片语也没有传回来。”
  ——家, 是了, 阿四已经真心实意将这片土地认作家园,记忆中的钢筋铁骨都褪去了色彩。
  过往不可追忆, 阿四此刻只记得自己是阿四, 相信自己能在这条道路走到头。
  太子含笑让宫人送上诸多好礼:“三娘记着阿四呢, 提前叫人将年礼送到我这儿了,现在一并送给阿四。”
  北境不如鼎都繁华,却自有粗犷的妙处, 阿四透过大鼓、虎皮、厚实的皮衣、奋力才能扯动的长弓,似乎能望见姬宴平得意的笑容。那一点多愁善感立刻在礼物的包围下散去,阿四尖叫着扑进诸多礼物中笑得开怀。
  小小一只的长寿跟在阿四身后跑, 学着小阿姨的样子嬉笑,闹得几个长辈弯眸笑看。
  再如何, 都还是孩子。
  晋王和齐王靠在一处絮絮低语,说到兴起,便约着要去玩象戏;姬赤华和玉照推杯换盏,不知在高谈阔论些什么;太子也不复往日庄重, 拿出小玩意陪着阿四玩耍。
  难得小团圆,皇帝高坐上首也被温馨的氛围所感染, 面容柔和地和几位老官员说话。
  多年过去,太上皇朝的老官员们大都不再端着,天大的旧事在时光面前也要褪色。
  但总有顽固些的人在,老裴相的脾气和骨头十年如一日的硬朗,旁的大员写诗称赞天家亲情,她就要说:“不论如何,生身养育大恩,圣上不说朝夕视膳,也该在年节前往兴庆宫拜会太上皇。”
  众人敛了笑意,年年都请老裴相,偏老裴相年年称病,唯独今年来了,闹得大家面上不好看。
  欢腾的气息沉寂,唯独长寿的笑声不停歇。老裴相得不到皇帝的答复,便转过头来笑对皇子王孙,她的视线划过年幼不知事的长寿,落在阿四身上:“四公主长到八岁,还未见过太上皇吧。”
  阿四记得这是有过一面之缘的人,她是裴道的大母,一个脾气古怪的老妇。阿四将手里的玩具塞给长寿,笑着回答:“老裴相说的是,我年幼无知,不曾见过的人何止万万。你也别怪我说话直,我不过才八岁,你何必拿我做筏子?”
  不等老裴相再说,阿四走到皇帝身边,在皇帝鼓励的目光下发问:“儿不问缘由,只问阿娘,儿近日合适去兴庆宫拜见太上皇么?”说句实在话,阿四对太上皇也好奇得紧。
  皇帝笑道:“天下间任我儿畅游,何处去不得?”
  阿四转头向老裴相说:“托老裴相的福,我明儿就能见到太上皇了。我记得你是常去的,我是头一回,不知明天老裴相有没有空闲,做一做我的引路人?要是方便的话,替我送上拜帖一封就再好不过了。”
  在阿四看来,老裴相就是致仕太早太清闲了,家中子孙又是省事的,很该和孩子多相处相处,也能得些活泼气息。
  老裴相肃容道:“公主有这份心意,妾愿为牛马走。”如此,老裴相得了一筹,也不再多言,今夜平静地过去。
  九年过去,眼下正是朝局安稳、四海升平的时候,就是让太上皇从兴庆宫搬出来也就是这样了,区区一点明面上的孝心除了能让皇帝百年后的名声好听一点以外毫无用处。然而,皇帝若是在意百年后的名声,何至于杀弟逼宫夺权。
  不过,如老裴相所言,已经八年了,两头关系就这样僵着也不好,合该有个没脸没皮的破冰。
  阿四是情真意切地想要见一面传说中的太上皇。第二日如约扣响裴府的大门,在门房奇异的注视下,阿四向裴府众多的人招呼一声,堂而皇之地爬上老裴相的马车,反客为主催促马夫:“怎么还不走?我急着见大母呢!”
  老裴相鼻子出气:“走吧。”
  兴庆宫位于城东,地方比起后宫也不小,皇帝从没苛待亲娘的念头,自己简朴,供应太上皇的一应衣食都是最好的,宫室翻新过,比太极宫更为宽敞高阔,乐人养着、美人送着,相当有养老的架势。
  阿四一路看来,除了出入审查严格些,太上皇的日子还是相当有滋味的。至少阿四在太极宫里所见,不如兴庆宫内布置更精美,规制差不离,就是里面的宫人更松散些。
  阿四曾在谁人口中听说过掖庭每年都是有在遴选美人的,她一直没见宫里添新人,如今才知道,原来是都送到兴庆宫来了。走在路上,阿四偶然碰上两个熟面孔,好似在哪个阿姊府上见过的,竟都在此处了。
  论起来,这些可都是晚辈们的孝心呐。
  梅园中引有活水,青纱笼着的八角亭上积一层薄雪,亭下坐着一位老人正扇风煮茶。
  阿四轻易认出了老人的身份,整个兴庆宫里也不会再有第二位主人了,她今天出门早走的路多,正巧口渴了。阿四半点不见外地拉着老裴相就要窜进梅林蹭吃蹭喝:“我们去那儿,那儿有人。”
  老裴相不肯:“还未使人通传,该由太上皇决定在何处面见我们才对。”
  皇帝阿娘平时从不做这种煮茶的风雅事,这可能是她这辈子难得喝到的皇帝手煮茶,阿四舍不得错过,急得不行,嫌弃老裴相磨蹭:“昨个儿不就让你问过了?今天我大母在这儿,肯定是等我们了。”
  老裴相脸黑了:“谁家上门拜访是大年节通知一声第二天就上门的?我进门是经过太上皇特许不必通传,四公主你还未必能见到人呢!”
  阿四也生气了:“合着你啥也没干,昨天白答应我一声呐?我还想着你熟门熟路的,没想到一大把年纪了也不靠谱。”
  老裴相年事已高,阿四则少小习武,两人一时间拉扯不动对方,僵持在原地吵架。
  终于这边的动静引起来往侍从的注意,有人往八角亭中去禀告,亭中的老者也往这头看来。老裴相余光瞥见,老脸挂不住:“好了好了,公主快撒开手,我们直接过去就是了。”
  阿四念在尊老爱幼的美德上,不情不愿的放手。就算裴相八十了也不该和她八岁起争执才对,果然有不靠谱的长辈,裴家的后辈才会一个赛一个的懂事,家长靠不住嘛。
  白面侍从走到一老一少面前,笑道:“太上皇请二位过去叙话。”
  阿四拍拍衣袖,很有怨气:“都说了大母肯定会见我的,老裴相真是不懂事。”
  这叫个什么话,老裴相险些被气个仰面倒地,好一番运气才维持住面上的表情,和阿四先后往梅林中走。阿四步子迈得快又四处踩雪,路过矮一些的梅花树枝丫都要撩一下,几十步的路走到一半还支使侍从替她摘一枝盛放的梅花握在袖子里。
  老裴相很是看不上阿四的仪态,每每想开口教训,又强行忍住。阿四才不惯着她的想法,自顾自大摇大摆地往里头走。
  八角亭外围着三处炉子,阿四走近发觉每个炉子上烤的都不是一样的东西,比如离得最远的那个炉子上竟是烤鱼。将吃喝的都瞧遍了,靠坐在中央的老人才落进阿四的眼里。有些人或许生来就是不同的,连老去也带不走她身上的光彩。
  一照面,阿四就知道了,这是她的大母。
  老裴相俯身见礼,阿四也低头,但不为行礼,而是从袖中取出两枝花来,一枝是方才得的梅花,一枝是丹阳阁宫人用绢布扎的牡丹。阿四笑嘻嘻地说:“一朵是出门前瞧见的,一朵是进门后选中的,我见开得好,都取来送给阿婆。”
  太上皇轻轻笑了,接过这不伦不类的礼物:“多谢阿四的花了。”
  阿四少有的不好意思,连连摆手,笑得腼腆:“那阿婆可以请我喝茶、吃烤鱼吗?”
  “你今日来就是为喝茶、吃烤鱼吗?”太上皇将两支花插入手边的青瓷瓶,吩咐宫人取绳床来与阿四和老裴相。
  阿四欣然坐下,拿过太上皇亲手递来的茶杯时,不忘向老裴相挤眼睛展现自己的得意之情,她高兴地说:“当然了,这可是阿婆煮的茶!喝了我能香好几月呢!”
  第112章
  阿四安稳坐着一口茶一口鱼肉, 吃得喷香的同时,还不忘问候身边的老裴相:“你怎么不吃?是不合胃口吗?”
  不等人回答,阿四小嘴叭叭飞快:“那就由我帮你吃吧, 别浪费了。”
  老裴相端茶饮用, 面前的鱼正由宫人剔去鱼刺,一口也没尝到就整盘叫阿四端走了。她自持老成不愿和阿四计较, 默默喝茶算是忍了鱼肉的归属。
  吃饱喝足, 阿四又向太上皇讨要茶水, 学着老裴相的架势端在手里要喝不喝的。肚子填饱了, 阿四终于想起正事来,向太上皇殷勤问安:“阿婆近来过得如何?餐饭进的香不香?”
  小孙女这幅架势叫太上皇乐不可支, 她安然靠在榻上笑道:“我好着呢, 清闲度日。倒是阿四过得高不高兴?”
  初次见面但毫不生疏的祖孙俩来回说了两圈车轱辘话, 齐齐大笑,笑累了阿四拍着老裴相的手说:“好呀,都是老裴相的建议我才能与阿婆结识, 谢谢老裴相啦。”
  老裴相道:“四公主如意就好。”
  许是命中有缘分,阿四和太上皇谈天十分愉悦,从小时候踩树叶摘花聊到陆陆续续认识的人, 半天也不见疲惫。阿四着重讲述了即将到来的春闱,她有看中的人在, 想瞧一瞧科举是不是如那些人说的,能够任由权贵做主。
  太上皇一句也没让阿四的话落空里,微笑应答:“科举是选才,有人选、有人被选, 终究是人做主的事情。其中有些松紧的度,自然也就任人拿捏了。”
  阿四问:“那岂不是多了许多弄虚作假的人, 这样的人怎么能为国尽职?”科举比起她上一世的高考还要重要,称之为登天之梯也不为过,这样庄重的事情却不严谨,该有多少人愤怒不平啊。
  太上皇和老裴相具是笑了,太上皇抬眼问阿四:“那阿四认为科举要是怎么样的才好?”
  阿四掰着指头说:“要保证最基本的公平公正,其一,糊名科考;其二,不许高官贵胄举荐;其三,削去行卷的事端,不以名气论成绩。”这三样是阿四目前发现的、科考最大的漏洞。三样做到都不难,只是皇帝一句话的事情,阿四却不明白为何放任这样的不公平存在。
  太上皇听了便笑:“正事因为这些事能叫很多看得见的人受益,所以存在。要是一开头就将门洞全都堵上了,科举制又怎么能迅速为人所接受?”
  阿四理所当然地说:“那现在天下人都已经接受科考了,就更应该严加管束起来。”
  老裴相就说:“四公主如今就读于弘文馆,可知其中微妙?弘文馆和崇文馆的生徒科考比较起吏部的选拔可是要简单的多,我那算不得成器的孙女一去便能作为进士入仕。这是不是又不公平了?”老裴相笑得含蓄,如果可以,她肯定更乐意用阿四来举例子。
  科举被制定出来,是当权者看见了察举的弊病,受够了各大世族的指手画脚。然而,这不代表皇帝真心实意地希望所有人都能享受公平。二馆和国子监六学的存在就是当时的皇帝对官宦后代“各安其位”的一种设想,通过长辈的身份地位决定孩子能够就读的学校和将来科考的难度。而寒门学子,在皇帝需要的时候,自然会出现在朝堂上。
  至于公平,皇帝本身的存在,本就不讲公平。
  阿四愣住了,连手中捧着的茶水也放回案上。这一刻她的脑海中转过很多事,最后问:“可是持续这样做,不会出事吗?”
  不公会带来矛盾,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的不平会萌发怨气,焉知这份怨愤会不会造成可怕的后果?
  老裴相说:“轻易的改变也会导致不好的结果,这一点要交给圣上来决断。”
  太上皇伸手为小孙女添茶,笑道:“若只是改个糊名、约束考官,阿四只管去和你阿娘说就是了。”
  翻过这一话题,太上皇聊起每年七月往九成宫避暑的事,并向阿四发起邀请:“若是阿四想去,今年随我一道。”
  太极宫盛夏之际暑热难耐,阿四年幼,多在屋内赤膊纳凉,头一回知道还能去行宫避暑,当即一口应下:“好呀,我可喜欢出门玩了。”
  太上皇笑道:“长善总嫌往行宫去麻烦,倒惹了我家孩子过得燥热。”
  老裴相对此要说一句公道话:“圣上轻徭薄赋、勤俭节用,实乃仁慈之心。”
  阿四说了这样许多话,厚着脸皮跟着太上皇进屋又添补一顿茶点,在日头西斜时分告辞。来时阿四蹭坐了老裴相的马车,离开时昂首表示:“老裴相多陪陪阿婆吧,我自个儿回去就成,让内官随便给我安排一辆马车就行。”
  于是乎,阿四挑挑拣拣坐上了今年新制的车,红木打造,上头的漆都是亮闪闪的。
  簇新的马车从兴庆宫驶出,大张旗鼓地进了太极宫,阿四坐在里头恨不得跳场舞得意一番。每逢喜事宴会上总有人弹唱跳舞,阿四那时候总羞耻,私下里却情不自禁地学习一二。
  阿四兴致昂扬地回家,先往甘露殿面见阿娘,将今日的见识一一说了。甘露殿此时还有不少官员在内,眼瞧着面色不大好,阿四顺带关怀一声:“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皇帝示意鸿胪寺的官员直言,官员道:“和亲与回鹘的大公子病重思乡、祈求归国,若是不成,大公子再求死后能葬于大周境内。”
  听到和亲回鹘的公子,阿四第一反应就是姬难,而后才想起来,还有一先前和亲回鹘先王的公子。论起长幼,那位公子与太子姬若木是双生子,小郎中排序最长,因为没有正式的名讳,外人也就叫一声大公子。直到三位公子和亲之后,如今的姬若水才成了大公子。
  不止官员面露难色,阿四听完也觉得为难,照理说和亲他国岂有贸然归国的道理?可这位大公子与太子有实打实的血脉之亲,若真让大公子就这样死了,以太子的性格,必然是要伤心的。